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作者:MM豆      更新:2023-05-05 04:46      字数:4310
  事到如今,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装下去,只期盼倭寇头目没有被捉,他不会被供出来,那么一切就都还有回旋的余地。……城外、海上一夜大战,太仓州内安然无恙,老百姓们松了口气。虽未出战,但裴秉元一直守在城头,疲惫不堪,他下令衙役、民壮们轮换在城内外继续巡逻,以免有漏网的贼寇入城祸害百姓。这才返回州衙家中。裴秉元才洗了把脸,吃了些粥食,南巡水师的尉官前来,行礼后道:“参见知州大人,总兵大人有请。”紧接着又道,“还有,请裴少爷也过去一趟。”裴秉元和裴少淮面面相觑——海上夜战之后,燕承诏身为总兵,要见裴秉元也就罢了,为何要把裴少淮一个读书人也叫上?那名尉官解释道:“总兵大人临行前听兵部张尚书说,裴少爷颇具兵家才能,想见一见而尔。”以燕承诏总兵的身份,若真要算计什么,大可不必以礼相请。既然是派人以礼相请,自然也就没有算计裴家的意思。马车上,父子二人相谈。裴少淮趁此把昨天夜里的猜测和父亲说了,裴秉元先是惊讶,仔细一分析,又觉得事事吻合,言道:“若真如淮儿所猜,这燕承诏也算年轻将才了。”治理镇海卫恶行有望。“如此一个心思深沉,兵行于计的人,当真会为了张尚书的几句话,便要见我一面?”裴少淮问,又自言道,“孩儿觉得未必……此番恐怕是试探多于见面。”试探裴家的本事和态度。燕承诏显然比其父亲更会未雨绸缪、经营功名。裴秉元点头,道:“试探也只是试探,他不敢乱来。”二人由漕运码头登上虎头宝船,在船房里见到了燕承诏。船房壁上悬挂着小黑山岛的地形草图,房内还请来了几个太仓州的老渔民,老渔民们你一嘴我一嘴地说道:“岛上皆是碎石壁,四面环高坡,大船只根本停靠不了,还容易撞上,损毁船体。”“岛上长了许多杂木,密不见缝,根本没办法开垦种粮食……附近渔民只有突然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不得已才会登岛躲避。”寥寥数语,房内众人对小黑山岛有了大致的了解。渔民退出。燕承诏开门见山道:“此番请裴大人和裴少爷过来,一来是感谢裴大人的配合,二来是想与裴大人商议攻打小黑山岛之事。”原来,那日裴秉元将犯人移交燕承诏后,燕承诏问出了不少东西,顺藤摸瓜,找到了水贼的老窝。水贼头目被抓后,对去岁遭到镇海卫“背叛”一事怀恨在心,非但供出了他与镇海卫勾结的事实,还供出镇海卫与东瀛倭寇往来的秘密,言道:“我铁九要死,他蔺所贵就得垫背!”水贼头目把安插在倭寇里的眼线供给了燕承诏,希望燕承诏放他妻儿一条生路。众多线索织成一张网,燕承诏排兵布阵有条不紊,才有了后来的这些事。裴秉元应道:“总兵大人言重了,下官替太仓州百姓谢总兵大人密信提醒,城内提前防备,全城百姓安然无恙。”随后,房内众人商讨出兵攻打小黑山岛、抓捕余寇之事。副总兵言道:“总兵大人,南巡水师听帅号令,总兵一声令下,夺岛杀敌,岂会怕数千穷寇?”倒不是这位副总兵鲁莽,而是上岛杀敌割耳可以换算军功,水师人数众多,形势占优,将士们都跃跃欲试。打仗也讲究士气,此时士气正盛,定不会有败仗的道理。燕承诏似乎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言说,而是转向裴少淮,鹰眼稍作打量,后问道:“裴公子如何看?”裴少淮一心读书,除了去岁和父亲一起商讨抵御水贼,平日里从未实际插手过兵家打仗之事,若说见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他知晓燕承诏是在试探他的本事,故行不露怯,沉思后大胆道:“昨夜大胜倭寇,船上又粮饷充沛,总兵大人何不先犒赏水师,吃饱喝足以蓄力,静观岛上之变?”