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03 16:05      字数:4459
  小华和小乐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们可以学?”“当然是真的。学会之后,我让你们跑腿,你们可以骑车去,多快啊。”秦无双极力督促他们学习骑车。小华和小乐听到可以帮东家忙,那点顾虑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下了工,一个在前面推,一个在后面扶,往福利院去了。翌日,两人期期艾艾过来上班,小华灰头土脸,额角还有淤青。小乐没比他好多少,胳膊肘都擦破了皮。秦无双见他们摔成这样,有些心疼,“要不然今天就别去乡下了吧?”“不!我们要去。我们还准备了篮子。”两人一个拿着一个篮子。只是小华有些懊恼,“昨晚学骑车摔了十几次,把车头都给弄歪了,后来我调了一下,但是有点担心受影响。”秦无双走到车头看了看,“还可以。照样能骑。”看得出来这两个孩子太过小心,她笑道,“这是铁的,摔个几百上千次都不会坏,放心吧。”小华和小乐齐齐松了一口气。将脚踏车放到院子里,秦无双带着几人坐上马车,一起往乡下。小华和小乐有些好奇,“东家,您为什么要养那么多猪啊?”“卖啊。”秦无双理所当然道,“猪肉很贵的。一头猪能挣不少钱呢。”小华和小乐眼巴巴看着她,想知道她能挣多少钱。秦无双也不负所望,告诉他们每头至少可以挣三个大洋。她来了兴致,出题考他们,“我有五百头猪,你们觉得可以挣多少大洋?”两个孩子别看都十二三岁了,可是还真没念过书,数数到三十就迷糊。两个孩子掰着指头数了半天,愣是数不出来。秦无双叹了口气,“看来我得给福利院请位老师。不念书可不行。不念书,你们以后怎么当掌柜啊?我还想请你们当我的掌柜呢?”小华和小乐眼睛就像两展灯泡闪闪发光,齐声问,“东家,我们能当掌柜?”“为什么不能?”秦无双笑眯眯道,“你们俩是我见过最聪明,最卖力气,而且还不怕吃苦,最爱学习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我说当掌柜,都有可能大材小用。就怕你们看不上。”小华和小乐齐齐摇头,“不会不会。我们愿意给东家当掌柜。”“那你们可得好好学。晚上在福利院念书,白天上班,没人的时候,也可以练。只要不耽误工作,怎么都成。”小华和小乐都很听话,点头应是。马车驶入农村,进了土路就开始颠簸。跟开春那时一望四际不同,这会儿全是绿油油的。苏锦绣撩起车帘看了一眼,“还有一个多月就可以割麦子了。南方收麦子和插秧时间特别紧。要双抢。到那时就是地里最忙的时候。”秦无双颔首。小华突然想起来,“东家,你在乡下有地吗?要不要我们帮你割麦子,我跟你说我可会割麦子了,我们家以前就种了好多亩麦子。”秦无双谢过他的好意,“我种的是玉米草,可以长一年。”小华恍然大悟。马车拐进一条小路,可以直达养猪场。玉米草已经长得有半人高了,养猪场半截身子都被玉米草挡住。马车到了门口,离老远就听到有村民在门口喊,“儿啊。让我们进去看看吧。你那猪真有160斤吗?”一道男声扯着嗓子喊,“爹,您回去吧。东家都说了,不许俺们跟村民们接触,要是猪生了病,大家都得走人。您可别害我们了。”“不就瞅一眼,你那猪活蹦乱跳的,能生什么病?你可别唬我。村长肯定是吓唬你们的。”“不是!”他话还没说完,看到马车,嗓子像卡了壳,冲外面叫了一声,“东家。”站在门口的中年男人一回头,发现真是秦无双,他躲开眼神,期期艾艾叫了声,“东家,您来了。”秦无双蹙眉,“村长那话不是吓唬你们。我是认真的。如果你觉得我委屈了你儿子,你可以现在就把人领回去。”那村长吓得腿软,差点坐地上,声音都哆嗦了,“不是不是,东家,没有委屈,我……我不是。”