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香酥栗      更新:2023-05-03 02:03      字数:4946
  甄明珠:“咦,谷大哥你下来了啊?”谷之齐:“你们再说什么?”王氏:“我们再说李大叔的信。”王氏眼看甄明珠没有拒绝,迫不及待的把事情讲了出来,说道:“相公,你说怎么有这样的恶人。”谷之齐拍拍媳妇儿的肩膀,沉吟一下,说道:“小石头是被掌柜的救了吧?”甄明珠也没瞒着,点头说:“对。”王氏诧异的很,说:“啊?那没见到他啊。”他们在这里住了这么久,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他们完全没有见过哎。甄明珠:“你们当然见不到他,他被带走了。”“啊?”甄明珠:“有人收养了他。”这倒是出乎谷家夫妻的意料之外。甄明珠:“其实现在小石头过的日子特别好,收养他的人很好也很厉害的,相信她会把小石头教导成一个栋梁之材。但是话是这样说不假,可是想到石家人,我还是好生气。他们没有直接害了人命,可是石秀才夫妻,其实还是被这一家子歹毒的人害了的。就连小石头,他们也想要他的命。可不是说,他们没成功,就等于他们没犯错。小石头侥幸得救是小石头运气好,不代表他们不是恶毒的人,也不代表他们没有害人之心。”甄明珠吸气呼气:“我就是道德底线太高,才不能直接搞死他们。”毕竟现代社会,恨得牙痒痒也不是说会害人性命的。甄明珠完全是因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再说在现代社会长大,总归是更懂法一些。不过谷家夫妻想的倒不是这个,他们想的是,许是因为这家人没有直接害人性命,而是间接的,所以掌柜的想发动仙术,一道雷劈死他们都不行。他们最近看了封神榜和西游记,对神仙体系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他们知道,就算是神仙,也不能胡来。掌柜的应该不是仙人,但是一定是修仙之人。她也要遵循修仙的规矩的,做人有做人的规矩,做仙有做仙的规矩。谷家夫妻看着甄明珠气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简直七窍冒烟,也斟酌起来。谷之齐想了想,说道:“如果不害人命,其实也有别的方式可以多少解气一点的。”甄明珠:“咦?你说说。”她十分的迫不及待,其实这事儿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她就想替小石头出一口气。如果做人真的能做到不问事实,没有喜怒哀乐,就不是人了。她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谷之齐:“我听闻掌柜的你说的这家人,可以想象,这家人必然是自私自利到极致的人。他们家以前是依靠着小石头的父亲生活。现在没有了,剩下的两房人彼此十分看不上眼,为了那么一点薄产整日争论。我原来在县里做县丞,见多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没占到便宜就是亏了。”甄明珠眨巴大眼睛,就听谷之齐继续说:“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态,其实想让他们难受,再简单不过,只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失去多少就成。”甄明珠立刻了然:“你的意思就是,让他们知道,小石头不仅没有如他们所愿的死掉,反而还被人救走了。救走他的人,身份显赫。他们得不到好处就难受。”谷之齐点头,继续补充:“我们可以把故事编造的更离奇一些,就好比:这人是个朝廷命官,奉旨来到中四省办差,顺便准备了许多的礼物来看望自己当初的恩人石秀才,结果一到就碰巧遇到石家人偷偷暗害石秀才的儿子,他将人救下之后,又差人打听了石家情况,这才知道石家这般作为,气的他砸了所有的东西。因为他此次是来办差,时间紧迫,倒是暂时不能为石秀才讨回一个公道。但是他日,他一定会回来收拾石家,为石秀才讨回一个公道。”甄明珠目瞪口呆的看着谷之齐,说:“你也太会编故事了吧。”谷之齐苦笑一下,说:“我原来在县里做县丞,别看是个县丞,但是我们那个小县城,小的不得了,也没什么大事儿,整天就是鸡毛蒜皮。七大姑八大姨,我整日的帮着调节这些,就做了不少的。这些家庭琐事听得多了,见得多了,编起来还不是手到擒来。”甄明珠:“那加一段,我要石娘子的娘家也落不得什么好。”