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元凶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3-05-05 05:20      字数:3116
  元凶弑逆,这四个字有特指,指的是刘宋时的一件大事。元凶,即“元凶劭”,为宋帝之太子刘劭,元嘉末年,刘劭发动宫变,弑父弑君,后来众叛亲离,兵败身亡,被称为“元凶劭”或“元凶”。元凶弑逆,指的就是刘劭弑父,或者指代太子弑君。在许多树上出现的这四个字,明显是意有所指,不仅天子御帐附近树木出现字迹,就连群臣聚集处附近,也有零星树木上出现“元凶弑逆”。目睹这一异状的武官员,想到天子迟迟不露面,而皇太子及几位重臣亦离席而去,不由得浮想联翩。但没过多久,许多鸟雀飞来,把树干上的字迹啄得残缺不全,在侍卫们的检查下,发现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字,为蚂蚁聚拢而成。蚂蚁聚拢成字,莫非是天意?并不是,仔细检查,这出现字迹的树干上,树皮有些许甜味,所以,是有人用糖水在树上写字。仅用糖水写字,此时字迹不显,待得蚂蚁被糖水吸引而来,大量聚集,字才浮现出来。这一检查结果很快公布,武官员信还是不信,不得而知。对于皇太子萧大器而言,到处冒出来的“元凶弑逆”字迹,明显是对他泼污水,肯定为逆贼的布局。所以,他不能再托词“陛下有恙”,以便让御驾火速回宫,再进行应有的布置。若如此,等于间接坐实“元凶弑逆”,届时难堵天下悠悠之口。而且,城内有兵马异动,看来是幕后主谋开始动作,他若急着回宫,恐怕半路上会被伏击。只能如表兄王褒所言,趁着事发不久,诸皇子、宗室在京者以及武百官俱在,赶紧把事情挑开了说。却不能一下子公布噩耗,萧大器命人先把诸位皇子、宗室召集起来,在大帐外候着。然后由王褒等人简要说明情况。武官员则依旧留在原处,不得擅自走动。并且调集禁军,守住乐游苑各门,然后分派兵马去弹压那几支突然出动的军队,其他诸军则对建康实施戒严。很快,皇子和宗室们聚集在帐前,得知噩耗后,皇子们入帐,看着父亲遗体,扑到身边,哭得昏天黑地。不远处一座小帐,同样有哭声传出,那是湘东王萧绎见了死去的世子萧方等,哭喊起来。今日同在乐游苑的湘东王诸子,此时也在帐内哭泣。一边是子哭父,一边是父哭子、弟哭兄,现场气氛一片悲凉。各部公卿随后亦到,得了噩耗后,惊得面面相觑。皇帝遇刺身亡,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刺客虽然已死,但其主谋恐怕会有下一步动作,但谁也不知道这下一步,何时会开始。城内有某些兵马异常调动的事情,萧大器并未公布,所以在大帐外候着的人们,关心的只是一个问题:主谋是谁?不外乎某位皇子或某位宗室藩王,至于是谁,不得而知。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多嘴,或者有什么小动作,只能老老实实候在帐外,听候安排。原本晴朗的天空,云朵渐多,遮住太阳,仿佛预兆着即将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游苑与台城之间,同泰寺附近,街道上有零零星星的行人在徘徊。他们从街头慢慢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到街头,也不知想干什么。作为其中一员的王七,当然知道自己和同伴要做什么。只是头领一直在等消息,也就是动手的消息,然而迟迟没见人来通知。他们就只能在这里兜圈子,如同一般行人那样,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却不能离开这里,因为他们要在这个路段,做一番大事。今日是重阳节,许多人都和家人在一起欢度佳节,而他们在街上徘徊,为的就是做大事,博个荣华富贵。至少要对得起沉甸甸的买命钱。他们收人好处,自然就要给人卖命,虽然不知效命的真正雇主是谁,但王七大概能猜出来,雇主应该是某位皇子或宗室。因为王七和同伴个个内穿环锁铠,这可是铠甲,乃违禁之物。靠在路边的几辆推车里,藏着刀、棍、弓箭等武器,如有必要,可以马上拿出来使用。所以雇主雇他们做的事情非同小可,若败了,身首异处。