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2      字数:4592
  他没花太多时间就看到了自己的考场号。12考场。比他期待的第9考场差了差不多100名。不出意外的话,12考场基本是年级331名到360名之间的学生,纪时上次的考试在11班的前20,z中的理科班接近20个,他现在的考场上基本和排名相当。11班在理科普通班里不算最好,但绝对不是倒数,应该比平均水平还强上一些,成绩最差的理科班前20名可能在年级上都排不到400名。要知道,在z中排名能进前400意味着已经进了一本线,不过纪时还不行,因为按他上一次月考的成绩,他的物理和化学都是c,那样是上不了一本的。“你在几号考场?”姚蒙问。纪时先伸出一根手指头,又伸了两根:“12考场。”“比上次进步很多了吧?”姚蒙看一眼纪时的表情,知道他恐怕不太满意,也就没再多谈。“你在几号考场?”姚蒙默默比出了两根手指头:“比上次好一点。”那就是第二考场了。这次的考场分布表只列出了个人所在的考场,没有上次考试的分数,所以纪时就算想回顾也回顾不了。现在z中虽然默认学生带手机,但按学校的规定,学生还是不能带手机来上学,就算他们想把排名拍下来也不合适,纪时已经忘记其他人都是什么分数了。他只记得强化班那几个确实够厉害,数学、物理和化学都有满分的,英语也有考到113、114这样的高分的。但纪时也很清楚,他的语数外三科并不比姚蒙差,姚蒙的总分在年级前60的话,也就意味着……如果他的物理和化学能再加把劲,他是不是也可以考进年级前60?这样的畅想无疑让人满怀希望,纪时觉得,他就是那头面前吊着胡萝卜的驴,现在那根写着年级前60的萝卜已经出现在他眼前了,他必须得伸嘴够到才可以。他还是有点羡慕姚蒙。每次考试排名公布,他就忍不住会羡慕姚蒙。羡慕是难免的,不过纪时更清楚羡慕没什么用,只要他再努力一点,把分数再提上来一点,他也可以像姚蒙一样。他回到10多年前,重复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高三生活,就是为了改写自己的命运。“我怎么觉得你突然又斗志满满了?”纪时握着拳头:“下次我一定要在前9号考场,不,最好是前7号考场。”第7考场就是年级前210名了,在以理科见长的z中,这样的名次足以上一所不错的省内一本,甚至可以在外省上到最好的211。当然,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物理和化学提到a,否则不管是一本还是211都是做梦。曾泰然这次的考场比上次好了点,他去了第29考场,他主要是语数外三科拖后腿,特别是英语和数学,他语文其实还算不错,因为作文扣分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爷爷就是无往而不利的。纪时觉得,他不应该沮丧,他已经很棒了。从暑假到第一次月考,经历了最茫然的阶段,一点一点地巩固基础,把分数慢慢提上来,这都是他努力的结果。如果他回来之后想着放弃,想着高三的知识点他不可能再会了,那他可能连29考场这个名次都保不住。至少他已经从29考场爬到了12考场,飞跃了足足17个考场,也就是510个名次,这510个名次并非数字,而是510个真实存在的竞争对手。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下次考试他的排名还能升一升。他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纪时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在享受学习,享受学习给予他的愉悦感。“等你物理和化学上来,成绩自然可以上去的。”姚蒙捶了他后背一把,“这次考试不就是个机会吗?”“嗯。”纪时点了点头。搬完教室后的第二天月考就开始了,不像上次月考还有国庆假作为缓冲,但上次考试纪时还没有把化学整体复习完,卷子上留的空白太多了,这次他虽然不能说准备充足,但至少比之前要充分些。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纪时主要在教室看了看物理和化学两科的笔记,他是粗略看的,只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然后纪时就开始看语文了,主要是语文的名句名篇,还有上次月考的古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题——那是他的重点扣分项,纪时觉得,他需要从阅卷老师的角度去分析题目,思索一下这道题为什么是那么分析,为什么他就想不到。他的得分真的太惨了,一道5分的题他就得了1分,他甚至怀疑是老师觉得他的字不错给的同情分,毕竟零蛋什么的实在很难看,一般老师在打分的时候还是比较仁慈的。下手太狠就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甚至影响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的发挥,可下手太软也是对老师的残忍,因为一些人的答案根本就是驴头不对马嘴。纪时觉得自己就是后者。第38章 语文语文 令人痛苦的语文月考到的日子,睡眠似乎也比平时浅一些,不过和平时相反,月考反而是睡眠时间最充足的时候,只要在9点考试前提前10分钟到达考位就行。学校里很安静,向来吵闹的高一和高二都没发出什么声音,看来是提前得到了通知。身处12考场这个“上位圈”的考场,纪时能强烈体会到它和29号考场的不同。在29号考场,纪时属于到的早的那一批,隔壁30号考场往后有人是踩着点进教室的,甚至有人在开考之后10分钟才到。但12考场就大不同了,纪时到的时候,作为考场的那间教室门还关着,大家都等在走廊上,手捧着书,有背课文的,有看作文的,不止12号考场这样,他一路经过的10考场和11考场都是这样。——能在z中进入360名已经是很厉害的学生了,平摊到理科班里,也是前三分之一的学生,z中的二本上线率常年保持在80%上下,在后来高考没有三本,也就是三本和二本录取批次合并之后,z中的喜报可是敢贴出二本上线率100%这种话的。纪时无法核实事情的真实性,不过就算有水分应该也差不了太多。纪时也站到12考场的走廊上,捧着书,看昨晚的重点名句。名句主要还是看积累,还要注意错别字,相对来说,名句已经不算是纪时的弱项了,它毕竟考察的是背诵能力,只要肯花功夫,分数必然不会低的。所以这一部分也是几乎每个语文老师痛心疾首的部分,谁在这里扣了分简直十恶不赦。