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作者:一点萤      更新:2023-05-05 19:55      字数:5552
  得了!看来“心甘情愿”的重要性她是不用再给麻桃强调了。麻桃没有说假话,伺候了那官儿她是真觉着高兴,因为那官儿昨夜里在她身上得了趣儿的时候,不但承诺以后元娘子的“药”都由他包了,还答应每次来见她的时候都会给她带粮食布匹来。现在正逢乱世,城里满街都是缺吃少穿的可怜人,元娘子虽然也很赞同麻桃去帮助别人,可元娘子“积劳成疾,身子不好”,不能跟麻桃一起帮人做活不说还得经常药补食补,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也难得能给她几个钱。麻桃看着满街都是受苦人,有心相帮却实在无能为力,心里那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现在那官儿开口说要送她粮食布匹,麻桃能不高兴吗?有了这些东西,她可是再也不用眼睁睁地看着人受苦了。有了这么一根胡萝卜吊着,麻桃非但不觉得陪一个比麻秋年纪都大的半老头子睡觉是难过的事儿,她竟还盼着那官儿能多来找她几次。元娘子倒是乐得麻桃这么积极,为了更好地调动她的主动性,逢上那官儿来得急忘记带东西时,她还会额外地拿了东西给麻桃补上,把麻桃哄得是心甘情愿跟那官儿颠鸾倒凤。元娘子还指着麻桃给她挣钱呢,既然麻桃已经开了脸,她自然不会让麻桃只陪那官儿一个人,两个月后,麻桃就有了新客人。新客人还是那官儿替麻桃找来的。元娘子以麻桃的鸨子娘自居,逮着机会就找那官儿要钱要物,要得那官儿不胜其烦。眼见着那官儿的脸色又开始发黑,元娘子笑嘻嘻地对他道:“郎君莫怪,女儿家的好时候也就这几年,若不趁着颜色好的时候挣下养老钱,等到姑娘到我这个年纪,岂非要落得个晚景凄凉的下场?”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元娘子只逮住他这一只羊铆足了劲儿薅毛,这让那本就悭吝的官儿如何承受得了?于是这官儿做东,叫了酒席在元娘子的小院儿里宴请一众同僚上峰,把这处销魂窟推荐了出去,元娘子当晚就给麻桃安排了新客人。理由都不用费心找,只要告诉麻桃羯人又在城外作乱,城里的粮价布价又上涨了,郎君不堪重负再无力负担就万事大吉。麻桃一听这话就急了眼,有好几户人家都靠着她的施舍才能过日子呢,以后没有郎君送她粮食布匹,她拿什么东西去周济那些可怜人?元娘子替麻桃解燃眉之急:“新来的那位赵姓郎君家资颇丰,你若是能像待郎君那样待他,他也愿意送你粮食布匹。”麻桃一听顿时喜上眉梢:“真的?”“你若不好意思,我去替你说。”元娘子施施然去敬了酒,收了赵郎君五饼金,返回来冲麻桃笑得花儿一样:“赵郎君同意了,东西明日就送来,你可要好好儿伺候,郎君越满意,送你的东西自然就越多。”麻桃为了让赵郎君满意,可是卖了大力气,先吹箫后抚笛,上下两口齐出,把赵姓郎君伺候得骨酥筋软,揉着她滑溜溜的皮子不无惊奇地道:“没想到你看起来清凛凛一个人,到了榻上竟还有这般冶艳的风情,真真是人不可貌相。”赵姓郎君满意至极,夸奖元娘子会调|教人,又被元娘子逮住薅了两支宝石钗。挣了钱的元娘子高兴,利利索索地给麻桃把粮食布匹备下了,比之原先那官儿每次送来的份量还多出了不少去。麻桃舍东西舍得高兴,对伺候不同的男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她上了道儿,元娘子利索地雇了“护院”,买了三五个“婢女”,支开门户,正经做起了半掩门的生意。