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作者:苇衣      更新:2023-05-04 00:44      字数:3960
  杜平笑道:“张天当初叛变不就是因为杀了卫帮主吗?我们重查一遍推翻此案,说不定还能再招安他一回,你说有没有道理?”她说得漫不经心,勾唇一笑,似嘲讽似无奈。丁堂主蠕动嘴唇,终是没说话,仿佛被她说服了。杨东日指尖抖起来,他赶紧将手藏入袖子。他抬头飞快瞥去一眼,只见郡主脸上每一个表情都含着深意,那双眼睛仿佛看透一切。她知道了,她肯定知道了。怎么办?她会当众公布真相吗?他慌了神,赶紧找理由:“不行,不能翻案!岳父不能死得不明不白,真凶已经逃脱,我们无法将真凶绳之於法,这是岳父亲口指证的凶手,我们不能这么做!”卫淑婷闻言一愣,慢慢转头去看他,一双美眸一眨不眨。杨东日心虚,嘴上话也跟着变多:“如果要赔上岳父的清白,我宁可赔上自己性命!”他最后一句话嗓门响得几乎掀破屋顶,大义凛然。不少人听得肃然起敬。卫淑婷觉得身体力气都被抽空,东日这个人,一向越心虚声音越大,他在害怕什么?杜平微微一笑,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走到杨东日面前,似乎很满意他的回答:“果然英雄气概,不亏是卫小帮主的父亲,我成全你。”说罢,她侧首望向卫淑婷,笑问:“卫氏,你可还有其他话要说?”卫淑婷闭了闭眼,凝眸望着夫君,哑声问:“你想去?”杨东日握住她的手,情真意切:“淑婷,为了爹为了翎儿……”卫淑婷将自己双手抽回来,垂眸,低声回答:“郡主,我无话可说。”杨东日的双手就僵在半空中。杜平笑意不止,拍拍杨东日肩膀,亲切道:“你能如此舍己为人,大忠大勇,我为朝廷表示感激。”拍了两拍,她扬声道,“来,身边摆着茶水的都举杯,咱们以茶代酒,聊表敬意,为大英雄送行。”说完,讽刺一笑。第102章 一语道破天机。江南乡间,铺天盖地的绿色田地,细细长长的稻子被和风吹弯了腰,柔顺又光滑,待人采撷。真是一片好风景!比京城的奇花异草亭台楼阁更吸引她。杜平一身干净利落的劲装,深深呼吸一口气,心情大好。她忍不住蹲身下来,轻轻摸了摸绿色水稻,毫不在意鞋面沾染泥土,问道:“今年算是大丰收吗?”陈千瑜站在她身旁,笑道:“照这势头来看,只要别突然来个天灾人祸,收成一定不会差。”杜平笑道:“放心,这次周总兵一定会打个大胜仗回来。”江南商会中,韩老虽还站着会长的名头,实际上已退居身后,不再管理日常事务。现如今全靠陈家和欧阳家支持大局,尤其这回秋收,从根本上换了法子,大伙儿忙得脚不沾地。欧阳晖多年不带领商队,大多交给儿子们打理了,好久没干耗费体力的活计,这次步行田野乡间,腿都快断了,郡主竟然连轿子都不坐,还精神气这么好。他气喘吁吁扶着腿,“郡主,你都快绕一圈了,是有什么想看的东西?”杜平笑着起身,“该看的都看了,该去会会这里的村民和村长了。”陈千瑜也有点拿不定她心里的想法,试探道,“郡主觉得我们之前递交给您的筹划不妥当?可有不满意之处?”杜平摇头否认:“你的法子很好,只要按照你说的做下来,应该能达成我们的目的。”前面就是村头一棵百年老树,枝叶茂盛,树干粗壮,树的周围是一大块空旷土地,天气热的时候村民们常来这里乘凉。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大群村民聚集在这里,中间站着一个老头儿,应该就是村长。四周还零零落落站着几个豪绅,身旁围着一群身强力壮的家丁。杜平一边走一边问:“商会来了多少人?”她比了比村头那儿。欧阳晖摸一把汗,“商会就五个人,另外从漕帮雇佣了二十个人,以免出现混乱。”杜平笑了笑:“想得挺周到。”陈千瑜还在观察杜平的表情,感觉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忍不住问:“郡主是否还有其他打算?”本来这事儿已完全交给商会了,可永安郡主说是头一回实施,非得要跟来看看。猜不到她想看什么。计划一早就定好,郡主批阅过也同意了,她还想额外做点什么?可为什么不直接下命令呢?怕他们不同意?有什么事情会让他们哪怕违抗命令也在所不惜?陈千瑜不禁打了个冷颤。就在她以为郡主不会回答的时候,杜平突然开口:“我一直想在江南做点事,你们也知道这点。”顿了顿,“我想做的事,只靠我自己的力量完全不够,所以我想到了漕帮,想到了商会,甚至拼命借官府的势……但是,还是不够,远远不够。”杜平停下脚步。在江南,只要不是揭竿起义,凭着手握漕帮和商会两大势力,足以横着走了,再加上当朝郡主的身份,连总督都得礼让三分。陈千瑜连打两个冷颤:“我以为郡主只想让百姓手里多点钱,稍稍改动今年税赋的交纳之法。”您大小姐还想做什么?只做这点就称得上胆大包天,若不是黄总督和章知府帮衬着,商会也不敢动手。杜平看她,轻笑一声:“差不多。”然后继续往前走。陈千瑜一颗心高高拎起,什么叫差不多?还有哪些地方跟您想得有差?您今日是不是打算先斩后奏干点什么?欧阳晖也听出点什么了,脚步越来越慢,胆战心惊的,待会儿不会打起来吧?会流血死人吗?杜平缓缓开口,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若一直由我们强行给予,这事儿长久不了,做商人的利益至上,哪怕我强制下令,施舍出去的也只会是残羹冷炙。”欧阳晖赶紧表忠心:“不会不会,只要是郡主的意思,我们肯定照着办,半点水分也不参。”