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
作者:香酥栗      更新:2023-05-03 02:07      字数:4172
  枣花儿说:“我们是今年第一次自己正八经的过日子,没有准备,明年我们夏天就多多捡柴,一定可以更好。”他们今年光想着要攒吃的,都是挖菜,捡柴反而没那么多,但是以后不会了。日子慢慢过去来,他们会摸索出来的。宿宁看了这个懂事儿的小姑娘一眼,说:“你俩相依为命,要有商有量,虽然你弟弟是男孩,但是你也不能都听他的,俩人商量着拿主意。”狗蛋儿:“……我才不是那种是个男娃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我很好的,我都听我姐的。”枣花儿翘翘嘴角笑,说:“我知道的大哥。”宿宁:“那行,我走了。”“大哥……”枣花儿犹豫着开口。一般都是狗蛋儿跟宿宁交流,枣花儿不熟悉也不开口的,但是这次倒是认真的看着宿宁,红着眼睛问:“大哥,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啊。”宿宁沉默一下,若有似无的笑了笑,就在两个孩子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他开了口:“也许,小时候我也希望有人这么拉拔我一下吧。”两个小孩儿愣住。“行了,这次是真的要走了,我再不回去,也有人该担心了。”俩人赶紧出来送宿宁,宿宁走的很快,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想念甄明珠了,虽然才出来这么一会儿,但是就是想念了。两个孩子看着他的背影,都揉了揉眼睛,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这么好。“大哥是个好人。”“我知道。”两个小孩儿默默的回到屋里,深吸一口气,很快的把东西收起来,该锁的锁起来,不大的柜子竟然放不开。两人拴着门,换上了新衣服,新的衣服好暖和啊。宿宁给了这些东西和银子,让两个小孩儿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大变化,心里也踏实起来。其实之前,他们好担心自己慢慢的花光了钱,又要跟以前一样做小要饭的,甚至还想,要不要换个便宜的地方住,但是因为宿宁大哥的到来,这一切都解决了。这些东西这些钱,一下子就让他们的冬天不难过了。而棉袄被褥又不是用一年,可以说一下子就让他们缓过来了。许多许多年以后,狗蛋儿有了出息,枣花儿也过上了顺风顺水的日子,那个时候他们想起自己幼时得到的帮助,都深深感慨自己的幸运。同样的,他们日子过得十分好之后,也乐意帮助别人,就像是,自己曾经得到的帮助那样。当然啦,那也是他们长大的事情了,现在两个人还是感动的眼泪汪汪的两个小孩儿,俩人在家试衣服,就听到有人敲门,枣花儿问:“谁啊。”“是我,隔壁的李大娘。”俩人赶紧出来开门,老大娘一看他们穿着新棉袄,呀了一声,惊讶:“这是来给你们送衣服的?这衣服看着真好啊。”两个小孩儿点头,枣花儿说:“大娘进来坐,我刚才试衣服呢。”“行,那啥,刚才他给我家一包糖……”其实她过来也是为了这个的,她说:“这东西太贵重了,他是你们啥人啊?亲戚么?”狗蛋儿摇头:“不是的,其实我们当初是萍水相逢的,但是大哥是个好人。以前就帮过我的,看我们过得容易,偶尔会接济一下我们。”他又说:“大娘,这糖你拿着吧,大哥给了就是好心,您怎么可以不要。”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说:“那行,我收着,以后你们有什么要帮忙的,就叫大娘。”“哎!”第86章 都很好(一更)因为宿宁的帮助,小姐弟俩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终于把心稳妥的放下了,其实即便是宿宁没去看他们,他们也能扛过的,他们这花了一笔钱主要也是因为冬日里置办了一点柴火和棉袄。棉袄才是大头儿,今年天冷,实在不能不添置。但其实,添置完了,虽然也不说多厚,但是剩下的没什么花大钱的项目了,而棉衣也不用每年都添置,所以他们日子其实过得下去。不过小孩子以前过一天活一天,根本没过过日子,一下子买了棉衣,心里虚的不要不要的,这段日子他们两个的心每天都是七上八下的,心里不踏实,生怕再有什么大事儿用钱。不过他们没遇到什么大事儿,倒是因为宿宁的到来而一下子缓解了心里的不安。两姐弟晓得,他们如果没有十分急于用钱的地方,基本上,以后的日子还是很稳妥的,毕竟,他们都有二十多两银子的家当,而随着他们的年纪渐渐长大,工钱在增加,而下个冬天,他们也不需要买棉衣棉被这样的大件儿了。再一个……宿宁拿过来这些东西,能顶不少开销的,像是盐就有好几包,他们两个用的省,这些能用一年了。这就不用买,还有那些吃的,他们一个月不买吃喝也是可以的,当然,他们也不舍得这么吃。不过这算下来,他们每个月的工钱的,能剩很多了。等邻居大娘走了,枣花儿又打开柜子,看了一会儿,开了口。“弟。”“嗯?”枣花儿认真说:“我有点事儿想跟你商量。”“你说。”枣花儿:“这面条大米,咱留着,就隔三差五的改善一下生活,要不然,我们是一年都舍不得买一次吃的。”这话不假,狗蛋儿点头,继续听他姐姐接着说,枣花儿:“但是我看着白糖,咱家用不上,白糖是好,但是吃不吃其实也不影响啥,就是甜个嘴儿,还不像大米面条有营养,你说,我们卖掉好不好?”