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5      字数:4457
  “天冷了坐摩托车是受罪呢。”二姑叹气,“不过坐汽车也让人吃不消。”一谈到汽车,她整张脸都揪了起来:“不行,我不能想那个,一想我就难过。”纪时家从大姑到小姑个个晕车,二姑和他爸是最严重的,反正不管去哪儿,能动脚的他们就动脚,能骑车就骑车,坚决不坐汽车。过了一会儿,门口又响起摩托车声,他妈也回来了。“时时这次放假放几天?”二姑问。“放到初八还是初九吧,不过他那个补习班初五就要去上了,在家待不了几天。”“那还带这么多作业回来,孩子不是太苦了吗?”二姑皱着眉,“时时现在就是太拼了,不过也到了这个时候,不拼还是不行。”“谁说不是呢?”等人都来齐了,菜也跟着上了桌。纪时面对一桌菜特别眼馋,县里虽好,但有些菜还是自家的品质最佳,而且二姑知道他现在能吃,什么菜都是烧的大份。虽然早饭吃得迟,但纪时早就饿了,他大口大口地吃菜,大口扒饭,让表姐忍不住朝他看了好几眼:“你到底多久没吃饭了?”“早上吃了早饭的,不过他今天等他爸开家长会等的时间久,又开摩托车回来,肚子肯定早就饿了。”纪妈解释道。二姑不由又开始问家长会的事,她也给表姐开过家长会,高中三年学校开家长会的次数其实也不多,但每一次开都是有重要的事要宣布。纪爸忍不住把纪时这次考了班级第一的事情又说了一遍,还在饭桌上把老驴夸纪时的话都复述了,纪时全程头埋在饭碗里当听不见,他爸这劲一上来一时半会就歇不了。表姐用筷子轻轻敲了纪时一下。见纪时不理,她又敲了纪时一下。等纪时终于抬起头,就看到一根大拇指竖在他眼前。“闭嘴。”纪时忍不住了。“纪时你不得了啊,这么和姐姐说话。”表姐挤鼻子弄眼睛,却又被二姑瞪了,“你从小到大考过一次第一给我不?高三的时候我还被你们班主任叫了家长。”表姐顿时又萎了。二姑对表姐可谓绝对统治,纪时觉得这更像是一物降一物,而且是相互作用的。以二姑的性格,表姐那种乐天无虑的性子是来折磨她的,但反过来对表姐来说也一样,不过她俩其实特别亲密特别好,主要因为她俩性格本质上都是特别有同情心的人。……纪时不知道他爸这牛要吹到什么时候,好在饭桌上都是家里人,他再吹也没人会说些什么,不过纪时很清楚,他考这个分他爸是真高兴,他在田里从年头忙到年尾,粮食蔬菜的价格都是靠天吃饭,一年里很少有眉头舒展的时候。可惜上辈子的他没能让他爸觉得欣慰。他心里只有愧疚。……回到家的第一天,纪时把书包扔到一边,去村里四周逛了逛,从村东兜到村西,又从村西兜到村东,他们村里在外上学上班的都回来了,纪时在隔壁邻居家蹭了一盘象棋,他好多年不下了,难得玩一趟。不过他也会被人叫过去帮忙辅导作业,他们组里上初中的小孩还挺多的,纪时刚去这家又被叫到那家,人家主要是看他闲着,要是纪时这会儿把自己关在家里也没人会上门找他,村组里的高三生数得过来,谁也不好意思耽误了别人学习。当然,小学生就少了,他们村里的小学生现在基本都和父母一起住在外面,还在镇上小学上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家里空气好又安静,纪时晃荡着任由风吹在脸上,只觉得心情都变好了不少。“噼啪啪啪……”门口传来一阵响声,纪时出来一看,隔壁邻居家的外孙子们正聚在一起在河坝上放炮,看纪时过来,只笑嘻嘻地问他要不要来。纪时也被分了一根,火一点,顿时放出火花来。虽然还没到除夕,不过学生都放假了,四周围就全部都热闹了起来,有人在树上爬上爬下,也有一群小孩追着到处跑,或者吊着一个麻雀晃来晃去的,纪时出于矜持没有参加未成年人的游戏,不过村西和他的同龄人喊他去打篮球,他立刻跑着去了。