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难道?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3-05-05 05:07      字数:2828
  上午,建康城东某私第,此时已被兵马围得水泄不通,其中一处房间内,皇太子萧纲看着眼前榻上平放着的尸体,只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说不出来。临贺王萧正德死了,死不瞑目,而且死相有些渗人,看上去死前十分痛苦。这是发生在昨晚的事,萧纲一大早收到消息后,立刻赶来这里:临贺王外室柳夫人所住别院。按照临贺王府佐官的说法,临贺王是猝死,但无论死因如何,萧纲知道自己必须第一时间掌握案情,以免案情出现不必要的“发展”,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看着萧正德死透了,萧纲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几个官员候在左右,等候太子垂询,后边传来啜泣声,官员们却当做没听见。哭的人是谁,他们清楚,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不想招惹麻烦,此事牵扯到一件丑闻,他们可不敢碰,否则要倒霉。如今太子殿下莅临,正好由太子处置这棘手的事情。询问案情的萧纲,此刻背着手,看着床边散发着些许白烟的香炉,问:“临贺王,果然是意外身亡?”一名官员回答:“回殿下,下官仔细看过,确实是意外身亡,身上并无明显外伤,也无明显中毒迹象。”“那么,是猝死?”“应该是。”“应该是?”萧纲说完,转头看着那官员:“你,想让陛下听到如此回复?”“确实是猝死。”官员的语气立刻坚定起来,其他人赶紧附和:“殿下,昨晚临贺王的侍卫戒备森严,未发现有人潜入别院的痕迹。”“殿下,临贺王毕竟毕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下官仔细问过,昨晚,临贺王喝了不少酒”“可能因此半夜突然发病”那官员瞥了一眼萧纲,小心翼翼、斟酌用词:“下官办案多年,也曾见过见过马上风”听到“马上风”,萧纲眉毛一扬,官员赶紧解释:“房中之事,虽然也能延年益寿,但处置不当,亦可以杀人”“你们能确定么?”萧纲又看起那香炉,几位官员忙不迭点头:“确系如此,下官确认无误。”“那,外面到处在传的,大侠燕叁鹰,是怎么回事?”“回殿下,这是别有用心之人造谣、传谣,意图诋毁临贺王声誉!下官已经布置下去,安排人手,严查谣言,绝不姑息。”“好,寡人,自会向陛下禀告,你们”萧纲再次看向这几个官员:“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心里要有数。”后五个字,语气特别加重,几位知道言外之意,不住应诺。萧纲看着榻上那死不瞑目的堂兄,良久,欲言又止。死不瞑目是事实,萧纲可以看出,堂兄萧正德死前颇为痛苦,与其说是“马上风”,不如说是中毒。马上风是猝死,按说不该是这种死相,但又没有明显的中毒迹象,所以,也就只能以猝死为结论。萧纲仔细看着堂兄的遗容,是为自己看的,也是为父亲看的,噩耗传入宫中,也不知父亲会伤心成什么样子。不过,这样也好。你死了,我省心,父亲也省心了。萧正德当年曾经是萧纲父亲萧衍在潜邸时的嗣子,后来萧衍在改朝换代前,有了亲生儿子,于是萧正德返回本宗。未能成为太子,于是对此耿耿于怀。也许,萧正德认为正是自己成为嗣子一事,为养父伯伯带来帝王气,才让养父临朝称帝,结果养父过河拆桥,于是怨恨不已。以至于叛逃北虏,以梁国废太子之名寻求庇护,结果不受北虏待见,又灰溜溜回来。天子既往不咎,但萧正德不知悔改,为非作歹,天子屡次宽容,其人却愈发得寸进尺。无论公德私德,都乱得一塌糊涂,萧纲当然知道萧正德的所作所为,但父亲一直宽纵,他也无可奈何。萧纲知道父亲是汲取了前朝教训,因为宋、齐二朝屠戮宗室导致神器易主,但父亲宽容太过,萧正德有恃无恐。对于萧纲来说,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等着他解决:将来父亲不在了,他即位后,要如何处置临贺王?流放岭表?软禁在京城?还是外放州郡?无论是哪种,都不好,但放任不管,那就是养虎为患。萧纲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父亲不仅对萧正德,对许多为非作歹的宗室,以及他凶顽的弟弟,都很宽纵。甚至都不做实质性的惩罚。父亲这么做,将来他即位后会更难做,因为到时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现在,萧正德死了,问题迎刃而解,萧纲真的松了口气。所以,这件事不能有别的结果,萧正德就只能是“猝死”。如果说是遇刺身亡,朝廷的脸面往哪搁?由此出现的谣言,更像是事发后有人故意编的。如果说是投毒,那好,最有嫌疑的“柳夫人”,该如何处置?萧纲早就知道,萧正德的柳夫人就是长乐公主,即萧正德的妹妹、他的堂妹,但是,父亲一直不知道。或者装作不知道。这个秘密,其实已经不是秘密,但不能戳破、放到明面上来说,萧纲不仅要避免父亲伤心、保住自家的脸面,也要保住陈郡谢氏的脸面。毕竟,长乐公主的夫婿谢禧,如今身居高位,事情传出去,怎么办?这是家族丑闻,绝不能公开,而且,柳夫人也没理由对临贺王投毒,两人所出二子,是不可能继承临贺王王位的。长乐公主早已不在人间,所以柳夫人唯一的依靠就是临贺王,杀了临贺王,对她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萧纲知道堂兄身亡的原因只能是猝死,没有第二种可能。这就是死因,最合适禀报父亲的死因,至于临贺王丧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可以暗地里查,但明面上绝对不能说。房内没有闲杂人等,那几个官员跟在旁边,萧纲让人用白布把堂兄的脸蒙上,问:“临贺王的死因,必须认真查办,但不得声张。”“是,殿下。”“传谣的源头,查到了么?”“回殿下,正在查,临贺王刚出事,流言就冒出来了,下官以为,造谣的人,也许和临贺王之死有关。”“你们知道就好,此事要抓紧,说不定临贺王确实是被人毒杀。”“是,下官明白。”“此事,旁人不得过问,但有进展,直接向寡人禀报”“是”外面突然传来动静,有人在高声咆哮,声嘶力竭,侍卫来报,说临贺王世子来了,因为情绪激动,所以冲撞维持秩序的东宫侍卫。“让他进来。”萧纲吩咐,“寡人在此,不会有事的。”后院,房间里,柳夫人愣愣坐着,眼睛哭得红肿,因为从昨晚哭到早上,喉咙都要哭哑了,所以此时只是啜泣。昨晚发生的事情对于她来说,就是噩梦,难以忘记。当时,她正和萧正德缠绵,对方忽然就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意识模糊。她吓傻了,回过神喊人时,萧正德已经没了动静,瞪着眼看着她,面容扭曲。此情此景,吓得柳夫人惊声尖叫,随后天旋地转,不省人事,再醒过来时,除了哭,就是哭。萧正德死了,似乎死于马上风,但她没亲眼见过马上风的死状,所以不知道是不是,但萧正德临死前的痛苦,她看得真真切切。所以,是中毒么?饭菜里下的毒?茶水里下的毒?那我怎么没事?他吃过的、喝过的,我也吃过、喝过。若有人投毒,那么此人是如何做到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马上风么?柳夫人不停问自己,渐渐回想起事发前,两人相处的一些细节,不知过了多久,她面色一变,看向梳妆台上放着的一盒香脂。难道,难道!她想到了一个可能,随后面色变得惨白:能对香脂动手脚、又有投毒杀人意图的人,就只能是他。而且他知道自己不会亲手涂抹香脂,所以不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