若成了,就是吃香喝辣。忽然有许多人往这边过来,王七定睛一看,却是一大队兵马正在前进,兵卒们披坚执锐,还打出旗帜鲜明的旗号,仿佛即将开赴战场一般。王七见状只觉后背发凉:如此大张旗鼓出动,看样子,这兵马并非同谋,而是前来弹压的?想到这里,王七的豪情万丈瞬间消失得无影无中,和同伴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们是穿着环锁铠不假,但这软甲不防箭,更谈不上防弩,且他们没有盾牌,也没有长矛,要真是和正经的兵打起来,那是要吃大亏的。正惶惶然之际,头领暗中做了手势,示意手下们各自散去,老地方碰头。于是众人如鸟兽散,王七和同伴正对着这群兵,若掉头就走,太过显眼,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前。双方交错而过,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待得走远之后,王七暗暗松了口气,回头看去,却见这群兵在街口停下,既没有设卡,也没有检查过往行人。反倒是一个个东张西望,似乎不知道来这里做什么。王七见状,不由得疑惑:奇怪了,你们来这里是做什么的?他顾不得那么多,只管和同伴埋头赶路,向东走着走着,眼见着前方就是青溪,又见街口处聚集着不少兵卒。这些兵卒既未设卡,也没拦截路人进行检查,就这么站着,一个个东张西望,好像都不知该做什么。王七和同伴身上内着环锁铠,经不得搜身,为防万一,赶紧拐了个弯,沿着街道转向南走。走着走着,又近青溪,前方是一座过溪木桥,却见桥边也有兵卒在聚集。这些兵虽然披坚执锐,却也不设卡、不搜查过往行人,就这么聚集着,无所事事。兵卒们东张西望,一脸迷茫的表情。王七见了,愈发迷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可以肯定,正是因为这些忽然出现在各街口的队伍,导致他们的雇主放弃了可能的行动。。。。。。。傍晚,某府邸,书房内,一主一仆正在对话。“今日突然冒出来的几支兵马,到底怎么回事?”主人问,语气带着愠怒。“郎主,小的听到风声,是制局忽然发的调兵令,把他们调出来,在几处街口待命。”仆人回答,又补充:“后来,禁军赶来,押着这几支兵马回营,将领被严加看管,查了一番,似乎似乎那调令没问题。”“没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我可没动用制局那里的人。”“郎主,这是这是”仆人有些犹豫,不过还是说出想法:“小的以为,怕不是有人黄雀在后。”“你是说”主人的语气瞬间变软,还带着惊恐。“小人以为,有人暗中做了布置,所以才故意坏事,伪造制局调令,使得这几支兵马莫名其妙出动,在乐游苑附近街道候命。”“这些兵就只是在街口候着,如此一来,郎主就、就功败垂成了。”“唉!”主人用力一拍书案,满是不甘和愤恨。他费尽心思,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及财力布局,今日发动,如愿将皇帝刺死,接下来,就该实施第二步。可谁曾想,乐游苑里许多树木冒出来的“元凶弑逆”字迹,使得皇太子被迫选择当场公布噩耗,而不是托词“天子有恙”,先行起驾回宫。与此同时,得了制局调兵令似乎是有人伪造的忽然出动的几支兵马,聚集在乐游苑和台城之间、附近街道。导致他在回宫必经之路布置的死士不敢聚集,只能撤退。如此一来,半路截杀御驾的计划落空,后续一连串动作都无法付诸实施。眼见着弄死了皇帝,却功败垂成。这让他不安,因为有人如同黄雀,躲在暗处盯着他,在他动手、即将成功之际,忽然出手,坏了他的好事。虽然这人暂时没弄清楚他的身份,但从此以后,他行事得愈发小心。“郎主,那几个混入乐游苑的死士,轻易被侍卫识破、抓捕,小的以为,恐怕也和这黄雀脱不了干系。”“你的意思?”“郎主,他们一定注意到郎主的布局,只是尚未弄清郎主身份。”“为今之计,郎主只能屏气息声,不可再有动作,以免为黄雀窥破,若如此,可就不妙了。”“好,收尾的事情,你去办,必要的话,可以灭口。”“小的明白。”不一会,仆人告退,主人呆坐房内,良久,骂道:“是谁,敢坏我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