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作者:柚子在跳舞      更新:2023-05-05 00:08      字数:4292
  但沈尚书的封爵圣旨,便让沈楠枝较为诧异了,现如今慕行徵对于沈家的偏爱真是毫不遮掩。“陛下准备现在派人去府中宣读圣旨?”沈楠枝看了又放下,而后发现慕行徵手边竟然还有一份盖了玉玺的空白圣旨,“陛下还有想要赏赐之人?”慕行徵笑了笑,将圣旨递给沈楠枝,“这份空白的圣旨是给的。”沈楠枝接过圣旨,有些诧异。“我知晓如今并不信任我不会广开后宫,这份圣旨朕给的保证。”“假若朕真的有一日昏庸当道,广开后宫,那这份圣旨便是的保命符,圣旨内容可以随的意,随意书写,哪怕将朕从这皇位上赶下去,朕也绝无怨言。”最后一句话,慕行徵又稍稍带了些许笑意,上前环住沈楠枝,“当然朕更加希望永远这份圣旨永远没有用武之地。”“朕也有这个信心。”“我二人是平常夫妻,开诚布公。”沈楠枝婆娑着手中的圣旨,微微点头,转过身转而环住慕行徵,“我信。”慕行徵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开诚布公,无论大大小小的事情,慕行徵总是会说清楚,即便是事关自身秘密,也毫无保留。慕行徵一直在改变自己,沈楠枝如今也不想继续原地等待了。毕竟两个人的感情,不能只有慕行徵一人在主动。“将西域的来使宴请过后,东北边境的将领也应该到了,也不知现如今边境是何种境况。”“水泥和棉花已经悉数安排下去,只是粮食一事总归让人担忧。”“若是有机会,定然要去东北看看。”沈楠枝也跟着感叹,但如今各地建设状况并不统一,想要出京尚且有些难度。“待京都学校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定然会有更多的人材出现。”“朕已经下旨让温程页前往学校教书,让他同刘太医相互讨论,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接过。”慕行徵将朝堂上的风波压下,让礼部全力准备宴请西域来使的任务,而后又让户部派出能言善道之人,准备在宴会上的谈判。他大宴虽然是大国,但既然是商业计划,慕行徵并未准备利用强势压榨对方,商业是个要求平等交往的行业,因此第一次的谈判十分重要。宴会上沈楠枝同慕行徵一同落座,西域来使已经坐在下首开始欣赏歌舞。沈楠枝则将户部交上来的名单一一将各位来使对应上。红国的公主和皇子已经认识,沈楠枝主要看向吴湾国过来的三人。这三人中有两位是王族的成员,至于剩下一位,只是写某位大臣之子,具体看不出什么。西域诸国同大宴行商来往的意愿也很强烈,大宴疆土范围十分广阔,物品种类丰富,瓷器茶叶丝绸都是让人争抢的东西,在西域诸国之中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前些年大宴对西域商路不重视,虽然有商人来往奔波,但到底不能同官府相比,但如今情况不同了,由大宴的官府牵头,国与国之间相互贸易,这是所有小国都希望的事情。尤其是原本就以行商为主的吴湾国,自从封锁海岸线之后吴湾国的行商少了一个重要通道,以往大宴对他们这些商人也不重视,但如今既然宴请他们,商讨西行商路,吴湾国自然想要抓住机会。宴会进行到一半,今日的重头戏终于登场,由着户部诸人同西域诸国开始商讨。谈判这种事情自然是来我往,大家都不肯吃亏,今日宴会上的交锋只是相互试探,明日才是重头戏。沈楠枝一直记挂着吴湾国的造船商人,在宴会结束后又亲自接见了吴湾国的来使。三人都是年轻人,对之前的海航贸易的繁华印象并不深刻,但那位年轻的大臣之子,显然对重开海航贸易很有兴趣。沈楠枝不过是刚开了个头,那人便能滔滔不绝说出一堆海上贸易的好处。虽然风险大,但带来的收益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的家族曾经参与过航海贸易一事?”