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5-04 19:48      字数:3782
  荣烺对自己的身份还没有充分认知:就这?齐尚书替范掌柜补充明白,“够老范吹三年牛的,他一点儿没亏。”荣烺明白了,笑赞范掌柜,“怪道你生意兴隆,真是会做生意。”范掌柜连连作揖,“您过奖,不值一提。”荣烺一笑,见荣柒闻峻英,连穆然都望向那幅手稿,遂将手稿递给他们,“你们先拿去看,我家里还有几幅。我记得穆然你的字就潇洒飘逸,与林文贞公的有些相似,等你们看完再还我就是。”穆然心下激动又欢喜,双手接手稿时都有些微微发颤,“这可太贵重了,谢谢小姐。”荣柒读了几年书,已知学识的重要,当下就说,“小姐,中午我请客,请您吃好吃的。”“好啊。”荣烺说,“知你中秀才,你祖父特意写了信来,我看他也甚是喜悦。”“我也收到祖父的信了,他老人家赏了我许多银子。”他祖父是个实在人,赏他一万银子,还在信里明码标价,说明年若能中举人,就再赏三万。搞得荣柒那学习劲头,猛的很。“那是得让你请客了。”荣烺也未冷落闻峻英,夸闻峻英年纪小,也中了秀才,肯定是用心读书的。闻峻英笑,“我是运道好。题目不算难。明年秋闱就不行了。阿然哥阿柒哥明年也要继续参加秋闱。”荣烺说,“肯定没问题的。”齐尚书拿起一本书,“这都看得出来?”荣烺说,“当然了。每年官学考过,白馆长都会将各班前三的考卷拿去给我看。穆然荣柒的文章我都看过,阿欢的也不错,比荣柒的要好,不及穆然。穆然更有锋芒,阿欢有些闲雅,荣柒很会扬长避短,论述不及的地方就爱填塞圣人之言。”穆然荣柒没想到公主殿下竟这样了解自己,惊讶的同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他们为了在帝都城立足,当初是死皮赖脸巴结公主,借公主名头虚张声势的支了个摊子。虽说年年过节给公主殿下送礼,可他们实力有限,也只能送些土物。公主每次都有回赏,而且赏的都是很实用的衣料笔墨之类。官学也总讲个出身的,他们出身寻常,但用着公主殿下赏赐的笔墨,学中同窗就不会小瞧他们。没想到公主还一直关注他们的学业。圆滑如荣柒都忍不住说,“殿下待我们这样好,我们要如何才能回报殿下呢?”荣烺一摆手,“你们以后能为官造福百姓,为朝廷栋梁,为后世典范,就是报答我了。”精明如范掌柜,见此一幕都觉着,他自忖经商多年,颇有见闻,如今方知自己是井底之蛙。齐尚书的视线缓缓扫过三位少年,唇角露出个似有似无的笑意,随意翻了翻手中的书,对范掌柜道,“这书不错,给我包起来。”第244章 灯灭之四七殿下正文第二四四章当天荣烺还去吃了荣柒介绍的冰藕粉,藕粉用泉水调的糯糯软软的,上面码着井水湃过的时令鲜果,葡萄寒瓜蜜饯等,再浇上一层浓香的红糖汁,既冰且甜,解暑极了。待到下午时间不早,齐尚书送荣烺回宫,穆然荣柒闻峻英三人也跟着送到宫门口。他们不能进宫,便站在宫门口看公主殿下与尚书大人的马车缓缓进入宫门,然后,三人骑马回家。j回到家后,闻峻英见兄长也回来了,高兴的过去打招呼。闻峻宁当值回来,摸摸弟弟的头,看向穆然荣柒,“母亲说你们出去一整天。”闻峻英说,“我们刚送公主殿下回宫,哥,我们今儿遇着公主殿下了。”闻母正在院中柿子树下的木桌上切瓜果,闻言忙问,“什么时候遇着的?公主殿下出宫了?”荣柒笑,“早上出去吃早点,没想到公主也在那摊子上吃的早点,可不就遇着了。”闻母惊叹,“公主殿下那样尊贵,还会来民间小摊子上吃早饭?”闻峻英说,“娘,公主可平易近人了,待我们也很好。”闻峻宁看穆然几乎没说话,问他,“阿然你不会在公主跟前也这样吧?”“他在公主面前可高兴了,这是叫齐尚书给使唤的。”荣柒拿起块瓜,先递给闻母,自己再拿一块,啃一口,说穆然,“你也是,好端端的,早上干嘛要跟阿英换位子。搁旁人,能坐一部尚书身边,不知怎么欢喜哪?”穆然拉着脸,“那下回换你坐他身边。”荣柒笑,“我坐就我坐,要我啊,我就把齐尚书当我亲爹一般从头服侍到脚,把他哄的欢欢喜喜的。阿然,不是我说,官场就是这样,下官遇着上官,都是当天王老子一样恭敬的。”穆然道,“我是听说他品行不堪。”他们在官学读书,对官场的消息也有所了解。齐尚书在坊间的确声名一般,传闻干过逼杀亲爹的事。当然,这事真假存疑,毕竟一部高官,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污点。荣柒说,“他这种还好,起码刻薄在明面儿上。有些对谁都笑团团的,那种才危险哪。”闻母听出缘故,知道穆然是被大官为难了。拉着穆然坐下,递给他一块瓜,“来,吃点瓜。要是不好相处的,咱以后少相处就是了。”