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2      字数:4726
  纪时只能感慨时间大法的厉害,他后来在超市里还能见香飘飘的,优乐美早就不知跑跑哪儿去了。“甜得发?j。”周伟乐脸都皱成了一团,他比纪时更不能吃甜的,虽然喝可乐一点问题也没有。不得不说,可乐才是yyds。“还有这个。”姚蒙默默拿出一个方便袋,里面装着好几包辣条。纪时:“……你敢在教室里吃吗?”“只要老驴不在我就敢。”姚蒙无所畏惧。这个时候的辣条界,卫龙还没有占据整壁江山,不过也属于辣条里面很受欢迎的牌子了,谁也想不到在多年以后,卫龙一个卖辣条的能华丽转身,把辣条卖出高大上的feel。姚蒙等于说了一句废话,只要老驴不在,他们班同学都敢在教室里蹦迪,主要是老驴这人积威太深,大家根本不敢轻易造次。他们毕竟还是不敢轻易挑战老驴的权威,一人分了一包辣条放进书包,倒真没大胆到在教室里吃辣条,也因为辣条的味道太重了,只要拆一包,味道立刻弥漫整间教室,那就太高调了。休息时间结束之后,纪时他们继续做题目,到这个时间注意力就分散得太厉害了,纪时不看语文也不看数学,人一困,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被灯光照得都像有些模糊了似的。他开始钻研数学题,要求不高,写一道或者两道就行。一道代数,一道几何,平均分配,这样最公平。“三棱锥的内部……”笔尖沙沙地在草稿纸上写着,课桌上,已经用过的草稿纸堆成厚厚的一沓,和试卷一起占据着课桌的一半空间。纪时轻轻打了个哈欠,眼睛里已经有了水雾。但做数学题无疑会让人亢奋起来,即使困得厉害,一道题没解完之前他是绝对不会趴下睡得,夜晚的环境也更容易让人平静下来做题。纪时思索了片刻,脑海中慢慢出现了对这道题的思路。他先做了一个假设,再把自己的假设代入题目中去验证,一步一步,三棱锥的图片被他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放大版的,黄雅琼借他的那支笔则用来区分原图和他思考的时候画的线。平时练习的时候自然不必像在考场上那么紧张,纪时给自己留了充足的时间。虽说依旧很困,但最困的那段时间已经熬过来了,纪时把袖子往上一撸,手腕碰到桌子,有些冷,可这样反而能让他更清醒一些。“对角线bc和ad垂直,那么三角形……”纪时轻轻眨了眨眼,思绪已经完全沉浸在数学题里了,黄雅琼原本有道题目想问他,一看他这么认真的样子就没好意思开口。在她看来,纪时专注起来的样子是很可怕的。原来座位离这些人远她没有体会,但是坐到这一片之后她发现,不管是纪时还是姚蒙,纪时这些人平时也会嬉戏打闹,可一旦专注于某件事情,他们就会保持非常可怕的那种专注力。那是一种完全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不过黄雅琼认真想了想,如果不是近半年来一直以这样的状态去学习的话,纪时怎么可能在短短半学期内实现排名上的飞跃?她也一直努力维持着自己在班里的排名,超乎寻常地努力,一边把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知识点重复无数遍,一边承担着排名可能会掉的压力,其中究竟付出了多少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相信其他人也和她一样。这个世界上即使有所谓的天才,那也觉得只是少数,她不是,纪时也未必是,大多数人都是靠着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那些考起来看似轻松的第一名,不管是班级第一还是年级第一,最终在试卷上体现的只有简简单单的分数,可汗水和辛酸却只有自己知道。黄雅琼有时候觉得,姚蒙和纪时他们和她是一样的,是奔波在高考这个战场上的战士。但也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在,她才时刻保持着警惕,不敢有半分松懈。当然,也不再孤独。第50章 12班的八卦 谣言的源头“啊……”纪时从座位上起身,狠狠伸了伸懒腰,写了一晚上的题,他也有种大脑被塞满的感觉。纪时环顾了一下教室,多数人都和他差不多,晚自习结束之后都处在即将歇菜的状态,又累又困,恨不能现在就躺下睡个好觉。