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4      字数:4845
  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时间也差不多都在这时候,很多高校过面试的要求就是高考考到本科线就行,他们班当时确实有人是通过这种方式去了名校的。纪时记得,隔壁文科班还有个学生没参加高考,被金陵大学的文科强化班提前录取了,真的特别厉害,也很让人羡慕。“我们好好考试就行了。”姚蒙微微一笑,“我们考到自己满意的大学,选择面不是更广吗?”“也对。”黄雅琼耸了耸肩,“我也不嫉妒,只要别舞到我面前,我都能真诚送上我的祝贺。”能提前录取、保送包括参加自主招生的毕竟还是少数,z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这条途径离开z县这座小城,奔向天南海北的。他们不必去想别人怎样,只要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我猜老驴应该也是想让大家稳稳心态吧,毕竟也没剩几个月了,大家脑子里要是想着别人去参加自主招生,别人怎么怎么样,那还有心思好好考试不?”下半年绝对会比上半年更浮躁。按理说高考越近高三生们应该更沉浸更投入才对,但现实往往与期待刚好相反,越是到高考接近的时候,越是可能会出现料想之外的事情。老师们自然都希望可以平静地坚持到6月份,但学生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也控制不了。所以z中基本上是一批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三,不像纪时初中的时候,初三班的老师们都是固定的,毕竟一直带高三班的话,老师们的压力也很大。第91章 期末考试 语文作文纪时在考试前一天突击了英语和数学,他语文到现在还没看完,对于没看完的部分,他暂时只有两个字——随缘。总之他能保持信心满满的状态去参加考试就行了,语文的复习范围有些广,他已经尽力了。“明天就要考试了啊!”纪时捧着书,和姚蒙几人一起往宿舍里搬,他今天搬了,过几天还得在书包里重新整理一遍带回家,麻烦确实是麻烦。春节假他们学校还算仁慈,可以放到初八,初九才回学校上课,这是他们高考之前最长的一个假期,绝对要好好利用起来。“考完就放假了,要往好处想。”周伟乐笑道。“我估计学校的复印机这会儿特别忙,还不知道要背多少张卷子回家呢?”曾泰然撇撇嘴,“不过啊,一想到这是最后半年了,我忽然就觉得很郁闷。”“先考完期末再说吧。”纪时一句话打消了曾泰然的郁闷,他叹了口气:“也对。”高一和高二已经提前考完试了,z中校园里只剩下高三年级在,学校广播最近也不放了,每天出校门进校门都觉得怪没劲的,纪时他们也在盼望着期末考早点来,考完了能稍稍缓一缓。他们也就是习惯性地抱怨一下,身为高三生,紧张的学习节奏和考试节奏他们早就适应了,不累都不是高三了,生活虽然低调乏味,可好玩的事情还是有的,每天虽然都是书山题海,但回忆里绝对不只有书山题海。“你复习都差不多了吧?”回教室的时候,纪时和姚蒙落在最后面,姚蒙轻声问他。纪时点点头:“语文还差点,不过我也没办法。”“我语文就看了词语和默写,其他打算考试的时候随感觉。”姚蒙无奈道,“作文想来感觉还是挺不容易的,所以我每次都写得四平八稳。”“分数可以就行了。”“嗯。”他们毕竟不是黄雅琼,对语文的追求就是平均分以上,但最好还是有点竞争力,不至于拖后腿就行。语文作文想拿一类文很难,他们的文学素养摆在那里,不容易拿高分,但是跌到三类文以下就太糟糕了,最好能拿到二类文的分数,再稍微提一提,接近一类文是最好。纪时手上还是握着外挂的,他好歹知道《绿色生活》这个作文题,但就算他知道、就算他写篇好作文背出来再誊到试卷上,他就保证一定能拿高分吗?这事儿其实根本就说不准。平时语文好的在高考考场上砸烂的也不在少数。……一行人搬完书回教室之后,老驴又给他们重复了一遍考场上的注意事项,就让他们先散了。考试前一天一般是z中对学生管理最宽松的时候,不强制留下来上自习,也不用写试卷,做什么全凭自愿。像纪时习惯了在考试之前看看书再复习复习试卷,甚至考试当天也会去补课,但他们班也有人在考试期间一定要放松的,一整晚不看书,就在家睡睡觉下下棋,考试成绩反而很不错。