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
作者:一点萤      更新:2023-05-05 19:55      字数:6240
  不过秦意岚也并非是什么嗜杀成性之人,那些作奸犯科兼意图捣乱的,不过是全被她给捉去采煤挖矿了而已。秦意岚早先决定了她的民族融合大业,要从比较容易被接受的饮食文化上入手。为了能让百姓们乖乖拿铁锅做饭,那就得先让他们有足够的铁器工具使用,如果耕地的犁铧都是木头的,又有哪个老百姓舍得买口铁锅回来就只为做饭?推行铁锅炒菜的计划还只是刚开了个头而已,在这种全靠人工,开采效率极其低下的时代,采煤挖矿的人她可缺着呢,再多也不够使唤的。秦意岚两手并用,一边儿镇压那些不肯跟她保持同一步调的刺头,一边儿用强硬的态度推行选举制。拜她所赐,这世界直接从奴隶制进化到了神权管控下的半民主制,也得亏她早脱离了□□凡胎,有了种种超越凡俗的手段,这才没有在跨了如此之大的步子后扯到蛋。秦意岚盯着凡人们仔细观察,看他们对新社会体制的适应情况,而九天云宫里的瑶台上,也有人盯着她在仔细观察。第131章 心地善良的小仙女25借机除之死盯着秦意岚不放的, 正是圣母神皇。俗话说“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九天云宫的时间流速跟凡间当然不一样。只有区区几十年寿命的凡人在可与天地同寿的神仙们眼中, 真就如朝生暮死的蜉蝣一般毫不起眼。凡人们你来我往打了一百多年, 对于高踞九天云宫之上的圣母神皇来说, 不过是祂蹙深思了一会儿罢了。天界的麻烦事儿都够让神皇苦恼了, 祂哪里还有心思时时刻刻去关注下界的凡人蝼蚁?说起神皇的烦心事, 还要追溯到太帝时期。当年太帝立下不世之功立地飞升,掌管了和光柱后,深感九天云宫空旷寂寥, 于是册封了包括他的侍女弇兹氏和神皇在内的一大批生灵飞升上界,以做陪伴。太帝是仁慈之君, 成为此界至尊后也不忘给自己的陪床侍女弇兹氏一个“九幽素阴元女圣母”的封号,而这批神仙们在未被册封之前,也只是生活在凡间的生灵罢了,祂们见太帝如此行事,自然有样学样,把自己的亲族故旧以各种仙童仙娥仙侍的名义都带上到了上界。瑶台上灵气浓郁, 把亲族们带上九天云宫, 纵使不能让他们长生不老,也能百病全消,健康长寿,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能力当然要带携亲族,纵使神仙也不能免俗。太帝喜繁华爱热闹,对神仙们此举持鼓励态度, 于是众神仙包括祂们带上来的亲族,该谈情说爱的谈情说爱,该成亲生子的成亲生子,斗转星移时光流转,繁衍出了一大批的仙凡后代们。九重瑶台浩渺阔大,无垠无际,住了这么些人后不嫌拥挤,反倒给空旷寂寥的九天云宫更添了几分勃勃生机。受浓郁的灵气滋养,别说仙人们的后代了,父母都是凡人之身的孩子,生出来也是白窍灵通,个个都是修炼的好苗子。如此一来,九天云宫里不管是凡人还是神仙,数目只有增加的,少有折损的。九天云宫果如太帝所愿,繁华热闹不输人间,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天外陨星撞击此界,哪怕太帝以身相殉,仙凡两界还是受损严重,九重瑶台被冲击波及坍塌大半,只余下了残缺不全的三层,居住面积顿时大幅缩减。可九天云宫里的诸位已经住惯了仙气袅袅灵力丰沛的瑶台,哪个又肯冒因果孽身的风险下降到灵气稀薄的人间去?所有的神和人都挤在了剩下的三层瑶台上,崇阁巍峨,华美典雅的仙宫再不复见,美轮美奂的神仙居所,愣是被挤出了几分凡间市井街巷的烟火气来。瑶台上挨挨挤挤的房舍令神皇多看一眼都嫌烦,祂为此倍感不适,愁得日日夜夜心绪不宁,为解决这个问题,祂也曾试图让未获封的凡人们下降到凡间去,这一提议却遭到了绝大部分神仙的坚决反对。九天云宫灵气浓郁纯粹,又无红尘因果搅扰,就算是凡身,若认真修行,哪怕始终不得册封,也能活上几个沧海桑田的轮转。