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柚子在跳舞      更新:2023-05-05 00:08      字数:4400
  结果不想自家邻居竟然凭着比自己会种地,转而成了当官的,每日走出去都仿佛比别人脸上要有光。随后又是能够在当地低价购买农药和肥料,让农户更加看到了希望,甚至因为能够免费识字一事,让百姓们对大宴朝廷多了一份信任。如今朝廷再次发布政令,说年后便可以重新分田,即便说得是划分那些无主的地方,也足够让百姓们激动了。因为最近各地都动作频频,听说有不少富户家都被抄了,那之前名下的田产自然成了无主的东西,若是真的准备分田地,想必他们能够得到不少好处。除了将之后的政策在民间广而告之以外,慕行徵也着重开始对朝臣们动手。他让农业局中掌管土地的大臣,重新查清早朝为官之人名下的田地,不仅是朝臣自己,更包括朝臣妻子母族,其余族人等等,可以说是往上查三代让人搞清楚他们名下的田产到底是如何来的,来路是否政党这些都需要标注出来。这一事情慕行徵是悄悄进行的,为了不走漏风声,特意派出了几个隐卫让农业局的大臣使用。之前慕行徵虽然在朝堂中提出过限田令,但当时的慕行徵对于朝堂的掌控程度还是不够强。朝臣们虽然看起来听话,但是对于限田令一事还有很多可操控的空间。既然自己名下限田,那便将田地记挂在自家妻子或者较为落魄的族人身上,假装这是族中的田地。还有一部分人特意将田产挂在自家签了死契的仆人身上,然而那仆人的卖身契全都捏在自己手中。慕行徵从最初就察觉到了这种做法,但当时的他,刚刚在朝堂上立威,且有些证据不足,人手不够,所以并未下狠手整治。但是如今不同了。等到年后京都学校会有一批年轻的学子填补基层的空缺,还有今年选出来几百名进士,经过这半年的历练,比最初入朝时能力强了不少,且因为入朝为官时慕行徵便展现出了强势的作风,臣子一直处于弱势,这些年轻的臣子一直没有与帝王相争的念头,反而勤勤恳恳按照帝王的指令一丝不苟的执行,且背后的利益牵扯并不大,用起来比那些倚老卖老的老臣顺手许多。时间转瞬即逝,已经进入腊月,今日是腊八节。慕行徵特意赏赐了一圈腊八粥来表示皇帝陛下的仁慈。同红国关于矿山的探讨已经落下帷幕,慕行徵已经派出人手正式接管在边境的矿山。但这些还不够,慕行徵一直在等有关边境的消息。距离年关越来越近,慕行徵也从最开始的胸有成竹,变成稍稍有些没把握。虽然边关同京都的官道已经一律修成了水泥的道路,但算起来仍旧路途遥远,且边境因为打仗一事基础建设跟不上京都,具体是个什么模样,只能依靠边境将领的奏折。“陛下倒也不必如此紧张。”沈楠枝看慕行徵如此状态,不禁劝了一句。虽然她也忧心边境的情况,但并没有慕行徵这么外放。不过话音刚刚落下,门外便有人来禀报。边境军情的紧急信件。慕行徵急忙拆开,原本的担忧悉数化为自己的笑声。边关大捷,武凯已经带着敌人的俘虏动身回京复命了。第49章 ·因为是喜报, 武凯独自骑行入京,终于在腊月十二抵达京都。一入京武凯便明显感受到了不同。五月回京的时候,武凯就感叹过京都变化之大, 但当时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回京了,以为京都的变化是这两年以来一点点积累的。但此番离京不过才几个月, 武凯依然忍不住感叹与羡慕。入城门的时候交通局众人的审查更加严格了, 入城时候不仅要拿出户籍,户籍上还有画像,不能再冒名顶替。而且入城时候队列分明, 骑马的,坐马车的,步行的,分成三列, 互不阻碍, 相互之间也无法插队。守城门的士兵看起来也更加精神,官服统一的情况下, 竟然还有统一的围巾和手套,只在原地一站便让人觉得精神百倍。武凯觉得虽然这些守城的士兵看起来身上的气势不能同在边境用命厮杀的那些将士们相比,但仍旧值得感叹。