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作者:二木则林      更新:2023-05-02 19:56      字数:4475
  那当然是去啊!许淙差点脱口而出,因为如果不去的话,那么三年后两位师妹正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跟原书里外出上香,然后遇到意外的时间是一样的。虽然现在已经发现了主角是谁,也揭穿了赵家人的可怕面目,许淙相信老师不会让可恶的赵家人有接触两位师妹的机会。但保险起见,她们还是不要留在京城的好。毕竟两位师妹的死亡跟‘主角’有关,只是他自己做出的推测而已。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许淙也不敢确定,因为文里没有正面描写。事实上在他的记忆里,那本《庶子官途》的主角一直都是正面人物,作者也没有描写他的父亲竟是那般不堪。或许赵承业做的事也一直瞒着赵胜?许淙一阵胡思乱想。不过好在随着赵胜这个‘主角’的确定,他就好像确定了‘锚’一样,也渐渐地想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其中就有关于原书时间线的。原书里许家的惨剧大概发生在两年后,也就是泽哥儿四岁左右的时候。具体的地方许淙不知道,就记得那里有个大湖。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在他们青州的家,因为青州府衙没有湖泊,这也是许淙发现赵胜就是主角,但没有急着赶回去,而是写了一封信告知许明成后就这么爽快到京城来的原因之一。因为‘剧情’还没有开始。而两位师妹的故事,就在更后面了,并且她们是在外出上香的时候遇到意外的,具体的时间许淙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点就在京城。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他觉得如果可以的话,两位师妹还是离京城越远越好,离这个会让她们丧命的地方越远越好。因此现在面对着老师的问话,许淙想也没想就回答:“我觉得师妹和师弟们应该跟着您和师母,他们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云光霁不置可否,他仔细打量了许淙这个弟子几眼,发现他的确只是随口问问,并没有什么其他含义,对两位女儿更没有任何想法,于是移开了目光没再说什么。许淙见老师不说话,也不好再开口劝说了。不过他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小时候想的那个找位算命先生上门,说姐妹俩与佛无缘或者在多少岁之前要远离佛寺,不然会让她们后半辈子远离红尘,或者有灾祸的这类安排还是要执行起来。方法虽然老套,但管用就行。关键是老师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应该会宁可信其有,有所准备的吧?老师不是那种自大的人,应该会的!不过具体要怎么办,许淙却没有想好。因为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处理得不好被老师发现了的话,估计会严重影响两家的关系,甚至老师在盛怒之下,恐怕还会将自己逐出门墙。所以最后想来想去,他决定先把自家的事情解决了再说,或许下次回去的时候,可以问问许明成的意见。反正剧情还没开始,来得及。……徐州距离京城不远。许淙等人在路上走走停停,大概半个月左右就看到了城门。这样慢的速度,是因为此次云家上京,那是一家老小齐齐出动,上到云光霁已近六十的老父亲,下到云麟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那是一个都没有落下。人一多,状况自然也多。许淙身为弟子,又是特地送他们上京的,一路上都积极地跟着忙里忙外。如今看到京城就在眼前了,他自己都松了口气。