第131节
作者:左木茶茶君      更新:2023-05-02 18:41      字数:3064
  唐文生说。“家具这事儿你们别操心,”唐父笑道,“我和你们大伯、三叔他们会一起商量的,和你们堂姐她们出嫁一样,我们几个长辈置办。”唐二哥有些难受了,“那我们什么忙也帮不上啊。”“怎么帮不上了,有的是事儿呢,”唐二嫂掩嘴一笑,“你别着急。”封映月倒是明白,小姑子出嫁,他们做哥嫂的不置办主要嫁妆,但是添嫁还是要的,就看自己的心意,送啥都行。元蛋坐在封映月和唐文生中间,听大人们说了好久的话,在和唐文生洗澡的时候,他问道:“姑姑要嫁人了吗?”“还要等两年,”唐文生往身上浇了一瓢水。元蛋一边用皂角皂打泡泡,一边接着追问,“是章叔吗?”唐文生看了他一眼,“对啊。”元蛋点头,“章叔确实不错,可以。”这老成的话,让唐文生揉了一下他的脑袋,“你还挺懂。”元蛋嘻嘻笑着,洗好澡,就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出去了。封映月也刚洗好出来,见他湿着头发,就给用干毛巾给他擦。“刚洗了澡,不要又蹦又跳地玩得满身汗,知道不?”“知道了。”元蛋去找阿壮玩一会儿。夜空上挂着一个大月亮,旁边是数不清的星星,这样的夜晚,即便是到了深夜,不提着油灯,也能看见路。所以元蛋他们晚上也喜欢在一起玩儿,抓萤火虫什么的。日子选在农历的八月初三,新历是八月底,再过几天封映月他们就要回城念书。一大早,家里就开始忙了。女方这边吃午饭,男方那边吃晚饭,所以这边要忙碌许多。封映月身为掌勺的,自然也跟着起来备菜什么的。元蛋穿着封映月刚给他做的新衣服,在人群中帮着拿这个,递那个的,也是个小忙人。唐文慧穿着自己做的新衣服,梳着两条大辫子,正在房里对着镜子擦脸。她也跟着封映月学了一些化妆技巧,不过这天还有些热,唐文慧并没有往脸上弄太多东西,就用炭笔描了眉,再擦了一点章南泉给她买的口脂。十八岁的姑娘不管怎么收拾,都俏丽得很,她打开房门出去,就被唐母拉住了手。唐母眼睛有些红,即便知道今天只是定亲,还是觉得舍不得,“转眼你就成大姑娘了。”唐文慧闻言心里也酸酸的,上前抱住她的胳膊,“娘,我不管多大,都是您的姑娘。”作者有话说:第九十七章唐父这会儿在和唐文生兄弟把借来的桌椅摆好, 见她们站在那双眼红红的,赶紧给唐文生使了个眼色。唐文生笑着上前,“今天可是文慧的好日子, 娘, 灶房那边有阿月她们,您不用操心, 倒是舅舅和姑姑他们得您招呼着。”“放心吧,”唐母精神抖擞道,“我会招待好的,文慧, 今天你就跟着娘身边,不仅要把我们家的亲戚招呼好了, 也要把南泉那边的亲戚认全。”“知道了,娘。”唐文慧连连点头。自家亲戚吃饭, 那人也多, 灶房里除了封映月和唐二嫂外, 还有大堂嫂和春芬、三婶等,倒也忙得过来。“黄瓜不够,还得摘一些过来。”“来了来了, 一大早元蛋伯伯就摘好了,他放在门后,我都没看见!”“三嫂, 这点辣椒够不够?”春芬把洗好的辣椒端过来给封映月看, 封映月正忙着切肉,闻言看过去, “再来一点。”大伯娘快步进来, 见两个锅里都在忙, 于是便提上暖壶,“我回家烧开水,待会儿送过来!”“欸,伯娘您慢点儿,”唐二嫂抽空回着。“幺妹谁带着?”封映月看了看灶房,没发现幺妹后,立马问道。“放心,”大堂嫂笑眯眯地说,“她爷爷带着呢。”灶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院子里也在布置,唐三叔不知道从哪背来不少山梨,这会儿他们正在分装,等亲戚们走的时候,用来做回礼之一。章家那边也同样忙碌着,虽然他们家是吃晚饭,可准备的东西不比唐家少。章淑芬两头跑,时不时还给两边带话,几个小的就跟着她跑。幺妹人小,被爷爷拘着,跟不上去,气得哇哇哭。