闻峻英道,“本来也相处不多,要不是偶遇着公主殿下,就是走路上,我们也没资格跟尚书大人说话的。”穆然不屑,“阿英,你很喜欢跟他说话么?”闻峻英连连摇头,“不不不!”他摆着手,直咋舌,“齐尚书太吓人了。明明只是个文官,一挑眉一说话,比我哥武刀剑时都可怕。”闻峻宁很豁达,“放心,齐大人不会跟我们计较的。”闻峻宁问,“你们服侍公主服侍的可好?”闻母说,“公主对咱们有大恩,可得好生服侍公主。”穆然笑,“婶婶,大哥,你们放心,公主身边虽则人多,轮不到咱们,中午二哥请公主吃冰藕羹,我们还去吃了鲜鱼坊,公主都赞味道鲜美。还是二哥机灵,我一直在想如何对公主尽心,全无插手机会。”“我那也是话赶话。”荣柒道,“公主身边既有女官宫人,又有将宫侍卫,还有齐大人,咱们想服侍本也难。还是听公主殿下的,咱们好生准备明年秋闱,若一举得中,公主殿下必然高兴。”“是这样。”穆然也想,必得再加把劲,非但明年秋闱,后年春闱他也要搏上一搏。待他能在朝廷立足,必要报答公主恩情。公主殿下回宫也是乐呵呵地,齐尚书一直将他送到万寿宫正殿,亲自交给太后娘娘,此方告退出宫。荣烺感慨,“再没有比我齐师傅更细致周全的人了。”齐尚书一笑,“我只当殿下赞我。”“本来就是赞你。”齐尚书不与她多言,行一礼,就告退了。荣烺叨叨一回今日行程,说,“祖母,下月初国公府就要出孝了,你还记不记得?”郑太后能不记得这个,“亏得你提醒,要不我就忘了。”“我想着哪,我给大舅舅找了个好差使。”荣烺说。郑太后好笑,“你怎么又琢磨到郑国公起复的差使上去了?你相中哪个缺了?”荣烺说,“是一个大大的好缺。”她没卖关子,直接说,“我皇兄跟阿颖姐的大婚定在八月末,正好郑国公也出孝了,皇兄大婚的正使官是史太傅,礼部内务司一并帮忙过了前头的五礼,迎亲礼时,光一个正使多单调啊,不如再添个副使,让大舅舅做副使吧。”郑太后思量,“皇子大婚,素来只有一个正使的。只要皇帝大婚,才会有一正使,两副使。”“那太子成亲肯定有副使呀。”荣烺了解宫中礼制,她大大方方的说,“这许多年了,父皇就皇兄一个儿子,虽未册东宫,可除非母后娘娘有妊诞育嫡子,不然以后再有小皇子也要逊皇兄三分的。何不为皇兄添一位副使,这样岂不显得大舅舅与皇兄更亲近?”郑太后是个着眼现实的性子,她稍一思量便笑了,“这主意倒不错。”荣烺得意的晃晃大头,郑太后摸摸她因长个子有些瘦了的小脸儿,问她,“你何时想到这个的?”“我早就想到了。”荣烺说,“我是觉着亲戚间总不嫌更近的。”清流成天念念叨叨的君臣父子,荣烺却觉着亲戚之间因有血缘,也是一种牢不可破的联系,可靠又能干的亲戚,当然得好好对待了。郑太后笑,“早想到了,怎么现在才说?”“兵书上不是讲,天时地利人和么,这得等大舅舅出了孝,或者快出孝时才能说啊。这就是天时的道理。”郑太后,“唉哟,你这兵书读的不错。”“还行吧。”明明一肚子得意,荣烺还很虚伪的谦虚了几句。只是眉眼间露出的得意样,简直令郑太后哭笑不得。这事跟荣晟帝一说,荣晟帝也很乐意,夸闺女,“这主意好,我一时都没想到。”荣烺说,“这是小事,父皇你要忙的是朝廷大事,小事我替你想着就成。”倒是荣绵有些不安,推辞道,“皇祖母、父皇,这到底有些逾矩了。”荣烺劝她哥,“皇兄,要是有人不同意,这叫逾矩。要是大家都同意,这就不叫逾矩。规矩是啥,规矩还是不大家定的么。”荣绵,“你真会解释。”郑太后道,“阿绵放心,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听父母总是对的。明日你母后知道,必也赞同此事。”荣晟帝说,“是啊。别跟史太傅学迂了,便是史太傅,也会赞同的。”s大家劝着,荣绵方不再反对。第二日傍晚,嫡母郑皇后在皇祖母宫里说话,说到此事,也劝荣绵,“此事甚好,阿绵你别担忧,谁要不赞同,让他们来问我就是。”荣绵这才应了。果然,郑国公府出孝后,荣晟帝令郑国公为皇长子迎亲礼副使,即便古板如史太傅,闻知此事亦未反对。整个朝廷都默许接受,皇长子大婚,迎亲以正副使二人相随,比东宫例。史官甚至在册簿上多记了一笔:公主上谏,太后娘娘、陛下、皇后娘娘亲允。这也是荣烺自出生以来,第二次正式有见于帝王起居注的记载。第245章 灯灭之四八殿下正文第二四五章这是荣烺生命中第一次独立的提出自己的政治建议。尽管她现在并无此意识。她认为自己只是提了一个小意见,她以前也经常发现自己的观点,啥她都爱发表意见,只要是她知道的,没有她不愿意叨叨两句的。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过程,民间俗称,爱管事。但,以往她只是对现成事件发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