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作者:尘墨墨      更新:2023-05-04 03:46      字数:2180
  李嬷嬷如一摊烂泥般跪在地上,早已经忘了求饶,整个人被恐惧笼罩。她没想到自己来杀周嬷嬷灭口,会落入紫灵的圈套。而且这个圈套是个她量身打造的。昨天朝华宫闹鬼给她埋下怀疑的种子,再到假借皇后传召,一步步把她引入朝华宫。那些传话公公说的话都是紫灵经过严密推测的。李嬷嬷到了朝华宫,说明她的安排很成功。还有福公公,紫灵让他帮忙,他便帮忙。一早上,紫灵送了两口大箱子进宫,让福公公找人抬进朝华宫,等皇上下朝后,把皇上和左右相从朝华宫后门带进去。可怜福公公,不知道壮了多大的胆子,才敢让皇上走后门。而且朝华宫的后门还没那么好走,因为朝华宫是进宫,后门落了锁,十几年了,锁都生锈了,钥匙半晌打不开。皇上是翻墙进的,右相和左相是被暗卫带飞进来的。芊芊就在朝华宫等他们。芊芊的任务是看着皇上,让他千万别在愤怒之下出去砍人脑袋。皇上根本不知道紫灵在做什么,问芊芊,芊芊只说“姑娘说还不到她露面的时候,让皇上耐心等着,千万不能出声。”皇上能怎么办?女儿让他走后门,他堂堂皇帝都照办了,不说话又算得了什么?好在只等了一刻多钟,李嬷嬷就进来了。皇上脸上杀气腾腾。虽然他从未想过立二皇子为太子,但他也从未想过二皇子会不是他儿子,是齐王之子。这些年太后和齐王着实演了一出好戏给他看。齐王无子,为了生儿子,不知道纳了多少妾室,齐王妃和齐王的关系一再闹僵,还和太后置气,和向着太后的皇后置气……结果齐王妃的儿子在宫里,是二皇子!卫国公把持朝政的时候,曾有一半的大臣奏请皇上立二皇子为太子!愤怒灼烧着五脏六腑,皇上几乎站不住。他迈步去凤鸾宫,福公公跟在身后劝皇上保重龙体。左相和右相连忙跟上,还有被抓的李嬷嬷。两位相爷对紫灵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没想到云妃一案,皇上查了许久,毫无头绪,世子妃不住皇宫,却把这案子给破了,还顺带牵出二皇子的身世之谜。可惜是女儿身,否则皇上哪用得着为立储之事烦心啊?让两位相爷更佩服紫灵的还在后面,紫灵不当让李嬷嬷亲口认了周嬷嬷招供的事,还有周嬷嬷和卫太医的供词。到这里,大家才知道卫太医并非是紫灵的恩师,是紫灵怀疑卫太医当年离京是知道些什么,顾韵峰出谋划策,联手给太后挖的坑,通过太后的手接卫太医回京询问。都说借刀杀人,棋高一招。可镇北王世子和世子妃是递刀给别人,让人高高兴兴的捅自己两刀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啊。一个镇北王世子妃就够聪慧了,再加上镇北王世子,夫妻两联手,唯有四个字能形容——所向披靡。李嬷嬷被压着从朝华宫出去,宫女太监瞧了不敢置信。以为李嬷嬷是擅闯禁地朝华宫被皇上逮了个正着,匆匆去禀告太后。太后眉头拧的紧紧的,皇后传召李嬷嬷,怎么她不在凤鸾宫,而是去了朝华宫?!凤鸾宫。皇后坐在贵妃榻上,正在喝茶。宫女上前道“娘娘,李嬷嬷擅闯朝华宫被抓了。”皇后脸色淡淡“她吃饱了撑着跑去朝华宫做什么?”“不过被抓了也好。”这些天周嬷嬷失踪,皇后派人满皇宫寻找,太后怪她太兴师动众了,派李嬷嬷来训了皇后几句。虽然李嬷嬷传的是太后的旨意,但皇后对李嬷嬷好感全无。或者说,自打知道太后要把长宁公主和亲后,皇后就对太后一党失望透顶了。李嬷嬷倒霉,皇后乐见其成。只是皇后没想到李嬷嬷这把火,直接烧到她这里来了。皇上带着滔天怒火走进来,皇后一看皇上的神情,就知道没好事。.com李嬷嬷是太后的贴身嬷嬷,皇上不去永宁宫,怎么反倒来她的凤鸾宫?皇后起身要给皇上见礼。结果暗卫把李嬷嬷往前一推。李嬷嬷往前一仆,直接摔到了皇后跟前。皇后吓了一跳“皇上这是做什么?”皇上气的压根就不想和皇后多说一句。被人害死了亲骨肉,还帮人养儿子。李嬷嬷望着皇后道“周嬷嬷背叛了皇后……。”皇后脸色一白。周嬷嬷是她的贴身嬷嬷,知道她太多的事,周嬷嬷真要背叛她,后果不堪设想。不管周嬷嬷说了些什么,皇后抵死不认“一个背叛臣妾的奴婢,她的话有什么可信的,皇上切莫被她给蒙蔽了。”紫灵忍不住要说话了,不过在她开口之前,皇上的手先掐住了皇后的脖子。想到云妃因为无疑偷听到皇后和齐王妃的争执,被周嬷嬷和齐王妃的丫鬟追的滚下台阶,才动了胎气,被太后和皇后联手害死,谎称难产一尸两命骗了他十几年。皇上就恨不得当场扭断皇后的脖子。右相和左相都觉得皇后罪有应得,但皇上这么把皇后掐死,他们也不能站在一旁看着啊,赶紧上前劝皇上息怒。哪怕皇后该死,也不能直接被皇上掐死啊,将来记在史书上也不好看。右相大着胆子把皇上的手掰开,皇后摔在地上,咳嗽不止。李嬷嬷说周嬷嬷背叛了她,可周嬷嬷说了些什么事,皇后都不知道。皇后和太后谋害云妃,偷梁换柱的事罪证确凿,而且是人证物证俱全,根本无需皇后招供。“拟旨,废后!”“赐三尺白绫!”丢下这一句,皇上转身离开。他怕再留下来,会忍不住把皇后掐死。皇后面如死灰,跪着往前爬求皇上恕罪。可惜宫门被关,把皇后的求饶都关在了大殿内。紫灵要回府上药,公公道“公主且在这里等会儿,奴才去叫马车过来。”紫灵就坐在石头上等着了。等马车来,又一瘸一拐的上了马车。目送马车走远,公公才回御书房禀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