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希望
作者:拾新      更新:2023-05-03 02:23      字数:4290
  “放榜了!”江都城内,到处都是这般欢呼声。夏试放榜,万众瞩目。这两年来,榜单可不仅仅是江南官府用来选拔人才的依仗,如关中,如东郡,如辽东。许多府吏应募之时,如果能有这般的江南夏试的成绩,那自然是顺风如意。如果没有,那便只有世家子弟,或是名士,方会受到重视。由此足见江南夏试的含金量。而且,江南夏试的排名越高,这灯受重视的程度越高。也就是去岁,一名江南夏试的榜眼,即被朝廷召为山东一地的县长。这若是放在诸侯时期,就相当于一处小小的诸侯了,而且还是朝廷自己出面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朝廷也是非常认可夏试。“放榜了!放榜了!”欢呼声中,王商终于是走到了人群的前面,他的个子比较高,尽管不是靠的的最前,但是如果认真看去,还是看的清楚张贴榜单的名字。王商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由最上面的榜首看起,而是榜的末尾看起。他赫然间发现。今次上榜之人,竟然足足有两百之多。听着旁人的解释,王商渐渐明白。原来是因为今年的报考人数增加,所以江南考试院,按照皇太子杨昭的安排,直接将上榜的名额给增加了一些。“太子殿下,还真是考虑实际,不亏是贤太子!”士子之间,对于此事,当然是乐见其成,甚至忍不住夸赞了起来。王商也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皇太子杨昭如此做,却也是给士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且非常认真的考虑是实际情况,真乃为百姓考虑的好太子。王商便是在这般感叹之中,渐渐的从榜末,看到了榜单中央的位子。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琦。此人正是那位从洛阳,来此赶考的舍友。别看此人平日有些话多,且是这般大不咧咧的样子,甚至连平日的功课复习,也不见得多么勤劳,但王琦,确实高中榜单,第九十八名。即便榜单的人数不增加,王琦也能做到榜上有名。如何?由此更是直接的证明,如关中,尤其北方的士族门,家学渊源,可是比江南的士族,包括书香门第,学识丰富多了。不亏是世家林立之地,而江南之所,便是为鱼米之乡。经过之前在长安的科举来看,亦是暴露了教学环境不如北方,尤其不如关中的缺点。一如他,若非碰到了一个好夫子,加上有自身的勤奋刻苦,恐怕都站不到江都的考场之内。“李遂?!”转眼,王商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遂,同样是他的舍友,二人的老家正是相邻,且同为江南人。李遂的排名,这次是五十五,比王琦的排名还要高。但李遂同他一样,要远比王琦努力,加上李遂的家世不错,能排在五十五,以王商的眼光来看,应该是正常发挥。而从平日交往的水准来看,李遂好文章,又会做阅读,家中父亲为本县的官吏,便是为官吏的判断题,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至于他自己,主要的优势则是在于算术、分析。两者的水平,诚当是不相上下。可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让王商的心情,越发有些紧张起来。难道说,他落榜了?如果是落榜了,这次回去该怎么和父母交代。还会有下次机会,参加夏试吗?或者明年今日,他会想家中的两个兄长一样,被召到北漠从军,然后永远的留在那里。王商默默的思考道,正当他继续往上看的时候,发现背后有人喘着粗气,接着此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子骞,我终于找到你了。呼,真的是累死我了!”王商这么一转头,又被人往后挤了挤,他发现出声者。正是同姓舍友,王琦,那位高居榜单中央的人物。“孝明,恭喜啊!”王商先是笑着恭贺了一声,这恭贺声,当然是发自内心的恭贺。但看王琦苦笑道:“子骞,你就别这么说了,我刚才和子度出去寻你,正是……”王琦知道王商是个老实人,他忽然一愣,想起了什么,面色有些古怪道:“子骞,你是还没有看完榜单是吧?”王商也察觉到了王琦的不对劲,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我是从后往前看的,刚刚看到子度那里,子度这次同样高中了,只是我自己这次可能是落榜了。”这话,刚刚说完,王商就发现,自己这舍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到最后,甚至连眼泪都出来。玩着腰,不知道,还以为他突然犯病什么的。接着,便听之道:“子骞,子骞,我真不行了,我王琦还是第一次听说,有高中榜眼者,说自己没中。哈哈哈,我不行了,你……你快扶着我一下!”榜眼?!王商不可思议,他忽然想起,刚才似乎在前面有人高叫自己的名字,他当时正看的认真,没有去注意。现在来看,莫不是真的在高唱榜单。随之,他一边搀扶着王琦的一只胳膊,一边向前方的榜单望去。第一名:韦应动,京兆府。第二名:王商,永嘉人。……我居然是第二名?这一下,该是轮到王商有些站立不稳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奋力苦读,现在终于是有了收获。不仅参加了夏试,而且还是第二名。据说为夏试的名单,皇太子杨昭,曾经亲自为前三,以名曰,状元榜眼探花,是以为前三。前三者,更是能在每年的夏试以后,于江都之内,得到太子召见。太子是谁?即便他现在被皇帝安排在江南,更没留守京都,但在大家眼中,太子只要每被废掉,只要是得到朝臣和百姓认同,那就是未来的天子。