又道:“岛上杂树丛生,不妨先饿他三两日,此乃兵家所言‘以逸待劳’也。”《孙子》有言“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裴少淮以为,穷寇已经躲进岛上,潦倒至极,水师们养精蓄锐,何愁不能敌之杀之?裴少淮继续道:“孙子还有言‘高陵勿向,围师必阙’。一来,小黑山岛居高临下,显然正是‘高陵’,将士们贸然登上,居下杀敌,要费平日数倍之力……胜则胜矣,只怕损失兵力惨重,得不偿失。”“二来,围师必阙,若是死死包围住小黑山岛,余寇们觉得毫无生还机会,难免破釜沉舟,短兵相接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留给缺口,让他们觉得尚有冲出包围的可能,届时斗志涣散,余寇们纷纷从缺口仓皇出逃……总兵大人只需在缺口外暗守,自可一网打尽。”“攻敌于力,不如攻敌于心。”“在下一介学子,未曾历事,此番言语皆由兵书所得,难免浅薄,望总兵大人慎重听取。”言下之意是——既是你问我的,我便大胆说了,若是管用,这名声我便收了,若是不管用,也是你堂堂一总兵让我一介学子说的。燕承诏眉尖微微一挑,他省得裴少淮的主意,偏偏裴少淮说的又与他不谋而合。出于兵力损失的考虑,燕承诏昨夜才没有贸贸然登岛追敌。张令义果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这裴家后辈是极有潜力的。燕承诏略作沉默后,下令道:“下令犒赏,养兵蓄锐,围师必阙。”这是认可了裴少淮的意见。副总兵和其他将官退去,继续商讨具体对策。房内唯留燕承诏和裴家父子,燕承诏言道:“裴公子好谋略。”“替燕总兵说出口而已。”燕承诏望向裴秉元,态度这才软了下来,含蓄言道:“燕某过往确有过失之处,然某已分府另居,安平世子是安平世子,辅国将军府是辅国将军府。”裴秉元应道:“这是自然。”又道,“不过这跟伯爵府似乎并没有甚么关系。”裴少淮心中大赞父亲的回应。于公可以,于私不可以。“这便够了。”燕承诏应道。第79章小黑山岛外,南巡水师团团围住小岛,第四天的时候,先后撤回了五艘战船,在东南角空出了一口。若是能从此处逃出,顺着海潮往东南游去,不出三个海里便有一个乱民岛,上头鱼目混杂,商寇贼皆有,上了这个岛便有了生机。小黑山岛上,余寇在岛上啃了几日的树叶木皮,已是强弩之末,疲惫不堪,他们聚集在一起,打算拼尽最后一口气,和南巡水师打个鱼死网破。偏此时,他们看到东南角战船撤走,空出了一道口子。逃出去就能活命。方才那股破釜沉舟的士气一下子弥散殆尽,余寇们个个眼红地望着那道缺口,满腹心思都是如何游出去。他们当中,亦有人能看懂这是陷阱计谋,想引他们游出去逐一捕杀。但在生与死之间,鲜有人愿意直接选择死,哪怕生机仅有那么一许。百人当中万一能有一人成为漏网之鱼,成功游了出去呢?为什么那个幸运儿不能是自己?怀着这样的心思,余寇各自散去,各求生路,溃不成军。远处的战船上,精通水性的士卒被挑选出来,在甲板上站列整齐,手中举着铁叉,蓄势待发。这几日,他们吃饱喝足,养了一身的力气,精气神十足。将领们站在瞭望台上,紧盯着远处缺口里的动静,只待“蛙群”们下水,泛起水花,他们便带上士卒们出动“捕蛙”。每一只蛙,都是功绩。天色渐渐转暗,待到余晖落尽,海潮涌动时,余寇们噗通噗通投入水中,分散着奋力向东南乱民岛游去。待余寇们游到一半,不前不后的时候,水师将领下令道:“出动,按水寇头颅论赏。”海上空中再次响起信号弹,借着弱光,只见海面上散游着一大群倭寇,似是夜里浮上来吐气的鱼群,他们看到水师划着扁舟围拢而来,手里举着铁叉,顿感不妙。