这种就属于平时学习很到位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考试会搞砸。纪时是习惯了,他回来之后就一直保持着这种密集的学习状态,但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他也是会休息的,不至于让自己太累。他晚上回了出租屋,照旧先去上补习班,期末考的时间不在周六日,反而是在周中,补习那边的节奏和平时一样。不过等纪时期末考试结束,他们补习班就会暂停,到大年初五重新开课,而且从开课到z中开学的时间里,他们的补习都是全天的。高三时间宝贵人人都知道,纪时听同在补习班的同学说,他们这个老师已经属于开课很晚的了,其他老师的开课时间要更早,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超越对手。纪时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原来他的春节假期还有十多天,这么一算的话,也就个位数而已。但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这就是高三生的常态。……从补习班回家,他妈已经先睡了,纪时没把他妈叫醒,去厨房里拿了点吃的,开始看语文的默写题,课本上的内容他们早就滚瓜烂熟了,不过还是得防着老师出题出太偏。qq上,曾泰然姚蒙他们也都没睡,一个个和纪时抱怨着自己有多困,可又给他发了一道道难题。纪时挑了几道题做了,后面周伟乐还有题目发下来,他只回了一句“睡了”,就把手机给关了。最近晚上尤其冷得厉害,他妈给他买了个“小太阳”,让他在写作业的时候用,“小太阳”别的都好,就是太耗电,不过他们出租屋这边几乎人手一个,条件好的还会买暖气片式的电暖器,更贵,电费花起来也更高。钻进被子的时候,热水袋也准备好了。纪时小时候用的热水袋都是他奶奶用吊水瓶给他做的,那种玻璃瓶有橡胶封口,灌了水也不会洒,再用一个套袖把瓶子裹住,除了会在被子里滚来滚去之外没有任何缺点。出租屋的窗户有点旧,还是很早之前的那种木制窗户,风吹进来会呼啦呼啦响,纪妈找了些碎布条把窗户塞满了,又放点东西除潮,所以这里旧归旧,倒也不算冷。早上起来当然是最难熬的,虽说考试期间都不用像平时一样早起,可纪时还是觉得特别冷,不过他妈比他起得更早,纪时刷牙的时候,她和租在一起的阿姨们一边做早饭一边闲聊,见纪时起来了,给他倒了杯开水。不过考试的早晨纪时喝水少,他妈做早饭也不会做粥,主要是怕去厕所浪费时间,而且粥也不太当饱。不过纪时还是挺爱喝粥的,呼噜噜直接喝下去就行,他早上起太早很容易不清醒,感觉吃什么都在做无意义的机械运动,嚼包子嚼得腮帮子都累。出门的时候他是和租在对面的男生一起走的,其实住在这里这么久,纪时都没怎么和对方说过话,对方也属于那种比较闷的性格,两人一起走也只是沉默一路,一到校门口就分开。早上纪时也不太爱说话。不过他最近经常在校门口遇到熟人,曾泰然、周伟乐或者黄雅琼他基本一天遇一个,一遇熟人他话立刻就多起来了,人也能立刻精神起来。“哟,这不是时时吗?”周伟乐一转头就看到纪时了,他停下来等着纪时,手插兜里,羽绒服外面斜背着一个运动款的彪马包,这个年头高中生的时髦搭配之一。“哟,伟哥!”周伟乐的声音很大,纪时比他更大,一听他这么喊,周伟乐赶紧跑过来勾住他脖子:“赶紧把你嘴巴给我闭上!”“伟哥请不要这样。”纪时贱兮兮地笑着,“是你先说我的。”“我马上去改名了。”周伟乐吐槽道,“这名字太不行了。”自从曾泰然喊他伟哥之后,他们班其他人都跟着喊了,关键他又不叫周伟,叫他乐哥难道不行吗?“叫周不乐?”“那还是叫周可乐吧。”周伟乐露出沉思的表情,“感觉这个名字还挺适合我的。”两人一边讨论一边慢吞吞地走,没一会儿又遇上了黄雅琼,周伟乐就把两人在讨论的事情和她说了。“我觉得不太行。”黄雅琼郑重其事地摇摇头,“你们想想,他现在18岁叫周可乐倒可以,等到88还叫周可乐……”“那确实。”“所以伟哥你就认命吧。”黄雅琼拍了周伟乐一下,“现在这名字不是挺好的吗?伟大且快乐。”等到了楼梯口,几人分开,纪时的考场在最上面,要爬的楼层最多,黄雅琼和周伟乐都在下面,纪时掏出手表一看,还有几分钟就要开考了,他冲两人挥了挥手,加快脚步往上爬。昨天他们几个人已经一起去看过考场了,鉴于上次月考继续按五门成绩排考场,所以纪时这次从第1考场退到了第2考场,姚蒙还是在第1考场。纪时觉得教务处的老师们也挺不容易的,每考一次试就要给他们重新排一次考场,不仅高三如此,高一高二也是一样。