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5-04 19:43      字数:4232
  “内子所为,怎会与我无干。倘不是我当年为官,内子如何会有贪贿上下的机会。”赵尚书道。秦寺卿也便不久坐,“我下午再来。”“不必。待差使交待妥当,我亲自带内子到大理寺说明情况。”赵尚书有条不紊的将接下来的事务分派给两个侍郎,之后整理仪容,进宫面圣,向荣晟帝说明情况,“若无真凭实据,秦寺卿不至问到臣跟前。臣有失察托庇之罪,今已不适合为一部尚书,请陛下允臣辞官。”荣晟帝昨日已知晓赵夫人做的那些事,见赵尚书辞官,温言安慰,“一码归一码,官学一案,自有证据而定。朕焉能因亲眷有罪便连累朝中重臣。”赵尚书坚持要辞官,荣晟帝只好让他暂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当晚,赵尚书便带着夫人到了大理寺接受问询。赵夫人相当配合,对于家下人开铺子联合官学管事赚银子的事,赵夫人并不承认。不过,她承认曾将赵尚书的名帖递出去,让当年一位曾校书给考官学的学生走过关系。还有,赵夫人也承认收过银子。数目亦不少,多达万两。此外,便再没有了。因为赵尚书这里打开缺口,湖广陈总督回帝都述职,对这事并无相瞒,“官学啊,我知道官学里有些猫腻,不过我没拿。我家有的是银子,他们分我那份儿我叫他们只管分了去。”陈总督家里出名豪阔,他娘是晋中大户,当年陪嫁据说就有百万之数,的确看不上官学那俩小钱。陈总督到万寿宫请安时,还顺带给公主殿下请了个字,跟公主细述官学的一些规则,“当年臣做官学馆长时,不似现在,那时能入官学的,起码三品往上家的子弟。没谁在官学用饭,都是家里做好送来。朝廷拨给官学的银子总有些富余,一直是这么的,学里馆长、校书、文武先生,都能得些。就这些事,臣就职前便有。”“这事瞧着不大,可臣若将这些事都革了,那臣也别在官学干了。”陈总督道,“除非有人能如公主这般将官学翻过来。”陈总督道,“官学馆长这差使,说好当也好当,说难当也难当。想进官学的多,名额少,先前是御赐,各家几个名额,反而好。后来改了考试的法子,这里面能活动的事就多了。每年官学招考前,臣家里拜帖能叠一丈高。那会儿臣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请太后娘娘、请陛下出题。公主可以查阅官学记录,臣就任官学馆长那几年,都是这样出题考校的。这样,臣才能把一把入学的门槛。”陈总督句句实诚,“要说收礼,臣没收过银子,只收过一些土物之类。”荣烺听后一笑,“这可怎么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有句话叫积弊难除,衙门时间久了,便有这样那样的规则,这些规则不在明面之上,却的的确确存在的。我都知道,丁师傅都给我讲过,每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过年过节的,补贴手下,置些节礼,都从这里头走,这也是官场成例。”陈总督心下微惊,他打听过,都说公主性情厉害,尤其想到公主的年纪,难免非黑即白,没想到这样通情达理。陈总督顺势便说了句,“殿下明鉴。”“我就是想知道官学是怎么一点一点腐臭发烂的,像陈总督你跟我说你当年做馆长时,官学的情况,我就明白,不是在你这儿烂的。”荣烺更重视真实,她说,“陈总督,你这人不错,你敢说真话。”“臣,真无地自容了。”陈总督羞愧道,“臣也不过是随波逐流,尽量维持官学体面,知道官学有旧疾,却也未能做出更多改变。”