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5-04 19:51      字数:4070
  徐珠摇头苦笑,“又叫你看笑话了。”一丝菊香不知何处拂来,郑衡,“我可是很佩服你的。真心。”徐珠看向郑衡,小时候经常在一起,后来两人都被选做了皇长子伴读。荣绵年纪比两人小三岁,自幼宽厚善良,徐珠郑衡身为国朝小外戚,皇长子的表兄,与皇长子相处的很好。但不知何故,郑衡忽然就不来了。郑家换了郑徽。徐珠道,“换作你,会比我更早有决断吧。”“不一定。”郑衡摸摸下巴,“说不定我也会享受被蠢货寄予无限希冀的痛苦快感。”徐珠被刻薄的脸色发青,郑衡道,“我应该没说错吧。你应该明白自己被所谓的道德压榨利用,明明知道正确的选择,却还予取予求。真正的满足很难获得,低级的成就感则很容易。被依靠被依赖的成就感让你很难抽身吧。”“郑衡,你这混账!你没有血亲么?!”徐珠咬牙问。“我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过一般我不认为类似蠢货配做我的血亲。我很早就把他们从我的血亲名单中剔除了。”郑衡歪歪头,“血亲代表什么呢?那只是万千关系中的一种,难道就比朋友更高贵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完全不必对薛潼感到愧疚啊。”“喂!如果是好话还值得往外吐一吐,这些话还请阁下闭嘴吧。我可不想从阁下嘴里听到我的名字。”薛潼逆风走来,挖挖耳朵,站在徐珠身畔。“我倒认为,明知他们犯蠢,还是一次次的努力试图能让他们变得明白,走上正途。这才是血亲应做的事。如今才知道,还有您这种直接开除血亲名单的做法。这要做了你的朋友,哪天犯个蠢,岂不立刻被你开除朋友名单了?你有朋友么?应该没有吧。您这样的高贵人物,哪配有朋友呢?”薛潼以不逊于郑衡的刻薄予击还击。郑衡眼眸中流露出真心的赞赏,对徐珠道,“阿珠你有个很好的朋友啊。”“这不需你多言。”徐珠赶苍蝇一般,“滚滚滚!”郑衡抬脚要走,徐珠又唤住他,“等一下。”郑衡停下看他,徐珠道,“请以后也保持以前目不斜视的态度。”自从两家断交,郑衡就再没与他说过话了。其实徐珠以前努力过,后来没效果,也只能罢了。没想到他与家里断绝关系,郑衡忽然就主动同他讲话了。如今看来,还不如以前装不认识呢。郑衡果断拒绝,“不行。我已经把你放回到我的朋友名单中了。要是什么时候我忽然来兴致,还请听我说话。”“我可没把你当朋友。”“这是你的事。”郑衡转身离开。薛潼望着郑衡背影说,“以前禁卫中都传郑家大爷嬉笑怒骂平易近人,怎么忽地像换个人似的。”“这还用说么,那是伪装。实际可会阴阳怪气了,别被他骗了。”徐珠一拽薛潼袖子,“走啦。”真晦气。阿玥妹妹的好日子,好心情全不见了!事后,荣烺还跟郑衡说呢,“阿珠哥跟以前全不一样了。”“是啊。以前是宝珠埋没在泥里,现在终于肯从泥潭脱身,自然可爱多了。”“你们也和好了么?”荣烺问。郑衡露出惋惜又落寞的神色,“只有我单方面把他视为朋友,他是不肯把我当朋友的。他亲口跟我说的。”“啊?这样啊?”“可不是么?”“那是什么缘故呢?”“估计是……”如果徐珠听到郑衡这一通连篇鬼话,估计能跟郑衡玩儿命。郑衡落寞了一会儿,问,“听说殿下去拜访唐家族长了?”接过林司仪端来的茶,先放一盏在荣烺面前,“看来蜀地情形很不错,起码太平是无虞的。”