沈楠枝询问,毕竟这位对航海的热情超出了她的想象。即便身旁那两位皇族之人,拼命使眼色让他停下,但这位明显还沉浸在航海的美妙之中。“臣的祖父曾经是建造航海大船的匠人监制,臣年少时也曾立志要同祖父一样,亲眼见证一艘大船从无到有的模样,实在是太壮阔了,但臣没能赶上好时候,待臣长大,我国国主已经封锁了海岸线,严禁出海,即便是渔民去出海打鱼也要受到诸多限制。”“臣这一身技艺在吴湾毫无用武之处。”年轻的大臣越说越愤恨,全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两位皇族已经脸红脖子粗,若不是顾忌这里是慕行徵的御书房,这位大臣怕是早已经被捂嘴拖下去。待年轻大臣的话音遗落,稍微年长的一位皇族,便下跪请罪,臣子年轻气盛,望大宴皇帝皇后不要怪罪他们的无礼之处。吴湾对此番行商格外重视,海禁一直在持续,若是同大宴的贸易交往也被腰斩,那他吴湾真的时离亡国之日不远了。况且吴湾国几乎人均行商,若是国中境况再不改变,商人逐利,国家人口很快就会迁移。沈楠枝没有在意年轻大臣的抱怨,而是精准抓住了对方的重点。“会造船?”大臣点头,“臣自小跟在祖父身边长大,将祖父前些年的笔记也全都熟识,祖父曾言我在造船一途上比他还要有天分,只可以如今的吴湾根本没有造船匠人的出路。”沈楠枝越听越激动,在吴湾没有发挥的余地才好,这样她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将这位年轻的大臣留在大宴境内,早日将自己的航海事业推进。“我若是能够给造船的自由呢?让不再受到限制,可以自己亲眼看着海船从无到有。”沈楠枝其实还准备了诸多福利,毕竟这位是个不好找的人材。但剩下的话沈楠枝还没有说出来,对方已然换了一副面孔。“大宴皇后说真的?真的能够让我自由造船?大宴的皇帝也不会反对?”吴湾国的两位皇族,此时看着自家这位年轻的大臣脸上已经逐渐出现崩溃的表情。最初定下来使名单时,只有他们两位皇族,但时这位大臣主动自荐,说自己想要来大宴看看。这位年轻大臣的父亲时吴湾国国王的宠臣,所以很快便得到了批准。况且此人对于交朋友很有一手,两位皇族同他一同来大宴,自觉会更加轻松。这一路上也确实如此,他们三人同旁的国家来使关系都不错。但万万没想到在见到大宴皇后之后,这位大臣突然变成了这般模样。“那我要留下,我这辈子唯一的愿望就是看着一艘能够航行的海船驶入大海。”年轻的大臣在看到慕行徵点头之后,什么要求都没有说,直接答应下来。随后转向吴湾的两位皇族,“对不起,小臣此番应该不会随着两位回吴湾去了,望二位皇子能够带信给我父亲,说我很适合留在大宴。”吴湾的两位皇族脸上的表情已经是恍恍惚惚,丝毫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是这般走向。送走吴湾三人,沈楠枝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她的航海计划马上就能打开了。“看在吴湾这么有诚意的份上,在合作上我们大宴也应有相应的诚意。”慕行徵随之补充。慕行徵听沈楠枝说过,海外说不定会有许多种产量较高的粮食,因此对于航海一事也同样抱有很大的希望。西行商路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有之前的规矩,但此番大宴更加繁华,能够买卖的东西更多,许多条例也要指定更加细致,因此西域诸国的来使在京都相继住了下来。不仅是吴湾年轻的大臣不愿离开,要扎根在大宴造海船,还有旁的国家的皇族,直接要求自己想要来大宴游学。西域商路的开发有京都户部众人的谈判,还有远在西域的秦文水楚天行两人忙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沈楠枝在看到户部送上来的数据之后,还是忍不住皱眉。