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3      字数:4237
  但检查过和不检查又不一样,纪时和周伟乐、姚蒙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正确率已经无限接近他们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他的思路已经上来了,复习效果很明显,接下来无非是熟练度的问题。他很难像周伟乐姚蒙那样一看题就知道该怎么解,他没有对方那种熟练度,但那是对方这三年间的积累和对化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敏锐度,纪时缺乏的就是这个。但比起之前的自己,他的进步已经堪称巨巨巨大了。“写完了!”纪时在群里很欢乐地和小伙伴们宣告。周伟乐发了一个qq表情:“我还有作文没写完,青春那篇是什么玩意儿啊!英语作文又该怎么写,我特么不是李华,我就是一头猪啊!”纪时:“……”怎么说呢?他写作文的时候也会产生宁愿自己是猪的想法,因为当猪就不用写作文了。但是!作业写完就很欢乐了!纪时又去摸猫玩了,邻居家的猫今天待在他家的灶膛下面,本来白花花的毛直接变灰了,估计得到春天才恢复本来的毛色,这只猫是只吃百家的类型,从东窜到西,家家它都去,毕竟农村人一直都比较节省,也就逢年过节或者孩子在家会吃好一点,人都不舍得吃,更不用说给猫吃了。元旦节邻居奶奶的外孙外孙女们也回来了,不过这几个小孩和纪时的年龄差有点大,平时根本玩不到一块去,只有邻居家的阿姨们会比较积极,让纪时帮他们辅导功课。纪时在z中成绩是好是坏他们并不清楚,在他们眼里,能上z中已经很了不起了。纪时好好放松了一会,揉毛揉得那只猫都嫌弃他了,他才放弃了对这只猫的进攻。他小时候有回不小心踩在猫尾巴上,这猫疯狂叫了一声,差点就咬他了,幸亏他俩还算比较熟,猫没忍心下手,所以纪时现在和猫玩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把猫尾巴踩着了。在家门口闲晃了会,纪时又回房间看了会资料,主要是补习老师之前发的资料,多看看毕竟不是什么坏事,他写完卷子是下午3点多,这会已经快到4点了,他估计爸妈马上就要回来了,因为z中那边要求明天早上正常上课,也就是说,他今晚就得回县城了。要是夏天的话,一直待到明早回学校倒也不迟,但这个天实在太冷了,晚走和早走都吃不消,他们就下午早点过去,在那边吃顿饭纪爸在回家。家里毕竟离不了人。纪时觉得他妈也可以不用跟过去,他自己随便吃点饭,晚上直接去上课就行了,不过纪妈不同意,她买过肥料之后就去地里找了点青菜之类的,又把之前外婆给的鸡蛋和海蜇皮都提上了。纪时觉得,他们每次去学校就跟进货似的。不过相比他们镇上,县城里的物价确实是不便宜,在家不用花钱的东西到那边就没有不需要花钱的,就连衣服破了缝的针都得自己花钱买,纪妈还是觉得开支有点大。纪时主动上交了一大半零花钱,只留下春节给表姐她们带礼物的钱。纪妈一开始是不肯要的,她觉得把钱给纪时买买学习资料什么的就够了,纪时连着强调了好几遍她才收下了。家里条件是不如别人好,进了县城、尤其是和同一家出租的人家对比之后,纪妈对这一点的感受更深刻。所以她不想委屈了孩子。唯一让她觉得骄傲的是,不管家里的条件怎么样,在一群孩子里,纪时是最优秀的那一个,这让纪妈觉得脸上很有光。……“鸡蛋带了吧?还有萝卜,昨天的海蜇皮别忘了。”看着他妈大包小包往摩托车上放东西,纪爸连忙提醒她别放了:“抓紧时间走,晚了又看不清路了。”她只能作罢。“平时带过去也可以的。”纪时提醒道,“又不是后面不回来了。”他妈基本上一趟待四天,时间不巧的话她某一天也可能当天来回,不过这种情况很少,除非有特别重要的急事,毕竟来回一趟车费也要十几块。……放假的时候很兴奋,要回学校了纪时倒也没有多难过,这就是高三的日常,在家的时候少,在学校的时候多。风依旧呼呼刮着,很冷,回学校的路上像纪时他们这种配置的其实不多,路远的要么坐中巴,要么自己开车接送,基本没人会在冷天骑摩托,但是纪爸和纪时都晕车,骑摩托反而舒服上不少。纪时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试卷和鸡蛋,他坐在车上格外小心,唯恐一不注意就把鸡蛋给碰碎了,虽说试卷和鸡蛋没有放在一个夹层里,可他书包沾上鸡蛋液也是绝对不行的。这会儿天还没全黑,温度也比回家那天高一些,纪时摸出手机,看到曾泰然哭诉自己正在生死时速,黄雅琼的试卷也写完了,只剩周伟乐还在抱怨青春那篇作文。因为他费尽心思只憋了一半。“我的另一半青春被狗吃了。”纪时:“……”他的感想是——抱怨作文的时候,他们这群咸鱼总能语出惊人,可到了真要写的时候,菜鸡就是菜鸡,根本就救不了。开了一个多小时,进县城的那座桥近在眼前了。z县原来的县中心是偏东的,基本就在东线和南线两条进县城的主干道上,因为东线靠海加农业发达,出去包田的老板们身家过亿的都有不少,南线有不锈钢产业,小老板多,所以最早的一座大商场就修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以前能进去逛一逛都是身份的证明。最近z县正在把中心往北往西移,引进制造企业,东线整体倒也没落后,不过牌子是不如西线响亮。纪爸一路开到了县中心,在步行街顶头那家店停了下来,他们进县城一般就去那家吃,三个人花个4、50块钱的样子,有菜有肉也能吃饱。对面就是之前纪妈说的波司登,她有时候会和人骑车到这边逛,她总惦记着给纪时买两身衣服穿。“没有必要,我衣服够的,学校还要我们在羽绒服上面必须穿校服,买新羽绒服也没人看。”纪爸:“……我也想买件。”