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
作者:二木则林      更新:2023-05-02 19:54      字数:3866
  当许淙把自己县试、府试还有院试做的诗写给云知府看的时候,他当时的表情许淙一直忘不了,感觉就是在说‘这是什么垃圾’一样。许淙:“……”就,非常伤心了。好在经过半个月的学习,成果还是很显著的。最起码突击了半个月怎么做诗之后,许淙就庆幸自己没有把小时候写的那首‘我的好友孙大郎’写给老师看,不然……许淙忽地打了个寒颤。“少爷,您冷吗?”青木抬头望着正在头顶上的大太阳,不解地问道。许淙:“我不冷。”他就是想到自己的未来,觉得多一个老师还是有坏处的。因为云知府知道自家过几天就要启程了,所以给他布置了很多功课。单单后面一年要读的书就列了长长的一张单子,并且还要每隔十天写一首诗,还说以后要寄给他检查云云。许淙,许淙当时看到云知府的表情,当然是马上答应下来了,还保证自己会按时完成。不过答应归答应,但并不妨碍他在许明成和云知府看不到的地方,短短地沮丧一下下。他觉得按照老师布置的这个阅读量,自己以后别说一年画两本画册,就是一本都够呛。清闲的好时光,就要一去不复返了啊。“青木,你说以后我两三年不画一本画册的话,邹东家……”没等许淙把话说完,背后就传来了一道清脆的声音:“师兄你以后都不画《竹精传记》了吗?”许淙:?他一转身,然后和好奇望过来的莹姐儿大眼瞪小眼。……此时,后院里云知府和云夫人正在商量事情。“老爷,把蕙姐儿和莹姐儿送回京城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啊?”“妾身觉得许夫人也是个靠谱的,托他们一家送蕙姐儿和莹姐儿进京,我们也能放心。毕竟她们过了年就十岁了,也是时候送回京城,让祖母和母亲替她们相看起来了。”云知府觉得头疼,无奈道:“再等等,再等等吧。”“她们都还小。”“而且祖母和母亲都信佛,每年都要去寺庙住些日子,蕙姐儿和莹姐儿这么小就送回去,若是移了性情也不好。”“更何况祖母年纪也大了……”“老爷!”向来温柔贤惠的云夫人听到他这话,声量都略提了些,“她们过了年就十岁了。”“京城的闺秀们,那个不是十岁上下就随着长辈们出门会客,结交些性情相合的手帕交,同时也让各家的夫人们相看起来。”“若是有意,及笄之后就会请了媒人上门提亲。”“老爷你下一任还不知会到何处,若是耽搁个三五年,误了她们的终身可如何是好?”第83章云夫人的担心,也正是云知府此前顾虑的地方。事实上自从几年前云尚书入阁后,夫妻二人对于儿女们的婚事,就多了几分忧心。儿子还好,长子云麒已经考中了举人,并且说好了人家,等他金榜题名就可以张罗婚事了。至于幼子云麟,离他成亲的时候还远着呢,现在也不用着急。最让两人放不下的,是两个女儿。因为云知府最近七八年都辗转在外为官,所以蕙姐儿和莹姐儿也跟着他们两人去过很多地方。小的时候还好,但随着她们长大,婚事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地方上不是没有适龄的年轻人,比如颖昌府就有人想和云家结亲,但云知府从未考虑过此事。其一当然是如果把女儿们嫁在颖昌,他调任后就鞭长莫及,以后照应不到不说,恐怕还很难再见面。其二就是那些人家的孩子们,学识并不突出,以后不知道能不能考中进士,若是考不中,那把女儿嫁过去作甚呢?难道是为了提拔女婿?很显然那是不能的,毕竟结亲是为了两姓之好,而不是为了帮扶另外一方。京城就不一样了。能在京城安家的人家,轻易不会离去,不但门当户对还知根知底。最重要的是京城有出息的年轻人多,可以给女儿们选个好的。娶媳妇只要儿媳妇人好,娘家明事理即可。但嫁女儿最好是公公与自家同进退、婆婆和蔼、夫婿上进、妯娌也不蛮横霸道,小姑更不会无理取闹。除此之外,最好家中还有恒产,能够让女儿们嫁过去后一辈子衣食无忧,不必为两斗米发愁。但这样的人家,一时半会是难找的。即便找到了,人家一看蕙姐儿和莹姐儿是在外面长大,在京城待的日子短,也会心生犹豫。因为常住京城的人会觉得别的地方都是乡下,养不出有眼界的姑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把女儿们往京城一扔就能够解决的,女儿们不在眼皮子底下,未来女婿也没亲眼看过,这让人又如何放心呢?所以云知府迟迟未能下定决心。云夫人也是如此,她犹豫了一会儿道:“老爷,你得拿个主意了,到底送不送女儿们回京,若是送,哪怕这次不让许夫人他们带蕙姐儿和莹姐儿去京城,等麒儿游历回来,也得让他护送妹妹们回去。”“若是不送,那现在就得先替她们慢慢相看起来。”不过这话说得云夫人都皱眉,“但颖昌府的这几户人家,我都瞧不上。”“估计得过两年换了别的地方再说。”云知府想了想,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再等两年,这两年里若没遇上合适的人选,就送她们回京。到时候蕙姐儿和莹姐儿也有十一二岁了,麒儿也会在京城。如此他们姐妹三人相互照应,我们也能放心些。”云夫人思索了一会儿,也赞同。……花园里,许淙和莹姐儿相对无言。许淙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莹姐儿,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说的话会被她听见,当然最意外的是他没想到莹姐儿居然还看过《竹精传记》这本画册。