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0      字数:4647
  尤其是语文,5套练习卷就意味着5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埋头苦干写4000字顶多手指累一些,可写作文也不是抄书啊。纪时不禁有些头大。他倒也可以等到暑假最后两天再疯狂赶工,他以前就是这么干的,每次都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回宿舍抄作业,反正除了数学之外的科目都有选择题,抄起来速度很快。但是现在纪时已经不想这么做了,他不想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考虑到效率,纪时更加专注,一丝一毫的时间都不能再浪费。他看了很久的数学书,以至于连吃饭都忘了,白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草稿,手指都有些发酸,但看着翻了近一半的课本,纪时也不由产生了一股满足感。努力的感觉有时候还挺不错的。“时时,吃饭了!”纪妈在门外扣着窗户。纪时应了一声。日头愈发火辣了,强烈的日光把屋檐和地面分成了黑白两条线,去厨房的那一小段路屋檐只能挡住一半,还有一半必须暴露在太阳底下,胳膊刚被晒到,纪时就觉得热得不行。门口的柿子树上,知了的叫声一天比一天响。十年之后的夏天其实更热,热到村子里最抠搜的人家也会在卧室里装上一台空调,不过知了叫声却明显要少多了,因为到那时候,知了的价格越来越贵,会有专人到村子里收,村里人吃完晚饭就打手电出门捉知了。反而是纪时他们小时候爱捉的麻雀将来会越来越多,喜鹊也多。纪爸纪妈在纪时高中毕业之后种上了西瓜,因为种西瓜收益更高,当然,成本也高,人也更累,得每天顶着西瓜棚,每天开棚关棚,一刻也不得休息。记得哪年五六月份,纪时和他爸视频,就看到他爸顶着高温站在西瓜棚边上——因为喜鹊实在太嚣张了,人稍不注意,它就叼住西瓜啄上一口。一个西瓜差不多有10斤,就算按批发价就1块一斤,也是10块钱没了,关键是喜鹊不是人,它不会只盯着一个西瓜啄,有时候一天就能损失十来个瓜。就连在地里插个稻草人也不行,喜鹊聪明,时间久了就知道稻草人不起作用。纪爸只能一个人冒着高温在地里守着,后颈被晒得油光发亮还长了一颗瘤子,疼了快半个月。他后来没法子,只能想办法捉了一只喜鹊,吊在树上,才有效“震慑”了这群霸王。纪爸跟纪时视频的时候是笑着的,纪时却笑不出来,他甚至有些想哭。如果他可以更努力一些……所以,现在他有机会了,他必须更努力一些。……家里的午餐依旧丰盛,纪时居然看到了一碗小龙虾,要知道,现在已经过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昨天我和孙老头说过了,让他今天网到什么都给我。”纪妈笑眯眯道,“还有这个——”她神神秘秘地揭开碗盖:“人家做的陷阱,防黄鼠狼的,有野兔掉进去了,我让他卖给了我。”纪时看向他妈:“我记得小时候你不让我吃兔子肉,说小孩吃兔子害眼睛。”“你眼睛反正都坏了,多吃点肉,看你现在多瘦。”纪妈嗔怪道,“看书的时候记得眼睛离远点,我到十字路口药店买了瓶眼药水,你记得滴。”“知道了。”纪时答应下来。他妈的手艺没得说,虽然口味偏清淡放辣少,不过吃起来绝对算是美味。像这种餐餐有菜的时候也只有纪时在家,纪时不在家,她连肉都舍不得买,遇上纪爸想吃肉,她还会抱怨两句肉价贵。今天的饭桌上除了兔子肉和龙虾之外,还炖了鱼汤,奶白奶白的,凉拌豆腐味道也不错,拍点蒜瓣丢进去,属于喝粥必备。不过这些菜纪爸纪妈都未必喜欢,都是纪时爱吃的,他们俩只有豆腐吃得最多,纪时把兔子肉给两人夹了点,又催纪妈多吃龙虾。龙虾属于纪爸绝对不会碰的菜,这一点纪时很清楚,他爸只爱吃方便的菜,最好是没有骨头没有刺,能一口吞进去的那种。