他方才排队途中,听到百姓们讨论,现如今守城将士身上的手套和围巾都是用羊毛和棉布制成的,现如今虽然只有京都将士身上能够看到。但是皇后娘娘已经下令,将围巾和手套送往各地,想来过不了多久大宴的公职人员全都有这样的福利,不过因为为守城的将士同旁的公职人员不同, 他们在天寒地冻中呆的时间长久,因此会格外厚实一些。“皇后娘娘大仁。”已经到了城门, 武凯并没有因为着急入京而走加急通道。反正喜讯已经先一步到达了成瑞帝的桌案上,况且城门处如此热闹,他也想多看两眼,好好感受一番。边境的生活虽然比往年好了许多,但人都是怕对比的,武凯本来觉得今年的边境同往年相比已经是个富庶的年份,但一来到京都才更能感叹,边境同京都到底是不一样的。也不知道边境有没有一天能够像京都这般繁华。“不仅是皇后娘娘的功劳,咱们陛下也是个顶顶好的,听说今年抄了许多黑心户的家和田产,准备等到明年时分便重新给我们划地呢。”这事情武凯在边境隐约听说过,只不过他当时一心扑在打仗上,况且边境苦寒多年,有许多地都不适合耕种,边境整个地界也找不出几个黑心户的富绅人家,用来将田地充公,因此这事情武凯也只是随意听了一耳朵,并未往心里去。一直到入了京都,才发现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应。武凯一边听着一边感叹,很快就入了城内。这一次武凯没有再继续耽误时间,而是快马加鞭一直到宫门外才再次停下。慕行徵从武凯踏入京都地界便已经收到了消息,如今正正襟危坐御书房内等待召见武凯。“臣行不辱命。”武凯进入御书房端端正正行了大礼,随后又将一直虽然携带的有关胡人将领的信物呈现给慕行徵。按照原本的规矩,砍下对方首领的头颅,定然是要将这头颅放入锦盒之中,带入京都送到成瑞帝面前,不仅是让成瑞帝安心,也是夸大自己的功勋。但从边境出发前,寒山大师劝说了一番,让武凯改变了想法,只带了能够证明胡人将领的信物。如今虽然是冬日,但从边境到京都需要不少时日,即便一路上快马加鞭,日夜不停,等到头颅入京说不定已经腐烂成泥,若是呈上去一滩烂泥,反而坏人心情。武凯被寒山说动,是以只拿了信物。“现如今胡人群头无首,已经四下逃散至更加寒冷的北部,我军将领占领了胡人原本的粮草,已经将三块水草丰茂之地纳入我大宴范围之内。”武凯声音朗朗,同慕行徵禀报着自己这几个月来的功绩。慕行徵连连点头,有了丰盛的水草,大宴自己也可以发展畜牧业,将牛羊马这些动物一一喂养,不必再过分依靠西域诸国。“爱卿此番辛苦,有赏。”慕行徵挥挥手,让一直站在一旁的太监宣读,自己一早就准备好的赏赐,随后又说道:“此番大获全胜,全军有赏。”“恭贺陛下。”待武凯离宫,沈楠枝也笑着对慕行徵进行恭贺。慕行徵虽然高兴,但心中仍旧有章法,并未得意忘形。收获了胡人的地方,自然要派新的官员过去整治,教化胡民。不说让这些胡人同大宴百姓一样依靠农耕生活,至少不能再次像之前那样,随意定居,需要有一定的规则约束。“不过武凯此番着实了却了朕的心腹大患。”慕行徵笑意明显,既然战争的结果能够改变,并且因为提前准备并未耗费多少粮草。再加上这一年来商业繁荣,大宴的国库前所未有的充实,变化同上两辈子而言不可谓不大。有时候慕行徵看着大宴的变化也会恍惚。这两年若不是有沈楠枝在身旁,他即便是醒悟了为君之道,也绝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让大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如今边关平稳,朝堂之中也无闹事之人,陛下可以着手清理内政了。”沈楠枝说道。沈楠枝虽然如今有着丞相的职位,但时间越久,沈楠枝想要上朝的心思便越小。如今的政令大都是慕行徵同朝臣们商议过后提出的,沈楠枝只是偶尔说出一两个新点子,让大宴寻求新的方向。