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作者:青丘一梦      更新:2023-05-04 07:43      字数:4455
  娜仁有时候觉着,或许对他来说,这住了一辈子的紫禁城,不仅是家、是责任,也是困住他的地方吧。王爷们宗室尚且能去外办差,身上没有差事的还能出门游历,康熙这个做皇帝的,却是不成的。说起出门游历——留恒如今正带着楚卿四处游历。他在江南主持种植两季稻之事已然有了结果,产量稳定、条条款款的注意时间都记了下来,康熙在询问留恒的意思之后,派遣农官去主持推广两季稻种植之事,留恒便功成身退。本来按他的意思,是想要留在京中的。康熙本来以为他是和皎皎一样在外头野惯了不爱回来,听他如此说,便颇为惊喜。娜仁却觉着有些不对劲:留恒在婚前就曾与她说过,婚后想要带着楚卿游离四方阅览大好河山,怎得如今却改了主意?要知道,留恒一但拿定了注意,轻易是不会改的,如今这样,怕是里头有什么事情。娜仁这样想着,也直接问了留恒。得到的结果却叫她哭笑不得,既想笑一笑,又眼眶发酸。第165章“你……你这小子……”娜仁眼眶发酸,眨眨眼,看着静静坐在一边喝茶的留恒,他倒是坦然平静,完全不觉得自己方才说出来的话有多戳人心窝子。留恒说:“阿姐和姐夫走了,我和楚卿留下来陪您,总不叫您寂寞孤独。”“好了——”娜仁擦擦眼睛,整理好情绪,笑了,“我有什么寂寞孤独的,老祖宗、太后、你皇伯父、乌嬷嬷、琼枝姑姑……他们都陪着我,谈何孤独?倒是你们,趁如今年轻,还有资本,出去逛逛也是好的。看看有什么新鲜东西、见闻,也叫我开开眼界。”她这个人虽然活了两辈子,上辈子交通倒是便利,也有条件,但本人太宅,又恋家,大学都是在本省念的,放假了就回家在沙发上一躺,用她妈的话说是“沙发都被你躺出坑了!”等工作之后,投身深山乡村建设,也是一窝几年没动地方。穿越过来之后,就是身份不方便了,康熙出巡虽没落下她,但总归就是那几个地方,这些年都看遍了,估计再有下回她也不想去了。故而这祖国美景、大好河山,她活了几十年,竟也未曾亲眼细细见过。虽有些遗憾吧,但当下若真有游历一遍的机会给她,她大概率也不会同意——一来时代缘故,女子独身在外行事多有不便;二来交通不便,骑马大腿疼,马车脑袋晕,不如在家蹲。倒是如果真能穿越回去,有机会的话,她想出去逛逛。当下是绝对不的!留恒显然会错了意,神情复杂地望着娜仁,好半晌方轻声道:“也好。”似有感触。娜仁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没打算纠正留恒的想法,只道:“你们就好好在外头逛,我呢,也不需要你们陪。你们好好的,我知道,便也罢了。我没你们想得那样寂寞,这些年,你姐姐不在,你在南边,我也不照样快活?”……送走了留恒,娜仁坐在窗边沉默许久。“您怎么了?”琼枝走过来轻声问,面上似有忧色。娜仁转过头看着她,笑了笑,“我只是想,孩子们都大了。”她很幸运,来到清朝这几十年了,只要付出了真心,便必会有真心回报。一转眼,当年的小崽子都大了,会关心人了。琼枝轻轻笑笑,又缓声道:“乌嬷嬷的风寒好转许多了,您要不要过去瞧瞧?”“也好。”娜仁从炕上下地,叹道:“嬷嬷老了……”乌嬷嬷这一二年时常染病,唐别卿虽然说无甚大碍,但任人都知道,这是上了年纪了。算来乌嬷嬷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不知还能再在京中度过几个除夕之夜了。乌嬷嬷家里又没有什么惦念的亲故,娜仁有时想要为她做些什么,又着实没有什么能做的。