“老师,我们到了!”“京城到了啊……”云光霁看着前方那扇陌生又带着熟悉的大门,表情有些怔忪,过了一会儿后才让人再度启程。像城门这样的地方,向来是百姓们走一边,有身份的人走一边的。所以今天虽然入城的人挺多,但云家的车队并没有被耽误。不但很快过了城门,就连入城之后都很顺利,一路来到了内城,最后在云府的二门处停了下来。亲人们见面,自然是一阵寒暄。许淙由头至尾都安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扰,等云家人安顿下来之后,他便找到了云光霁,提出了告辞。云光霁诧异问道:“你要到哪儿去?”听出了老师好像不让走的意思,许淙比他更诧异,回了句,“老师,我已经将您和师母等人送到,所以我要回家了啊。”他在京城有房子的,虽然大部分租出去了,但还专门留了个院子给自家住。现在既然已经将老师他们平安送到,那接下来自然是各回各家,他要回家去了。云光霁摆摆手,“就在府里住下吧。”他不太高兴地道:“你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小儿,父母皆不在京城,哪能让你一个人在外头自住,难道我这儿缺你一口饭?”许淙:“这……”他还真没想到老师会开口让他留下,毕竟他之前的计划就是住到自己在贡院附近的那座宅子里面去的,过几个月还能感受一下乡试的气氛呢。但既然老师都已经开口了,许淙觉得自己最好识趣点不要拒绝,免得对方一怒之下就跟小时候许明成一样,疯狂给他加功课。所以许淙一拱手,“多谢老师。”云光霁唔了一声,对他的识趣很满意,“你不是给你外祖父一家带了东西吗?明日我让管事跟你走一趟,去跟金家说一声。后面你就安心在府里住下,跟你大师兄一起读书,左右你迟早也是要去参加春闱的。”许淙答应下来,“是,老师。”第二天往金家走了一遍之后,许淙就庆幸自己早已经答应了老师,要在云家住下了。因为许久未见的金外祖父和几位舅舅也是同样的观点,觉得他一个人在京城,住到外面的话多有不便,要让他搬到金家去住。还说之前收到许明成和金氏的信后,已经让人将他上回住过的梧桐院打扫干净了。金家许淙可不敢住,尤其知道这次邹表舅一家也在的时候。要知道这位邹表舅的三儿子,之前可是跟自己闹过矛盾的。而那一次邹表舅受儿子连累,还被金外祖父罚抄《史记》,虽然因为藏书不全没有抄完整套,但也有二十多万字。这次再住同一个屋檐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啊?所以他连忙将云光霁搬了出来,说已经先答应老师了,而且住在云家的话不但能跟大师兄一起读书,还方便向老师请教。从金家出来的时候,许淙松了口气。青木见状小声问道:“少爷,您不喜欢金家啊?”许淙摇头,“谈不上喜不喜欢吧,外祖父和几位舅舅对我还是挺好的,但外祖母不太喜欢我,而且表舅一家也在。我们在京城又不是没有地方去,所以经常过来请安就行了,在金家借住还是算了吧。”青木不再劝说,转而问道:“少爷,那您接下来准备去哪儿?可要到别的地方逛逛,或者先回云府?”许淙想了想,道:“我们去祥云书坊!”既然来到了京城,那就顺便去祥云书坊看看他的画册卖得怎么样了吧,而且他刚刚画完的《银竹篇》也想拿给邹东家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这两篇番外他也打算刻印,毕竟老师都说了没问题的,还写了几篇文章和诗词呢。想到这里,许淙便让青木回去拿画册,而自己则带着老师给的管事直奔上次去过的祥云书坊。……祥云书坊里收到消息后赶来的邹东家翻看着许淙给的两本番外篇,表情渐渐变得怪异起来,良久后他放下画册,犹豫着问道:“淙少爷,您这两本画册令尊看过了吗?”许淙点头,“我爹跟我的老师都看过了,他们说可以这样画。”邹东家这才放心下来,哈哈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既然许大人和云大人都觉得好,那在下也就放心了。您放心,这两本画册祥云书坊定会好好刻印的,必不会让您和两位大人失望的。”“不过淙少爷,您考完乡试之后就只画了这两本吗?”邹东家叫苦,“您的《科举记》已经有几年没画过了,上回给的还是第六册 。”