“这话怎么说?我倒听闻过唐族长带领百姓保卫家乡的事,可那也是三十多年前了吧。没听说现在蜀地不太平啊。”“蜀地情形与他处不同。”郑衡道,“蜀西南与镇南国相接,那边儿百族混居,尤以西南夷为主。夷人生性剽悍善战,他们虽与朝廷称臣,但本地仍是由头领治理本族。当年唐族长率全城百姓血战,就是抵御夷人之战。哪怕如今蜀地有兵将驻守,如唐族长这样有威望的士绅对于维持本地太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原来是这样。早知道就顺带跟唐族长打听一下西南夷人的事了。”“这倒不必找唐族长。”郑衡笑,“丁相夫人就是西南夷族的公主。”荣烺惊的不知说什么好了,“真的?我怎么不知道?”“这事知道的人不多。”郑衡悄悄告诉荣烺,“听说是丁相年轻时游览蜀地,走到蜀西南,被丁夫人一眼相中,便射到族寨做了驸马。”荣烺瞪圆眼睛捂住嘴巴,大眼睛里满是笑意,悄悄问郑衡,“蜀西南风景格外好么?为什么要到蜀西南去?我听说蜀地蓉城最为繁华富庶。”郑衡轻笑,“这当然是有缘故的。”“什么缘故?阿衡哥你快说。”郑衡不急不徐的端起茶盏喝两口,瞥荣烺手边儿的蜜糖酥一眼,荣烺立刻整盘端给他,“快吃!吃完快说!不准这样话说半截吊人胃口!”郑衡吃块蜜糖糕,又喝了一回茶,这才不紧不慢的告诉荣烺,“我听闻当年夷人族头领看中的不是丁相,毕竟丁相并非蜀人。”“那看中的是谁?”答案呼之欲出,荣烺仿佛作贼一般压低声音,“难道是唐族长?”“正是。当年头领率族兵突袭蓉城,原以为十拿九稳,结果遇到硬茬。他久攻蓉城不下,后来援兵一到,只能率手下撤回族寨。但对当时那个站在城墙上率百姓死战的少年留下深刻印象,觉着这少年是个英雄,准备跟朝廷商量商量,弄回族寨做女婿。还保证,只要朝廷答应这事,他就安安分分的归顺朝廷,为朝廷所用。”“这岂能答应,这岂不是让唐族长和亲么?可见这事儿没成!”“你只说对一半。那时唐族长还不是族长呢,只能算族长儿子,何况,他又不是皇家宗室,区区一个普通百姓,若能安抚夷人,何乐而不为呢。朝廷其实挺心动,正好唐族长因有战功,朝廷召他到帝都受赏。一看,他还有点文武双全的意思,若是嫁到夷人族寨,想来必能完成和亲重任。唐家也是几百年的世族了,据说唐族长的父亲并不愿意,唐族长也不情愿。可先帝十分看好这桩联姻,于是,朝中大臣纷纷去唐家劝说。”“那后来,如何是丁相娶了丁夫人呢?”“别急,听我说。后来唐族长突然就松口了,非但如此,他还特别配合朝廷,甚至想好将来与夷人公主联姻后如何为朝廷效力,先帝对他大加赞赏,多有恩赐。然后,唐族长还提出,婚事排场要如何安排。你也知道唐家底蕴深厚,唐族长又说的头头是道,朝廷都应允了。接着,唐族长又说,送聘礼他想带几个朋友一起去。他点的朋友除了帝都贵胄子弟,还有如丁相这种新登科的进士,都是年龄相仿,文武上各有所长之人。据说,唐族长的意思是,让大家跟着一起看看西南地形,也是为朝廷之后的蜀地战备考虑。”郑衡问荣烺,“要换你,你答不答应?”“肯定答应。唐族长还想的挺周全的。”“是啊。大家都觉着,唐家对朝廷真是忠心耿耿。”郑衡吁叹,“接下来的事情,是神仙都料想不到的发展。唐族长把一堆朋友都带去了西南夷寨,然后,原本是他的联姻人选,夷寨公主竟然移情丁相,非丁相不嫁了。反正你不娶也成,你也别走。聘礼留下,其他人可以走了。”