这些年,乌嬷嬷虽然老了,但舍不得离开娜仁,便仍留在宫中。永寿宫后的屋室乌嬷嬷住了许多年了,这几年她愈发老了,娜仁从刚入永寿宫的小宫女里挑了个了懂事伶俐的专门照顾她。乌嬷嬷每日不过念佛、静坐,来前头走走,看看娜仁与瞧瞧宫人们做事,多数时候是在自己屋子的屋檐下摆张躺椅晒太阳。唐别卿说她气血有些不足,近年补品也用了不少,但都没什么用处。这几日她又病了,虽然不过是风寒,但闹起来也不轻,拖拖拉拉地有一旬出头,汤药和药丸吃了个遍,这几日总算才有些好转。娜仁前几日去看,她都闭着眼睛昏昏沉沉的,不知是昏迷还是在静坐,今日去的时候她总算来了些精神,身上搭着条薄毯,正在屋檐下躺着晒太阳,一边还指点小宫女的针线。见娜仁过来,那小宫女忙起身请安,声音脆生生的,本来微微有些迷瞪了的乌嬷嬷也清醒过来,见是娜仁,脸上登时绽开笑意,慢吞吞地道:“娘娘来了啊。”娜仁凑过去,笑眯眯地道:“嬷嬷也不到前头去看我,只能我过来看你了。”她为乌嬷嬷掖了掖薄毯,关切地问:“嬷嬷今日觉着怎样了?早膳进得香不香?药吃着怎样?可有什么想吃的?”“好,都好。”乌嬷嬷笑眼看着她,温暖干燥的手在娜仁头上轻轻抚了抚,娜仁如今也是做祖母的年纪了,她说话的语气还像哄小孩子似的,“娘娘近日可好?吃东西吃得香不香?太医开的药,无非是那样,倒是好些了,想来换的方子还是有效用的。这几日有些想奶、子茶喝,不过宫里喝到的,和家里的就不是一个味。”“今年秋狝,我叫他们带回来些家里的茶砖。”娜仁握住乌嬷嬷的手贴在自己脸上,笑着道:“前些日子二嫂入宫来,倒是带来两块茶砖,说话急也没细说,我以为是家里那边的砖茶,撬开一看才发现是藏茶砖,也不知熬奶茶是不是那滋味。”乌嬷嬷摇摇头,道:“那哪是一个味呢?”又道:“娘娘何必叫人带来,自己去逛逛吧。老奴这把老骨头是去不成了,娘娘去了,还可以与老夫人相见。”娜仁的父亲,老国公前些年已然病逝,因他高寿,倒也算喜丧。长兄身怀战功,已有爵位,二哥亦然,国公爵位由三阿哥其勒莫格降等承袭。老夫人如今在大哥家里养老,因她也年迈,承受不了自塞外进京的奔波,故而每年也只有秋狝时候,娜仁能见母亲一面。故而往年秋狝娜仁都是一次不落的,今年想要留下,也是放心不下乌嬷嬷。乌嬷嬷看出她的心思来,哪里愿意因自己的身子耽误娜仁。她拍了拍娜仁的手,声音很轻地道:“人啊,到了这个岁数,是见一面、少一面了,娘娘,老夫人岁数大了,您也不年轻了,不要任性,给自己留下遗憾。”娜仁只觉眼睛发酸,低着头随意“嗯”了两声。絮絮叨叨地,乌嬷嬷与她说了许多,最后许是累了,她这几年精神一向不济,靠在那里便有些上句接不到下句了。她没了声,娜仁也没动弹,仍然坐在那小墩子上。春风绵软,迎面带着花香,本该是沁人心脾叫人通体舒畅的,娜仁却觉着心里沉甸甸的,好不是滋味。留恒带着楚卿在外头逛了两年,听说也走了不少地方,最终还是决定回京定居。回京定居的契机是乌嬷嬷过世了。消息给到他们的时候他与楚卿正在草原放马,看到那一行娜仁亲笔的小字,他的第一反应是喃喃道:“娘娘该有多伤心啊……”“怎么了?”楚卿疑惑地轻声问,走过来拿起那一张信纸。见信上一行小字,书“乌嬷嬷于七月中旬骑鹤西去年八十有二也算喜丧”,除此之外,无一字多言,未谈何病而终,未谈如何请医用药、发丧出殡,未谈写信人心情如何。甚至连信中说起其他事情的口吻都是一如既往的轻松欢快,那留恒静了半晌,哑声道:“娘娘怕是难过狠了。”“乌嬷嬷——”楚卿神情不变,但留恒能看出她眼中的几分疑惑。留恒道:“乌嬷嬷是娘娘的乳母,陪伴娘娘进京,几十年相伴,于娘娘而言,意义不同于旁人。”他闭了闭眼,忽然对楚卿道:“我想回京。”