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03 16:07      字数:4052
  还别说,比起那些科技与狠活,许多百姓更相信纯手工酿醋,一般出来逛街买菜都是厨艺不错的大娘大婶。她们蘸了下筷子,尝一口就能分出醋的好坏。这醋的味道跟镇江香醋差不多,就是不怎么出名。但是它价格便宜。对于这些精打细算的百姓来说,便宜一元也是便宜。而且这醋是纯手工酿造的,有特别的香味。一个月下来,秦无双总共卖出三千瓶醋,就在她琢磨要不要花钱打广告时,有位团长建议她去参加比赛,只要她的醋得了国家金奖,许多超市愿意从她这边拿货。秦无双本着试试的想法,报名了国家质量奖,一年一次评比。她报名后,就没再过问这件事。倒是之前买过黑塔香醋的顾客觉得她的醋不错,一瓶吃完,又来买,销量提升不少。不过即便如此,销量还是太慢了,秦无双思来想去,决定招分销商推广。她头一次财大气粗在电视上打广告,只打了一个星期,花了她整整五万块钱。倒是真有分销商找她合作,想要拿到黑塔香醋在江苏的代理权。不得不说对方眼光老辣,镇江香醋卖得最好的城市都在江苏以及上海。他挑中这个地方,证明他商业眼光独到。秦无双思来想去,还是答应了。醋的价格按每瓶2元。他对外销售的价格最高2.5元。批发商走的是量,从来不是单价,也在情理之中。秦无双将剩下的醋全部卖给她,就不再推销。直接回了现代。除去跟团长分成的钱,她总共收到了22万。这22万里还要去掉打广告的5万,买封装机的1万8,10万个玻璃瓶花了四万,只剩下11万2。不过秦无双距离71万5千,还差60万3千。**回了民国,秦无双找来两位老师傅,她不可能让这两人一直闲着,于是将自己从现代网上搜索关于酿醋的技巧说了。这些都是大概的作法,具体要怎么操作还需要他们来完成。反正时令也没到,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试一试也挺好。秦无双开门见山将方法说了一遍,“我听人说谈可以焐缸速酿法,用砻糠、木屑等燃料直接加温,酿造周期可以缩短至一个多月。你们试一试呢?”两位老师傅面面相觑,“从来没听说过加温的。我们酿醋都是根据时令。”所谓时令也就是天气。特定的时间做某一道工序。“没听说过,所以才让你们试。”秦无双一方面喜欢这些人的死脑筋,但是又有些生气这些人只知道死守老方子,不知改进。“你看咱们国家不就因为工业落后,才会实皮外国人欺负吗?如果你们不断进取,不停创新,兴许能酿出好醋呢。”两位老师傅有些为难,“可是粮食那么金贵,万一……”秦无双懂了,他们这是怕失败,她松了一口气,主动安慰他们,“放心吧,你们只管酿,做坏了算我的。先用小缸试,多试几样,然后观察醋的各项数据。只要你们酿出好醋,缩短周期的同时,质量保持不变,我会奖励你们。创新总会有牺牲,我能理解,你们也尽管放心。”两位老师傅听到她的许诺,松了一口气。秦无双又问他们需要哪些东西。老师傅也没有客气,当即要了缸、麦麸、酒糟以及各种工具等等。秦无双听着有些糊涂了,她是不懂酿醋,可也知道醋是糯米酿的,那广告里用的也是糯米啊。他们怎么用的是麦麸呢?她找出苏望亭给她的香醋方子,还真用的是麦麸。怪不得要这么久呢?她想了想问两位老师傅,“如果我让你们用糯米酿,你们是不是能够提高速度?”两位老师傅彼此对视一眼,不得不提醒她,“东家,当初我们厂酿醋也是因为酿造百花酒剩下的麦麸没地方用,所以才酿的醋。你直接用糯米酿,我们没试过……”“没事儿。以前没试过,你们现在试啊。”秦无双冲他们笑笑,“麦麸哪有什么营养,糯米酿出来才有醋味儿啊。你们说是不是?”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糯米毕竟是粮食,而麦麸只有一层皮。东家舍得花钱,两位老师傅自然没有不愿意的,他们爽快答应了,但有个老师傅提醒她,“可以用糯米。但这样一来……成本也会提高两三倍。”秦无双摆手,“没事儿。成本提高不要紧,只要你们能够酿出好醋,节省了时间,不要紧抠时令就行。”她最怕的就是不改进。非要死守着时令。两位老师傅懂了。对东家来说,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她不想看天吃饭。两人拱手,“东家,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酿出好醋。”秦无双颔首,让陈掌柜帮两人采购这些原材料,“对了,坛子不用再买了。之前买的醋剩下不少坛子,那玩意太过笨重,我就换成别的了。”她又吩咐两人,以后有需要的东西只管找陈掌柜,他会负责帮忙采买。两位老师傅谢过东家,又谢过陈掌柜。等三位都走了,秦无双终于松了一口气。第55章苏锦绣见她事情办妥了,让吴妈将炒好的菜端上桌。一个大的四方桌,大家聚在一块吃饭。秦无双、苏锦绣、吴妈、陈掌柜、小华和小乐。吴妈烧的红烧肉,色泽油亮,吃起来有股特殊的香味儿,除了秦无双吃瘦肉,其余人都爱吃肥肉。吴妈在炖红烧肉喜欢把两样分开切,这样方便东家夹她爱吃的。每到这时候,小乐就特别不理解,“东家,你为什么每次都只吃瘦的呀。肥的多好吃,油滋滋的。”红烧肉是高糖高油高脂肪,偏偏吴妈厨艺了得,秦无双每次都忍不住多吃两口。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她不愿意吃肥的。