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柚子在跳舞      更新:2023-05-05 00:09      字数:4278
  沈楠枝也第一次在大宴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只觉得心情舒畅。港口的建设已经结束,因为要试行,今日海岸有官兵把手,王仁率领一众造船之人,在海边等着沈楠枝的出现。五艘海船已经正式露面,只带一声令下,便能真正入海航行。沈楠枝同慕行徵牵手站在海边,相互对视有一眼,共同扬起手势。随后沈楠枝问道:“王仁一起上去看看吗?”身为技术人员,王仁原本想要留下来观察,但听到沈楠枝的邀请后瞬间心动,自己也忍不住爬上了船。“起航。”沈楠枝同慕行徵一起站在船头甲板之上,看着平静的海面,心中生出无限豪情壮志。而王仁也在一旁说着自己这三艘船的主材料和吃水程度。这三艘船不仅是货船,也是战船,船的周身有许多机关,即便路上遇到盗匪,也丝毫不惧。“现如今唯一担心的便是海面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有出海经验的吴湾国水手也走了过来。他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出现在海船上,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这样的机会,他努力回想着自己以前出海曾经遇到的危险,一点点告诫众人。“如今船体坚固完整,无需担心暴风雨让其支离破碎,只有一点,暴风雨中极容易迷失方向,即便是有经验的船长有时候也会分辨不清。”听到水手的劝告,王仁的脸色严肃了许多。航海带来暴利的同时,也比别的行商之路多了一份危险,这都是大家的共识,不能有丝毫大意。试行进行了三天,才真正宣布海船完好,正式定好了出海的日期。剩下一个月,则是培训水手,也给水手和商人一个退出的机会。而沈楠枝也拿出指南针交给了新选出来的船长,“此番务必小心。”四月十六,沈楠枝站在港口,同船上的众人告别,自己也终于离开了南凌,同慕行徵去往南凌附近的闻堰。闻堰多山多河,地势多变是旱涝的重灾区,而如何排洪又不影响下游城市成了闻堰的重中之重。第54章 ·慕行徵用了一个监察的身份出现在闻堰, 沈楠枝自然也不会主动露出身份。况且他们两人对于建造沟渠一事并不精通,即便是想要提出什么意见,估计也会被真正懂行的人否决掉。因此沈楠枝此番来闻堰主要目的只有一个目的, 寻找一个地势合适的地方建立工厂,将水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去闻堰的路上, 沈楠枝一直在思考另一件事情。现如今京都各处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 因此来南凌之后越能感受到两者之间的不同。南凌虽然也将朝廷下发的每一个指令都完成,让百姓们读书识字,每个人都努力想要进入工厂, 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同京都还是不同的。不仅是沈楠枝能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区分,慕行徵也很快感受到两者的不同。京都是天子脚下,每一个政策, 即便是试运行一般也是从京都首先的开始, 京都是大宴的政治中心,大宴朝臣的梦想之地便是京都皇宫的大殿。而重新同西域通商成功之后, 京都又有了经济中心这一职能。虽然从西域到京都一路上要经过不少城市,但是对于大部分商人而言,京都才是真正的赚钱之地,只有将东西运倒京都,才能真正卖上好价钱,因此京都的商业贸易也越来越繁荣。道路不停扩宽,不断出现新的商场。而除此之外京都还有专门设置的学校,秀才和举人基本都聚集在京都,让京都比旁的城市多了一份人文气息, 文化思想也十分繁荣,就连最初举子们相互辩论的奉行楼, 也已经扩大了一番,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出现在奉行楼中,只求自己的想法能够被看见,被实现,结交更多的人脉。政治中心是不可动的,迁都是一件大事,且如今天下太平,京都的交通四通八达,着实没有迁都的必要。但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却是可以转移的。文化中心,沈楠枝暂时没有想法,但是经济中心却已经相中了南凌。南凌有港口,等到海上贸易繁华起来,商人逐利,自然会聚集到南凌。而闻堰由着良好的地势地貌,十分适合建工厂,沈楠枝有心想要将大部分工厂在闻堰重新开设。闻堰现如今虽然有工厂,但大都是朝廷之前为了方便百姓们所设立的农药场和化肥厂,旁的工厂却并不多见。沈楠枝将自己的想法增添到自己的工作计划本上,而慕行徵在得知沈楠枝的想法后,也向京都传信,让京都留守的大臣首先进行商讨,等自己同沈楠枝回京之后,需要见到一个良好的可行性计划或者不支持的原因。慕行徵虽然是监察,但来到闻堰之后,也并非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继续沿用了自己之前那个皇商家中庶子的身份,在建造排洪工程的附近,支了一个小摊子,免费赠送茶水,让百姓们在休息时间有个去处。这小摊距离百姓们平日里上工的地方不远,虽然说官府管饭,但喝的水平日里都需要百姓们自己从家中带过来,今年的降雨虽然正常了,百姓们也不缺水喝。但可能是去年旱灾的影响,对于水这种东西,大家都十分珍惜,有些人宁可不带着水过来。如今慕行徵设了个摊子在附近,也算是方便了百姓。因此来来往往人一直很多。慕行徵有时候在闻堰的集市上,有时候会停留在小摊子上,同百姓们打听一下如今的进度。但一直没有表露身份,只是远远看着。沈楠枝有时候会同慕行徵一起坐在茶摊上,询问百姓们对如今的生活想法。“最初是不错,但这两日感觉菜里的油水少了很多。”大家本身都是随意聊一聊,慕行徵也并未问有关工程建造的事宜。