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5-03 21:55      字数:4248
  考场里只有翻卷子的沙沙声,所有人都专心致志地盯着试卷,没有人抬头,一支支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做着演算。考场的氛围和自习的氛围还是不一样的,自习的时候纪时的心情是很平静的,但在考场上,他会忽然产生一种紧张感,但这份紧张却并不会影响他做题的效率,反而算是一种推进力。一股竞争感。……填空题难度不大的话,那难度自然是在大题上,纪时是这么猜测的,结果也差不多。毕竟都高三下学期了,出卷老师也没必要出点简单的试卷糊弄他们,毕竟高考总不可能年年简单,但试卷的难度一般是讲究分布的,全部是难题也没什么意思,160分的总分,全员考96分以下就能体现出差距吗?这显然也是做梦。纪时做到第一道大题就觉得不太对劲。尤其是刚从填空题的愉悦感里出来,猛地碰上大题他也有些不适应。纪时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整起来!第一道大题是道几何题,纪时一向觉得需要论证的几何题比代数题稍稍简单一点,当然,几何题能想到突破口就能得分,可一旦想不到,那是不管怎么使劲都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把题空在那里,代数在这一点上就稍微好点,按步骤来说不定还能得个一两分。纪时他们之前有次考试,好像就是数学特别特别难那次,据说只要写个解老师就给一两分,这让写了“解”的同学大呼庆幸,纪时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在高考里出现,但他现在做题就是不管会不会,先把“解”字放上去再说。好在这道几何论证题是第一道,内容虽说不太简单,但认真琢磨还是能想出解题步骤的,可能老师们也不想他们在第一题就栽了,不然第一道题就扣一堆分数,后面的题还怎么答?写完第一道大题,纪时的表情也稍稍和缓了些。他继续去看第二题,第二题居然有三个小问,这在他们平时月考里很少见,一般来说,大题的前面几道都是只有两小问的,只有最后一题或者两题才会有三个小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出卷老师的温柔。最后一题通常15分,三个小问一问5分,基础差不多的都可以答够5分,再好点也有不少学生能答够10分,至于15分能答满的学生确实不多,可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能拿到分数的,可一旦改成两小问,一问7分,第一问的难度就会加,数学稍稍不行的学生就可能一分也拿不到。但这次考试居然是前面的二、三、四三道大题都是三小问,最后的五、六两道大题是两小问。就……有点过分了。但纪时估计,老师们就是想通过大题展现差距,毕竟这次填空题的难度着实有点小,至少有一大半的学生能拿满分。在z中这边,高一高二的时候数学不及格挺普遍的,一个班都有那么十来个人不及格,可分班之后,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数学不及格的人数都会变少,基本就剩那些数学偏得厉害的学生,不管考什么难度的试卷他们都没法及格。这和高二高三慢慢适应数学教学的模式有关系,也因为高二高三更贴近高考,老师们出卷的时候很注重难度的分布。像这张试卷,只要填空题的70分能拿到手,剩下的大题只要会两道就能及格了。当然,对于第1考场的学生们而言,及格这个要求就是蔑视,他们每个人只会极力争取满分。纪时也是一样。看到第一道大题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考场上时间有限,他不仅要合理分配好时间,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把能拿的分数全部拿到手。第二道大题纪时思考了几分钟,最终没有任何障碍地解了出来。接下来是第三道题。阴雨让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考场上也亮起了灯,但纪时这段时间都没有抬起过头,他双眼专注地盯着试卷,脑海中没有别的东西,视线随着笔尖不断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得确保自己所写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正确的。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他不能犯基础性错误,尤其是抄错数字,那是最浪费时间的。“因为l对应的……,故……”又解完一道题,纪时却连深呼吸的时间都没有,他立刻将视线下移到了后面一道题。看到这道题的一瞬间,纪时忍不住在心里喊了声“耶”。很巧,这题他上周才刚做过,而且这题本身也不难,恐怕是老师们放上来调剂用的。现在的出卷老师一个比一个可怕,他们知道学生们习惯了做从易到难的题,就故意把难的题目放在前面,把简单的放到后面,等学生被前面的题搞崩溃了,后面的题也没心思看了。这道题为纪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他几乎都没有多思索,整道题一气呵成,很快就把答题纸写满了。当然,这种事情考十次试也不过才遇上一次,而且高考也很少有遇上以前做过的题的情况的,毕竟题目都是老师们现出的,压根就不会和某个参考资料重合。他们老师经常和他们描述高考出卷的情况,什么出卷老师被关起来待在一个地方出题巴拉巴拉,形容得挺暗无天日的,所以他们就忍不住去想,高考题之所以能那么变态,一定是出卷老师遭受了非人折磨的缘故。纪时做到倒数两道大题的时候还有半小时,这基本和他期末考试剩下的时间差不多,但这个时间已经算是挺紧的了,主要是他在前面几道题上花的时间太多了。