得到太子的召见,这里面,可不是简单的名声问题,这将为每个人的仕途,都给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王商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再三做出深呼吸的动作的,内心的激动,才慢慢的平复下来。他望了眼旁边的王琦,脸上笑道:“辛苦你了孝明,害的你和子度好找!对了,子度呢?”王琦翻了翻白眼,他人虽是世家出身,甚至王商根据他的籍贯猜测,大概率来自于太原王氏,这等顶级世家,但王商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觉悟。嗯,除了话多,为人很是仗义。被王商所闻,王琦斜着眼睛,假装生气,最终实在装不下去了,便叹息道:“子度当然是去寻你了,我们之前还以为,你是早早看到,得知自己是榜眼,担心会请我们吃酒,所以偷偷溜出去了……哎……”这模样……王商有些忍俊不禁。他知道王琦爱喝酒,这段时间,便是他们复习的时候,王琦也会偷偷的溜出去,解解馋。掂量了手里还剩下的钱资,加上这次第二名,他心里高兴,一顿酒还是能请得起的,何况,榜上有名以后,据说太子每岁都会自己卷圈,以江南本地官府的名义,送于榜上的士子,以做奖金。这等奖金,又叫奖学金,意为奖励求学之金。于富家人而言,恐怕没有多少,但对于穷苦家庭而言,这是真正解燃眉之急的奖赏。“孝明你就放心吧!接下来数日,无论你和子度,还是季肃他们的酒钱,我一个人全都包了!”表字季肃者,正是另一个舍友,名叫刘举。现在一个舍房的,有三人高中,唯有刘举没有高中,也不知道,同王琦一同前来的那位人杰,会不会有些想不开。按理来说,刘举今天也应该来看榜单的。因为榜单的张贴之地,就在考试院的旁边,便是王商他们转个弯出来就能看到了。所以大家也没有成群结队的,大多数是听到欢呼声才出来。当然,也不乏早早有人搬个小板凳守候者。而王商一大早是出来练一会祖父之前教授给他的拳法的。这几天因为备考之事,他全心全意的复习,连此中爱好都停了下来。当他掐着点,从河畔回来的那一刻,竟不晓榜单比预料还要早半刻钟都张贴了,所以才有后面这些事情。似是知晓王商有些忧心刘举,王琦笑道:“你就别管刘举了,那家伙,在洛阳,可比我还要纨绔。就是不参加科举,未来也定然能混个一官半职。至于他现在,你可能没听说,江都的青楼勾栏都开了,那家伙就好这一口,说不定这未来几日,我们都见不到他的影子了!好了,不说那么多了,今日这酒咱们先记着。傍晚的时候,在江都的状元楼里,太子殿下,可是要宴请我们这群高中之人。而子骞你,明日还要单独受太子召见。这些事,左右都要好好的准备一下。”王商听后,轻轻颔首。他没有见过太子。但根据旁人的描述,大隋太子并不严肃,反而非常的亲民。某一日,他可能出现在江都的大街上,他可能出现在城外的农田里,他甚至在严寒的冬日,出现了城外施粥的粥棚里……还真是希望能简单太子啊!王商的一张脸,瞬间变得红扑扑的。然后和着王琦,打算走出人群。刚走出人群不远,王商一转头,发现一个青年,带着数个仆从从身边路过。王商没有注意去打探,但从对方的走势来看,感觉好有气质。或者是哪个世家子弟吧!他这般猜测。一年一度的夏试落下了帷幕。这已经是杨昭自己主持的第三次夏试了。从两年前的第一下夏试开始,秉持着选拔人才的角度,加上科举为大隋刚刚普及不过几十年的功夫,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型,而江南夏试,又不同于科举,完全是他自己说了算。杨昭即没有管旁人的非议,尤其御史言官的弹劾,于夏试的题目,做了更多的调整。科举之下,策论做得好,做官不一定好,所以,除了极度的“偏科”士子外,一次夏试,数张试卷,最后能考核出士子的真实水平。于是,夏试六卷,即在杨昭的一力主导下出炉了。第一年,效果不是很明显,前来考试的士子,尽管实现得到了提醒,杨昭甚至提前让成立的江南考试院下发了模拟题。但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大部分士子来到江都,看到试题以后,大多是两眼一抹黑。所以,第一年夏试的含金量也是最低的。到了第二年,情况好转不少。至少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学识的全面提升,榜单的质量也上去了不少,还着的被杨昭发现了一些才干不凡之人。转眼到了今年第三年,杨昭特意让命题的儒生、地方官吏等诸多命题考官,将难度提升一些。万万没想到,便是答卷的前十,便是杨昭这个兼职的主考官,在看过以后,眼前也不由得一亮。这群人当时全才之辈,而根据其中的断案分析题,也能看的出,三观还是正的。尤其内中的士子来源,出现了南北对半分的情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便是江淮以北的广大才能卓越者,已然有的来参加江南夏试,进而证明了房玄龄当年定下,人才南迁计划的成功性。大隋的希望,不是来源于朝堂上一群年迈腐朽的官吏,而是榜单上,这些一个个浮现额名字。他们有才干,有能力,不说全部成为国之栋梁,只要能有一小半,便是进入官场,能从实际出发,做一个好的官吏,便是大隋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夏试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大隋输送的绝非是平庸之才。在考试院外,驻足了很长时间,看着士子们,或兴奋,或悲伤的神色,再有哪些年轻又充满朝气的面孔。杨昭的步伐也变得轻快了许多。天下之大变在即,父皇消失于北漠,皇弟齐王有意主持朝政,杨玄感之叛乱……真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但他杨昭暂时还不能动,因为,很多人、很多事,还没有付出水面。那边趁着这场大隋举国的危机,让一个个问题露出,然后一个个解决。至于大隋的未来,是属于他,还有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