石家人固然可恨,可是石娘子的娘家也不是什么好人。石家人是恶毒,石娘子的娘家就是冷漠到极致,石娘子是他们家的闺女啊,已经走投无路上门求助,却被赶出门,如若不是实在没有退路。石娘子怎么会绝望成那样。而石娘子死后,他们家也没说上门为石娘子讨一个说法,更是不管小石头,完全当做没有这样一个女儿了。要知道,石秀才也曾是石娘子父亲的学生,石娘子又是自家女儿。能做到这样冷酷,学八股学愚了的人,也不配得到什么好的前程。谷之齐一愣,随即正色说:“石娘子的娘家人,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可以在这样的事情上打击他们。那么加入一段,就说这位仁兄不仅是憎恶石家,也对石娘子的娘家见死不救的行为十分的愤怒,他曾言称,只要他在的一天,石娘子的娘家之人,就别想什么科举之路了。即便是考上,他也不会让他们有什么好的前程。”他说:“你看这样编造,行吗?”甄明珠面无表情,抬手鼓掌,这个故事,真的编的很能打击人了。谷之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解释说:“石家人贪财,在这样人的印象里,当官的就是有钱的。这样一个有钱的恩人,他们没有捞到,那必然是难受。而他们没有捞到,他们看不上的小石头反而去过好日子了,这会让他们的痛苦加倍;而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当官不仅有钱,还有权,这样的人以后还会报复他们,就会跟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压迫。这是双重的痛苦。至于石娘子的娘家,他们总想在读书上有建树,就用这样的事儿打击他们。如若他们本来就学的不扎实,在这样的谣言下,他们更不会考取什么好成绩了。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折磨。”甄明珠竖起大拇指:“我觉得这样好。”让她直接害人命,她做不到。但是这个事儿,可以的。不然做了那么多缺德事儿一点惩罚也没有,凭什么呢。甄明珠:“稍后我会跟张力师父说,让他帮我散布谣言。”张力,堂堂九皇子府侍卫统领,有官职的人,竟然要干说八卦这种事儿了,张力听闻之后也要为自己掬一把辛酸泪。不过这事儿暂且往后说,甄明珠:“那,我们杜撰这样一个做官的人,如若真的传言甚广,会不会牵扯到什么无辜的人?”谷之齐摇头:“这个不会,他们是山间小乡村的人,在这样人的眼里,我这种县丞都算是大官了。所以他们传来传去的大官,真的很难有人对号入座的,全国上下,但凡是有点官职的,如若什么县丞也算,捕快也算,没有上万吗。或许更多。而且,这种小事儿,再广也不过是十里八乡而已。”甄明珠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这又不是现代。哪里有什么传播速度。她说:“那稍后就这么做。”甄明珠打定了主意,很快的就决定下来。同时的,她还有了一个更圆满的主意,眨眨眼,心中盘算起来……果然,在两天后的雨夜,张力等人过来“躲雨”。其实天气不好,他们都是会过来蹭住处的,甄明珠都习惯了。对于甄明珠的小请求,张力也是一口答应下来。毕竟,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举手之劳。他们也是雷厉风行的人,既然答应了,没几天的功夫,这种传言就散布开来。石家村。小货郎挑着担子过来的,他一进村,村里一些老婆子小媳妇儿的就赶紧出来。像是他们这些村子里的,去镇里还是少一些的,小货郎才是他们的首选。一来省了时间,二来小货郎也惯常散着卖。现在日子都不好过,大家买东西也是有限,一点点针头线脑,镇里店家可不会给什么好脸儿。这不,小货郎一进村,大家赶紧就出来。“我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咱们村可好久没来货郎了,上次还是去年年初吧?这都一年多了。”“可不是咧。”大家很快的挤上前,有那快嘴的大婶儿说道:“哎呦我可得买点线,衣服都穿不得了,小货郎最近在哪儿发财,都不晓得来我们这边了。”小货郎憨厚的笑:“我们最近跑南县那边比较多,那头儿买东西多,我们都赶着往那头儿跑。”大婶儿本来就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小货郎倒是说了起来,赶紧问:“咋的?那头儿也不比咱这头儿富裕啊。”小货郎:“咋的?你们还没听说啊!”