他不知道高考遇上数学帝的卷子会怎么样,题目不知道能不能写完,但他希望还能保持平时月考的节奏,哪怕最后那道大题没法解完,也比根本来不及写要好。这次的倒数两道大题果然是有难度的。纪时这次的运气也不算好。之前有几次月考,他都是在最后时刻忽然来了灵感把题解出来了,但这一次,他思考了很久,最后一道题的第二问他还是没能解出来,还不是那种解到一半时间不够了,是他完完全全没有思路,只能把题目空在那里。监考老师来收卷的时候,纪时还对那道题有些依依不舍,哪怕监考老师已经把试卷收上去之后,纪时还在原地赖了会,笔在草稿纸上勾勾画画,回忆这道题的要求,看自己能不能多写几个步骤。好在后面的附加题难度都不是特别答,纪时好歹从头到尾都答完了。考试结束的时候,纪时依然坐在那里,有好一会儿都不想动。一直到姚蒙来叫他:“你不回去吗?”“哦哦。”纪时才恍然回过神来,“这就走。最后那道题没解出来,我这会儿脑子里都是那道题。”“我也没解出来。”隔着一排座位,许谅叹了口气,“做到填空题的时候我还觉得挺顺的,结果一到大题,我大脑都快爆炸了。”“谁又不是呢?”姚蒙耸了耸肩,“好在我及时舍弃倒数第二题,不然我最后一题的第一空都没时间写。”“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越来越不友好了。”许谅感慨了一声。他这次的年级排名比纪时好不少,好像是第10的样子,但因为期末的数学没拉太多分,他总分就没进到年级前5。两个强化班年级前10的位置也不稳定,基本是轮流坐庄,偶尔也有班级排名30名以后的学生突然冲到前5的情况,那和各科的难度、老师给分的松紧度都有关系,老师改得松,分差就小,区分度体现不出来,平时成绩靠后的学生就会冲到前面去。“晚上在教室上自习吗?”姚蒙问纪时,“我们正好一起研究一下最后那道题。”“行啊。”纪时掏出电话,“我把周伟乐叫上。”“好。”这学期纪时也越来越嚣张了,都直接把手机带到教室里,不过这么干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老师们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管,也管不了,高三生的心理压力是三年里最大的,学习上压力大,生活上就该宽松点,学习上压力小,生活上就该紧绷点,z中一直是这么操作的。周伟乐果然也没走,一接到纪时电话他就答应了,他说他也没能把最后一道题解出来。“既然许谅和周迪都没能解出来,那咱们解不出来也正常。”“这话只能安慰自己吧?”黄雅琼叹了口气,“考一次数学我就要伤心一次,都不知道你们这些能把扣分控制在10分以下的人是怎么做到的。”“我这次控制不了。”姚蒙叹了口气,“我最后两道题都空了两问,应该要扣个14、5分吧?”“一点也没想到?”“倒数第二题好点,我稍微写了一两个步骤,但是最后一题就是空在那里。”“时间太紧了。”纪时把草稿纸拿出来,“我记得那道题是这么问的,你们还记得不?”大家凑到他桌子这边,看纪时把那道题目的要求写在草稿纸上,那道题题干挺长的,回忆起来也不容易,过了几分钟,大家才把题目完整地拼了出来。“这就差不多了。”“来解吧。”在教室里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纪时也不用担心老师来收卷,所以他的状态要比在考场上放松得多。但这道题确实有难度,一时半会很难想出究竟该怎么解。纪时在草稿纸上演算了一会,全程表情都很严肃,他也不管其他人的进度怎么样,自己一门心思投入在这道题上。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他才只有一点思路。“还没解出来?”“没呢。”周伟乐吐槽道,“所以这种题出在月考卷上就不合理,到底哪个天才能解出来啊?”“人出卷老师出题的时候就没想过让你把这题给解开。”黄雅琼笃定。“变态啊。”周伟乐抱着头,“不拿满分,我的人生就没有意义。”大家不由把目光斜过去:“能别装了吗?太假了。”第111章 难 乌鸦嘴考试结束必然吐槽老师变态,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好在上晚自习的时候这道题还是被他们给解开了。“我去!”“哎,啧!”纪时这一片立刻响起一阵唉声叹气声,并不是因为题目有多难,而是——这道题其实比他们以为的要简单很多,但是出题的角度实在是太刁钻了,不真正把题目做出来根本想不到。“还能这样?”“无语了简直。”连黄雅琼都忍不住感慨,如果一开始有思路的话,这道题给她做都没问题,一旦思路通畅了,解题是水到渠成的事,可他们就是想不到。在考场上想不到就得认。纪时给许谅发了条短信,说他们把题目解出来的事,那边的回复也来了:“题目是不是很简单?”“嗯……”看来许谅那边也把题目给解出来了,数学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旦找不到最终的解题思路,头想破了也解不出来,可只要找对了路子解题就嗖嗖的。可在考场上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纪时把手机收起来,不再纠结那道数学题,考都考完了,再纠结也没什么用。他把之前的化学资料拿出来,看了十几页,他这次带的复习资料有限,是昨天带回出租屋,今天又从那边拿过来的,主要是刚刚他一直在解数学题,没空去老师办公室拿其他资料,这会儿也挺晚了,办公楼里面还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黑漆漆的地方他去了跟做贼似的。“你可以去拿啊,今天老师怎么可能不在?”黄雅琼笑道,“明天这会儿卷子肯定都在咱们手上了。”“算了。”纪时晃了晃手边的资料,“我这些也够用了。”他很清楚,这一个晚自习看的资料对他考试的帮助很有限,提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这些资料上毕竟都是他这段时间的复习成果,与其说纪时在回顾复习成果,不如说他在通过这种方式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