现在是螃蟹还没上市的季节,一旦螃蟹上市了,他又会跟纪时讲以前河沟里都是螃蟹,老大一只,根本没人吃,纪时每次都被馋得流口水。“还有什么要买的不?下午我顺便去买了,晚上我们估计回来得晚,到时候超市就关门了。”纪时想了想,好像没有什么需要买的,就摇了摇头。“碗你就在池子里泡着,别洗了,等我回来洗,不差你这点功夫。”纪妈收碗的时候嘱咐纪时,最近这几顿的碗都是纪时洗的。“对了,傍晚蚊子多,你记得提早关房门,别把蚊子放进来,有蚊子进来就点蚊香。”纪妈看了纪爸一眼,“我们那屋桌上有零钱,要是嫌热就去买点棒冰吃。”纪时摇了摇头:“妈,我都17了,不是7岁。”第6章 继续学习 关于住校的讨论……纪时在书山题海中继续奋斗。课本上的内容是一回事,做起题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吃过午饭这段时间,天气本来就热,又容易瞌睡,盯着题看的时候,纪时只觉试卷上都是花的。他对着水龙头冲了冲脸,又在太阳穴边上抹了点花露水,总算清醒了些。他就是没进入状态而已,真做起那些难度大的数学题,不把答案解出来他连觉都不想睡。纪时一手王后雄,一手薛金星,手速相当快地翻着函数类题型,他根据假期发过来的考卷判断,函数题型在数学试卷里的出现频率很高,属于绝对不能放弃的题型。“求函数的定义域……”纪时摸着下巴沉思,理论他已经看过一遍了,可做题的时候还是得翻到前面看一下定义域是什么意思,毕竟他不是像真正的高中生那样循序渐进地去学习,他等于是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接收了一课本的新鲜理论。课后题做完之后,纪时开始分模块练王后雄和薛金星,大概是回到十年前的缘故,他的脑袋也比十年后要灵光很多,在王后雄上做过的题,到薛金星上可以迅速地解出来。回头再去翻老师发下来的暑假练习卷,不仅填空题能多看懂几道了,简答题也有涉及函数和集合的内容,纪时觉得,这大概就是举一反三。虽然时间很紧迫,他也不能太着急,把理论吃透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纪时伸懒腰放松了会,果然,数学题这种东西是会越做越兴奋的,虽然他现在只掌握了一张数学试卷上十分之一不到的内容,但他已经在期待自己能够完整做完一张试卷的那天。就像完游戏积累经验,从初级玩家慢慢上升到中级玩家,再到高级玩家的感觉。一不留神就是下午4点多了,天气依然很热,不过房间里的光线确实不如中午亮了,纪时把台灯打开,给自己转换心情,看了会英语。英语课本上依然有不少他觉得陌生的单词,纪时搞了个单词本,有空就翻两页。不过看英语的状态当然不如看数学,尤其是做完题精神放松之后,纪时盯着几个眼生的单词看了一会,插上耳机开始听歌,他mp3里刚好有泰勒斯威夫特的love story,现在也挺火的,现在最火的还是艾薇儿,girlfriend这首歌在他们校园广播里放过好几次。纪时的手机上,葛亮还在叫他出去玩,喊他去“零下八度”上网,纪时没理,把手机丢到一边,翻开单词本,对照牛津词典的解释一个个过。5点多的时候他也饿了,拆了一盒薯片吃。纪爸纪妈宠孩子的一大表现就在于经济上无限纵容,比如纪时拆的乐事薯片,一般家长根本不舍得给孩子买,而纪家爸妈不仅买了,还因为听纪时说袋装的没有盒装的好吃,每次都给他买盒装的。即使是在2009年,一盒盒装乐事也要7、8块钱,纪爸纪妈一买就是好几盒,不夸张地说,十年后纪时自己拿工资买零食都没那么爽快。吃着薯片,又开了一罐可乐,纪时打开房门,出去溜达了几分钟。他看数学看得大脑有些累,干脆把屋门锁上,顺着院子里那条小路往北走,不远就是他们家的地。纪时爸妈属于他们村组里比较年轻的一批农民了,比他们再年轻一点的,要么出去打工了,要么在外面有稳定的职业,所以等纪时他们那一代真正从农村走出去,村子里也就空了。走在路上,迎面吹来的风终于有了一丝凉意。天空由明转暗,慢慢地,越来越暗,小路两边的青草长得很高,却不带一丝水汽,麻雀在电线杆上跳着。