他猛地删了自己一个嘴巴子,“我……我儿子没放我进去,您就当我放个屁。我我我……我现在就走。我就是想看看村长是不是在吹牛。我我我……”他吓得脸色煞白,生怕小儿子受他连累,连话都说不清,只知道哆嗦。秦无双板着脸,“下次再来胡闹。我绝不轻饶,你应该庆幸你有个脑子清楚的儿子,要不然他放你进去,别说他的工作保不住,你家的猪我也不收了。”那村长不敢反驳,爬起来,脚底抹油搬跑了。猪场里面,离门有三米距离的青年正忐忑不安地看着秦无双,很想解释,但是又嘴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乞求般地看着秦无双。秦无双对他却格外宽容,“你不错。顶住你爹的压力。”青年松了一口气,就好像劫后余生,用袖子抹了下额头的汗。秦无双让他先去把其他人叫过来,“咱们今天要割草了。”青年点头应是,扭头就去叫人。作者有话说:第41章十亩玉米草全都长得郁郁葱葱,绿叶长长的,跟玉米没有两样。村长说得对,山脚这片地的确适合长草,比前面的农作物长得更茂盛。十个小伙子拿着镰刀跟在秦无双后头。秦无双手里拿着镰刀,给他们做个示范,“留半指长的距离就行。过段时间下面还会一茬茬长出来。这草一年可以割九次。多出来的部分要留着做青储饲料。青储池子已经挖好了。等十月后,天气不冷不热了就得做青储池。”十名工人点头记下。秦无双是个唠叨的性子,“现在猪是育肥阶段,最容易长肉。每头猪要喂两遍青草,12斤到16斤。但是也别忘了喂粮食。你们自己预估重量,猪牛羊都得吃新鲜的草,才能长高长胖。养好了,你们也有好处的。”这些工人不够聪明,脑子也不免灵活,但是胜在听话。她经常下乡抽查,他们都能够按照她的要求每天打扫猪圈。“好啦!散开割草吧。猪已经饿了。”十人依次排开,每人只割自己那亩玉米草,他们是干惯农活的,唰唰唰弯腰一顿卡卡卡。秦无双没怎么干过农活,只是稍微割了一会儿,她就累得额头全是汗,拿着镰刀去了地头。照理说牛和羊可以在荒地放养,但是秦无双担心会交叉感染,不肯让他们出来放养。小华和小乐拿着镰刀和篮子跑去荒地挖野菜,苏锦绣则是站在地旁,看他们欢快地割着玉米草。秦无双站在田间地头看了一会儿,又去了荒地。之前他们在荒地种的玉米草也长了不少。但是到底是荒地,所以附近的村民都会到这儿放牧,之前她让那些孩子种的玉米草大多数已经被啃得只剩下几片叶子。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会长出新茬。她溜达一圈回到田间。离老远就看见村长颠颠跑过来,他身后还跟着好几个村民。等他们靠近,村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冲秦无双拱手作揖,“东家,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秦无双摇头,“我来通知他们割草。”村长颔首,他似是不好意思,“刚刚宝根爹来猪场门口,都是我的错,没管住他。那就是个浑人,之前听我说这边的猪已经长到120斤,他不信,非说我吹牛,非要过来看,我不让,他自己偷偷跑过来。我这……地里忙,也没留意,他就跑过来了,谁也不知道。”秦无双没说原谅他,也没说都是他的错,只淡淡道,“下不为例。我相信其他村有不少人愿意给我养猪。”这话倒是真的,他们村也就是走了狗屎运,才摊上这么好的事。现在人工多便宜啊。尤其养猪对这些壮劳力来说,都不能算力气活。村长开始拍起秦无双的马屁。这些农村人没见过高级的拍马屁方法,说的话也很浅白,秦无双听着了都尴尬,摆了摆手,让他不必再说。过了好一会儿,秦无双侧头,“怎么还没走?”村长讪讪笑了,“那个……您中午去我家吃吧?我让我家老婆子杀只鸡好好招待您。”秦无双定定看着他,之前可没说要招待好,今儿倒是新鲜了,她笑了笑,“你有事求我帮忙吧?”