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5-04 19:53      字数:3418
  郑皇后道,“我身为皇后,皇子皇女就是我的孩子,徐妃动阿烺的人,她如今也方便,知会内务司一声就办了。的确是没将我这中宫放眼里。今儿陛下没瞧见,跑我这儿来,连礼都没行半个就又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如今我还管不管得了这后宫。”荣晟帝打圆场,“你是知道的,徐妃就是这么个毛糙性子。你素来大度,不要与她计较。”郑皇后冷笑一声,“陛下就直说吧,您想让我做什么?”“你劝劝阿烺,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会劝的,只是以阿烺的脾气,怕是要气上几日。”荣烺根本不想再回麟趾宫。徐总管受此羞辱,回家也是一场伤心,徐老夫人得知此事,想公主这般烈性,屡次给徐家难堪,想是欺咱家良善。她老人家次日进宫,给徐妃出了个主意,“既是公主不放心娘娘派的人,不如请陛下着人代公主掌握这些店铺庄园,岂不两全其美。公主不放心内务司,难道还能不放心陛下?”徐妃叫荣烺伤了心,干脆就将此事跟荣晟帝说了。荣晟帝一想,这也好,省得为这些庄子铺子的生闲气。不过,荣烺不同意,荣烺说,“我以后不用内务司帮我管,我有人选了。比父皇派的人合适的多!”荣晟帝不信,“还有这样的人?”“自然。父皇也无非是着内务司的人,换汤不换药。我找的那人可是正经翰林出身,寻常内务司官员能比的?”荣晟帝问,“谁呀?其他衙门的官员?”“开封府的赵珣。他以前在翰林做过官,当年春闱第五,才学人品都信的过。我不信父皇选的人能比他更好。”荣晟帝对赵珣还有印象,当年见过,是个颇俊俏的翰林,与林相不合。还曾当朝仗义直言,因此事被整的不轻,后来就辞官了。林相倒台后,人人避林氏如毒蝎,他回帝都娶了林相的孙女,也没回朝做官。是个有点怪的人。荣晟帝问,“他不是辞官了么?”“我叫他来帝都他敢不来!”荣烺一副土匪口吻。荣晟帝哭笑不得,因荣烺有自己的管事人选,而且,荣晟帝也不想再因财物闹出事来。他道,“这事依你,回麟趾宫吧。你母妃想你呢。”“我不回去了。我就住含章殿了。明年我就该出宫了。父皇你该给我择址建公主府了吧?”荣晟帝一惊,“公主府?”“是啊,公主十五岁就要出宫建府了,父皇你不知道么?”荣晟帝自然是晓得的,只是他从没想过,荣晟帝看着闺女望向自己的明亮的杏眼,“你还小呢。我可舍不得你这么早出宫。”“兴许住得远就和睦了呢。”荣烺轻哼。“胡说八道。你母妃是打心里疼你。”“她真是没疼对地方。原来的掌柜庄头是有病啊还是有罪啊,她说都不说一声就把人换了。”荣烺极是不满。“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啊。”“父皇你把她教明白些吧。她既插手我的东西,难道不插手皇兄的?皇兄素来不关心这些,皇嫂也一向贤良,这事儿没法提,干脆不提。姑祖母可不傻!明儿干脆把吉庆宫都交给麟趾宫管吧。”荣晟帝倒吸口凉气,问荣烺,“你母妃也插手你皇兄的事了?”“我哪儿知道这个,我这几天光生气了。您打发个细心人去问问吧。难不成为她一个都把亲戚得罪完了!”荣晟帝没再与荣烺多说,匆匆离开。荣烺翻个白眼,看来父皇什么都明白,只欺负她这势单力孤的!当晚,荣烺给赵珣写信,信上三行字:我需要你的帮助。别废话。速来帝都!落款签上自己的名字:荣烺。盖上公主印。至于赵珣愿不愿给她效力这些事,荣烺根本没再矫情的想这些。叫你来,你就来!敢不来,闺女儿子都要我手上,看你来不来!第355章 殿下之二一殿下正文第三五五章人家那诚心的主公请贤臣辅佐。都讲究个三延四请,三顾茅庐什么的。如今这世道。三行字就要让他去。原以为起码得有个光鲜排场呢。好吧,连颜长渟那家伙都不得不下台,看来太后一去,帝都形势剧变!赵珣虽然极不喜冬日出门,但看公主书信,肯定不能不去。他跟妻子说,“我先去瞧瞧,要形势不好,我就带着阿放阿慧赶紧回家。要还有周旋余地,你再来。”林氏无语半日,“阖着你还做两手准备。”“那肯定啊。谁知道公主是不是要倒灶。”