纪时今天在教室里上自习,下课之后只要回宿舍睡一觉就行了,在他们班他属于特殊情况,这也是老驴默许的,其他人在老驴那里享受不到他这样的待遇,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纪时自觉。所以今天回宿舍,纪时打算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姚蒙又邀请他去打牌了,纪时没有答应。他发现,打牌可能是姚蒙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每次两人学得特别累的时候,姚蒙就把打牌当成他们的放松方式。纪时更青睐看小说或者看电视,柯南或者龙珠之类的,时间短,一集也就24分钟,用来打发时间更好。不过……纪时抽屉里还是藏着几本小说的,属于比网络小说稍微正经一些,但是也不属于高三生适合阅读的图书类型。不过讲实话,到了高三这个时候,除了课本和参考书,在老师和家长眼里压根就没有几本正经书。纪时买的是阿加莎的侦探小说,因为他一直还挺喜欢侦探这个类型的书,感觉很玄乎,又有点烧脑,如果一本书看完都不知道凶手是谁,那就更有意思了。唯一的问题是,阿婆的语言有点太??嗦了,晚上看她的书其实更容易犯困。不过纪时今天要的就是催眠效果。他洗漱完了就开始泡脚,之前搬宿舍只搬走了一部分东西,没有全搬,纪时在这边睡觉的机会还是有的,z中也不要求学生中午必须在教室里,也可以在宿舍睡会午觉,纪时有时候觉得累,或者不想在教室待着的时候就会过来。毕竟教室还是一个会让人体会到压力的环境。他今天看的是最经典的《无人生还》。脚盆放在床底下,他人坐在床上,一边泡脚一边翻书,泡脚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要是书一不小心掉进去他就得哭了,纪时还是有点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的运气的,所以他从来不在泡脚的时候玩手机。泡了一会水冷了,就加点开水继续,反正他的水瓶又多又大。不过翻着翻着纪时就觉得自己更困了,书在他手边,他脑袋却几乎要斜到被子上去了。纪时慢吞吞地泡完脚,换好衣服,又慢吞吞地爬上床,他也就在床上坚持看了几分钟,书就被他丢到角落里,抱着被子睡了。天很冷,纪时从家里带的被子都是他妈特意找村里人弹的,用的家里仅剩的一点棉花,在纪时小时候一直到他上初中的那段时间,他们家包括整个村子都是种棉花的,棉花看起来好收,但都需要人用手去摘,一不小心手上就能被棉花壳戳破,而且棉花堆在袋子里,都要人去田里扛出来,看着轻,其实装在袋子里塞得严严实实的特别重。加上棉花的棉铃虫害严重,又卖不出高价,等纪时长大之后,他们那边整个村子都不种棉花了,玉米油菜这些常见的粮食还会种,棉花已经多少年不见了。薄荷也是这样,纪时小时候,他们村里家家户户熬薄荷油,在村口河边支个巨型锅炉,熬薄荷油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薄荷的味,靠近了特别辣眼睛。长过薄荷的地人都不能光着脚走,因为它的根特别硬,纪时从来都没想过,薄荷居然有一天会成为观赏植物,因为在他印象里,薄荷绝对是农村上最苦最累人的一种植物,他爸妈那会辛苦的样子他到现在还记得。所以他经常看到电视上专家呼吁要种粮食,不要种经济作物之类的话,那种呼吁当然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但在他们家种地的实践中,所有的作物都可以长,被淘汰的只有一种——不赚钱的,甚至会亏本的。棉花和薄荷应该就属于这种范畴。他们那边以前还有人种桑树养蚕,纪时小时候不知吃了多少桑葚,桑葚属于他们同龄的小孩都不乐意吃的食物——结果后来他在超市里看到桑葚的标价,都有种让他爸妈再种一回的冲动了。只能说时代发展太快,他们已经要被淘汰了。……天冷的时候入睡是最舒服的,但起床也是最痛苦的,缩在暖洋洋的被子里,纪时根本就不想爬起来,等他匆匆忙忙洗漱完了,抓起面包就往教室跑,不夸张地说,从他下楼的这段时间里,他至少看到了七八个他们班同学,都是踩着点往教室里狂奔,更有几位不怕死的仁兄,冒着迟到的风险奔向食堂,用他们的话说,罚站可以,但是包子油条绝对不能不吃。纪时不禁投过去敬佩的目光。老驴这人罚站倒不频繁,只是偶尔,不过只要他把那冷飕飕的视线朝你看过去,不管多皮的学生都得认怂。