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作者:二木则林      更新:2023-05-02 19:57      字数:4153
  如果沂州知州的府上有一个大湖,那就可以肯定原书里许家出事的那个地方,很可能就是沂州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知州、知县等人都是住在州府衙门、县衙等后面的,就跟许家在勉县那个时候一样。只有极少、极少的情况,才会换地方。周正礼点头,肯定地回答:“州府衙门的后衙,的确是有一个大湖,因为湖水清澈见底,与外河相连,早些年还发生过外面的人潜入知州府上的事,所以沂州人人皆知。历任的沂州知州也有想填平此湖的,但因为劳民伤财,最后都不了了之。”沂州知州的府上,真的有一个湖!许明成叹了口气。许淙则抓紧了椅子旁边的扶手,心想果然如此,原来真的是沂州。第130章许家父子的沉默,让周正礼有些不安,“……不知大人为何询问此事?那沂州知州是赵承业的同年,我还见过几次。”他以为许明成是有什么事需要在沂州办,于是诚恳地说道:“如今我们周家跟赵家还未撕破脸,若是大人有需要老朽效力的地方,请尽管吩咐。”许明成摇头,“效力说不上,就是解开我的一个疑惑罢了。”“周员外你今日前来,想来事情的真相是已经查明了?”听到许明成的话后,周正礼苦笑起来,“是啊,都查得清清楚楚了。若大人不嫌弃,老朽愿意据实以告,绝无丝毫隐瞒。”许明成:“愿闻其详。”周正礼沉默了一会儿,念叨了两句‘家门不幸’,然后就给许淙等人讲述了一个商户女和新科举人的结亲故事。按照他的说法,自己的女儿周氏自小就聪明伶俐,虽然是个女儿,但他与老妻对一儿一女都是很看重的,特地请了女先生教导。是以长大之后,周氏便和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孩儿没有什么区别,不但知书达礼,而且琴棋书画也小有造诣。周氏及笄之后,家里人就准备给她相看婚事了。因为是疼爱的女儿,所以相看婚事的时候周正礼和妻子,那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周围熟悉人家的年轻一辈各种不好。这个生意不精,以后怕不是不能养家糊口,那个沉迷酒色,不能托付,这个虽然样样都好,人品也端正,但奈何婆婆难处……总而言之,那是各有各的不好。后来夫妻二人突发奇想,觉得不如把女儿嫁给一个读书人吧。有出息的读书人是一个很好的女婿人选,将来考名,女儿还能得个诰命,做官夫人。而这个时候,赵家人上门了。说到这里,周正礼叹了口气,“……早知如此,当年赵家上门提亲的时候,我就不应该觉得赵承业年纪轻轻就已考中了举人,欢喜地答应。”赵承业考中举人之后不久,家里人就开始给他寻摸婚事,找着找着就找到了沂州周家。两家人彼此都挺满意的,所以不久之后周氏就嫁了过去,因为周家有钱,还给周氏陪送了很多的嫁妆,有田地也有现银等。但不到半年,就出事了。即使时隔多年,但周正礼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依然愤怒不已。“……那赵家自诩是书香世家,但其祖父不过是一个童生,他们家是从赵承业他爹这一辈才起来的,他爹三十多岁的时候考中了举人,然后谋了个主簿的缺,但此人志大才疏,上任之后只顾着清谈,没干什么正事。”“所以没几年就被人弹劾,丢了官。”“我女儿嫁过去的时候,赵家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日子也过得拮据。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我们也不是看中这个的人家,只要赵承业对我的女儿好就行了。”许明成突然笑了一下。原本正听得专注的许淙,顿时转头看向了许明成,“爹,你笑什么啊?”正说到关键的时候呢,他怎么突然笑了?许明成又笑了一下,然后对周正礼道:“无事,周员外你继续说吧。”周正礼苦笑,“接下来的事,估计大人您也猜到了,我的女儿嫁到赵家不到半年,那赵承业就领回来一个李姓女子,说那女子对他有恩,欲纳为妾室。”“我的女儿也不是那等善妒的,但对于赵承业的这个要求却不能答应,她不但拒绝了还马上派出了心腹陪房通知了我。”周正礼语气愤慨,“我匆匆赶到沂州之后才发现,那个李姓女子已经有了身孕。而赵承业他不但想要将那名女子纳为妾室,还想将她生的孩子记在我女儿名下,然后给李氏抚养!”“因为李氏出身低微,是个清倌人!”许淙傻眼了。赵承业这事做得,可真无耻啊!带入自己,那不就是高高兴兴地成亲,还想着接下来的蜜月要去哪里玩呢,结果老婆跟你说‘老公,我怀孕了,孩子不是你的而是我和那谁谁谁的,等孩子出生之后我们一起去上户口吧,不上户口他以后考不了公务员。’没等你回过神来,她继续说‘老公你放心,我的老公还是你,孩子也不用你养,那谁谁谁自己会养。’‘他虽然很帅很体贴还对我有恩,但他是个无业游民,每个月还要我给零花钱。不像你有车有房有存款,你爸还是个大商人。’看没把你气死,她还继续说‘你放心,以后我也不会跟他断了的,他就住我们隔壁,我初一十五和你睡,其他时间和他睡……’血压飙升了!在场的另外一人,也就是周耀估计是第一次听这个,顿时也是火冒三丈,几乎跟许淙同时开口追问:“然后呢?后来怎么样了?”“我自是不答应的!”周正礼道:“那赵承业如此行事,岂是君子所为?”“所以我跟我儿当即就在赵家大闹了一场,逼得他们将李氏送到乡下。”