沈楠枝其实清楚知道自己的性格,她并不是一个政治人才,最初愿意在朝堂中出声,入朝参政,只不过想要通过这个方式来提醒大宴的女子,女子并不比男子弱,想要做什么大可去做。如今大宴的基础小学建设有条不紊,女童入学的数量虽然依旧比不过男童,但是已经越来越多了。况且如今各地的工厂拔地而起,入工厂做工的女子也越来越多,只要能走出家门,谁还想继续回到原本的困顿生活中去。而沈楠枝也在报纸上匿名投稿,积极鼓动这种思想的诞生。虽然现在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思想的种子是不断成长的。沈楠枝也不再过分追求时间上的缩短,而是顺其自然,不再让自己急切求近。因此沈楠枝对于朝堂中的事务插手越来越少。这世上并非只有她一个聪明人,如今朝中能用之人越来越多,因此她也在朝堂之中准备逐渐缩小自己的影响力,一心一意发展科技。沈楠枝虽然没有明说自己之后的打算,但是身为同床共枕之人,慕行徵很快便理解了沈楠枝的意图。“现如今外因已经不再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周围国家一片平静,陛下在朝堂之中大力推行各种政策,我也应该回到我原本擅长的地方去。”沈楠枝半靠在慕行徵的腿上,说起这些像是闲话家常。慕行徵把玩着沈楠枝的手,“我都依你。”今年的年节比以往更有氛围,边境大胜的消息在年前彻底传开,百姓们十分开怀。虽然大家都不是边境的居民,但是大宴将士大获全胜,代表着大宴边境安稳,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趁此机会在加上过年,商场也趁此推出打折活动,大赚了一笔。而之前因为排队耽误时间一事,在经由工商局几位大臣开会之后,决定短暂设立外卖。说是外卖并不合适,主要是派几个年少的小童每日在住宅区附近溜达,若是有人需要买东西,又不想耽误自己的时间,则可以派他们前去。超市中若是有什么优惠活动也会提前印成广告,由着这些小童前去派发。除了超市商场,卖吃食的也开始跟随潮流,每天都有不同的菜单分发给各个小童,由着他们去派送,若是有人下单,这些小童也能赚个跑腿钱。超市对于收银的培训进一步增加,有效提高结账的效率。虽然在沈楠枝看来效率还是不够高,但是对于百姓而言,这已经足够了,至少比平时要方便许多。超市为了引导人流,特意推出了打折区,若是在打折区排队时间过长,百姓们也不怎么抱怨,毕竟买到了便宜东西。除此之外,沈楠枝还特意设置了另一个功能。在每个府衙门前都设置了“府衙信箱”这信箱每个人都能够匿名提出意见,官府的官员们也会每日一看,及时处理信件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日后府衙信箱中的政务处理也将会是官员升职的一大凭证。除此之外,报纸上也专门开了个板块叫学习好人好事,将当地一些令人敬佩的事迹放上去鼓动人心。因为沈楠枝想要尽快放下手中的执政权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科研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即便已经临近年关,每一项政令还在不停创新,让朝臣们过了一个忙碌的年尾。一直到腊月二十九,朝臣们才集体放假。沈楠枝窝在坤宁宫中歇息。之前的精力一直都在前朝,后宫之中并未有过改动,一切都按照原有的规矩办事,祭祀拜祖,一直到新的一年又一次来临。沈楠枝给宫人们红包,同慕行徵一起在御花园中散步。“最近几个月很少有这种闲暇的时候。”沈楠枝看着御花园中仍旧在盛开的花朵,深吸了一口气。虽然空气冰冷,但却觉得莫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