纪妈直接忽视了他的话,一直到纪爸说第二遍,她才把头扭过来:“带你去十字路口那家店买。”“我想买波司登,雪中飞也行啊。”纪妈:“镇上十字路口买。”“……哦。”他们镇上是小店没错,不过偶尔也会进两件不错的牌子,他们经常去的鞋店就是镇上以前的皮鞋厂,除了卖皮鞋外,也会进两双安踏,不过都是旧款,没有县里的新,服装店也是,除了老板卖的杂牌外,冬天也会有雅鹿或者鸭鸭那种品牌货,就是数量比较少,而且也不是特别好卖。毕竟他们本地人个个是还价高手,老板开价100,下一句接的绝对是20,等老板抱怨之后,再一点点还价,一般绝对可以在50以下搞定,还能多要点扣子袜子之类的赠品。纪妈也是这样,她很能还价,但是前两年只要她和纪时去买衣服,纪时都嫌还价丢脸不肯她还,她在县里买衣服的时候就总是沉默。第70章 回校后 辅导书纪时一想到以前,就有种把自己捶死的冲动,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虚荣,而且是完全没必要的虚荣,这份虚荣并没有让他的高中生活变得更美好,相反,他觉得自己心里只剩下尴尬。——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他听他爸说邻居家一个小孩上大学必须买aj的鞋,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因为他高中的时候那个小孩还在上小学。但他们都差不多。纪时也不会去嘲笑人家非得穿aj,虽然作为成年人他觉得aj很贵不会去买,但仔细想想,他青春期非得买的那些东西一样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只不过他上学的时候还没有aj罢了。有的话他可能也会去买的。……吃过饭,纪爸把纪妈和纪时送到出租屋,回去的路上还停下来称了点鸡蛋糕,那是给舅舅家的小孩带的,他爸他妈买东西都很实在,其他店里花花绿绿的高级零食他们也不懂,鸡蛋糕小孩一定喜欢。纪时晚上还是得去补习班。他妈给他一次性交满了钱,可以上到高考前一个月。回来之后,纪时和他妈一起把带回来的东西理了理,又把桌子收拾了一通,接着开始看自己的物理资料。今天晚上是物理课。他现在基本能够保持一种比较专注的学习状态,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不会刻意让自己太累,也不会放弃放松的机会。他感觉自己已经回到了初三的时候那种专注的状态,慢慢变得游刃有余了。总会越来越好的。……从假期回学校,大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先放松一下,过个一两天才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假期太短了,根本就不够玩,下半年的假太少了。”曾泰然忍不住抱怨,“还有那么多作业,啊,上课如坐牢。”“明年不就有假了吗?”黄雅琼瞅他,“你声音小点,被老驴看到又要挨训了。”她话音刚落,像是说中的某道咒语似的,老驴的身影在下一秒出现在教室门口,黄雅琼眼睛微瞪,赶紧抓住语文课本,恢复了漠然的表情。等老驴暂时离开教室门口,她赶紧问他们:“你们说,刚……听见了吗?”“应该没有。”纪时也不是很肯定。“没有。”姚蒙的语气就比他要笃定多了,“他也才来,刚刚班里其他人都在读书。”“呼……”黄雅琼长舒了一口气,虽然她是好学生,可这不代表她不害怕老驴。其实这事之前发生过,班里有个人一直老驴老驴地喊,冷不防有一天老驴突然出现在他身后,这哥们急中生智开始吹口哨,吹的是“我有一只小毛驴驴驴……”驴了半天逃过一劫。班里人见他那样当时就要笑死了。不过经历过这事,他们班在公开场合叫老驴名字总算不那么嚣张了,被听见可是相当危险的事情,还是生命安全比较重要。黄雅琼这一天都活得比较忐忑,不过看老驴的态度和之前相比没有变化,她才稍稍安了心。元旦节过后不出意外应该还会有一次月考,加上年底的期末考,应该就是他们这学期剩下的两次考试了。虽说他们现在还能彼此间嘻嘻哈哈,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春节之后就不一样了。今年的春节来得太迟,2月14号才过年,但是高考6月7号就开始了,今天是1月3号,就算中途他们一天假都不放,真正还能在学校的时间也就150多天了,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他们未来四年的命运就会决定。甚至夸张一点说,高考的影响可能是未来十年,甚至是整个未来。哪怕最迟钝的人也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元旦的前几天,老师们主讲假期发的几张试卷,据他们说这两套试卷出得很用心,所以也有讲的必要性。纪时发现,最近老师们慢慢已经不给他们灌鸡汤了,也不去讲高考多重要这类的话,不知是怕给他们制造压力,还是觉得已经没必要去讲了。不过教室里的的确确有种紧张感。高考倒计时150天的时候,纪时甚至听见有人在祈祷,让时间过得再慢一点。纪时也很想时间能慢一些,可惜时间不会遂他所愿。当然,他倒也不算焦虑,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复习还是很扎实的,物理和化学这两科也在稳定进步着,还有150天,他坚信自己可以拼到想要的结果。但元旦之后班里还是有点小麻烦。大家不知是元旦回去受冻了还是最近的感冒病毒有点厉害,就这几天,他们班已经感冒了好几个,课堂上时不时听见咳嗽声和吸鼻涕的声音,搞得老驴也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