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
作者:一倾山水      更新:2023-05-05 06:10      字数:3431
  他忽然明白了顾细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顾主任和沈大队长,是村里许多青年人的光。他们这几个做老师的,就要成为孩子们的光。一束一束的光传递下去,或许就能照亮这个村子,照亮村里人出去的路。几个同事听到这样的话,十分感慨。沈周成说的是实话,他们知道身边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哎呀,想着想着,他们又懊恼自己迟了一步。说迟了,他们都没拍到这么真情实感的马屁。不对,这样的话应该不算是马屁。顾细开心地收下称赞,可她并没有半分得意骄傲,而是十分坦荡地道:“其实我也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好,我就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只是因为看多了点书,走多了些路,所以才有今天。”她看向沈周成,“你说的话,我记住了,我期待你未来会成为比我、比沈大队长更优秀的人。”然后,就是一个转折。她笑眯眯道:“所以,我必须对你们更严格,不是吗?”“这样才能帮助你们成为更优秀的人。”众人:倒也不必?只是这样的话,他们是不敢说出口的。林荪轻咳了声,道:“顾主任,那我们每天白天都要上课,就得晚上出试卷了?”顾细摇头,手下留了一把情,“我也心疼你们,晚上留时间给你们学习复习。”“至于出题的事情,我可以很骄傲地和你们说,我们村有很好的出题人,他们是非常非常专业的。”她打开办公室里一直关闭的另一扇门。几个新老师一直很好奇这个房间是用来做什么的。只是一直都没办法打开,钥匙只在顾细那里。今天,顾细居然打开了!众人好奇地探头看去,里面还有人!而且,还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原本应该出现在牛棚里的人,此刻正安安静静地在里面写写画画。新教师们从这几个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八风不动的沉稳镇定。村里人很少会有这种气质。胡仰知看到顾细打开了门,不仅和顾细打了招呼,还有几个年轻人打了招呼。顾细介绍:“这是我们出题室的胡教授,那边是江教授和戴教授夫妻,最里面那个是孙老师。”“胡教授,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你们继续忙,记得也要劳逸结合。”她最怕的不是这些教授赶不上出题,而是他们的身体。当然了,为了保证他们的身体,胡教授他们下午也是要劳动的。关上门,办公室里倏地一静。顾细率先道:“我不管外面是怎么对待和胡教授他们类似的人,但在沈家村,我们要尊敬他们。”“他们是我们当中学识最丰富的人,他们是蒙受了冤屈,才会来到我们这儿。”“所以,把你们的漠视和轻视都收起来,以后要礼貌待人,知道吗?”徐小甜嫁进沈家这么久,当然是知道顾细和沈青松对待牛棚的态度。可其他人却很震撼。不说外面,就说隔壁村子,村民们都是不敢和被下放的人说话接触。他们的大队长和妇女主任真是好不一样。好像很勇敢,但又离经叛道。孟婷和林荪,许刚相互对视,他们从城里来,倒是比较清楚背后的一些弯弯绕绕。所以,听说了后,还是比较理解的。沈周成则更多的是对顾细的无条件新人信任。最后,大家都接受了。顾细还道:“你们以后也会跟着他们学习,你们的考试也是他们出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他们。”一众新教师:……好像,不出奇呢。一层层的“惊喜”撒下来,大家开启了接受良好的态度,简而言之,有点被顾细“cpu”了。好像接下来顾细说出任何话,他们都不会奇怪,并且执行下去。“所以,你们对我说的事情都能接受吧?”顾细笑道。徐小甜等人连连点头。顾细表示满意,“很好,记住了,以后你们给学生上课,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说完,她潇洒地走了,留下木然的众人。顾细要身体力行地给大家上了一课,新教师们再次感受到了顾细的深厚功力。徐小甜握拳:“我们努力!”顾主任,啊,不是,她跟着沈追龙叫顾细妈妈的,妈说了,方法有千万种,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听课,让学生学到知识。妈展示的是其中一种方法,她可以摸索出其他方法。在顾细的“cpu”下,新教师们抓紧最后的开学前的时间查漏补缺,相互听课上课,提出意见。很快到了小学开学的日子,红砖房被专门打扫过,焕然一新,外面还象征地挂上了很多的绿色枝条做装饰,看上去热闹了许多。