几位村民面面相觑,村长老脸一红,躬着腰,又拍了个马屁,“还是东家您料事如神。”秦无双“唔”了一声,村长小心翼翼走过来,“还是猪的事儿,我们村养的猪年前抓的小猪崽。现在才长到50斤。那都是敞开了喂,没有吝啬粮食。但是跟您的一比,这差得也太远了。我们就想问您,能不能从您这儿买小猪崽。”之前秦无双说过,她的猪可以养到300斤,说实话,村长那时候是不信的。他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谁家的猪长到300斤,皇帝老爷家精米细面喂,也长不到那么多。但是为什么他明知道长不了,还愿意让村民们过来喂呢?因为村民们想挣点钱太不容易了。与其在家里闲着,还不如过来养猪,每月四个大洋不少钱。等两个月过去了,他亲眼看着这些猪一天一个样儿,这才五月啊,都有120斤了,这让他不能不相信这猪真能长到200斤。他仔细问过这些毛头小子,秦无双教的喂养方法也就是用粮食喂。他回到家也发狠,按照秦无双提供的办法,每天玉米面、麦麸、稻糠、豆饼等等掺着喂,猪确实长了不少,但是跟养猪场的猪一比,还是她长得快。这说明什么?说明她的猪品种好。外国猪就是不一样。既然品种不一样,村长琢磨着也可以换品种。以他对秦无双的了解,她肯定能同意。秦无双点点头,“可以啊。你去统计一下,看他们要多少头。再过三个月,我就给他们弄仔猪。”村民们喜得直咧嘴,村长更是一个劲儿地作揖,其他村民们也是有样学样,但是学得不怎么像,倒是添了几分滑稽。秦无双摆摆手,“你们有事没事别去养猪场。回头猪再生了病,那可不得了。”村长连连点头,“不会了。我已经把宝根他爸批评了。他以后也不敢过来了。”秦无双也没有揪着这事不放,村长试探问,“东家,猪六七个月就能怀崽子,为什么要等两个月啊?”秦无双微微一愣,总算弄明白了,他们是想让养猪场里的母猪生仔猪,可是民国这边没打疫苗啊。万一猪生了病,那可不得了。她提醒他们,“这些仔猪都是打完疫苗的。尤其是母猪怀崽子要打各种疫苗。我这里的母猪没有打过疫苗,怀崽子不安全。”村长懂了,“东家,您是怕得猪瘟吧?”秦无双点头承认,她这个没养过猪的人都知道猪瘟有多厉害,她劝他们再等等,“猪瘟可不得了。一死死一窝。你们攒点粮食不容易,还是安全些比较好。”村长觉得没必要,“您这猪是西洋的,可以跟咱们这儿的公猪配嘛。这样既有咱们本地猪的皮糙肉厚,又能有西洋猪的体型。”秦无双摆了摆手,笑他们异想天开,“人界以男性为主。猪界则是反过来。要用公猪配本地母猪才行。你们搞错了。”村长这回倒是没跟秦无双犟,主要他发现秦无双懂得更多,他一听也行,“那您同意了?”秦无双摇头,“不同意。因为你们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要是你们的猪生了猪瘟,肯定也会传染我的猪,我不能冒那个险。你们想要猪仔,三个月后,我帮你们从西洋运。用我的猪配?不行!”村长和几位村民眼神交汇,面面相觑,最终都败下阵来。秦无双见他们颓丧着脸,突然来了兴致,“你知道为什么你们这么矮吗?”秦无双的个子是非常高的,这几个村民站在她面前都矮她一头。这话她问得相当有底气,其他人也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那耳朵都竖得高高的。秦无双笑起来,“因为你们的媳妇没到岁数就开始怀娃了。女人最佳生育年龄是23到30周岁,男性为30~35周岁,你们还是生瓜蛋子的时候,就开始结果了,个头能长高吗?”其实不仅仅是这方面原因,生活条件占很大一部分因素。但是不介意她拿这些话来逗逗他们。村长和几位村民被她的话憋得半天没还嘴。有个憨厚的村民挠挠脑袋,“这……这不是难为人吗?能到30岁才要孩子,那就只能娶个二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