况且慕行徵这个茶摊子出现在附近已经有快要一个月了,现如今天气越来越热,平日里来茶摊歇脚的人越来越多。慕行徵和沈楠枝都没什么架子,很快同附近的百姓熟络起来。“之前的饭菜的油水很好吗?”沈楠枝追问了一句。虽然午饭时分,有许多百姓会汇集到茶摊吃饭休息,但是沈楠枝并未关注过最近午饭同之前有什么不同。“不仅是油水少了,之前里面的肉都是大块肉,一口下去只觉得心满意足,我和同村很多人还专门把肉省下来带回家,晚饭当作加餐给孩子尝尝。”“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菜里的肉就越来越少,昨天还能吃到个肉末,今天菜里就只能有个肉味了。”此话一出,引来了许多人的附和,另一个人开口说道。“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如此吗?我之前还以为是我不是第一个打饭的,所以到我的适合菜里的肉已经被厨娘给了别人,竟然是大家的菜里都逐渐没肉了?”一个稍显清瘦的汉子,接过话茬说了自己这几日的饭菜变化。“菜里就没肉,最近轮班,我天天第一个去吃饭,也没看到过一片肉。”一个长着络腮胡的汉子出声道。现如今茶摊上已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说起最近吃食的变化。慕行徵的脸色也越来越严肃,手指又开始敲击桌面。朝廷的午饭中有肉有素是他亲自下的之意,但如今这工程建造才两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已经变成这般模样了吗?沈楠枝看了一眼慕行徵,继续引导着百姓说出更多的消息。“我是管采买的厨娘,最近官府每日给的钱只够买素菜的,若是买了荤菜,怕是会有很多人会直接吃不上饭。”一个妇人从角落中站了出来,出声打断百姓们的讨伐。她说着坐在桌旁的另一个人,悄悄抓住她的衣袖,想要她急忙闭嘴。妇人反手扣住那人的手,声音更大了一些,“这是我当家的,他不愿意让我说出来是因为害怕兄弟们误以为是我贪了银钱。”见妇人态度坚决,并且将自己也牵扯进来,那男人站了出来,替妇人说道:“这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如今衙役给的买菜钱越来越少,我家这位也和衙役说过事情,毕竟眼看着吃饭钱越来越少,大家都有了怨言,谁都不愿意。”“结果衙役说这钱也是他每日同师爷那里领到的,师爷说现如今府衙的开销越来越大,闻堰本身就不是一个多富裕的地方,无奈之下只能削减我们这些百姓的吃饭钱。”“兄弟们,我和我家这口子都在这里上工里,还有不少同村的老乡,我们夫妻二人也没有骗你们的必要。”男人说完向周围看了一圈,最终定格在同乡聚集的地方,方才那络腮胡子的壮汉首先开口,“我相信老王夫妻两人,他们夫妻是我们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那壮汉明显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混成了一众人众的小头目,看他说得这么肯定,众人对厨娘夫妻两人的神情好了许多。开始重新抱怨自己吃食的事情。原本包吃对百姓们已经很心满意足了,但偏偏吃的越来越差,让人的心中有了落差。慕行徵敲击的节律越来越快,沈楠枝知道闻堰当地的官员怕是很快就会倒霉了。她抓住慕行徵的手,让慕行徵停止原本的动作,重新回到百姓的讨论众去。“你们可有人记得这些日子中午都吃的什么?”“若是能有第一天到现在的饭菜记录那就更好了。”听到沈楠枝的话,茶摊上安静片刻,每个人面面相觑,他们只管吃,虽然能记住这两日都吃了什么菜,但一个月之前的饭菜谁还记得。“我这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声音同时发声。女声是方才那厨娘,她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有这半个月的,半个月来衙役给的饭菜钱越来越少,我怕之后饭菜有问题找上我,所以每次接了衙役的钱,我就记下来,让他们按个手印。”“买菜的时候也会仔细算一算,这些钱买什么菜能让大家吃饱,一笔一笔记得很清楚,中午吃的什么看前一天的采买就够了。”“只是夫人你要这些做什么?”厨娘说完才察觉到不妥,继而追问沈楠枝。这对夫妻已经来免费送茶水一个月了,脾气很好,家中也很有钱。但是再有钱也是个商户,能够免费给他们茶水喝已经是大善人了,哪里会再免费送一些肉食呢。虽然衙役的借口是现如今府衙的花销负担太大,所以削减了打击的饭菜,但百姓们又不是傻子,心中都明白这不过是个借口。“若是信我们夫妻二人,尽管将手中的证据交给我们,剩下的事情自然会有人解决。”慕行徵看茶摊上的氛围冷凝起来,主动开口说道。慕行徵身上的气势太过凌厉,他一开口,方才那厨娘忍不住瑟缩了一下,眼神看向自家的丈夫。随后才说道:“等明日我抄一份给您送过来。”“我这里有全部的。”妇人的声音落下,方才那男声响了起来。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记录拿了出来,三两部走到慕行徵身旁,将自己的记录摆在了慕行徵面前。“这是我为了让自己多记住几个字特意写下来的。”男子说着,看向自己写出来的狗爬字体,心中有些不好意思,忍不住轻咳一声,为自己驱散尴尬。他年少时家贫,想要读书却连最基本的笔墨纸砚都买不起,更别说入私塾读书了。后来有了成瑞帝下发的旨意,每个人都要认字。而且只要人资积极每年都有不少奖励。他现在用来记录的笔墨纸砚全都是自己前段时间学习认真的奖励。“我这个人记性不好,怕过段时间过去,把以前学过的字都忘了,便想着写下来,正好官府送的饭菜不错,我就把每一样菜都记了下来。”正好写下来的时候还能再回忆一边饭菜的美味,让他每晚睡时都能做个美梦沈楠枝翻了翻,这个菜单的记录长达两个月,这两个月能看出对方的毛笔字好了许多,至少不再像之前一样同一个字总想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