其实大家都是嘴硬而已,还有人吹牛自己被老驴罚站的时候在教室外面吃包子,其实大家都知道,谁真敢被罚站的时候还吃东西,那真是勇士中的勇士。纪时踩着点进了教室,他屁股还没坐到椅子上,上课铃已经响了,他朝教室里一看,至少还有7、8张桌子没坐满。怎么说呢?这个季节不怪大家太嚣张,只是能睡一分钟就多睡一分钟罢了。早自习的前20分钟向来是吃饭的时间,教室里弥漫着各种肉味和面包饼干的味,也有仁兄昨天的作业没写,用英语课本挡着,飞速抄着同桌的作业。纪时的作业也属于被追捧的那种,经常有人来找他借,不过大家都很聪明,即使是借作业也不敢全抄——确实有人曾经干过那样的蠢事,把班里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从头抄到尾,虽说没蠢到名字都照搬别人,但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平时考试才刚过及格线的人怎么可能练习次次满分?纪时觉得,学生时代他们的有时候真的很单纯,觉得很多事情老师都不知道,但又怎么可能瞒得过老师呢?教室一共只有这么多人,也就这么大的地方,老师们说不定一边改作业一边在办公室叹气呢。纪时今早只能啃饼干和面包了,幸亏姚蒙去食堂多买了一个茶叶蛋,纪时才能吃到一口热的。最过分的是曾泰然,这个人居然带了一个肉粽子来教室!纪时一边啃饼干一边闻着肉粽子的香味,脑补着肉和糯米的味道,感觉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他就是喜欢吃这种糯糯的东西,粽子烧麦和糯米糕,根本没法光看着别人吃。纪时决定了,下周一定要告诉他妈他想吃糯米,煮碗糯米饭也行啊。……差不多20分钟之后,教室的窗户才被重新开开,味道散了一些,纪时把语文和化学两科的课本放到桌上,又把课桌整理了一下,然后开始高声朗读。曾泰然还在吃粽子。纪时决定无视对方和他的粽子,把一本课本从前翻到后,任何需要背诵的部分他都读了一遍加强记忆,至于课文,像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一句,他毕业多年也还记得,只不过已经忘了原文是出自哪里了。他觉得考试的时候对阅读理解的解答和平时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不一样。——纪时也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批判什么,因为他的语文水平非常一般。不过他觉得,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几乎全部来自于古今中外的名家,像鲁迅像屈原像陆游这种,几乎不必看作品,只看这个人读者自然能够知道他们在文章中抒发的胸臆。或者说,一篇文章至少能够向读者传递出某种深刻的情感,纪时不管是看老舍的文章,还是看史铁生的文章,都是会有感触的。然而考试的时候节选的一些文章,就很难给他这种感觉,即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有激情,纪时也觉得有点硬拗的意思。这是他觉得考试和课堂教学脱节的地方,就像坐电梯似的,课本在第三层,考试在第二层,他还没有掌握从第三层跳去第二层的方法。“吃完了。”曾泰然抹了抹嘴巴,就见纪时眯着眼睛,表情邪恶地盯着他。下一刻,纪时露齿一笑:“刚老驴在教室外面看你看了好几分钟。”曾泰然惊恐:“真的假的?”“你猜?”曾泰然:“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他们班在这边读课文,所有人都是一副有气无力的蔫蔫模样,声音一低,后门还开着,他们就听见隔壁12班班主任在走廊里训人的声音,把他们班的读书声都盖了过去。他们班的后门一向都开着,准确地说,除非冷到不行,整个z中教室的后门基本都不关,这样方便老师们随时突袭。所以最后一排虽然坐着公认的不服管的学生,他们却承担着为全班通风报信的重责。一般来说,他们属于老师懒得管的对象,只要他们别影响别人,老师们基本上都听之任之,如果实在是那种又不服管又天天搞事的学生,有的班主任会专门给他们留一个黄金座位——讲台边上的座位。他们班暂时还没有谁有这样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