她含笑,“吃肥的容易发胖,我现在这个身材刚刚好,不能再胖了。”吴妈笑了,“东家是大户出身,顿顿都吃肉,我们不一样,穷苦出身,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所以身子骨就弱一些。”秦无双让小乐和小华多吃些,“你们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多吃些,这样才能长得壮壮的。”两个孩子乐得合不拢嘴。秦无双看着这烧肉突然想到醋可以卖,酱油同样也可以,她看向吴妈,“这酱油是什么牌子的?”吴妈不明所以,随口回答,“老同兴酱油啊。他家的酱油味道一直不错。”秦无双念叨几句,她只听说过同兴这个地方,不记得这地方出过酱油,这酱油要么改名,要么倒了。如果再卖酱油,她又得买方子,找地方建工厂,又得招工,可她现在没有得力人手。还真是个事儿。苏锦绣见她若有所思,猜到她想开个酱油厂,但是不得不提醒她,“你想在上海开酱油厂恐怕行不通的。老同兴酱油在上海有分厂。”小华也想起来了,“对,我帮忙跑腿的时候还经过老同兴酱油厂门口。还听到里面的工人在唱歌呢。”吴妈笑着纠正,“那不叫唱歌,那是使大力气时起的调子。这样大家动作才能一致。”秦无双眼睛一亮,她之前还在纠结掌柜的问题,没想到人家有分厂,那可省了她不少事儿。她乐了,“行啊,分厂好。说明老同兴酱油的东西不错。要不然也不能开分厂。”这话倒是真的,吴妈经常做饭,最有发言权,“我们家打小就吃的是老同兴酱油,他们家的酱油几十年都没变过。味道一直都很正宗,咱们上海人就认这个牌子。”苏锦绣也点头,“以前乡下做大菜的时候,也都是用这个酱油。平时做饭,都是自己酿一些。”秦无双对它越发有信心。吃完饭,她让小华带她去找老同兴酱油厂,她要跟对方谈合作。两人溜溜达达,一路往南,街道的行人脚步匆匆,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黄包车佝偻着腰拉着客人在街上疾步穿梭。他们跑的速度比电车还快。两人很快到了老同兴酱油厂,这个厂的门牌有些年头了。这么多年了许多工厂陆续倒闭,酱油厂却能屹立不倒,这个厂子有一定实力,也说明它的酱油真的好吃。秦无双让伙计进去通传。那伙计瞧着秦无双这身气派摸不清她的底细,也不敢大意,让她稍等片刻,扭头就进里面告知厂长。没一会儿伙计进来,请秦无双两人进去。厂长姓江,看到秦无双两人,第一反应不是以为两人是来谈合作或是定酱油,而是来找人的。江厂长笑着请两人坐下,“你们是想找在我这儿工作的工人吗?”秦无双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摇头说不是找人,她把来意简明扼要说了一遍。江厂长有些不敢相信,“洋人能吃咱们的酱油吗?他们吃的都是面包、牛排啊,跟华国菜做法都不一样。”秦无双笑道,“虽然西方确实比咱们这边发达,但是论起美食,咱们华国美食不仅做法多,而且种类齐全,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爱上华国美食。”江厂长将信将疑,但是她是对国外推广,不会影响他们厂在上海的生意,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好。你们要多少?”秦无双问他有多少,“我们是一船的货,太少的话,不好运。”这话江厂长是赞成的,路途遥远,一吨两吨还不够折腾的。他也没有瞒着,“我们厂现在有80吨酱油,都是封好的,你想要,现在就给你,等运到外国,早就发酵好了。”酱油跟醋一样都是封坛之后发酵半年。但秦无双又不是真的需要漂洋过海半年,她问道,“还有多久能发酵好?”江厂长找了个本子,翻看几页,再抬头告诉她,“刚入坛一个月。”秦无双又不是真的运到国外,她蹙眉,“没有陈酱油吗?我记得越陈的酱油越好吃。”江厂长懂了,“你想要精品的呀。那要贵不少。”秦无双摆手,“贵没事儿。但东西得好。”她到底有些不放心,“我想先尝尝。”江厂长也没有推辞,让伙计取来陈酱油。等酱油取来,他不急着打开,而是向秦无双介绍,“这酱油已经封了三年。越陈的酱油,味道越正宗。”秦无双被他说得蠢蠢欲动,江厂也没让她失望,一点点将盖子启开,可是开盖那一刻,秦无双整个人傻眼了。这……刚开盖那刻的确有浓郁的酱香味儿,可是等江厂长舀了一口酱时,她清楚看到里面有一层白白的像肥肉一样的条状物体,趴在缸沿处密密麻麻,摸上去是粘稠且有弹性,它有个俗称--叫蛆。秦无双恶心得差点吐出来,头皮发麻。江厂长见她这反应,立时安抚她,“这个蛆不是厕所那种,而是在酱缸里的,你没听说过吗,井里的□□,酱缸里的蛆。”虽然他这么解释,但秦无双还是不能接受,她敢保证这酱拿到现代经过成分检测里面会含有大量的细菌。这酱一定会砸手里。江厂长还在那自顾自推销,“无蛆不成酱,咱这酱油干净着呢。”秦无双却已经铁了心,她当即站起来,“我不管俗语怎么说,但我卖到国外,需要成分检测。里面有蛆就会有大量细菌。肯定不能通过。”江厂长见她不肯再要,说尽好话,但是秦无双铁了心,还是谢绝了,他心里为错失这么大生意而懊恼,只好将人送出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