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03 16:05      字数:3702
  老头这次倒是没客气,道了声谢,接过秦无双手里的碗,小心翼翼吃起来。小乞丐吃得狼吞虎咽,明明粥那么烫,他却吃得飞快。两人将粥吃得干干净净,恨不得连碗边都舔干净了。秦无双带他们到凤凰街的巷尾,这边专门给人介绍房屋。她让中人帮忙找个住处。这爷俩肯定不能住在她家,要不然迟早得露馅。这爷孙俩也没有意见,乖乖听她安排。“一定要给他们找单独的院子,小一点没关系,一定要安静。”秦无双再三叮嘱。这爷孙俩老的老,小的小,住在大杂院里肯定被人欺负。中人一听她要找单独院子,提醒她,“有是有,但是那价钱可不便宜,你也知道咱们上海房租有多贵。”秦无双问他价钱。“好一点的院子要十个大洋,稍微差一点的七八个大洋,最差的是五个大洋。我知晓一个最便宜的院子,是跟主院隔开,一间屋子,还有灶台。我带你们去瞧。要是能接受,你们就住。”中人在前面带路。三人跟在后头,先是进了一条弄堂,绕了十几个弯才找到地方。这是个民居,原先是三个院子,后来改变布局,在墙的四周搭建房子,用于出租。整个外院墙就搭了十几个小房子,中人给他们介绍,像这样的小房子每月一个大洋。进了院子,指着原先的青瓦房间,“像那样的房间每月两三个大洋。”他带着他们拐进一条小巷子,这巷子真的很窄小,两人并肩都不行,只能一个人穿梭其中。拐了一个弯,再往前走几米,就是一间屋子。整个巷子跟房子呈三角形,大概是划地的时候多出一块区域,所以被房主改成了房子。弯腰进去,这屋子小得可怜,只能摆张床。床与门的距离只有一米,门也是朝外开的。而灶台就是门口搭的简易棚子,里面有一张桌子,可以摆个炉子烧火。要说它有什么优点,那就是房子是砖瓦房,不会一吹就倒,二是它私密性好,外人不会轻易进来打扰。但是这样的房子居然要五个大洋,太亏心了。秦无双嫌贵,中人说了一堆好话,最后被她磨得没脾气,“你最多给多少?我去找房东商量。”“最多四个大洋。”秦无双见老头和孙子很满意,所以勉强答应。中人点头,让他们在这儿等等,他去找房东商量。秦无双看了眼屋内,没有灯,夜里要用蜡烛或马灯照明。见他们没有行李,秦无双打算回头给他们送些生活用品。没一会儿,中人和房东过来了。就按四个大洋每月,老头和他们签定合同,秦无双替他们交了三个月租金以及一个月押金。付完钱,秦无双让老头先养病,等病好了,再去给他干活。她想了想,“要不然我送你去医院看看吧?”她不太清楚这年代医院水平。因为上回带苏锦绣去看病,碰到个病人家属找上门,原来那病人手术没两天死了。后来她听护士说,手术风险率还是很高的。平均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死亡。苏锦绣手术,她一直是提心吊胆的。老头一听要去医院,吓得直摆手,“不用了。我不去。”小乞丐也吓得脸色铁青,不肯去,“那里太贵了。而且还会给人开肠破肚。”秦无双叹了口气,没说什么,让他们好好歇着,回头她给他们送些生活用品。老头还想推辞,秦无双道,“虱子多了不怕痒,早点把病治好了,才能早点为我干活。”老头一想也是,不再推拒。第35章秦无双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正巧苏望亭过来了。他是过来申请明早过来补货。天气变暖,脚踏车的销量也跟着提升。苏望亭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秦无双看到他,立刻笑了,“正好我一个人去不安全,待会儿耽误你点时间,陪我去一趟。”苏望亭愕然,“去哪儿?”“我找到一位掌柜了。是个北京人,逃难来的。”秦无双让苏望亭在楼下等她。她先上楼,抱了一床被褥,两个枕头,四件套,十斤粮食,手电筒,一盒火柴,一口锅和一个暖水瓶。她这边没有煤炉,到杂货铺买了一个。拉拉杂杂绑到脚踏车的后座,秦无双走在前头,苏望亭推着跟在后头。就着月光,苏望亭笑着恭喜秦无双找到合心意的掌柜,“本来我还想给你介绍一位掌柜。”秦无双回头,“好啊,掌柜要多多益善,不一定只有一个。我马上要在南京路开西装店,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人帮你也好啊。”苏望亭笑了,“行,那我明儿就发电报让他过来。青岛生意不好做。东家亏本不干了,他就想到上海找工作,我们是亲戚,他托我帮忙介绍工作,我就想到你了。”秦无双颔首,“当然行。”“山货不是衣服。两者完全不相关,你用人时可要有心理准备。”苏望亭怕她失望,紧接着又补充一句。秦无双失笑,别说青岛了,就是整个华国也没有几家服装厂,不懂衣服也没事儿,她摆了摆手,“这西装店是散卖,不是搞批发,他只要会接待客人,会记账就行。至于不懂面料,学就是了。”能当掌柜的人都不是笨人,脑子都是活的。这时候的面料种类很少,就算她卖的面料认不出,也可以说是外国进口的,多好的理由。苏望亭闻言松了一口气,自信满满,“这是掌柜最基本技能,他肯定没问题。”