一直到唐大姐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来了后,幺妹有了龙凤胎做玩伴,这才安分起来。听见唐家山坳这边的热闹,有村民还不知道咋回事呢,直到被知情的村民提醒,才知道是唐、章两家结亲。“这可真好,闺女就嫁生产队里,一天能见好几次呢。”一个婆婆叹道。“是啊,”另一个婶子连连点头,“我闺女就嫁得远了些,不过那边地平,也肥,以后的日子不会差。”“我们生产队,还有哪些青年在议亲的?”“哟,你想给你闺女物色一个?”被取笑的婶子倒也大大方方,“都是一个生产队,倒也知根知底,那不比外面的好?”闻言,好几个家里有姑娘的人都起了心思,众人心照不宣,打了几个哈哈便各自回家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后面封映月得知队里好几家都各自结了亲。中午是女方这边吃席,晚上就是章家那边,封映月虽然也过去帮忙,但没有做掌勺的,也轻松了许多。唐大姐他们吃了午饭就走了,所以晚上在章家这边,基本都是男方的亲戚。吃过晚饭,在章家坐了一会儿后,封映月就和唐文生先回家了。他们烧了两锅开水,舀几瓢在木桶里再兑上一点冷水,就可以洗头洗澡了。等二人都洗好在清洗衣服时,元蛋等人回来了。“锅里烧了水,去洗澡。”唐文生对唐二哥他们喊了一声。唐二哥喝了一点酒,但没醉,闻言立马去灶房舀水,提进小屋后,让唐二嫂先洗,他在院子里坐着乘乘凉。等全家人都洗好坐在院子里时,就不免说起今天的事。“大表嫂一个劲儿地问我,南泉哥家给我们多少彩礼,还问我会留在家多少,我可烦了。”唐文慧提起这个就不高兴。大表嫂确实改了很多,可这嘴臭的毛病,不是一两天能改掉的。“不理她,”唐二嫂摇着蒲扇,“今天还有几个婶子向我打听淑芬呢。”之前和大堂嫂娘家弟弟接触过,可对方似乎对淑芬没有感觉,后面自然而然没有再接触。章淑芬如今也没有对象。唐母也笑道,“你们姑姑也向我打听呢。”姑姑家还有一个表弟没成家。“表弟可比我还小一些,”唐文慧表示不相配,她知道淑芬喜欢成熟一些的。“不是给你们表弟提的,是你们二表嫂娘家那边的人,”唐父倒是知道一些,“不过太远了,章家不会同意的。”“确实有些远。”唐二哥点头,他是知道二表嫂的娘家在哪,隔壁县不说,还在深山里,这走路得一天多呢。封映月也听唐文生在说,“到了县里,如果坐牛车到那边公社得四个小时,后面牛车和驴车都过不去,得走路,翻山越岭的,还得三个小时。”“那确实有些偏远了,你去过几次?”“两次,一次是二表哥定亲,第二次是迎亲。”旁边的唐二嫂还接话呢。“我记得迎亲那天下大雨,哎哟,可遭罪了,到姑姑家的时候,我们下装全是泥,瞧着不像是迎亲回去,倒像是打了泥巴架似的。”“那一次我和娘在家照看生病的元蛋,就没去,听你们说了好几回,我都想知道到底有多远了。”唐文慧听得发笑。元蛋听见自己的名字,赶紧追问,“我病了?”“对啊,也是老二干的好事儿,给元蛋吃多了烧玉米,结果肚子胀鼓鼓的拉不出来,可难受了。”被点名的唐二哥摸了摸鼻子,“他一个劲儿地要,我不给就哭。”“那也不能这么给,”唐二嫂想起那个事儿也生气,“孩子小,吃烧的东西吃多了会不舒服的。”“知道了,现在我啥都知道,”唐二哥嘿嘿一笑。见元蛋想听自己“小时候”的事儿,于是唐母和唐父就挑了几件有趣地告诉他,听得元蛋咯咯笑。第二天还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分享,结果阿壮和栓子也回去缠着大人说自己小时候的事儿。“再过两天你们就要回城去了,也不知道这咸菜成不成。”唐母腌了一坛子咸菜,准备让封映月他们带回城去。“没事儿,就算没成,我回去后也能自己学着来,”封映月在一旁缝补元蛋的裤子,现在孩子大了,四处跑,这衣服裤子几乎是隔几天就要给他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