麻桃接待的客人越多,元娘子给她的东西也就越多,她能舍出去的也就越多,她的名气也就越大。原先大家只说麻桃心善仁慈,是“仙子下凡”,至于具体是哪位仙子,谁也没有认真去计较过。现在麻桃接客拿卖身钱周济穷人的骚操作一出,大家都一致认同麻桃是“九幽素女”转世,遂送了她一个 “玉房娘娘”的雅号。元娘子对于众人的看法很是欣喜,九幽素女可是伺候教导过先圣太帝的仙子,这些臭男人能得了麻桃伺候,岂不是能同先圣比肩?为了能让麻桃更贴合这位“素女娘娘”,好抬高她的身价,元娘子特意让麻桃弃了七弦琴,改奏二十五弦的瑟。麻桃对于众人给她取的雅号浑不在意,她只要能“怜贫惜弱,帮扶孤寡”就心满意足了。客人们则对麻桃的名号非常满意,用卖身钱去周济穷人,这奇葩行事不正好从侧面证明了麻桃不是一般人吗?看她那通身不沾凡尘的清冷气质和视财货如粪土的做派,说不得她还真是素女转世,用肉身来渡化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不管《素女经》还是《玉房指要》,都是讲阴阳和合的,这个话题可太禁忌太刺激了,所以普罗大众们一提起麻桃的名号个个都两眼放光浮想联翩。难受的唯有骊山老母一个而已。不过骊山老母并非是为了麻桃卖身而难受。这位金丝老母猴虽然早已修成人身,可她却从没把自己当人看过,原先她灵智未开就是个猴儿,跟其它公猴交合自然不会讲究什么礼法,完全的随心随性,只要她看上,就愿意为对方生小猴。开了灵智后她自觉自己是半个仙人了,看不起凡人也看不起俗世,是以她从来没有去学过人类的礼仪。因此麻桃不管是跟为数不少的男人交合也好,收卖身钱也好,骊山老母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唯一让她觉得有问题的,就是麻桃那个“九幽素女”转世的名号了。第122章 心地善良的小仙女16蠢到了极点……“九幽素女”全名“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弇兹氏”, 是位在和光柱上有名有姓的女仙。既然小猴子被凡人们视为“九幽素女”的转世之身,那么当他们供奉小猴子时,自然只会在功德牌位上题写九幽素女的神名, 如此一来功德香火与操心劳力的小猴子又有何干?只会全都白白便宜给了弇兹氏。她的小猴子在凡间操心劳力辛苦付出, 好处竟全叫不相干的人给得了, 骊山老母只要一想就心中忿忿然, 实难以安宁。她有心要惩戒一下那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凡人, 可又怕给小猴子造下罪业,转而想给小猴子正正名,又怕露出自己的行藏, 再叫圣母神皇看出了端倪。眼前的局面让骊山老母如狗咬刺猬般无处下嘴,她憋屈难受加气恼, 急得连连抓耳挠腮,老得越发快了。其实骊山老母真真是多虑了,麻桃纵然顶着“九幽素女”转世的名头行事,那位正主也没能沾到过她一星半点的便宜。究其原因,除了“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弇兹氏”这位女仙的名声在凡间不大好听,因此并无甚么人会去供奉她。弇兹氏原是人皇轩辕的贴身侍女, 在人皇之前, 人类生于荒野之间,渴饮河溪之水,饥实野果昆虫,与世间百兽并无殊异,且因齿不尖爪不利跑不快,一直处于食物链的底层。人皇轩辕生而知之,天生就百窍灵通,他游走天下, 教会了人类使用工具,种植捕猎放牧,结草记事聚城而居,使人类脱离蒙昧发展文明,与百兽区别开来成为了凡间的万物灵长。于是轩辕被人类敬为人皇始祖,早晚朝拜。如此泼天巨功撼动了天道,九重瑶台降下万丈金光,把人皇迎了上去,和光柱上显了太帝之名。