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03 16:07      字数:3630
  秦无双笑着点头。昏黄的灯光下,每个孩子们都停止打闹,坐在板凳上帮着一块做饭。有的择菜,有的擀面皮,有的包饺子,有的烧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个孩子都在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们包好饺子,向大人们炫耀自己的成品。秦无双厨艺不行,负责擀面皮,孩子们特别喜欢到她面前献宝,她好话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夸赞他们。孩子们被夸得小脸通红,胸膛挺得高高的。人多力量大,一会功夫就包了上百个饺子,秦无双端着一盖帘去厨房下饺子。孩子们一边包一边伸着脖子往外看,显然都在期待。苏锦绣瞧见这一幕,只觉得挺可乐的。秦无双下好饺子,饺子盛进面盆里,再继续下一锅。她将自己带来的袋子解开,从里面翻出几个红薯,放进灶膛烤烤。小华负责烧火,有些迟疑,“煮红薯不浪费。放进灶膛会烤糊的。”秦无双用过来人的口吻,“没事儿,烤好了,快点将它翻出来就行。”她顿了顿又解释,“每次都吃煮红薯,你不觉得腻吗?我想换个吃法。”穷人家的孩子吃得最多的是红薯。但是红薯吃多了,容易烧心。东家想换个吃法那就吃吧。小华也没说什么。很快又一锅饺子煮熟。秦无双盛好之后,让小华把红薯翻出来。小华也没有推辞,将灶膛里的红薯翻出来,倒是没烤糊,但是他觉得大家应该不会吃红薯,“今天包了那么多鲜肉饺子,肯定没人吃。”“我吃。”秦无双不想天天吃肉,她想吃红薯。将红薯和饺子端上桌,孩子们不错眼瞅着饺子,“好香啊。”范妈妈负责打饭,秦无双拿起一个红薯问他们吃不吃?孩子们头摇成拨浪鼓,“不吃。”秦无双也不强求,苏锦绣怕她尴尬,“我吃。我已经好久没吃红薯了。”家里倒是有红薯,但那是秦无双用来喂牲畜的。她没怎么吃过。秦无双分一个给她。这红薯不是民国时期的红薯,这是蜜薯。苏锦绣掰开蜜薯,色泽金黄,看着就有食欲,她轻轻吮吸一口,入口即化,甜如蜜,不像她在苏州老家吃得那么噎人,她眼睛一亮,“好甜!”小华艰难地将视线移到她脸上,看着这红薯,微微一愣,“这红薯怎么跟我们吃的不一样啊?”“这是蜜薯。”秦无双吃着香甜软糯的红薯,惬意地眯了眯眼睛,“太香了。”小华瞧着有点馋,但是对饺子的渴望占胜一切,还是没有伸手。其实他心里对东家的品味不怎么相信。因为东家在吃的方面很怪。平时他们都爱吃肥肉,只有东家喜欢吃瘦肉。现在东家觉得红薯好吃,打死他都不信。秦无双可不知道自己被小华质疑了,她正在被苏锦绣追着问,这红薯是不是从国外买来的,能不能买点种子在国内种植。“我们吃的红薯太噎人了,这种蜜薯产量不比本土红薯差,但吃着更甜。多种些比较好。”苏锦绣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主意不错。秦无双点头答应,“行啊。到时候我弄点让金银村的人种。兴许他们也乐意种红薯呢。”苏锦绣点头,还提醒她,“这红薯叶子还可以喂猪呢,一举两得。”秦无双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她之前就听金银村的村长说过,水田种的是水稻,但是旱地种的是红薯和玉米。而且这些百姓人均十亩,种的地特别多,肯定不能都种玉米,种点红薯也挺好。第65章“来!秦小姐,你也吃一碗水饺。”范妈妈给孩子们盛完水饺,他们迫不及待吃起来,见秦无双已经把红薯吃完,赶紧给她也打了一碗水饺。秦无双谢过对方,见孩子们吃得香甜,忍不住翘起嘴角。明明很烫嘴,但他们丝毫不觉得烫,哈着热气,将一个个水饺吃下肚。“太香了!肉真好吃!”“饺子是这世上最好吃的东西。”秦无双提醒他们,“不许吃多了,别忘了上回在厂里,你们吃多了,肚子胀得难受。你们年纪小,要是把肚子胀坏了,对身体可不好。”没去工作的孩子们听到这事都觉得新鲜,他们年纪小,又不懂得看人眼色,于是就追着她问,“东家,他们上回吃的也是饺子吗?”秦无双没有回答,倒是大点的孩子面皮薄,小脸涨得通红,色厉内荏瞪着小孩,“不关你的事,吃你的吧。”有些孩子却是吭哧半天,附和秦无双的话,“不敢多吃。”范妈妈将一碗水饺送到她面前,秦无双咬了一口,这才发现没有醋蘸,于是她放下筷子,跑去厨房倒了点醋,再倒了点香油。这香油不是福利院的,而是她从家带过来的。屋里没有多余的碗,她还特地从家拿了十来个油碟。将油碟摆上桌,调好的料汁倒进去,孩子们不能吃辣,她就没有加。她自己那碗油碟特地加了辣椒。秦无双倒好后,示意孩子们也蘸点醋。几个孩子吃得正香,饺子烫嘴,他们都顾不上,哪还顾得上蘸酱。秦无双轻咳一声,叫了小华的名字,让他蘸点醋。小华和小乐平时在厂里工作,最是听她的话,虽然觉得蘸醋浪费时间,他们还是听话,蘸了一点。