而在墙上,还写着村口的那六字口号:团结、坚韧、良善。每一个字都像是量过的那样,写得十分工整,完全符合沈青松的审美,因为这就是他写出来的。顾细策划了一下今天的开学仪式。面前这几间小小的教室,每一间教室只能放下一张教师用桌,五排座位,但是这可是沈家村的第一所小学,还是免费小学,足以写入沈家村的发展史。小学面前有一片很大的空地,这是留给孩子们的活动场所,以后可以在这里玩耍,上体育课,现在则是站满了人。这次站满了人的样子,可和上次田三婆子过来大云家,大家过去看热闹的样子不一样。沈青松有强迫症,他之前看到大家乱糟糟的,特地抽出了几个品行好的青壮,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巡逻队。这个巡逻队的职责,就是维持秩序,时刻观察村子周围和村子里面的动态,特别是老人孩子的事情,一有什么事,就要立即处理并上报给沈青松。被选中的青壮没有工分,但是,沈青松和顾细从空间里拿出了布料,说是从外面便宜买的,以低价入了公账,作为对那几个人的补贴。村子里其他青壮都羡慕得紧,没有工分呐,有新衣服穿也行啊。这个六人小组的巡逻队,现在就穿着新衣服,挺直腰背,精神抖擞地站在人群的边上。他们已经维持完了秩序,把乡亲们排成一圈圈的,从里向外延伸。这几个人都有点高,为了不阻挡乡亲们的视线,他们都是站在旁边。好多村民们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觉得这几人穿上了新衣服,人都变得不一样了。更有好些姑娘偷瞄这几个青壮。“乡亲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顾细站在孤零零的国旗杆下,迎着晨光,向大家笑着问好。她振奋悦耳的声音一出,所有人都回了神,把目光放在她身上,期待地看看着她。其中,以小孩子们的眼神最为热切,一群小萝卜头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整齐地站好。“今天,我们沈家村小学正式开学,我们热烈欢迎乡亲们和同学们的到来。”回应她的是热烈的掌声。“对于这所小学,不光是我,我们所有人,都投入了很大的力气和精力,可以说是看着它从无到有,变成今天的模样。”“我们开建这所小学,是为人让孩子们明是非,学知识,最后成为,”她指向墙上那几个大字,“成为像沈家村村口写着的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每一个沈家村人一直想成为的人。”“他们在沈家村长大,自然是我们沈家村的人,无论以后他们去什么地方,到达哪里,这个村子、这所学校还有这六个字,都是他们的起点。”村民们连连点头。可不,他们生是沈家村的人,死……现在不能传播封建迷信,反正他们沈家村人就不能是孬种。顾细正式开始流程,道:“升国旗,奏唱国歌。下面请国旗进场。”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展开国旗,各自拉着国旗的一角,严肃地踏步进场。所有人都不自觉严肃起来,挺直脊背。顾细考虑过了,用巡逻队的效果肯定更好,可是学校终究是孩子们的地方。孩子们才是最值得,也是最适合扛起国旗的人。最后,顾细找了几个孩子出来,让沈青松对他们进行了一天突击训练,这才有了今天的样子。看起来大家都觉得很认真啊。顾细满意地点头。学校的升旗台很简陋,可她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诚心的升旗台之一。升旗台是村民们各自从家中拿出来的木板做成的,这些木板是所有木板上最好的。旗杆是沈青松带着村民们找到的最直的竹子,也寓意着节节高,老人们一遍一遍地打磨,上面已经被打磨得没有任何毛刺,摸上去光滑无比,可见是下了大力气。红旗是沈青松特地找袁镇长拿的,就连拉绳,沈青松选的都是最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东西。等几个孩子绑好红旗,顾细道:“唱国歌。”在她唱出了第一句后,话音刚起来的时候,国旗就被几个孩子慢慢地拉了上去,徐徐上升。与此同时,村民们也跟着她唱国歌。很多村民以前都不会唱,可是没关系,顾细教了他们,就算现在学不会,也没关系,以后每一个星期都会有这么一天,总有一天,都能学会的。国歌十分具有感染力,而且是越多人唱,感染力越好。大家越唱越大声,有种莫名的情绪在胸腔激荡。唱完最后一句话,国旗恰到好处地停留在最上方。村民们很安静,整个村子都很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毫无生气的安静,而是平和温宁的安静,好像躁动的心一下子被安抚一样。顾细开声:“升旗仪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