“好。”楚卿不假思索,“我即刻命人收拾东西。”留恒深深看着她,握住她的手,恳切地道:“我很抱歉。”“……没什么可抱歉的。”楚卿神情平静,拍拍他的手,轻声道:“咱们收拾东西立即动身。”即便如此,他们匆匆忙忙赶回京时也是秋日了,丹桂飘香,菊花怒放。他们回来之前完全没给娜仁信,猛地见到他们,娜仁很惊喜,又道:“你们也真是的,回来也不说一声,万一我随着你皇伯父去秋狝了呢?”“我放不下您。”留恒行了一礼,与楚卿在娜仁的示意下落座,琼枝亲自捧了茶来,他连忙道谢。娜仁看着状态倒还好,只是消瘦了些,精神头不错。留恒拣在塞外时的趣事与娜仁说了两件,娜仁听着,看着他表情清冷不变,却要将事情尽量叙说得有趣的样子,忍不住觉着好笑。说了一会子话,娜仁便打发他们去向太皇太后与太后请安。琼枝亲自送他们走出正殿,在廊檐下,留恒顿足,问琼枝:“乌嬷嬷究竟是七月几日去的?”琼枝微微抿唇,似乎迟疑了一下,留恒坚持追问,她方才低声答道:“七月十六。”留恒呼吸一滞。可不正是娜仁生辰的第二日。“姑姑劝劝娘娘。”沉默许久之后,留恒轻声道。琼枝苦笑,“哪里不想劝呢?可劝什么,她能听进去呢?其实十四的时候嬷嬷就不大好了,是硬吊着一口气,熬过了十五,才阖上眼的。”她说着,眼中也忍不住泛起了泪花。留恒看她这样子,便觉心里沉甸甸的,又不知该说些什么,静默好半晌,才道:“娘娘少年死劫既过,便是一生富贵至极、顺遂安乐的命格。所以……”所以身边人的死亡悲离,都与她无关,听出留恒的言外之意来,琼枝强笑笑,道:“小王爷放心,娘娘不是信这种事情的人,也不会钻这个牛角尖。嬷嬷也那个年岁了,早就不大好,这一二年,娘娘和我们多少也做好准备,只是……那一日对娘娘的冲击不小,还要再缓些日子吧。”她仰头看了看天色,道:“王爷、福晋,快去给老祖宗请安吧。老祖宗近来身子也不大好,您回来了,老祖宗会开心的。”“那我便去了,从宁寿宫回来,再陪娘娘用膳。”留恒轻声道。琼枝点点头,“奴才省得。”楚卿扭头看向正殿的放心,其实并不大放心。但既然回京,拜访长辈是礼数,总是免不了从慈宁宫到宁寿宫这样走一圈的。留恒走了两步,又忽然回过头,道:“有从塞外带回的茶砖,春日里与娘娘通信时娘娘要的,今儿带来了。”“……好。”琼枝顿了顿,似乎轻轻勾了勾唇角,只是笑意不浓,未至眼底。留恒随身的太监将茶砖捧来,琼枝收下了,叮嘱小宫女送到茶房去,又道:“告诉你豆蔻姐姐,将这茶砖收起来,好生存放。若是娘娘不问起,不要说王爷带回这茶砖了。”“是。”小宫女应了声,捧着茶砖躬身向后头退去。留恒与楚卿决意留在京中,娜仁劝过两句,但二人都坚持如此,留恒又说在京中另有打算,娜仁便没再多说什么。其实在她内心深处,对此也是有些欢喜的吧。皎皎得了信匆匆奔赴回囯,又水路改陆路,快马回京。即便如此行动匆忙,真到了京师时,京中已落了雪。康熙自塞外回京,今年娜仁坚持没有跟着去秋狝,他没劝动,只能随她。娜仁决定留在京中时只说太皇太后与乌嬷嬷身子都不大好,她走了会放心不下。却没成想,留娜仁在京,她竟然经历了这样的事。乌嬷嬷对娜仁而言有多重要康熙太清楚不过了,回来之后急急来见娜仁,满心懊恼。娜仁笑道:“好了,我没去不也算是幸事一件了?不然可真是会遗憾终生了。”康熙已从留恒处得知了乌嬷嬷过世的日子,此时对待娜仁颇有几分小心翼翼。再到后赶到的皎皎,这父女俩加上留恒,各个如此。娜仁心中既好笑又无奈。要说如留恒、皎皎乃至康熙所猜测那般,觉着是自己克到了乌嬷嬷(毕竟还有一个隆禧作为先例),娜仁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