秦无双知道这些孩子想多吃点饺子,但是锅里还有那么多饺子,就是他们每人吃两碗都有得剩,真的没必要这么拼,她眼巴巴盯着小华,“怎么样?”小华砸砸嘴,眼睛一亮,“好吃。里面有香油!”其实孩子们刚才也闻到香味儿了,但是他们以为是肉香,并不知晓是别的香味儿,听到有香油,孩子们纷纷问什么是香油?秦无双没想到他们连香油都不知道,于是给他们解释,“香油就是芝麻榨出来的油,非常香。不信你们闻闻。”她将油碟端到孩子们鼻子底下,让他们闻闻味道。天气冷,这些孩子鼻子早就冻木了,嗅觉功能比平时少一半。狗娃子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就像发现新大陆,眼睛唰得一下变了,迫不及待招呼小伙伴蘸这个,“好香。”孩子们也顾不上大口大口吃饺子,开始抢油碟蘸醋。“哇,好香。比肉还香。”“真好吃。我恨不得把这香油喝进肚子里。”……这童言童趣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范妈妈脸上挂着慈母的微笑,“这馋嘴,你悠着点儿。”吃完一碗饺子,孩子们又去锅里盛,每人都添了一碗,秦无双吃完一碗饺子,一个个抱着肚子,连路都走不了了。秦无双好气又好笑,“都说了,不许吃多,肚子胀,多难受啊。”狗娃子那张脸冻成山里红,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我们好久没吃过肉了。这肉真香啊。”其他孩子也围过来,七嘴八舌说起以前的生活。就是没有逃荒,这些孩子过得也不好,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添不了新衣。今年多好啊,不仅添置了新衣,而且还吃上肉饺子了。“要是我妈妈还在就好了。她没有吃过饺子。”“我爸爸也没吃过饺子。我们家租了十亩地,天灾,交不起地租,地主家把我们家的房子都给扒了。我看到他家吃着饺子。”秦无双看着他们满足的笑脸,想起自己被养母收养那年,流浪两年的她终于吃到人生第一顿饱饭,养母抱着她哭个不停,那是在心疼她。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她也想这些孩子能开心。突然她的手被人扯了一下,秦无双低头一看,原来是狗娃子,他小心翼翼瞅着她,“东家,我们明年过年还能吃肉吗?”秦无双摸摸他的头发,“为什么要等明年?今年还没过完呢。”狗娃子愣住,不可思议看着她,声音抖然拔高,“我们还能再吃肉?”秦无双笑了,“明年才是大年初一。当然可以了。”她掰着指头数给他听,“不仅要吃猪肉,还要吃红烧鱼、羊肉汤、焖牛肉、红烧狮子头、油焖大虾……”她津津有味数着,刚才还在叽叽喳喳讨论的孩子们停止交谈,围到她身边听她数菜谱,她每一说一样,孩子们就添了两分馋,等她数了十样菜,孩子们的流水已经流出来了。苏锦绣走过来时,就见孩子们拉着秦无双的手问,“东家,东家,真的吗?我们真的能吃到这么好的菜吗?”秦无双没有半点不耐烦,点点头,“当然是真的。”有些孩子不敢相信,迟疑问,“东家,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好到他们心慌。好到他们觉得不真实。秦无双知道不能让这些孩子来得太容易,要不然他们以后学的是手心向上要钱,于是就道,“其实我有任务要交代你们。”孩子们听到有事情让他们做,半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忙不迭追问她什么事情。秦无双轻咳一声说出自己的要求,“明年我会送你们上学念书。每个人都必须好好念书。只要你们表现好了,明年我还会奖励你们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福利院的孩子们正在学认字,但都是范妈妈利用闲暇时间教他们的。并不是去学校念书。得知自己可以念书,还有奖励,孩子们乐得手舞足蹈起来。“东家,我一定会好好念书。”也有大一点的孩子提出质疑,“东家,福利院没钱送我们念书。范妈妈说念书很贵的。一学期要十几块大洋。”一听要这么多学费,刚才还处于兴奋中的孩子们立刻停止嬉闹,全都失望地垂下脑袋。秦无双摸摸孩子们的脑袋,“放心吧。我送你们念书,学费我来出。只要你们好好念书,将来给国家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些孩子年纪还小,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巴巴看着她,“东家,我以后给你工作。”秦无双笑了,“也不一定非得给我工作。我只有服装厂和铅笔厂,要不了那么多工人。给国家工作,出一份力,我就很开心了。”孩子们半懂不懂,抓抓头发,点头应了。狗娃子举手追问,“东家,我们在工厂里做活呢。我们也要去念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