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作者:寒东      更新:2023-05-05 18:01      字数:4363
  琼州岛的夜晚微凉,徐徐的海风夹杂者咸腥扑鼻而来,让闷热的房间多了丝清爽。摇曳的黄灯倒映出窗外椰树的身姿,在屋顶舞动,一个平常的夜晚变得尤其美丽。*回来海岛将近一个月,几个孩子已经适应了岛上的生活。白天去沙滩玩沙子,有时候还会跟着大人去赶海,捡了很多很多的贝壳,等到周末就跟着叶芷去县城把贝壳寄去给京市的叶小丁和陆爷爷陆奶奶。有时候孩子们也会跟着叶芷去叶振华承包的养殖场,看看鱼虾怎么养殖。叶振华跟龚玉琼已经提交了申请,结婚证已经拿到手了。两人结了婚,叶芷猜想叶振华迟一点可能会离开琼州岛,不过叶振华还没说这事。养殖场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其实也不用整天看着,叶振华的工作大多是负责羊城和香江两地的运输。要是以后叶振华真的不打算留在岛上,她一个人也能应付得过来。当然,其实把养殖场转给当地的渔民,叶芷觉得也是可以的。毕竟她也有自己的工厂要打理,养殖的事宜有时候确实照顾不上。而且七月份刚好也是她跟陆唯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他们商量过了,打算去沙滩边拍几组照片,留作纪念。叶芷还让几个孩子担当花童,除了婚纱照,还一同把全家福也给拍了。因为这个年代还没有专业的婚摄团队,叶芷是托了人找了个羊城过来的摄影师帮忙拍照的。这个摄影师有自己的艺术摄影馆,给叶芷跟陆唯拍完了几组照片之后,便问:“叶同志,陆同志,我能不能把你们的照片,放到我的摄影馆?”实在是两人太养眼了,即便拍过无数的俊男美女,但也没有叶芷跟陆唯般配和上镜。尤其是配上大自然的风光,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了。叶芷看了眼陆唯,便摇了摇头:“赵大摄影师,你也知道我爱人是军人。我也想帮你,但爱莫能助。”赵冉无奈一笑:“可惜了。”叶芷笑道:“没关系,好看的人千千万万,以后你会遇到更适合的。”赵冉听了叶芷的话,苦笑道:“怕是难了,这么好的状态也不是时时有,不过我也感谢你给了我灵感。我打算在琼州岛多待上一段时间。”叶芷笑了笑:“好,有时间记得来找我们玩。”原本陆唯出去沙滩拍照有点不自在,可是后来的一段时间,海边突然多了很多年轻人去海边拍婚纱照,事情突然就变得正常起来了。陆唯偶尔都会翻出他们在海边拍的婚纱照,越看越喜欢。于是又挑了几张珍藏起来。叶芷本来还想着放两张她跟陆唯合照放在床头柜,不过找照片的时候,居然找不到了!问了下陆唯,才知道他又收起来一部分照片。叶芷就好奇问:“你都把照片收在哪里了?我怎么一直没看到?”结婚这么多年,叶芷还不知道陆唯收起来了多少照片,只知道他有个相册,可是她也没见过。陆唯笑了笑,也没告诉她答案。.到了年底的时候,叶振华果真提出了明年可能会去深市,那个离香江只有一江之隔的城市。在叶振华离开之前,叶芷便跟他商量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三哥,我对养殖不在行。你要是真打算去深市,这种事其实交给当地的渔民更实在。岛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省内好几个沿海城市也多了不少的养殖户,要是光供应给羊城和香江两地可能有点饱和。”叶振华侧过头看她,问:“那你的意思是……”叶芷直截了当道:“养殖户越多,但是我们岛上的运输还没成熟,我想成立一个冷链运输公司,把岛上的海鲜运去更远的地方,做更大的市场。”比起沿海地带,内陆还有很多城市还没吃得上新鲜海鲜,只有把冷链运输搞起来,才能拓展市场。不然到时候养殖户越多,海鲜销不出去,亏损的还是老百姓的钱。那当初叶振华带着岛上渔民搞养殖的初衷就毁了。