从此后在凡间立下大功德或修炼有成之辈才得以能升上仙界,太帝身怀无上功德拥有无边法力,又是入驻九重瑶台的第一人,理所当然被众神仙推举着掌管了和光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太帝掌管了和光柱后感念 “贴身”伺候自己多年的侍女弇兹氏不容易,给她封了个“九幽素阴元女圣母”的神位。然,太帝登位不久,此界就遭遇了开天辟地以来的大灾,有天外陨星直冲此方世界而来。若是放任陨星于本界相撞,漫说下界的凡人百兽,就是这九重瑶台的仙界也必然不能得以幸免。太帝身为此界至尊,胸怀伟岸,他决定以一己之力庇护这方世界,于是在九天之外引动神体自爆,把那不详的陨星击落了。陨星虽被击落,余波却波及甚广,九重瑶台七零八落坏得只剩了上三层,凡间的天也被陨星碎片撞得破了个洞,天河之水倒灌,把整个凡间都泡到了汪洋里。凡间浊浪淘淘,亿万万生灵俱都被困在洪水里哀嚎求救。此时圣母神皇挺身而出,炼化天外之石补上了破洞,又幻化出了九九八十一道分|身去凡间救助众生灵。太帝献祭神体是在九天之外,凡人并不知晓其所为,只知是圣母出面补了天,又施展法力退去了洪水,因此凡间生灵感激圣母的活命之恩,转而开始祭拜圣母神皇。圣母神皇至此代替太帝成为了和光柱的掌管者,九重瑶台的新主人。如此日月又轮转了千百年,凡人们就只知神皇,不知太帝了。且说太帝当初引动神体自爆,只剩了个残缺不全随时都会湮灭的魂魄,因他牺牲自己庇护了这方世界,天道为他留了一线生机,把他的残魂投入凡间轮回转世蕴养去了。生灵若位列仙班在和光柱上留了姓名,那就是求得了正经的长生大道,此后若无天外陨星这样的意外,任世间沧海桑田轮转,都于神仙们无扰,祂们自可不老不死,于天地同寿。于亿万万年的长生相比,只能活上区区几十载就要抛却前尘旧事重入轮回的凡人,在神仙们眼里,当真是与蝼蚁无疑了。弇兹氏倒是长情,身为神仙并不嫌现在的太帝是朝生暮死的凡人之身,从天界追下凡间,继续伺候她主子去了。太帝几十年一转生,每一世弇兹氏都会跟太帝重来一次相遇、相识、相知、相守的过程。太帝转生成一无所有的农夫,弇兹氏就幻化成田螺精被他捧回去,给他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太帝转生成父母双亡的采药人,弇兹氏就幻化成山间的桃妖,帮他采摘灵药仙草,在山野间相濡以沫。太帝转生成清贫的书生,弇兹氏就幻化成美艳的狐妖,给他送金送银,陪他红袖添香,看他功成名就。太帝转生成戍边的将军,弇兹氏就幻化成传世的名甲,陪他上阵,护他周全,夜里还能入梦与他缠绵。太帝转生成人间的帝皇,弇兹氏就冒充洛河的神女,与他同上巫山共赴云雨,留下人间一段佳话。太帝一世一世地转生,弇兹氏一生一生地跟随,时日久长,凡间到处都留下了“九幽素女”的艳情传说和学术论点——由她亲自执笔撰写的《素女真经》和《玉房指要》。凡人们不知道素女陪伴的是太帝,理所当然地把每隔几十年就在凡间露一面的九幽素女看成了个多情的种子,觉着她是腻了仙界那有数的几位神仙,转而到这万丈红尘中来寻新鲜面孔逍遥快活来了。(浸入式角色扮演play,hhhhh)女仙坠入凡间纵情恣意,凡人看祂也就没了敬畏,况且弇兹氏本就是侍女出身,除了擅鼓瑟之外也并无甚本领。人类身为万物灵长,自来聪明不做无用功之事,拜龙王意在求雨,拜财神自然想得财,拜圣母神皇就是想保人丁兴旺,家宅平安,富贵通达。九幽素女忙着在凡间找男人逍遥快活,祭拜她什么也求不来,丁点好处都无,谁又肯立牌位香火供奉?连青楼里的女支女们都不屑于搭理这位以色侍人的前辈,她们祭拜的是首开女支院先河的祖师爷管仲。