她赶紧说:“姐知道这是大哥来看你才准备的,但是我想着,如果我们能多存点钱,也多点依仗,你大了之后娶媳妇儿都多点家当。”狗蛋儿看着他姐,他姐从来都是为他着想,其实啊,他们明明是相依为命啊。他认真:“那行,卖掉,我看着有三四斤了吧,我们给卖掉换了钱存着。”枣花儿:“不止三四斤斤的,我们抓一把出来,留着过年的时候泡个糖水喝,甜甜嘴儿,剩下的拿去卖掉。”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又翻看起来:“这盐真好。”这个好,但是他们不舍得买掉,这种东西不好买,那是不卖的。“其他的……这个是腊肉,我们也自己留着吧。”这样的东西是他们不舍得买的,但是又能放住,所以俩人决定不卖了,看来看去,再就是几块点心没必要留,俩人之前尝过一次,这次不打算留了,捡出几块准备明天掉到铺子给东家和少东家。剩下的也一并装上,难得请假早点回来。俩人也不耽搁很快的锁门去了铺子。枣花儿倒是没预估错,这不止三四斤,一上称正好差一点是五斤。姐弟俩互相一对眼儿就知道,差的肯定是他们抓出来那一小把,不过因着这白糖品质好,铺子按照五斤收了,给了个十两。一斤白糖足有二两银子,给姐弟俩震惊的眼睛都发直了。剩下的点心,称一下是正好三斤冒点头,拿了个三两。点心压了点价钱,不过白糖不够数,所以姐弟俩还是高兴的。穷人家可能吃一块点心就是一两,但是这足够穷人家一个月的嚼谷儿了。掌柜的按照这个价钱收了,也是合适的。两姐弟在一回家,发现自家的存款飞速上涨到了将近三十七两,这么多银子,他们这一辈子还没看过了呢。两个人哆哆嗦嗦的藏好钱,高兴的笑了出来。不过第二天去铺子里,俩人倒是都换上了厚棉袄和皮靴子,这样的衣服,可暖和了,跟他们之前买的棉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那个还不是新的呢。这个棉袄和棉鞋,真的好舒服啊。俩人一过来,就被少东家盯住了:“哎……你们这衣服……”他赶紧上前:“我看看。”他们家开布坊,成衣也有,不算多,不过看这个倒是挺特别地,立刻凑了上来。狗蛋儿笑嘻嘻,说:“少东家,东家呢?我给你们带好吃的了。”这时东家从里屋出来,视线倒是不在点心上,也是一样看中了衣服:“哎你们这衣服让我看看。”果然是父子,说的都一样。“咱们这边没啥这种款式,爹,你看是不是京城那边的?”“这看着倒是保暖。”“特殊是特殊,不过不耐看,上下水桶。”父子俩就这么研究起来,老东家也问了起来:“这是你家昨日过来的亲戚送来的?”这两个孩子什么家境,他是晓得的,不然也不会给一个合适的学徒工钱。旁人家可没有他们家给的多,不过这两个孩子干活儿仔细认真也是真的。“不是亲戚,是以前帮助过我们的一个大哥,他从外地过来看我们,给我们留了一些东西。”狗蛋儿姐弟俩还是有数儿的,有些话也没说的那么详细。不过老东家倒是的诧异的看向了狗蛋儿,暗道这两个孩子运道是真的不错,能够遇到好心人。毕竟,这念头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哪里会管别人。但是这倒是能给他们送东西,想来家境也应当是极为不错的。“既然是恩人,就好好处着。”狗蛋儿点头:“大哥最好了。”老东家笑了出来,他说:“嗯,你们在我这里,也得努力学,学成了手艺,攒钱开一间布行都行的。”两个小孩儿都双双摇头:“那哪儿能啊,不敢想,这要好多好多钱把?”老东家小,他半大小子的儿子少东家也跟着笑,说:“所以说你们要认真学啊。”枣花儿:“会的!”她挥舞拳头,没有女儿家的做派,说:“我们一定可以的。”后来的后来,他们家还真是干上了这个行当,不过,倒不是因为他们开了一个布坊,而是因为……枣花儿嫁给了布坊的少东家。不过那都是五六年后的事儿了。现在,少东家是个十三四的半大小子,枣花儿也才十岁冒头儿。那些话,都是后话。两姐弟还在兢兢业业攒钱呢。而他们两个虽然年纪不大自己住,但是因着掌柜的这边人厚道,邻居又处的可以,日子倒是越发的好了起来……枣花儿狗蛋儿两姐弟的事情,宿宁回去之后简单跟甄明珠说了一下,甄明珠记在心里,就没太问的更多,不过第二日中午雪停了,甄明珠倒是找了大夫来给三个孩子看病。这个大夫也不是旁人,是刚到骊山的于清寒。他是今天刚到的,行李还没放下就来春山客栈了,李桂花也是见过于清寒的,晓得于清寒是一位十分厉害的神医,于清寒的几个孩子做了详细的检查,最后甚至还化验了血和尿。他们这边倒是不用等,当天晚上就出了结果。这三个小孩儿,没有太大的问题,他们一直肚子疼,跟甄明珠猜的没有错,那是因为肚子里有虫。另外小朋友有一点点营养不良。这不意外,他们家吃的好,也不过就是这一年的好事儿,而且好与不好也分跟谁比,其实算不得顶顶出众。不过也因为这件事儿,于清寒倒是又安排送来了一批打虫药过来,除了分配给大山坳子村,也打算在周遭分一分。倒是宿宁拦住了于清寒。“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你这样贸然上门送药,人家会觉得你不怀好意,甚至吃都不会吃。你别以为你去卖了几次东西,人家就能信得过你。你没发现,我们每次去卖东西,一些小媳妇儿都不在吗?”于清寒:“???”“村里也不是那么放心我们的,人家害怕我们不怀好意呢。虽说穷人家的孩子养的糙儿,但是也是自家娃儿,不会贸然吃别人的药。你如果听我的,咱们也不差这么几个月,年后再去。就当做糖,正常分给孩子们。反正我们每次去都会分一点吃的,让小孩子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