相对来说,对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语文老师反而都不那么苛刻,只要求大家尽量从出卷人的角度出发,认真把一篇文章读下来,多读几回,品味出卷人隐藏在文章中的深意。但深意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准,让语文老师自己去做都有可能出纰漏。纪时想的办法是从网上找阅读理解的原文,哪怕作者本人也未必清楚自己写这篇文章时候的想法,但纪时觉得读全文总归比读一个片段更容易理解。当然,他用的方法也未必对,但这是他的尝试,终究不能什么也不做。在一片读书的氛围中,考场门终于开了。第一场考试依旧是语文。不夸张地说,上次语文考试纪时觉得自己就是个便秘的人,写什么都靠憋,这次……至少能比上次好一点?不过纪时也不敢贸然把目标定在122分以上,因为语文这种东西真的说不准,他上次感觉那么糟还是上了120,谁知道他这次感觉可以会考出什么分数?何况他还没见着考卷,考前的感觉根本就不作数。……身处12号考场中,周围的学生中确实弥漫着一股好学上进的氛围,这种氛围具体难以形容,却让身处这种环境的纪时不自觉紧张起来。考卷到手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去看默写题。有《论语》和《史记》的内容,这次也终于考了《出师表》的句子,从“苟全性命……”那句开始,这次还考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清代诗词里最常考的就是龚自珍和林则徐,也会有伟人“坐地日行八万里”、“金猴奋起千钧棒”这样的诗句。他们理科比文科好一点的是,文科的附加分40题考了不少名著的选段,像《红楼梦》《雷雨》这类作品就出一道题,但是附加题就要求学生把这些书都读透了。其实《红楼梦》纪时还可以理解,他觉得最惨的就是学郭沫若的诗词,那么多首,表达的思想还不尽相同,真的很让人崩溃。看过默写题,纪时长舒了一口气,还好,没有他不会的,只要答题的时候细心一点就行了。他下意识地翻到最后一页去看作文,这次的作文居然是道命题作文,题目叫《以爱之名》。看到作文名的一瞬间,纪时居然想到了曾泰然——这次曾泰然又有东西写了,这是纪时脑子里晃过的想法。但——他应该也有东西写的。纪时脑海中瞬间闪过自己的高中、大学乃至毕业后的人生,他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他只要不掺虚假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写的话其实有很多很多。纪时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这才重新把试卷翻到第一面,开始做第一道题。纪时做题的时候是很细心的,尤其是文科的科目,他做题的时候比理科还要细心,因为他觉得文科处处是坑,错别字,拼音,理解题……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进沟里去。当然,更重要的点是,文科的选择题排除起来很麻烦,每道题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分,但拿不到分又很可惜。一张160分的试卷,每一题的分值都不低,对比之下,大概只有默写题的分值才是最低的,一道题就1分,所以有时候写不出来大家也觉得无所谓,反正就1分。纪时这次考试还和上次一样,照样从古诗词鉴赏这里开始卡。这次考的鉴赏古诗词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边塞诗向来属于诗词鉴赏里的热门,因为诗人的情感容易理解,古诗词鉴赏一般也不会选那些太偏的诗词,基本都是学生时代有所了解的诗人。纪时思考的时间长,写字的速度倒是不慢,他做题的时候视线往两侧偏了偏,发现自己左右两边的学生都翻到下一页了。他恐怕是这个考场里答题最慢的那个。纪时看了眼墙上的钟,时间还够。他并不喜欢在语文考试留太多时间,写完作文还剩5分钟是最好的状态,因为语文让他觉得纠结的部分基本是在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这两块,要写的字数又多又长,哪怕留的时间够,他也没法轻易动这两部分,至少他想拿足卷面分。其他部分也没什么可检查的,剩下的时间越多越煎熬。数学和英语要好一些,改起来也容易,数学卷子是没有卷面分这个概念的,一道题写到最后全盘推翻的大有人在。……这次阅读理解题还是一道散文,比上次还夸张,因为这居然是一篇写景的散文,用词和说明文有些接近,作者极力描写一座山是多么的绿,多么的陡峭,溪水是多么的清澈,他是多么的爱。纪时:“……呵。”不好意思,这个风景区他去过,真没这作者说的那么好。第一问是,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述这处风景的?纪时只能把文段里的关键句子找出来,看卷子上留的空白,留了三道杠,只能写三行,他把要写的内容缩了缩,按编号往卷子上抄。阅读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万变不离其宗,作者表达的情感必然是要体现的。纪时虽然觉得煎熬,但他毕竟练过不少题了,写着写着也就习惯了。最后一个小时,纪时的视线完全停留在作文上——《以爱之名》。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表达父母以爱之名囚禁子女,让子女随他们意愿行事、成为他们操纵的木偶的主题,这种情形确实是普遍存在,但纪时想写的内容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写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只不过省略了一些细节的内容,别人也不可能猜出他写的是自己。写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就不需要憋字数了,纪时写得很顺,甚至觉得试卷上800个字的格子不太够写,不过语文的字数要求向来是不少于800字,超出一点字数也没什么关系。他估摸着,这篇作文写出来会有两个结果,一是完全背离了出卷人想表达的主题,超低分,另一种就是能拿一个高分。纪时以自身的经验看,语文考试结束之后,作文是属于可以大概判断出结果的范畴,题目符不符合规范,内容有没有偏题,表达上情感够不够,其实只要四平八稳不出格,基础分基本也就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