这几年搞养殖,叶振华从当初依赖政府提供船只,到了前年,自己也买了两艘船,现在就差内陆的运输问题而已。不过这也不难办,这几年搞海鲜生意,叶振华认识人脉众多,前两年就已经有不少人有意向跟他合作开拓内陆海鲜市场的事情,只是那时候叶振华分身乏术。既要带动渔民搞养殖,又要各地跑。现在叶芷一说,时机倒是合适。叶芷继续道:“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不过加上你,我们应该可以把冷链运输搞起来的。”叶振华想也没想,点了点头:“行,这件事我去办。”叶振华办事,叶芷还是很放心的,这几年海岛的养殖场就是他一手一脚带起来的。到了八三年春末的时候,公司便成立起来了。内陆的几条冷链路线也批了下来,冷链车辆也准备就绪。叶芷不打算参与冷链公司的一切事宜,只投资。不过开办这么几条路线,也把她跟叶振华这几年的积蓄给掏空了,还拉了两个叶振华在海岛一直帮忙的两个助手一起投资。原本龚玉琼打算帮忙的,不过叶振华不想她参与进来,也就拒绝了,打算先慢慢试运行。过了春天,夏天很快就到来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海鲜依赖冷冻运输的要求便越高,他们冷链运输的作用就更好地呈现出来了。到了八四年的春节前夕,他们的冷链运输路线又增设了好几条路线,在春节喜气洋洋的日子里头把海岛的海鲜销往更远的地方去。而叶芷的服装厂,在陈芳的管理下,也开拓了几个大城市的市场,工厂又扩招了不少的工人,还进了两套自动设备。他们的服装厂从个体经营变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叶芷是最大股东,陈芳是第二股东,还有第一批在服装厂工作的所有员工都是他们公司的股东。两个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叶芷也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年也过得比以往的任何一个年都要开心。在年初一的时候,让陆唯驱车带他们去了南边的鹿城玩了一圈。鹿城的沙滩,比起他们家属院的沙滩更为漂亮,沙子更细腻,温度也更适宜。叶芷跟陆唯坐在沙滩上看几个孩子堆沙城堡,晒着日光浴,惬意得很。过了一会,叶芷便试探性问:“这里感觉比咱们家属院那边要漂亮,你说咱们在这边盖个房子好不好?”陆唯笑了笑,转过脸看她:“盖个房子的钱我还是出得起的,你要是喜欢的话,那就盖。”有了陆唯的应承,叶芷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等将来开放了土地买卖,她就买块地,盖个大别墅!……到得年初六,陆唯又要回去兵团忙了,叶芷趁着天气好,本想带孩子去赶个海,才刚刚走出院子门口,就碰到了以前纺织厂的厂长。叶芷笑了笑,温声道:“李厂长,新年好,好久不见。”李厂长看着叶芷漂亮的面孔,突然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新年好,叶同志你有时间吗?我有个事想要跟你聊聊。”第109章 彩电叶芷让几个孩子跟院里其他家属去了赶海,然后把李厂长请进了的他们家屋子。李厂长还是在几年前来过叶芷他们家,这会儿再来,看到屋里面似乎也没怎么变化,只不过屋里的墙体已经扇了灰,还抹了大白腻,显得更加宽阔和亮堂了。窗沿和几个房间门都贴了喜庆的春联和窗花,更舔了几分春节的喜庆。因为是过年,陆唯拿了不少的茶叶回家,过年的这几天也来了不少的客人,叶芷的茶艺都有所进步了。冲好了茶之后,叶芷双手捧着瓷杯送到了李厂长前,说:“李厂长,招呼不周,请喝茶。”李厂长点了点头,捧起了茶杯轻抿了一口,“谢谢。”李厂长一边喝茶一边打量了一下叶芷。