“如今正好是会试之年,人人都来催啊!”“除了《科举记》之外,《竹精传记》的第十一册 又在何处呢?您上回画到了什么‘半决赛’,然后就停笔了,说是要准备乡试。在下也不好打扰,但如今既然乡试已经考完,那第十一册总该出来了吧?”许淙:“……”他先是画番外画得起劲,后来又出了赵家这桩事,还真是把那两本画册给忘了。最后在邹东家的连番催促之下,他只得答应今年一定各画一本。然后落荒而逃。第124章被催稿真可怕!许淙心有余悸地从祥云书坊出来。一直跟在旁边的青木强忍住笑意问道:“少爷,您接下来打算去哪儿啊?小的刚刚回去拿画册的时候,听到云府的下人说云大人外出访友了,还没回来呢。”“至于云大少爷,也跟着云大人一道出门去了。”老师跟大师兄都不在啊,许淙顿时歇了回去的心思,他想了想道:“那我们去贡院那边的宅子看看,然后就四处逛逛吧。”青木:“是,少爷。”他们今日出门,云光霁特意派了一辆马车和一个管事跟随,所以虽然许淙已经不太认识去贡院的路了,但在云府管事的带领下,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房子。看过房子之后,他又四处逛了逛,给认识的人都买了礼物。接下来的几天,许淙每天都出门。他出门主要是替家里送年礼,以前一家人都在青州,年礼派个管事来送就可以了,但如今自己已入京,那肯定得亲自上门的,毕竟都是长辈,如此也能显示出自家的重视。第一天去了金家,第二天就去了大姨母家,花了好几天时间才一一走完。拜访过亲戚以及许明成的好友后,他又给朋友们写信。比如准备今年来赶春闱的王文、王武两兄弟。以及同样来赶考,并且已经到了现在正借住在大相国寺中的郑瑞成等,他们几个都是自己在考试的时候结识的朋友,这几年也一直有联系,如今来到了京城,肯定得相互告知,约时间聚一聚。除了这几人外,许淙也没有忘记在京城认识的朋友,那就是很喜欢《竹精传记》,每次通信都要跟他讨论剧情的傅申傅公子。说起傅公子,他可真是三水居士的铁粉啊。他不但收集了各个版本的《竹精传记》,每次出新的时候还爱买了送人,是那种会为了赠送的某张图而狂买好几本,然后看一本、藏一本,剩下的都拿来送人的豪迈读者,许淙就收到过好几次他送来的画册。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许淙自觉自己年长,不好一直收朋友的礼物,所以他这次把青木临摹的两本《银竹篇》捎上了。当然在写给傅申的信里,许淙肯定不会说自己就是三水居士的,而是说他前几天去拜访邹东家的时候,正好看到他那里有三水居士的新画册,所以就借来临摹了一份,送给对方先睹为快。不过等青木从昌平侯府回来,却说没见到人。“少爷,这个昌平侯府好生奇怪,青天白日的府门紧闭,小的敲了半天才有一个瘸腿的老仆来开门,说他们主人家不在,问我找谁。”许淙诧异,“不在?”“可是傅申的确是昌平侯府的人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的侍卫就提到过,而且我这几年给他写信,也是寄到昌平侯府的。”“你会不会找错了?”青木挠了挠头,也很困惑,“错倒是没错,小的拿着少爷您写的条子仔细打听过了,大门口的匾额上的确也写着昌平侯府。”“而且那老仆也知道傅公子,一听说我是少爷您的书童,拿着的还是给傅公子的信,就没说什么很爽快地收下了,还说如果傅公子有回信,会有人送来。”这听起来好像傅申不住那里啊。不过许淙也不在意,反正信和画册能送到就行,于是他道:“那就不用管了,许是傅申现在去了别处,你去跟云府的门房说一声,若有我的信就送过来。”青木点头应下,“是,少爷。”处理完这些琐碎的事情,时间也快到过年了。这次许淙来京城,同样是借住,但却感觉比上次借住在金家要好。在金家借住的时候,因为外祖母邹氏不太喜欢他们一家,并且邹表舅家跟他们家还有‘梧桐院之争’,所以许淙有些时候会感受到自己不被欢迎。而且金家管家不严,他走在路上偶尔还会听到下人们的闲话。虽然他们不是说自家,但也挺膈应的。与之相比,云家就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