“比一般人还是要强些的。”荣烺夸的陈总督都不知要怎么接话了,旁人见他都奉承人中俊杰,到公主这儿只是比常要要强些……好吧,想想公主的先生是丁相……能有这种评价,也是一种肯定吧。毕竟,谁能与丁相那样连任三任官学馆长的怪物相比呢。陈总督如实陈述当年官学境况,述完职便又回湖广做总督去了。走前他还准备了许多小女孩儿喜欢的玩意儿送到万寿宫,是孝敬给公主殿下的。他当年在官学不能说没有纰漏,但公主未令大理寺深究,相较于正妻都被叫到大理寺问询的赵尚书,陈总督简直在心底念佛。赵夫人最终被革除诰命,双倍罚沿贪贿银两,另外,涉案管事一律收押重判。赵尚书则因内闱失察,被罚三年俸禄,依旧回户部做官。赵家案结束,旧官学的气焰彻底沉寂下来,白翡也没不管旧官学的学生,他仍兼任博义馆馆长。旧官学的课业设置保持下来,另外,奖惩制度重新恢复,连同新旧官学年底一并考试的规矩,也就此确定下来。另外,旧官学几宗不声不响的人员调整,白翡只单独回禀了荣烺,荣烺看过名单后说,“看你这样,还是要管旧官学的?”“殿下将官学交给臣,先时不得已快刀斩乱麻。如今旧官学这些人,虽不好管,可一日为馆长,也不能放任不管。”白翡目光沉定,“官学能有这样去除沉疴的机会,殊为不易。臣不想错过。”荣烺没旁的话,就一句,“你只管去做,旁的有我。”白翡起身一揖,“必不负殿下所望。”白翡离开后,荣烺把这事单独告诉了祖母,郑太后道,“白翡有远志,这官学馆长的位子,倒适合他。”“没想到钟学士还挺有眼光。”白翡是钟学士推荐的。郑太后笑意悠远,“钟学士自有他的不足,但你也别小看一个掌院学士,那可不是书呆子能坐的位置。”荣烺说,“我只是很讨厌他那副瞧不起人的嘴脸。”如果真小看钟学士,当初也不会让白翡就任官学馆长。想了想,荣烺道,“钟学士知道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馆长。”“不然岂能给你举荐这样合适的人选。”郑太后拨了拨手边兰花修长的叶子。荣烺还挺有疑心,说,“祖母,我听说朝中官员爱结党,你说白馆长跟钟学士是一伙的么?”兰花的长叶微微摆动,郑太后反问,“你说呢?”“我觉着不是。我查过白大人的身世,他母亲挺不容易的,我还问了史师傅,史师傅一提白大人就唉声叹气。白大人若想亲近文官,直接跟史家和好,史家乐不迭。白大人跟父族的关系与齐师傅还不一样,他不喜史家,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荣烺拿手去戳花心,被郑太后敲一下,连忙缩了回来,“我就是没想到,钟学士竟然这样大公无私,推荐了这样合我心意的人?就算我自己找,都不一定能找得到。”郑太后笑,“官员是做什么的,他们必然要琢磨我们的喜恶。”“我就喜欢能做事敢做事的人。”荣烺说。“你还得再想深一些。”“有多深。”“深到当你想重用培养一个人时,同时要培养一个他的对手。”荣烺看向祖母,为什么要培养对手?郑太后的回答随之响起,“就像,官学为翰林所掌。国子监在礼部麾下。”郑太后看着荣烺,荣烺的眼睛里盛着午后细碎阳光,仿佛明白什么,又不明白什么。良久,荣烺眨了下眼睛,那光便沉入了眼睛里,“可这样好像在做提防?这样还能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么?”“你要把臣子当朋友么?”郑太后问。“我觉着白大人是很好的人,他当然得能任事,我喜欢这样的人。祖母,我一遇到喜欢的人,就忍不住的想跟他们交谈、想一起做些事情,有时遇到困难的事也会想到他们。”荣烺说,“我觉着,最好的君臣关系是要带上一点情义的。”