赵珣嘀咕着。林氏干脆不理他, 第二天便收拾好出行的行李,订好大船,与赵珣一起乘船往帝都去了。赵珣到帝都便住到了颜家,颜相十分欢迎,“如今我门庭冷落,愿意来的就是你们这些老友了。”赵珣闻言十分惊异,瞅着颜府依旧熟悉的景致,“你这里热闹不足为奇,冷清才稀奇,竟没人来看这稀罕景。要我在帝都,我得见天来。”颜相,“齐康倒是一有空就来。”赵珣一怔,哈哈大笑。颜相:那讨厌鬼一有空就来嘲笑他。一边颜夫人与赵太太林氏手挽手说着多年重逢的话,“去岁阿放阿慧来帝都,我原都安排好了让俩孩子住我们府上,结果叫齐尚书半道打劫。就我们老爷这温吞性子,八个加起来都抢不过齐尚书。”“颜大哥只要在朝廷,就能压齐尚书一头。”林氏道。林氏一想到齐康就堵心。当年林家倒台,齐康当居首功。倘若只是家仇,林氏并不会怨恨,有仇就得报。齐康有本事有手段,林家输了就得认。但齐康无情至极,她的姐姐当年嫁给齐康为妻。林家倒台后,林家人自身难保,却并未波及出嫁女。林氏为赵珣所救,她原想姐姐怕不能与齐康白头,待她去寻姐姐时,姐姐已不知去向。人死也得有个全尸呢。齐康只说和离后姐姐自行离去,余者一概不知。林氏多加打听都没姐姐下落,除了被齐康气个半死外,也没旁的办法。赵珣唇角一翘,上下打量老友一眼,“惜乎一片丹心空负。”颜长渟能为首辅,皆因其心在国而非在党。结果,一片忠心不结党的颜长渟竟然第一个离开朝堂。这位陛下跟瞎子有什么区别!颜相问心无愧,“在其位,则谋其政。谋其政,则尽其心。”“可见你这心没尽对地方。”赵珣轻哼一声,一行人进了内宅。赵珣夫妇先去拜见颜相父母,彼此间也有一番寒温要叙。s不过,颜老夫人知道他们旧交自有话说,略说几句便打发他们去了。此时上门的,都是真心朋友。公主的信语焉不祥,如今公主到底是什么情形,赵珣并不知晓。倒也不必问旁人,颜家侄女就是公主伴读,颜相自然清楚其间内情。颜相一面吃茶一面与老友讲了太后过逝后宫中的变化,“陛下刚罚了内务司徐总管三月薪俸。”“就公主现在连自己私产都要保不住了,陛下明显要抬举徐家,能为公主去罚刚提拔的内务司总管?”赵珣言语间不掩讥诮。“不是为公主。徐娘娘手伸过了头,连太后给大殿下的产业也要派她的人代管。大长公主可不是吃素的,趁大长公主还没发作,只能让徐总管给徐娘娘顶缸了。”颜相也大为摇头,虽说徐妃甚美,但观徐妃行事,真不晓得陛下到底喜欢她哪一点。赵珣道,“徐大当年就这样,自己又不是没脑子,明明自己做事有模有样。不知为何,就爱听别人指挥。徐国公在时听徐国公的,如今徐国公不在,改听徐娘娘的了?”“不只徐娘娘,还有徐老夫人。说不得有徐老夫人给徐娘娘出谋划策。”赵珣不禁感慨,“不怪当年徐国公想弄死郑家,当年咱们春闱时,徐国公何其风流人物,年轻时必然风采出众。郑家却把那么个祸头子嫁给徐国公。我都怀疑郑家当年不是为了与徐家联姻,说不得是借联姻之名报私仇也说不定。”颜相笑,“你这张嘴。”徐老夫人乃郑氏女出身,郑太后与老郑国公的胞妹。这位老夫人不知怎么回事,完全没起到联两姓之好的用处,更绝的是,也完全没有寻常女子对娘家的依恋。徐老夫人这辈子都想把兄姐压下去。可到如今,除了寿数长过兄姐,也没见她有何惊天动地的做为。颜相对赵珣能在此时来帝都还是有些惊讶,他道,“我原想,你或者要晚一些再来。”“公主手里的牌很少,不过张张都是大牌。可正因是大牌,故不能轻易动用。你们以后各有所在,眼下我正空着,帮公主将这些散碎人事拢一拢,公主面儿上也好看。若真叫徐家夺了私产,我估计公主断不能罢休,一旦闹起来,局势就更乱了。”赵珣随口说,显然没将徐家此举放眼里。这些不过小事。太后摆在明面儿的东西,不会是最重要的东西。颜相道,“公主想开府,被陛下拒绝了。”赵珣抚额,憋了口气才同老友道,“现在回开封还来不来得及?”“你投名状都交了,还想回去?”“啥投名状?”“阿放阿慧啊。”颜相一脸良善的解释给赵珣听,“去岁公主请你出仕,你非摆个臭架子不应。公主当时就跟我说,留了后手。等阿放来帝都春闱,她也邀了阿慧一起来,待他们兄妹一到,就扣在帝都,还怕你不来?”赵珣灿然一笑,抚弄着腰间玉笛,“我这会儿又有点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