说话的功夫,两人就到了地方。苏望亭也见到了传说中的爷孙俩。两人一看就是落难的苦命人。秦无双将东西送过来,老人眼睛赤红,从床上爬起来要给她行李。秦无双怕加重他的病情,说什么都不让。于是老人就让小孙子代他磕头。秦无双扶起小孩,许是刚刚特地请洗过,小孩手和脚干净许多。秦无双有些不好意思,“我家里也没有适合你们穿的鞋子……”说着她从兜里掏了十个大洋,“这些钱你们先用着。”老人连连推辞,秦无双见他不肯要,就补充,“这是借给你们的,要从薪水里扣的。先把眼下的难关度过再说。”她包里还有刚刚吃过的止咳糖浆,“刚才把这药给忘了,我给你们带过来了。记得按时吃药,好得快。”老人激动得点点头,“谢谢东家。我一定给你好好干活。”秦无双笑笑,跟两人告别,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去的路上,苏望亭告诉秦无双一件事,“刚刚被你打岔,我给忘了。我过来主要是想告诉你,之前你让我在报纸上打广告,有不少老板对西装和衬衫有意向,想亲自过来定货。”毕竟是头一次定货,肯定要现场看样品,然后再确定数量。这是天大的好事,秦无双笑了,“太好了。我招的几名女工已经学会了操作,现在大部分都能合格,只不过速度还是慢了许多,用不了多久她们就能够熟练使用机器。让他们只管来。我一定好好接待。”苏望亭点头说好,“到时候我会带他们过去。”“行!”**翌日,秦无双是被吵醒的,她掀开被子,拉开窗帘,探头瞅了眼楼下。只见卖早餐的大娘正在拿扫帚赶乞丐,嘴里骂骂咧咧地。秦无双从楼上下来,苏锦绣正在门口写字,看到她下来,立刻招呼她吃早点。秦无双站在门口瞅了一下,问苏锦绣,“什么情况?”“有个乞丐偷了大娘家一根油条,她抓住要送官,那乞丐逃跑了。”苏锦绣叹了口气,“大娘把其他乞丐恨上了,非要撵他们走。”秦无双默然,一杆子打死一船的人。她叹了口气,正打算坐下来吃早饭,刚拿起包子还没往嘴里塞呢,突然一阵阴影投下来,她侧头一瞧,就见一群乞丐正站在她家门口,一双双眼睛冒着绿光看着她手里的包子。秦无双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她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拿眼去瞅苏锦绣,她同样不知所措。到底是可怜这些乞丐,秦无双食不知味,放弃吃包子,到包子铺门口,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个。乞丐们争抢着吃完,又眼巴巴盯着秦无双,她没有再给他们买,而是提醒他们,“现在码头每天都要人干活,你们想找活就去那边吧。”有几个乞丐心动,冲秦无双深深鞠了一躬,成群结队去了码头。剩下的乞丐最大的只有十一二岁,最小的只有七八岁,他们身板单薄,力气也不大,去码头估计都没人要,也就没有跟着那些人离开。这么点的孩子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秦无双正为难时,昨晚的小乞丐跑过来。秦无双愕然,“你怎么来了?”小乞丐深深鞠了一躬,“我爷爷让我过来给东家做活。”“你爷爷还病呢,你不在家照顾他?我这儿也没什么事,你先回去吧。”秦无双催他快回去。小乞丐摇头,“我爷爷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今早吃了药,痰都轻了许多。他让我过来帮您跑跑腿儿,不用我照顾。”秦无双见赶不走,问他叫什么名字。小乞丐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我叫栓柱。我娘去的早,我爹不肯续娶,我爷爷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要把我一直栓住。”秦无双见他自豪的小模样,摸摸他脑袋,赞道,“好名字。”栓柱羞涩得笑了,秦无双又看着周围一群孩子,想了好一会儿下了决定让他们跟她走,“乡下正在种地,你们想吃饭就跟我去。”这些孩子都是逃难来的,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死了,少部分是被父母抛弃,只能四处流浪,每个人都坚定地跟在她身后。秦无双在前面骑着自行车,他们跟在后面跑。到了乡下,农民正在地里拔草。麦子快要已经长出麦穗,这时候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野草长得也最为茂盛,想要粮食丰产,就必须除草。她养猪场附近的荒田没有百姓的身影,除了几位村长还在铺水泥。村长正在跟大伙一块铺水泥,看到她带这么多孩子,有些愕然,“这是?”秦无双向村长介绍,“这些人是逃难来的,我想从你们村借些工具,请他们在荒地里种些玉米草。”村长看了眼这些面黄肌瘦的孩子,叹了口气,“外面太难了。”倒是对她借工具的要求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