这会儿的叶芷已经是大省城里头的体面女性装扮,无论是发型还是衣着,都非常的时髦,让人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刚刚在门口碰见她的时候,李厂长一下子也没认出来,虽然以前叶芷也出挑,但现在更是漂亮得好像电视里头的大明星。接着,两人便寒暄了一番,说到最后,叶芷便主动问起了如今纺织厂的现状。李厂长终于等来了叶芷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他早就知道了叶芷在羊城开办了服装厂,听说还越做越大,还准备创立自己的品牌。说实话,作为一个工厂的负责人,他也想像叶芷一样把厂子做大做好。可无奈现实却是每况愈下,工厂都要发不起工资了。要是再亏损下去,结局就只有一个:关门倒闭。李厂长轻轻叹息了一声,道:“叶同志,你以前也在纺织厂工作过,说实话,国营工厂的通病,我们工厂一个不缺。工人干活不积极,有些人还爱从厂里顺点布料回家。”“现在无论是城里还是我们这些小地方,到处都有个体户搞服装小作坊,相信你在羊城也知道这情况,羊城现在已经最大的纺织品城市了。我们这些老厂子就难办了。尤其是价格还打不过个体户,我们纺织厂啊,已经连续三年,年年亏损。”叶芷认真地听着李厂长的话,说实话,国营厂的通病在经济开放的冲击下展露无疑,工人干活不积极,产品落后,款式老旧,而且价格还降不下来,确实没有办法跟如今的个体户竞争。李厂长见叶芷没说话,继续说道:“前两年组织鼓励承包,当时也有香江的投资商承包下来了,不过一年比一年亏,人家去年年底就撂话说不干了。”叶芷听出了李厂长话里的意思,便单刀直入,问:“李厂长,那您看我有什么可以帮到厂里的吗?”对于厂里对她的宽容和体恤,叶芷一直记在心里,如今一把年纪李厂长拉下自己的面子,过来找自己,她可以帮忙的,一定会尽全力帮忙的。有了叶芷这话,李厂长就大胆多了,“叶同志,你看你把羊城的服装厂经营得这么好,不如把咱们的厂子承包给你怎么样?”叶芷从刚刚李厂长刚才的话已经听出了大概,这会儿听见李厂长开口,也没有过多考虑,只是说:“李厂长,想必您也知道,我现在已经有了个服装厂,但是分身乏术,为了照顾孩子,事情大多都是转交给陈芳帮我打理。”“而且咱们海岛这边的纺织厂规模比我的厂子还要大,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是承包,恐怕我一个人也没办法盘下来。”承包制是自负盈亏,而且还得给当地上交固定的利润,要是厂子继续年年亏损下去,不仅赚不了钱,还会倒贴。李厂长一听,觉得有戏了,忙道:“只要你肯承包就行了,至于找多少人来包你可以自由决定。”“那您打算怎样承包给我?”说话间,叶芷又往李厂长的茶杯里添了茶。李厂长双手在大腿上抹了抹,然后道:“三万,每年上交三万给当地部门。”三万,不算多,但对于一个纺织厂来说,不少。叶芷也不卖关子,“可以,但我也有一个条件。”听到叶芷肯定的答案,李厂长都不用听就想直接答应她了。叶芷抿了一口茶,微微一笑:“纺织厂改成鸭毛鹅毛处理厂。”“这……”李厂长表情一滞,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叶芷解释道:“相信李厂长您也知道羊城的服装业现在已经是全国之首,无论怎么改革,都不可能会超越那边。如果只是为了盈利,要改革就彻底改革。”“这两年新兴了一种叫羽绒服的产品,衣服里头用的就是鸭毛和鹅毛,而琼州岛就有大大小小的鸭子养殖基地。现在家家户户也爱养鸭养鹅,过年期间大家也宰了不少的鸡鸭鹅,他们也没别的用处,不是扔了就是堆肥。但要是咱们放消息出去,用火柴或者是钱换取他们手上本来没有用的东西,相信大家也乐意把毛给我们厂。”“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变废为宝。”李厂长听得蠢蠢欲动,但还是按耐住内心的激动,他思忖了小会,说:“这样,你不着急的话,我回去跟厂里的领导开个小会,到时候给你答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