这么一说,也给大家的好奇心钓起来了,赶紧问:“怎么的?是有啥事儿吗?”小货郎激动:“你们还真不知道啊,这是去年的事儿了。说是有个当官的出来办差途径此地,想到自己曾经的恩人就是住在这头儿。咱们这边不是旱灾严重,缺少粮食?那当官的就自己买了好几车上好的粮食,打算登门拜访,帮助恩公渡过难关。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怎么?”“谁知道啊,这人一来才晓得,他的恩公夫妻俩,已经死了。他紧赶慢赶的找到那家,想着即便是恩公不在了,恩公的父母兄弟,还有孩子总是在的,他能帮一点是一点。那个时候他还以为,是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呢。结果这天下的事儿啊,就是无巧不成书。这当官的领着人刚到这家,还没进门,就看到这家人的兄弟竟然把他恩公的儿子领了出来,扔到了猛虎岭。那可是有老虎的猛虎岭啊,哪年不咬死几个人?这家人可真是歹毒了。这给当官的气的啊,赶紧救了孩子。这回去差人一打听,听说直接给客栈都砸了。原来这家子一家子都是吸血的。而且恩公夫妻也不是因为旱灾饿死的。而是被这家人间接害死的。听说这家兄弟为了逼迫兄长去大户人家做私塾先生,算计他的学生,结果导致这个恩公救人掉进陷阱里死了。”石家村的人本来挺热闹听得好好的呢,这听到这里,突然间就愣住了。小货郎似乎没有眼力见儿,还在说呢:“那家的媳妇儿挨打挨骂被欺负,最后还被逼着嫁人换粮食,求助无门自尽了。”石家村的人:“!!!!”“这郡县那边都传遍了,当时那当官的气的啊,都要疯了。还说要把那个小娃娃当做自己儿子对待,要让他读书做大官。不过这人是真有钱啊,砸了客栈房间,赔了好几锭金子呢。据说啊,这人是有公务在身,不可在此久留。所以没再找那家人,不过他也说了,他朝他忙完公务,必然要回来让这家子受到惩罚。哦对,这人还说,石娘子的娘家见死不救,如此读书不过也是读到狗肚子里,自家人都不能存着善心相助,即便是做官,哪里能帮助老百姓,即便是做官,也是个是非不分的糊涂官。只要有他在,他们家人是一辈子也别想考上!侥幸考上,他也不会善罢甘休。”“啊!”石家村人听到这里,都惊呼出声,一个个脸色红白莫测。在他们看来,这可真是大事儿了。“那跟南县那边有啥关系?”有个来走亲戚的,不晓得跟石家村有关,反倒是问起这个。小货郎:“那当官的不是买了许多上好的米面吗?听说这一路往南走,都散出去了。稍微用点东西,就能换。他也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变相的帮人了。这很多人都知道的,普通人家哪里吃的起那么好的米面,听说都拿到城里换了粗粮贴补家里。咱们郡县还有隔壁郡县的许多粮店都收到过的。还有的村子心齐,不挨家挨户单独去,一起找了粮店,谈个好点的价格呢。虽说东西不多,但是总也是点缓解,所以那一路,相对来说还是有点小实惠的。我们也爱去那头儿,他们得了点实惠,买针头线脑都比较多。”“这可真好。”不知道底细的听说了,是真的羡慕了。然而其他人则是震惊的无以复加,这情形,这一听,完全像是他们村子的事儿啊。其中一个大娘一把抓住小货郎的手,说:“你你你、你说的这家人,叫什么?”小货郎摇头:“我也不晓得啊,我都是一路做小买卖的时候听说的,姓啥不晓得,不过知晓那个人是个秀才,听说有些才学,但是没有考学反而是回家乡村子教书了。因为他读书就是村学供的。这也是回报……”“妈呀,这是石秀才啊,这肯定是石秀才啊。不然咋一模一样呢。”“石,哎,对,好像是这样,虽然我是不晓得是姓什么,但是好像有人听过,那个当官的叫那家的小孩儿小石头。”“啊啊啊啊,是他家,石秀才是我侄子啊!是他是他。”小货郎:“我的娘咧,这是你们村的事儿?我的天!”他激动:“那你们村哪家人啊?我看看长相,这么歹毒的人,可是少有。这样的人我可不做生意。”正在这时,石婆子也过来了,她跟其他人可不一样,这样的货郎过来,她可从来都是后期出现。这样大家挑剩了,才好讲价呢。而且啊,趁着大家挑的一团乱的时候,她也好……嘿嘿。她步伐很慢,眼看大家齐刷刷的看了过来,抿嘴一笑。这人不笑都显得刻薄,这样一笑,更是刻薄的要命。她在村里人缘儿本来就不好,以前大家是看在他儿子的份儿上,现在谁理她啊。除了他们自家亲戚,还真没人愿意搭理她,一个大娘努努嘴,说:“喏,这不来了?”小货郎:“啊,是她啊,每次来你们村卖东西,她都要讲价,有时候还偷偷的把我的针头线脑摸走。别以为我不知道是她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