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不止有功劳还有苦劳
作者:尘墨墨      更新:2023-05-04 03:39      字数:2243
  九陵长公主的质问铺天盖地的砸过来。南梁使臣被砸的脑袋晕乎乎的,不知该如何回答。这笔迹可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至少得见到敬王的笔迹。敬王的笔迹肯定流传不到大齐来。九陵长公主倒是常见到,可这封信一看就知是男子的笔迹,莫非九陵长公主逃离敬王府的时候,还带了敬王的笔迹,特意找人仿造了这么封信。南梁使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他们都在质疑这封信的真伪。可不论他们怎么辨别,都难从这封信上看出疑点来。就连这写信的纸都是南梁独有的。纸张迎着阳光,能看到内里特有的纹路,他们就算没用过,也见过这样的纸。莫非这信真是敬王所写。九陵长公主虽然是和亲的公主,但敬王和她相敬如宾,九陵长公主虽然年纪不轻了,但姿容绝美,她若是有意诱惑敬王,要敬王送她回大齐探亲,敬王能抵抗的住诱惑吗,晕晕乎乎的就写了这份承诺书,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他们都是过来人,枕榻之上不知道做过多少承诺,有些认了,有些打死不认。可这是敬王和九陵长公主的私事,他们却是奉皇上之命来接敬王妃回去,这是公事。千里迢迢来接人,结果空手而回,这不是白跑一趟吗?南梁使臣陷入纠结,没人说话。大齐百官纷纷站出来。之前他们都奏请皇上以国家大事为重,让九陵长公主随南梁使臣回去,现在知道是敬王承诺在前。做人当然要信守承诺,敬王承诺了做不到,九陵长公主气急之下回京,就和寻常女子在婆家受了气,回娘家小住几日一样,不是什么大事。这只是人家夫妻两闹了点小矛盾,还上升不到国与国之间。该接九陵长公主回去,但来的应该是敬王,而不是南梁使臣。敬王什么时候来,九陵长公主什么时候回。大齐百官底气十足。反倒是先前颐指气使的南梁使臣虚了。南梁使臣望着九陵长公主道“敬王病重,没法来大齐,这才差遣我们来接王妃回去。”皇上看了南梁使臣一眼道“你们南梁敬王不是三天两头的病吗?”“南梁那群庸医治了十几年也没能治好。”“朕的女儿紫宁公主医术高超,敬王正好可以趁着来接人的机会把那些陈年旧机一并根治了。”对敬王,皇上是没好脸色的。他知道这可能不是敬王的本意。但皇上一派人去接九陵长公主回大齐团聚,敬王就“病”了。每每总不能如愿,日积月累,皇上对敬王这个病秧子妹婿很是没有好感。南梁使臣面露苦色道“敬王体弱,没法远行,不如让紫宁公主随王妃一起去南梁?”南梁使臣话还没说完。东凌侯动怒了。没见过这么蠢的使臣。皇上连九陵长公主都不想他们带回去了,还想把他女儿一并带去南梁做人质。怒气大的一种程度的时候,东凌侯都不屑和他们争辩,直接轰人了“来人,把他们拖出去”文武百官震惊。南梁使臣不敢置信。要命的是议政殿上,还真进来几个侍卫。只是人进来了,拖不拖人,还得皇上点头。“拖下去。”皇上道。侍卫就过来拖人了。南梁使臣恼道“我们是南梁使臣,来接九陵长公主回去的。”“大齐不能这么对我们。”南梁使臣的说话声越来越弱。他们走后,九陵长公主也福身告退了。大殿热闹了会儿,清净下来。皇上是通体舒泰。下朝后,他回了御书房,让人把九陵长公主传来。皇上问她道“这主意是镇北王世子想的”九陵长公主望着皇上道“臣妹不知,早上醒来,枕头底下就压着那封信。”敬王的笔迹她看了十几年。那封信,她没怀疑过是假的。她还以为是敬王派人送来给她解围的。皇上让福公公派人传顾韵峰进宫回话。福公公不忍心道“宫里新进了一批贡果,奴才给公主送去,顺带问问镇北王世子”“也好。”皇上道。福公公亲自去挑了一箩筐贡果,然后去镇北王府。看到顾韵峰那张受伤的脸。福公公“。”福公公问顾韵峰脸怎么受伤了。顾韵峰随便说了两句,岔开话题道“福公公来找我是?”“皇上让世子爷进宫回话。”福公公扯了嘴角道。福公公出宫,就是不想顾韵峰进宫见皇上的,免得挨骂。但见顾韵峰这样,福公公觉得应该让皇上瞧见。多好的女婿啊。皇上一句话,不辞辛劳的奔前跑后,大半夜的还去东凌侯府挨揍。不止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就这样,顾韵峰进宫了。不想受伤的脸被人瞧见,他特意戴了张面具。皇上见顾韵峰一脸伤,也是吓了一跳。一问之下是东凌侯揍的。皇上龙颜大怒“让他进宫帮朕出主意,他就装病。”“揍起朕的女婿来,倒是一点不手软。”顾韵峰静静的站在那里听皇上训斥东凌侯。训斥完。就带着皇上赏赐的端砚出了御书房。那块端砚都没进王府,顾韵峰直接送去东凌侯府给赵诩了。这计谋虽然是他想出来的,但没有赵诩相助,绝不可能成功。卫国公府。书房。卫国公坐在椅子上,听大臣说议政殿上的事,他的脸阴沉沉的。好不容易把南梁使臣盼来接九陵长公主离开。结果九陵长公主偷溜回京,却正大光明的留下了。南梁使臣正大光明的来接人,最后被扔出京都,灰溜溜的离开。仅仅因为一封信,无理变成了有理,有理反倒变成无理了。不论那封信是真是假,南梁都休想在九陵长公主逃回大齐一事上做文章。南梁要是否认那封信是假的,换回来的只会是大齐的讥讽。讥讽南梁敬王敢做不敢当。毕竟枕边风,哪个男人没被吹过。卫国公气的胸口痛。那种不论他想做什么,始终都成功不了的打击,他受够了。大臣见卫国公神情抑郁,没敢多待,匆匆告辞。他前脚走,后脚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窗柩上,送来更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