“小时回来了?”“你爸妈在北边河坡那,别走过了。”“你们z中都放假了?我们家苗苗在a中,他们老师说今年暑假不放,都留在学校补习。”邻居们提着铁锹和刀往家里走,遇上纪时都会和他打声招呼,不少邻居推着板车,板车上摞着甜叶菊,到家了就打灯择甜叶菊叶子。纪爸纪妈也在把割好的甜叶菊往车上抱,甜叶菊堆在田头,纪时也上去搭了把手。“你弄这个干嘛?把衣服都弄脏了。”纪妈嗔怪道,二话不说从纪时手里把甜叶菊抢走了。“我穿的旧衣服,不碍事的。”纪时拍了拍短裤上的泥,“看书看累了,正好出来转转。”纪妈却从纪时的话衍生出了另一层含义:“时时,你最近又长个了,裤子是不是嫌小了,开学之前再去买两件?”“不用了妈。”纪时挠了挠头发,“能穿就行。”他早就不讲究了,有那个时间去买衣服,不如回家多琢磨两道题。任凭纪妈再说,纪时还是帮着把甜叶菊堆到了车上:“爸,去买个三轮车吧,手推这个太累人了,买了晚上还能早点回去。”纪爸和纪妈对视一眼,摇了摇头:“明年再说吧,今年先买个摩托车。”三轮车就是电动小三轮,现在有的人家还比较少,后来在农村几乎家家必备,玉米、小麦、花菜、青椒……村上长的粮食都是靠它运到场上晒,等后来的蔬菜合作社火了起来,老百姓也是靠它把蔬菜运到蔬菜贩子那边卖。纪时知道,他爸想换摩托车是考虑他晕车,接送方便,不买三轮车的原因是他明年就要上大学了,怕钱不够。很多事情17岁的纪时是不知道的,他爸也不会说给他听。等纪时大学毕业之后好几年,纪时才知道,他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一共只剩下两万块钱,当时z中的择校费也是两万,他爸都做好了把这个钱给他上学的准备。“买三轮车吧。”纪时坐在板车的扶手上,甜叶菊分量不轻,他压上去板车也不会翻,“我今年还住校,不住外面。”“住外面,家里没那么忙。”纪爸没抬头,“高中就剩一年了,在学校里吃不好住不好,连个澡堂都没有。”“住学校挺好的。”纪时坚持,“住外面花钱多,也浪费你们的时间。”“家里的事不用你烦。”纪妈和纪爸站在了同一战线,“你小孩子别想那么多。”“我要是好好学习,住哪都能考好学校,我要是不好好学,住外面也没用。”纪时从后面抱住他妈脖子,“再说了,高三其他人都出去住,我宿舍不就空了吗?”他那时候想搬出去住的理由无非就是舍友呼噜声吵影响他睡觉,或者舍友不好好看书影响他学习。其实在他们宿舍里,纪时的成绩是最差的。z中的住校生都是各个乡镇考出来的天之骄子,初中的时候,他的成绩基本都是全校前十,很少产生考不过别人的无力感,但高中之后,这种感觉次数多了,他渐渐也就习惯了。“那吃饭呢?”“你们一个星期过来一趟,给我送点饭就行了。”纪时笑嘻嘻道,“要不就给我加点零花钱,我顿顿大鱼大肉。”纪时记得,他们学校食堂的伙食相当不错,种类还多,一份红烧鲫鱼才2块钱,这算大荤了,带肉的炒肉丝之类的一份1块5,蔬菜是1块,一顿下来5块钱都能吃得很不错,晚自习结束之后食堂还留一个窗口,可以买炒饭烤肠什么的,纪时经常光顾。而且他住宿的那段时间,校园生活也不是那么无聊。住宿生特别少的时候,大家都不想自习,就会把教室里的大电视打开,放外国电影,《指环王》《黑客帝国》这种,遇上中秋元旦这种不能回家的日子,每个班都会搞活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在各个班里窜来窜去,找熟人,偷吃人家的橘子和瓜子。“你真不打算住?”纪妈皱着眉,“之前你不是说特别想出去吗?”她终于把最后一捧甜叶菊抱上了板车,纪爸熟练地蹲下身,把草绳挂在胸口,拖着板车往回走,纪妈在车后面走着,防止甜叶菊从车上滚下来。“真不打算。”纪时的语气也很认真,“你们经常过来看我呗。”“那以后一个星期我们去两次。”纪妈说,“你要真不打算住的话,在学校里也要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