‘三水居士’这个马甲他虽然没有刻意隐瞒,但也没有特别提过,所以现在莹姐儿突然这么自然地说了出来,他还是有些惊讶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他刚说完要断更,然后就被读者发现了的尴尬因素存在。“师妹,你也看过《竹精传记》吗?”“看过,爹说那是你画的。”莹姐儿点头,然后再度询问,“师兄,你以后真的不画了吗?《竹精传记》很好看,我和弟弟都很喜欢。”顿了顿,她又补充,“爹和大哥也喜欢。”许淙实话实说,“会画的,但可能会像之前那样,一年也就画一本。遇到功课多的时候,一本也可能画不了。”莹姐儿高兴起来,“一本也行,这本画册很好玩。”她应该是真的很喜欢《竹精传记》,后来又追问了许淙很多关于这本画册的内容,比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帝流浆’吗?真的有妖怪,有精怪,还有修士吗?还有竹海里面的那些竹子,除了麻竹和金竹之外,还有什么竹啊?莹姐儿显然看得很细,还都记下来了。因为有些问题要不是许淙前不久刚刚把前面三册重新看了一遍,都答不上来。等她终于问完,绞尽脑汁的许淙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苦笑道:“师妹,你看得也太仔细了。”有这样一个读者,他高兴的同时,也很有压力。莹姐儿认真道:“这本画册,好看。”许淙看着她表情,又看看周围的环境,突然心中一动,“师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花园?你身边的奶娘、嬷嬷以及丫鬟们呢?”莹姐儿突然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她才闷闷地说道:“娘想要送我和姐姐回京城孝顺曾祖母、祖母,姐姐听了说好,奶娘和嬷嬷都说好,我不喜欢,就出来散散心了。”去京城?许淙想了想,建议,“既然你不喜欢,为什么不和老师以及师母说明白呢?”“我小的时候在庐州老家,我爹在勉县,我不想跟爹娘分开,于是就跟娘说要去找爹,后来等我三岁的时候,一家人就真的搬到勉县了。”“师妹,你去跟老师说吧。”“说你不喜欢京城,你喜欢待在爹娘身边。老师听见了,肯定会考虑你的想法的。”在许淙看来,云知府虽然给他布置了很多功课,但也是一个开明的老师,这样的人不会听不进儿女的意见。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把姐妹俩送回京城,但如果莹姐儿强烈反对的话,这件事恐怕会不能成行或者推迟。最重要的是蕙姐儿和莹姐儿今年才九岁多,突然被送到陌生的地方去,那不就跟红楼梦里面的林妹妹一样了吗?即使要送,也可以晚一点的。不过因为不了解前因后果,所以许淙这次并没有贸贸然地给她出主意,而是像小时候那样鼓励她去跟父母说明白。不喜欢的东西,当然要勇敢地说出来,而不是在乎谁谁谁的看法!想到这里,许淙又问:“师妹,你现在还继续读书吗?”莹姐儿忽地展颜一笑,“你骗人!”许淙莫名,“……啊?”不对啊,刚刚他们不是在讨论读书的事情吗?自己只是想知道莹姐儿有没有继续读书而已,怎么就突然变成骗人了?这个话题从何说起?莹姐儿瞪着他,“你小时候说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天睡五个时辰,那就只剩下七个时辰,然后穿衣、洗漱、吃饭、喝茶要两个时辰,最后只剩下五个时辰。”“洗漱更衣半个时辰,处理事情半个时辰,生病、探病、养病、小歇再半个时辰,和家人说话半个时辰,自己玩半个时辰,读书便只剩下了两个时辰。”“你骗人!”小姑娘眼睛亮亮的,控诉,“只要睡四个时辰就好,洗漱更衣,吃饭喝茶也用不上许久,其他的生病、处理事情,更无需耗费许多时间。”“可以有四个时辰用来读书、画画!”许淙:“……”对哦,小时候自己的确这么忽悠过莹姐儿,目的是让她早点开始读书。因为她那个时候有点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然后自己也没什么特别好的主意,就建议她早点开始读书,这样她自己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现在看来,她还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啊。许淙暗暗叹息。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是日夜相处的人,莹姐儿又不像自己,不但有一些前世的记忆,还知道自己是穿到了一本书里,所以会受到影响也不奇怪。于是许淙连忙道歉,说那是自己小时候的想法,难免有失偏颇。但他现在已经改过来了,每天会花五个时辰的时间读书,从早读到晚。莹姐儿咬牙,“我也要读五个时辰!”啊这……许淙突然心虚,不知道云知府知道这事会不会给自己加功课啊。回到房间的时候,他左想右想觉得不对,于是翻箱倒柜把自己后来再画的《竹精传记》第四册 和第五册让人拿去送给莹姐儿赔礼,然后便去找了金氏。“娘,我刚刚遇到莹姐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