“君臣相得,这里面就有情义。”荣烺斩钉截铁的说。郑太后笑了笑,“这很好。”见祖母说好,荣烺眉眼一弯,也笑了。第138章殿下正文第一三八章官学一案正式结案。秦寺卿头上的代字去掉,正式升任正四品大理寺卿。同时,荣晟帝额外赏他三品散秩大臣的虚衔。如此,秦寺卿身上的朱红官服便不必退还,可以继续穿了。荣烺也看到了历经三十年官学的变化。最初始完全是为官宦子弟建立的一所书院,招生方式就是朝廷按家族分配名额,贪墨的事情一直存在,只是初时小打小闹,一般就是官学子弟出身好,看不上官学伙食、官学发的东西,管这些事务的官员能从这上头得不少好处。后来官学改为按成绩录取。里面能施为的地方便多了。谁没有私心?都有。只是有人讲体面,有人是半点脸面都不要的。致命的不是贪墨银子多寡,致命地方在于,官学养成了这种习惯,如陈总督所言,这是一种潜在的规则。陈总督不缺银子,对于官学的银子也没兴趣,但他不能阻碍别人的财路。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官学默认他们是可以从衙门得到一些私人好处的。这些好处见不得光,却是多年默许的规则。荣烺合上官学卷宗。一些行止过分的官员,皆逮捕问罪。若不严重,可恕的。荣烺也做了宽恕。虽则荣烺一直是个眼里不大揉沙子的人,可看到官学旧事,还是存了几分恻隐之心,如陈总督,也的确是能臣。至于赵尚书,荣烺则私心认为罚俸委实在轻,她不信赵尚书对赵夫人所为真就一无所知。荣烺就悄悄跟她哥说了,“哥你到户部可得小心,赵尚书这人太阴了。”“别这么说。各人有各人的苦衷,我听闻,赵尚书颇有一点,嗯,惧内。他就算知道,怕也管不了赵太太。”荣烺一撇嘴,“官学的事不出,他也不惧内。”“不是。”荣绵压住声音,与妹妹解释,“早就有那个,惧内名声。”荣烺皱眉,“说不定是他的伎俩,早早传出这名声,以后让赵夫人自己背罪。”“这话就过了。”荣绵眉间一派疏朗,小小年纪已有些温润如玉的影子,同妹妹道,“不能以有罪揣度大臣,我相信赵尚书是清白的。”荣烺觉着她哥心善,看谁都好,轻哼一声,“反正哥你小心些。他必是有缘故,旁人才以有罪揣度他。他要没这事儿,谁无端会这样想?”徐妃倒是建议长子,多加抚慰赵尚书。徐妃私下同儿子说的,“赵家出这样的事,赵尚书依旧坐得稳户部尚书之位,可见你祖母与你父皇都对他信赖有加。你要待他如前,他必感激于你。”荣绵心下好笑,将母亲递给他的蒸酥酪搅了搅,“我与赵尚书本就相处不错。”“那我就放心了。”荣绵妥一勺酥酪,送到母亲嘴边。徐妃笑推,“这是我特意让小厨房做的,给你吃的。”荣绵依旧举着勺子,徐妃只好吃一口,“好了,你吃吧。”这孩子,就是有孝心,自小就这样,什么都想着长辈。荣绵垂下眼睛,又妥一勺,依旧送到母亲嘴边。徐妃瞋,“给你吃的。”“母亲吃。”荣绵就这么一勺一勺的将一碗蒸酥酪都喂给母亲用了,待用过酥酪,徐妃又张罗宫人再呈一碗,催促儿子,“你尝尝,没放糖。”荣绵这才接来吃,尝一口,颌首,“味儿不错。这是怎么做的,母妃告诉我,以后我也吩咐她们学着做。”“是吧。”徐妃便说起这酥酪的做法,不再指点荣绵政事。荣绵回到自己宫殿时还早,他拿出郢王呈上的关于宗学案子的调查卷宗,重新翻开,视线再一次落在“宗人府理事官因罪自尽”的字迹上,眉头再次不自觉蹙了起来。一抹泥土水气拂进室内,荣绵恍惚抬头,窗外雨丝细密如织,淅淅沥沥,自灰暗苍穹洒落,砸在地上,荡起一个个小小涟漪。荣绵立刻想到妹妹今天出宫去了,唤来近侍,“你去万寿宫一趟,看公主回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