然后他苦笑叹气,“我儿当时就提出,这赵家不是什么良善的好人家,要小女与赵承业合离,说他愿意养妹妹一辈子。”“但我当年顾虑到女儿已经嫁为赵家妇,并且那赵承业也跪在我面前诚恳道歉,保证不与李氏来往,她生的孩子也会过继给族中无子的族人,不会抱回家里来,所以就答应了女儿继续留在赵家。”“后来我这个悔啊!”周正礼锤了一下旁边的桌子,恨恨道:“那赵承业考中进士之后,的确对我的女儿好了几年,去青石县赴任的时候还带了我女儿同去,但等我外孙女一出生,他就突然变脸。他以侍奉长辈为名,将我女儿困在了沂州。”“可偏偏我又毫无办法!”“去年我女儿生了一场病,于是就担心自己去了之后,我那可怜的外孙女无依无靠,所以才想着将外孙女嫁回娘家来。”“没想到,没想到……”他突然站起,然后跪地给许淙磕了一个头,话语里也带着哭腔,“老朽多谢淙少爷指点迷津,要不是您明察秋毫,我与我那可怜的女儿,恐怕死不瞑目啊!就是我那已经埋入了土的老妻和大儿,也闭不了眼!”许淙吓了一跳,连忙走过去扶人,“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见一下子拉不起来人,许淙连忙朝呆愣着的周耀大喊,“周耀,你快过来帮忙啊。”让这样的老人家朝他磕头,要折寿的。周耀和周父连忙醒悟过来,和许淙一起将周正礼扶回了位置上。然后三人都松了一口气。周父苦笑着解释:“让淙少爷您见笑了,之前耀儿说了赵承业让妾室替代我那可怜的堂妹这件事之后,堂伯就受了些刺激,一直念叨着您是周家的大恩人,要好好拜谢一番,希望您莫要见怪。”许淙连忙摇头,“不见怪,不见怪,不过磕头就不必了。我跟周耀是同窗好友,不用行这么大的礼。”“哈哈哈……”周正礼许是完成了一件心思,听到许淙的话后顿时笑了起来,“要谢的,淙少爷不但解开了老朽多年的疑惑,还让老朽能够在有生之年给赵承业那竖子一个狠狠的教训,当谢,当谢得很啊。”许明成轻敲了两下桌面,打断了他们的话,然后问道:“我刚刚听周员外你这么说,敢情那位赵承业一直带着身边的假周氏,就是那位李氏了?”周正礼恨恨点头,“不错!”“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对于此女的模样,我是想忘也忘不掉的。”“耀儿跟我说了赵承业的事,以及云大人的建议之后,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兴元府。为了不打草惊蛇,我特地找了个人牙子打听,问他有没有大家出身的仆从,说我这些年经商赚了些银钱,想要买上两个。”“然后我就买到了一个曾经在赵家做过事的丫鬟。”他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了一叠纸,然后道:“大人请看,这是老朽在兴元府、江陵府等地买下的人,他们都在赵家当过差,也见过那假周氏。”“这些都是他们的口供。”“如此可证明那假周氏这些年来,一直以赵夫人自居,对外也自称为周氏。老朽当时听她们描述那假周氏的模样,觉得越来越像当年的李氏,于是就又去了赵承业如今做官的地方,远远地看了一眼。”“确是李氏无疑!”周正礼冷哼了一声,“而那里的人称呼她为赵夫人,她居然也应了,鸠占鹊巢,真真是可笑之极!”厚厚的一沓纸被递到了许明成面前。许淙也趁机凑过去看,然后看着看着就觉得,周耀的这位堂伯祖父,办事还是非常靠谱的。这里不但有那些人的证词,还有两位周氏的画像。一看就知道是两个人!这赵承业的胆子,也真是太大了。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究是露出了破绽,只要这些证据被呈上去,那赵承业肯定会丢官的。赵家也会倒大霉!第131章许明成将那些人的口供看完,然后拿起两张画像看了一会儿,点头,“的确无相似之处,令媛与此人为两人无疑。”“不过……”许淙好奇询问,“爹,不过什么啊?”周家三人也认真听了起来。他们这次来青州,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听听许明成的意见。毕竟周家人从未告过官,也担心自家辛苦收集的证据不够,让那赵承业躲了过去。许明成用手指点了点李氏的画像,道:”不知周员外可知道此女的底细?姓甚名谁,家住何处?若能找到她的户籍,那便更好了。”“毕竟你的这些证据,只证明了赵承业以妾为妻,但冒领令媛之名,却不够证据确凿。若你说的那李氏其实不姓李,而是姓周,那赵承业又狡辩说正妻得留在家中尽孝,府里无人主持中馈,才将那‘周氏’抬为二房或是平妻,那么一句‘赵夫人’也是喊得的。”“如此一来,赵承业顶多也就被训斥贬谪,过些年等事情过去,他走动一番没准还会官复原职,不会伤及根骨。”“但你们周家以及令媛,就要倒大霉了。没准会被他反咬一口,以‘不孝、不贤’等名休妻。”许淙:“……!!”还能这样!听到许明成的话,周家三人也是各有各的惊讶,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周正礼的身上,而周正礼一怔,然后缓慢点头。“大人明鉴,您所说的东西,是有的。”“当年我与我儿大闹了周家一场,当然不会是毫无准备,我儿不但找到了那李氏姓甚名谁,出身何处,还找到了那养了她十几年的妈妈,让她写了一份证词。”说到这里他苦笑了一下,“不然那鬼迷心窍的赵承业,如何肯服软?”“对了,除此之外,我手上还有当年赵承业承诺会将李氏送往乡下,不再联系的证据。有了这些,老朽才放心把女儿留在赵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