因此凡人别说毕恭毕敬供奉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弇兹氏了,性好渔色之徒们每每提起她时还个个垂涎三尺,只盼着自己哪天走运,能叫这位风流的女仙看上,也跟自己共谱一段人神相恋的佳话,好尝一尝那女仙的风情。凡夫俗子们提起“九幽素女”想的就是那点子香艳之事,因此也无怪乎他们会把肯舍身周济穷人的麻桃误会成素女的转世之身了——这二者颇有共通之处嘛,都会舍身又舍财地一味去成全别人。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正主一次只帮扶一个,而这位转世之身则跟养鸡鸭一样,一帮一大群。不过众人也没起疑,谁都知道九幽素女对在凡间找男人乐此不疲,许是她觉得以前那种玩法不过瘾,改换风格了呢?毕竟这位女仙对男女交合一道很是热衷,要不然也不会留下《素女经》这等教授阴阳合和之道的书籍了。综上所述,凡夫俗子们得出一个结论,女仙周济别人什么的都只不过是顺手而为,追寻床榻之欢才是她的主要目的,因此麻桃会在元娘子的小院里当一个半掩门的女女支,也就不难理解了。毕竟身为女子,想要享受□□的快活还是女支女的身份最为便利。元娘子早几年就在为麻桃名扬天下布局,因此她一直在有意宣扬麻桃就是下凡的仙子,为了让众人更信服这种说法,她还一个劲儿地把麻桃往传说中素女的形象上靠拢,甚至让麻桃弃琴鼓瑟,倒真的唬住了不少人。在周围战乱不断,青楼楚馆生意冷清的关头,她的小院里还日日客满为患,挤满了慕名而来想一亲仙子芳泽的寻欢客。生意兴隆,小院里极热闹极喧嚣,可这份热闹喧嚣里,还夹杂着元娘子极大的不满和忧虑。麻桃全然不知她亲娘替她发愁得抬头纹都多了三条,也不知道元娘子的纠结,她现在很快活。她是真快活。麻桃还没开始接客之前,元娘子见天不是卖惨就是哭穷,把一根筋的麻桃给哄得一愣一愣的,从她手里压根就没拿到过几个钱。没有钱粮就不能去周济那些需要帮助的可怜人,麻桃看着满邺城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难民,一天天的没少为他们掉眼泪。现在则不同了,好些官人郎君排着队给她送钱送物,只求跟她春风一度。不过是跟男人睡一觉就能得到他们送来的钱粮,有了这些钱粮,就能周济更多需要她帮助的人了,麻桃真真是心花怒放。有了这念头激励着,她对拿着钱粮上门的男人们来者不拒,不管对方折腾得多厉害,都能欢欢喜喜地咬牙承受。她不吭不喊还乖顺着配合,遇到温和些的恩客倒还罢了,运气不好遇上了那粗蛮的,连啃带咬加揉搓,一场欢爱下来她浑身上下连一处好皮肉都没有,把伺候她的小丫鬟看得连连咋舌,认定了麻桃是个傻的。有名声又有相貌,不端起红阿姑的架势择选优质客人,反倒不管什么脏的臭的都能陪着往床上滚,简直自降身价,蠢到了极点。麻桃可不知小丫鬟的腹诽,她正在屋里陪着客人翻云覆雨。昨夜接待的客人精力过于旺盛,折腾了半宿,今早一睁开眼按着她又来,虽说在床地之间女人不是主要出力的一方,可那销魂处毕竟不是铁打的,这么不停歇的磨损,饶是麻桃愿意忍,还是疼得皱起了眉。日上三杆,恩客终于满意地穿上衣服走人了,麻桃抖着腿爬起来,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喊了立在廊下伺候的小丫鬟打水洗漱,等把自己收拾妥当,她又带着小丫鬟收拾房里的东西。糕饼点心放一堆,布匹衣裳放一堆,金银首饰再放一堆。麻桃一边儿理着东西一边儿吩咐小丫鬟去街上叫辆车过来,让门房先把她存在倒座房里的粮食搬到车上,等装完粮食再来她房里帮着把这些东西也都给搬到车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