当然,z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出学生的竞争心理,让他们每时每刻感受着排名变化的煎熬,赢了的希望自己可以继续保持高排名,输了的则会在一个月内拼命奋斗,争取翻盘的机会。全校排名都贴在一张纸上的话,更是让自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纪时上次月考排在全校33名,所以他是第2考场的3号座位,刚好是靠窗的位置,他刚坐好,监考老师就提醒他们把手头的资料交到前面去,该发试卷了。纪时从笔袋里把笔拿出来。他带了5支笔,这还是比较少的,一般考试他能带10支,就是担心考场上笔没油了或者摔了,这样方便换,语文的作文加数学的计算量就能用掉大半支笔芯,纪时这么做是以防万一。老驴之前就和他们说过,考试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交头接耳,也不要借东西给别人,毕竟高考是全z县的学生在一起考试,虽然z中人多势众,但高考的时候和自己一个考场的基本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语文卷发下来了,依然是沉沉的。语文试卷是五门课里试卷最沉的,有让人打瞌睡的奇效,他们这个考场已经算是z中排名很靠前的学生了,可语文试卷发下来的一瞬间,纪时还是听到了考场里的哈欠声。所以语文每次都得在早上考,在下午考的话,6月天里绝对会让人先睡一觉的。纪时揉了揉脸,刚从外面进来,他手还有些冷,脸却有些发烫,手碰上脸立刻清醒了不少。他从第一道题开始看,考的是多音字,字都是纪时比较熟悉的,他之前也特意翻过《新华字典》,选出来并不难。这次也考了一道病句,还是最常见的考法,“通过……使……”这种的。一看前两道题的难度,纪时就估计这次月考的难度不会太大,至少不会比上次月考大。他把前面简单的题写完了,又把试卷往后翻了翻。后面密密麻麻的阅读题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又把试卷翻回默写题那一页。这次也没有考那种比较偏的句子,考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那句,其他的就是《论语》和唐宋八大家诗词,还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那句。纪时写得很慢,怕一时写太快影响卷面。他们写作文的时候也怕有错字,错字放在那里会扣分,杠掉又太丑,只能平时多多注意。文言文这次考的是一位名人的墓志铭,谢天谢地,老师们终于知道他们学生也很不容易了,这次总算没出那种特别麻烦的为难人的翻译句。纪时对待这种句子也很仔细,他很难像黄雅琼那样翻译得很圆润,不过他也尽量修饰好,让语句读起来很通顺,句意也到位了,哪怕不那么优美也行。写完文言文,纪时长呼了一口气,开始看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赏析。他确实感受到了,这次的出卷老师并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赏析的难度还是在的,但基本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水平,最多稍稍超出了一些,但也没有很过分。对于纪时这种不太擅长语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难度就很合适,即便和最顶尖的高手存在差距,差距也不会太大,但也不会因为试卷太简单遍地高分,那样反而测试不出他们的真实水平。阅读理解是一片介绍最新科技的文章,这种文章他们平时考得不多,老师们大概是担心他们平时见少了,给他们练习的机会,这种文章的好处是很直接,没那么多考情感之类的东西,当然还是会考到创造这种科技的人物形象,让他们来进行分析。纪时阅读理解最担心没东西可写,因为阅读理解给的线还是挺多的。当然,他毕竟也学了这么久,练习的次数多了,手感也渐渐有了,倒也不像之前那样没东西可写硬是自己创造,语文老师说阅卷都是按点给分,他们造的东西答不到点上照样还是零分,写了等于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