荣烺瞪大眼睛,“丁相就这么娶了丁夫人么?”“嗯。”郑衡点头。“那丁相怎么没留在夷寨?”“据说是唐族长替他里外周族,夷族头领才同意让丁相回朝做官。”郑衡都忍不住唏嘘,“我祖父后来讲,后来他在镇北关镇守多年,也经过不少恶仗,但那一次蜀地之行,堪称平生最险。每每想起,冷汗能渗透脊梁骨。”“唐族长不会是故意的吧?把老国公丁相他们当肥羊一样带去了西南夷寨,好把自己换出来。”郑衡莞尔,“反正唐族长打死都不会承认的。”“可我看老国公年轻时也必有一番风度,而且,老国公又是武将出身,想来是英姿飒飒。唐族长也是因守城英姿被夷人头领相中,为何不是老国公,而是丁相呢?”“相中唐族长的原就是夷人头领,相中丁相的可是丁夫人。”郑衡八卦兮兮地,“听闻丁相当年倜傥风流,乃脂粉常客。尤其学识满腹,他一惯好学,到了夷寨,就找人家公主学习起夷文来,这岂有不日久生情之理?”荣烺再忍不住,哈哈大笑。郑衡也笑起来。“我看丁相跟丁夫人挺恩爱的,可不知为什么,一听到这件事又特别想笑。”荣烺又笑一阵,“唐族长怎么这么坏啊。”“还有更丧心病狂的哪。”“是什么?”荣烺简直好奇的要命。郑衡道,“当年他邀请一并去夷寨的,还有已仙逝的老陈国公,他后来的大舅兄。”荣烺险没笑岔气,捂着肚子问,“那后来他跟唐太太亲事如何做成的?”“全靠脸皮厚加长的好。”郑衡啧啧两声,“你想想,当年他们一行人从夷寨回帝都是什么心情。我祖父都跟老陈国公说,这要是把妹妹嫁给唐族长,将来叫他卖了都找不着影儿。老陈国公也放出话,三世不与唐家做亲。结果,硬没抵住唐族长的进攻。”“完全看不出唐族长竟然这么奸诈,我还觉着他挺率直,有啥说啥的。”“这叫足智多谋。要不是有这么个人,能在守军几乎都战死情形下,守住蓉城一个月么。”“那为何唐族长好像不大喜欢你家的样子?明摆着老国公险叫他坑了呀。”“大约是祖父气不过,组织过复仇联盟吧。听说没少让唐族长吃苦头。唐族长可是一直喊冤喊到现在的。”“他们那时也怪有趣的。”荣烺说。她认识老国公、丁相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举足轻重的重臣,全想不出年轻时竟这样活泼有趣。“当然了。说来他们当年在帝都也是贵公子,却能不辞辛劳不惧艰险一路随唐族长到夷寨去。夷寨多是筑在山里,听祖父说,路极难行。连丁相这样的文士都不避万险,愿意一同前去。想来彼时都有一番建功立业的豪情。”“待有空我得请教丁师傅一番。”荣烺笑个不停,郑衡说,“你可别拿这事打趣丁相,丁相现在也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我请教也是请教西南之事。你想,不管当初是怎样的阴差阳错,丁相与丁夫人也是一辈子伉俪情深。丁相肯定很了解西南夷族的事。那边又连着镇南国,提前做些功课总没错的。上次镇南国谴使还是几年前了,我记得他们的使臣颇精明强干。要是他们的国主也是如此,那可就要小心了。”“我记得好像那是一位女王。”“是啊。彼时女王刚登基,谴使来朝。那会儿肯定国内还没理顺,现在好几年了,想来没理顺的地方也顺了。”荣烺笑,“虽是边陲小国,风俗特异,却也有可爱之处。”“那是自然。”郑衡看向荣烺坦诚明媚的笑脸,也随之露出笑容。第329章 灯灭之一三三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