他们村是没有篮球场的,这种设备只有镇上的小学和初中才有,不过俗话说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不知谁在家门口的电线杆上装了一个铁圈,刚好能当篮筐用。纪时出了一身汗,下午甚至还打了会乒乓球。也是两张方桌拼在一起,有球拍就能打,唯一的缺点是方桌比球台要高不少,打起球来稍微费劲了些。纪时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纪爸和纪妈白天回家就开始打扫卫生,他也想帮忙的,被两人赶出去玩了,等他到家,纪妈已经在灶前忙碌了。家里过年的菜还没买,纪妈打算明天骑着三轮车去进货,初二回娘家,姑姑们都会集中到纪时家,他们要把那天烧的菜准备好了。所以纪妈和纪时打了招呼,说这两天回来没什么好菜吃。纪时一点也不介意,他在县里每天都吃得不错,回来先在二姑家吃了顿大餐,根本也不用吃什么好菜。“你去屋里待着,这边钻风,冷呢。”纪时嘴上应着,偏偏一直赖在厨房里不肯走。纪妈把灶膛前的专座让出来:“给你做,你来帮我添把火。”“好啊。”纪时一屁股坐上泡沫垫,确实有点矮,他腿伸不直,纪妈又换了个稍微高点的凳子给他坐,“火不要太大,刚刚已经烧了阵了。”纪时闻着厨房里特别香:“煮的排骨汤?”“下午就烧着了,我就不相信这次还不烂。”纪妈一副恶狠狠的表情,她别的菜都烧得很好吃,就是肉怎么都烧不烂,纪时小时候经常挑,说她烧的肉咬不动。“喝汤也一样的。”“没事,我买的勒排,就算不烂肉也好吃。”纪时忍不住说:“你不是说没有好菜吗?怎么还煮了汤。”“你晚上不要写作业吗?要动脑子的事,不吃饱了怎么行?柜子上头有个装核桃的盒子,你等会记得吃,补脑啊知道吗?”纪时:“……我不喜欢吃核桃。”纪妈又强调了一遍:“补脑。”纪时:“……”以形补形吗这是?不能因为核桃长得像脑袋就觉得它一定补脑啊。不过说归这么说,纪时还是乖乖去柜子里拿了那盒核桃敲开吃了,不为别的,因为核桃真的很贵。第98章 除夕 除夕生活回家之后,纪时以最快的速度写完了自己的英语试卷,连带把期末的那张考卷过了一遍,一次性写十来张同科目的试卷,纪时都不由有些头昏脑胀,但假期的试卷不管是难度还是变态程度都不如期末考试卷,期末那张考卷纪时光生词就记了好几页。所以在写完英语卷之后,纪时没有急着开启别的科目,他背单词去了。在家就这点比较好,背书特别方便,想背什么背什么,唱歌都没人管,在出租屋和宿舍却多多少少要避讳一些。这次期末的英语卷给了纪时当头棒喝,他一直觉得自己英语挺好的,不太需要专门花时间复习,可这次一考,他发现自己遇上不会的题目也没辙。而且当错题量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哪怕他个人比较擅长这一科,在考场上还是难免觉得恐慌。他单词背得很用心,抱着积累的想法,哪怕下次考试乃至高考都用不上,但积累是一个让自己身心舒畅的过程,是属于学习本身的快乐。根据纪时的经验,一般他学了一个生词之后,总会在之后很迅速地再次见到它。纪时捧着单词本,从家门口晃到到屋后,口中念念有词,就像在念经似的。他们家院子里原本有三棵银杏树,一开始被砍了两棵,最后一棵也在他高中的时候被砍掉了,留下了光秃秃的树桩,纪时靠着树桩转了一圈,没敢在后面跑,因为墙底下都是绿苔,踩上一脚很有可能会滑倒。一转眼,就到了除夕这一天。纪爸纪妈两人把家里该清的清该扫的扫,连纪时房间的窗户都擦干净了,不见一丝灰尘,不过他家这栋房子是几十年前纪爸纪妈结婚的时候建的,用的还是老式的那种玻璃,现在摸着凹凸不平,就算擦干净了视野也不清晰。纪时什么忙也没帮上,只有在贴春联的时候帮他爸刷了糨糊,抹在春联边角上,等他爸踩在凳子上贴的时候递给他。