杜平又笑了,看他一眼,又看陈千瑜一眼。她望着前方,开口道:“他们得学会自己争取,我希望他们知道,遇到不公正的事,遇到被欺凌的时候,除了默默忍受,他们还有其他选择,他们可以团结在一起,自己斗争得来的,才是真正能握在手里的好处。知道百姓会反抗,以后官府和商会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才会收敛。”陈千瑜停住脚步,怔忡地望了前方的背影一眼,她很快回神:“该防备的包括商会?”杜平回答干脆:“包括商会。”欧阳晖却松一口气,笑了,觉得郡主这想法太天真,以往接触的都是达官贵人,怕是不知道普通百姓有多愚昧无知。他开口劝解道:“郡主,他们不敢的,你太高看这群乡民了,他们一看到官兵就只会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哪怕看到个村长乡绅什么的,都唯唯诺诺的,哈哈,天生就是被奴役的命,您能想到他们,这回下令帮他们一把,已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福分。”杜平瞅他一眼,似笑非笑,“那是因为他们还没尝过甜头。”欧阳晖一怔。“欧阳家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前,有想过会发展到今日这步吗?乡民也是一样,当他们发现反抗能带来好处,他们会豁出性命维护。”欧阳晖咽了咽口水,“可是他们手无寸铁,没人会怕他们。”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快走到村头那棵大树下了。杜平微微一笑,视线投注到不远处的豪绅和他们带来的家丁身上,就这么点人也敢来摆架子,勾唇道:“胆子真大……”欧阳晖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点头同意:“这些乡民胆子的确变大了,竟敢和村长乡绅面对面。”话音一转,又抓紧机会拍马屁,“哈哈,这也多亏郡主,他们知道商会这回会给他们撑腰,所以都敢站出来。”杜平又笑了,她说的胆子大可不是指乡民。陈千瑜突然从后面发出声音:“郡主觉得,乡民们能斗过地主豪绅?”杜平淡淡道:“你们都念过书,真的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两人都向她望来。“有没有人算过,天下百姓有多少人?官府又有多少人?地主豪强又有多少人?如果把最底层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你知道这是多大的力量?天下有哪支军队可以抗衡?”欧阳晖又是一怔,喃喃自语:“这又不是比谁人多……还得比比脑子的……不是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吗?”杜平微笑:“你还是没明白。”她轻叹一声,语气中透出难得一见的焦虑:“得民心者得天下,我想尽量给李家挽回一点气数。”她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看那个遥远的京城,“我有时在想,这个天下,究竟是多数人的天下,还是少数人的天下……”他们三人走到村头时,场面骤然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直勾勾望过来。杜平打扮很朴素,甚至还是陈千瑜穿得更花哨些,但所有人都朝她看来,那张脸在人群中连掩藏都做不到。她不慌不忙,笑道:“我们也是江南商会过来帮忙的,”她向众人介绍,“这两位一位是陈氏家族的家主,另一位是欧阳家的家主。”顿了顿,她朝商会先抵达的那五人打招呼,“情况怎么样了?”那五人的腿都抖了抖,他们曾远远地见过永安郡主,如此出挑的一张脸,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可郡主不愿表露身份,他们只能跟着装作不知,回话道:“村长和乡绅都不同意,我们还想再商量试试。”“再商量也没用,我们不会答应!”站在中间的那个老头儿精神不错,拄着拐杖嚷嚷,那双眼睛也忍不住往杜平脸上凑,“我是这个村的村长,我说了算。”杜平扬眉,“呵”,她笑了一声,“谁说你是村长?官府任命的?”她可没听说官府能把手伸到这么下面,都不知道是被哪几个豪绅提溜出来的。村长一脸愤怒,“你个女人家懂什么?我们家代代相传,村民都认我这个村长!”他高喝一声,去看周围站着的村民,目光炯炯质问,“你们说是不是?”村民们唯唯诺诺,有人不应声,有人被压制惯了,低低地应声:“是,是。”“村长说得对。”村长一脸趾高气昂:“听到了没?这里不欢迎你们,怎么收粮怎么卖粮轮不到你们插手!我们有自己的规矩。”他停了停,又想到这些人毕竟是商会的人,以后生意上的事还要指望他们,收敛几分,软硬兼施,“乡亲们都没读过书,什么都不懂,你们突然改了规矩,他们也不会,还是老法子吧。”旁边有个穿富贵衣裳的中年人开口,应是附近几里的地主,“祖宗传下来的法子自然有祖宗的好处,散了吧,散了吧。”有些村民还真被说服,扛着锄头转身,打算回家。杜平嗤笑一声。“一村之长,本应想办法让全村过上好日子,日日有肉吃,年年有余钱,你倒好,我们把法子都递到你面前了,还想尽办法推脱,不就是碍了你的好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