此时他们本应继续散开,让水师们不好围捕。然则,每个水寇都想着拿他人当垫背,趁乱的时候自己逃生,于是,反倒越游越紧,越游越密。又见几艘四五百料的中型船只从暗处驶来,一张张大网如捕鱼般撒下来,让他们无所遁形。……一夜蹲守,天蒙蒙亮时候,将士们在甲板上清点战利,歼灭倭寇两千余人,活捕数百人。南巡水师死伤极少。大胜之后,将士们行酒阔谈时,纷纷赞叹总兵大人年轻有谋,情报了得,一招“请君入瓮”击溃倭寇的“声东击西”,好久没有打过这么畅快的海战了。有人知晓小黑山岛“围师必阙”一计出自裴少淮,借着酒劲夸道:“总兵大人自然是极了不得,可知州大人家大公子的本事亦不容小觑,此次围捕小黑山岛的计谋,便是出自他口。”大家伙一听,皆好奇,纷纷起哄叫那人仔细说说。那人也是个嘴皮子利索的,添油加醋,把当日裴少淮的一番话复述了出来,引得同伴们纷纷叫好。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南巡水师里传了个遍,事情还传到了岸上。太仓州百姓受倭寇、水贼袭扰已久,此一战大获全胜,剿灭了一方倭寇,往后日子得以太平,百姓们自然喜笑颜开、津津乐道。百姓们好奇战况,茶楼说书便有了生意,说书先生们纷纷到处收集消息,自创话本。故事梗概不外乎是这么几点——知州大人率队夜守城头,南巡总兵精算妙破敌计,百艘战船轮番炮轰敌船,裴公子略施小计全剿余寇。说书先生口口相传,从苏州城传到了扬州城,又传到了顺天府。这日,裴少淮和田永玏讨学问误了用膳,干脆约三五同窗,到酒肆里吃饭,期间相谈甚欢。吃着吃着,裴少淮发现有些不对劲——他们没点这么多菜呀,小二怎么一碟连着一碟端上来,且个个都是酒肆的拿手好菜,价格不菲。田永玏找来小二一问,才知晓掌柜认出了裴少淮,知道他是知州家的大少爷,特意安排的。临走时,掌柜怎么说都不肯收下裴少淮的酒菜钱,说道:“知州老爷造福民生,裴少爷出计灭了余寇,这是满城皆知的事情。裴少爷肯来小店用膳,是小店的荣幸,不过是些家常饭菜酒水,权当小店的一番浅薄心意。”又开怀笑道:“自打知州老爷上任,城里百姓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小店生意也跟着愈发红火……裴少爷瞧瞧,早前大街上冷冷清清,如今是不是热闹了许多?”透过酒肆大门,可以见到街上新开张了许多店铺,临街又有小摊小贩,叫喊声、还价声一片。酒肆掌柜做了十数年的生意,一直守在这条街上,大街热不热闹,他最是清楚。田永玏笑劝裴少淮道:“既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一番心意,裴师弟就莫要推辞了。”裴少淮只好作罢。随后,田永玏拽着裴少淮进了茶馆,非要听一听那个“裴公子略施小计全剿余寇”的茶话本。说书先生在前面说得眉飞色舞,抑扬顿挫,情节丰富曲折,座下茶客时而静声细听,时而站起来洪声叫好,唯独裴少淮坐在最后面一排听得满脸臊红——这都是谁写的茶话本?裴少淮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厉害,只闻——“……裴公子方方十七年岁,博览群书,精通兵法,常于家中钻研用兵之道,用兵于诡乃是其最善……他三岁便能背诵兵书,八岁研究战法,如今年岁正是大展身手时……面对小黑山岛,四面环山,众人七嘴八舌,裴公子却不急不躁,静生一计……燕总兵道此计大妙,当属上上之策……”裴少淮实在没办法听完,只好拽着田永玏速速离去了。翌日,裴少淮来到邹府,见到邹老夫人正在作画,画的正是“围师必阙”的场景,想到此画会刊印在《崇文文卷》上,裴少淮扶额,脸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