纪时小时候的春联都是人手写的,红底黑字,上面写着寓意家和万事兴的句子,现在就变成红底烫金的字了,时髦值约等于零,但是农村人喜欢,而且贴着金的确实显得屋子亮堂一些。纪爸从大屋贴到房间,又从房间贴到厨房。除夕的早上还要给家里的祖宗们烧纸,祈祷祖宗保佑,纪爸还要带着纪时去上坟,他们村组里基本都是姓纪的,祖坟都在村西一个角落里,纪爸和纪时出门的时候,路上刚好在化冻,干干净净的鞋子走着走着就全沾上了泥。一路上,他们也能遇到村里的邻居和本家,大家停下来闲聊会儿又很快都离开了。纪爸和纪时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倒不是不能并排,只是村里的小路太窄,两个人一人走在路中间的话,另一个就要掉到河沟里去了。最近没怎么下雨,河沟里也没水,河坝上都是之前扔上去的枯枝,反而是杂草长得最凶猛,把路都给占住了。纪爸会在路上聊聊他最近看的新闻,还有村里最近发生的神奇的事情,让纪时去猜谁做了什么。纪时小时候还是能猜到的,现在和村里人接触少了,很多人他都忘记对方叫什么了,自然什么也不知道,纪爸这个时候就会笑眯眯地给他揭晓答案。上坟的时候走的是一条路,回家了就必须走另一条路,他们一般是从家东头的那条路往北走,再从二姑家旁边那条路回去,回去的时候,二姑父也刚好上坟回来,和纪爸纪时打了个招呼,纪爸让纪时先回家,等回过家了再去二姑家玩。这是他们这的传统,也是规矩,纪爸他们这一代始终认真遵守着。回到家之后,纪妈也已经把粉炒好饭煮好,他们就吃这个做早饭,这也是习俗,炒粉也不是一般人印象中卖的粉丝或者粉条,而是大块的粉块,和韭菜一起炒着吃特别香,纪时也尝不出那是什么做的粉,感觉有点像集市上卖的凉粉的味道。“吃过饭你再去看看大棚。”纪妈提醒纪爸,“下午你也别上桌子,别人喊了都别去,家里还有事要你弄。”“过年了他们家里没事做吗,还摆桌子?”纪时好奇道。“几个人一喊桌子不就搭起来了吗?咱们这边闲人又不少。”上桌子就是上牌桌的意思,春节期间几乎从初一到初七都没得歇,天天有人上桌。纪爸其实去得不太多,但是冬天活儿少,他闲着没事做就会跑人家家里看牌,看过了就被催着上桌,尤其现在炸金花比较流行,牌桌上人越多越过瘾,反而人少了没什么意思。但他们家也不是完全闲着的,家里长了大棚要时常盯着,气温上来了要开棚透风降温,温度低了又要早点关上,青椒西瓜这些经济作物都是比较娇贵的,这两年长多了经验出来了,以前没经验的时候,好好的苗说不活就不活,纪爸和纪妈不知气了多少回。可气完该长还是长。纪爸一直觉得自己没财运,农作物的收成看天,不会年年好,也不会年年差,但他们家收成好的时候东西价格就低,价格高的时候要么没种要么种得少。家里整体还是缺钱的,纪时又是高三,他们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纪时身上,对田里就不得不有所疏忽。但今年和往年不同。开过家长会之后,纪爸只觉得干劲满满,做什么活儿都有动力,他这两天遇上谁脸上都带着笑,就跟中了奖似的。别人问他是不是遇上什么好事了,他也不说,但还是成天乐呵呵的。等吃过这顿晚早饭,纪妈中午也不做饭了,因为今天是除夕,年夜饭本来就比平时要吃得早。“时时你也别成天看着卷子,有什么想吃的不,和你姐一起去超市买。”“超市里挤死了,姐她早上从超市回来,说再也不想去了。”镇上就一个超市,每逢佳节用人山人海形容都不夸张,收银台那边排了一大堆人,几乎所有人家的消费力都展示在这几天,给小孩买零食的,给老人买年礼的,个个都来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