她早些时候推行各地学校男女皆可入学之时就知道,定然是男多女少。为了适应男女大防的规则,沈楠枝特意设置了相应的男子班和女子班,只求入学学习的女子能够更多一些。但从现在呈上来的数据来看结果并不理想。男女比例差距太过悬殊,有些地方甚至一个入学女子都没有。沈楠枝将人唤来询问原因,才得到解释说。虽然分了男女班级,但是教导女子的夫子仍旧是男人。若是家中富裕的小姐,族中自会请先生读书识字。若是家中不富裕者,自然觉得是男孩读书就够了,男孩读书过后能够科举考功名,但是女子相应的限制便多了许多。因此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让男孩入学读书,回来后若是有空闲便教导女孩读书,还美其名曰自家女儿也是识字之人。这种事情沈楠枝一早就有心理准备,不过在看到户部递上来的数据之后,还是忍不住有些心惊,差距太大了。男子能一个班二三十人,女子却可能连二三人都没有。唯一较好的便是京都设置的基础学校,学校里有女子当夫子,京都设置的专业学校中也有纺织类和设计类专业,有许多女子想要尝试一番。况且京都身为天子脚下,有沈楠枝这么一个标杆在前面立着,有许多女性也会相应站起来,继而成为大宴改革的先锋者。“别急,慢慢来。”慕行徵抽走沈楠枝手中的奏折,递了杯凉茶让她冷静。沈楠枝当然知道现如今是正常现象,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叹气。万事开头难,她必须要耐着性子,一点点去安排。沈楠枝很快召集了自己手底下的几个宫人,重新整理自己手中的银钱。而后发了另一条指令,她准备用清颜铺子百分之五的利润成立女童助学计划,只要家中愿意送女童前往读书,家中便会相应得到奖励,女童入学的学费可以适当减免。除此之外,沈楠枝还将这个计划在清颜铺子中大力宣传。这铺子做的便是高门贵妇的生意,手中有钱,若是能让她们一起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那计划能够更快推动。除此之外,沈楠枝同慕行徵商议过后,准备将报纸一事正式提出来。在不同的地方设置当地的报纸,报纸上可讨论现在的政策,也可以连载自己的诗词歌赋,甚至还可以为自己招工,包括宣扬当地的特色,这些报纸每天都有人在固定的茶楼中宣读,即便是不识字的农人,也能知晓报纸上说得故事。除了当地的报纸之外,还有一份由京都发行的月刊,一月一次,运往大宴各个地方。除此之外每年农闲时候的扫盲班变成强制性的,不论男女老少,每隔三天都需要去扫盲班报道,每一次都会有出勤记录,表现好的人家,每年能够减少一部分赋税。而工厂的工人要求则更加严格,如今想要从车间工人升为小组组长,需要识字才能有竞争力。“读书人还是太少了。”沈楠枝靠在软榻上,想着自己的安排,现如今一直忙碌,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旅游的计划。毕竟来来回回那么几本游记,她早就看遍了。“现如今工厂已经在集中研究降低纸张费用,等到成功之后,读书的成本会更加低廉。”慕行徵安慰了一句,让沈楠枝不必着急。沈楠枝如今为大宴已经做得够多了,无需将所有的压力都背负在自己的身上。“待边境战事结束,不妨我们二人乔装打扮也出去旅游一番?”这个想法慕行徵很早就有,但一直过于担心,且京都事务繁忙,便一直按捺不发,如今倒是可以开始准备了。待边境将士叙职,便能够确定对待胡人的策略,将胡人的隐患解决之后,大宴便彻底有了喘息的空间。“那到时候我们便去南凌,南凌城临海,可以好好去看看。”沈楠枝想要将第一个海岸码头建在南凌,现如今已经派出官员前去考察,估计再过些时日便能有回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