而凡间灵气稀薄,还难免要同凡人接触,修行者普遍也就是数百年的寿命。再则仙凡两界还有巨大的时间差,若是送亲族后代们下降凡间,怕是不等天界的父母长辈把离别的眼泪擦干,下凡的亲人就没了。这些人可都是诸位神仙们的血亲后代,血缘关系再加养在身边的感情,叫祂们如何舍得?而事主本人更不会同意了,下降到凡间即等于自我了断,能在九天云宫长长久久地活着,谁愿意去凡间送死?哪怕圣母神皇贵为此界至尊,却也不敢强求,祂怕这些人被强制下降到凡间后会破罐子破摔,再造下什么因果牵扯到祂自己身上。本地人口控制不住,神皇能做的就是严格把控移民关,因此才有骊山老母无论如何努力修行,反复请见神皇,百般求恳都不得册封的事儿。卡移民这一招目前来看是完全失败了,九天云宫过于拥挤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凡间为此还引起了连锁反应。当年那场天灾在凡间早过去了不知几个沧海桑田的轮转,神皇的功绩也仅存于久远的传说中,亿万年来凡间再无人能飞升上界,凡人们的祷告祈愿也得不到神仙们的回应,若不是还有个九幽素女时不时在凡间显些神迹刷刷存在感,凡人们都要不信这世间还有神仙之说了。“信者有,不信则无”,凡人们不信神,神仙们自然没有了“民心向背”的加持,这就是圣母神皇贵为此界至尊也打不过秦意岚的原因了。天地生万物,万物都乃天地所生,自然得天地恩泽庇佑,“人心向背,天时顺逆”,因此太帝才能在带领人类脱离蒙昧后被天地奖励立地飞升。而圣母神皇也正是因天灾中救助凡间众生灵,于天地有功,才得以在众神仙中脱颖而出,取代太帝掌管了和光柱。位列仙班的神仙可于天同寿,这是天地对祂们庇佑凡间生灵给予的嘉奖,可现在一众神仙们惧怕因果孽身,全都龟缩在九天云宫之上逍遥快活,全不管凡间生灵涂炭。如此天地自然不会再给予祂们偏爱,众神仙们跟天地的沟通只会越来越滞涩,法力也会越来越低微。神皇对此情形已有所感。一刀切断册封不妥当,瑶台的容量也不容许祂彻底开通册封通道,神皇筹谋良久,预备在凡间选一个榜样加以册封,好试探着拉拢一下民心民意,以便重振神仙的声望。如果这计划有效果,等以后凡间的生灵们再丧失对天界和神仙的信仰时,都可仿照此举行事。这个册封人选是纯粹的工具人展示品,知名度越高越好,这样才能广为人知,如骊山老母之流,只会缩在深山老林里修炼的就不用想了,就算允它白日飞升,又有几人能知?无人知晓,声望信仰根本无从谈起。除了足够的知名度,这个人选得品行好有功德,行事得让一般人难以模仿。品行好有功德,就不至于因册封而担上因果,行事不易被模仿,就不会令模仿者产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导致信仰流失。如此看来,原剧情中生来就只会做“好事”的麻桃能被神皇选中也在情理之中了,毕竟绝大多数的生灵都不可能跟麻桃一样,为做“好事”,能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像她那样的奇葩实在是世间难寻。麻桃被神皇收为徒弟带去姑馀山后,又在凡间行走一十三载,为她自己,为圣母神皇刷足了声望。越是生逢乱世生活无以为继,凡人们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就越是想要寻求精神寄托,寻求神仙庇佑。麻桃举霞飞升,在凡人们看来,就是天界的神仙们肯定了麻桃的所作所为。所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哪怕麻桃种种灭绝本性的行为既不符常理,又不合人伦,凡间诸百姓为追求长生大道,寻求神仙庇佑,还是把麻桃的行为奉为圭臬,争相效仿,以至于屡有女子拿肉身布施乞丐的奇葩事发生。圣母神皇的计划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麻桃得了神位,神皇巩固了祂在凡间的声望信仰,祂们都得了好处,只留下个乱了伦理道德的人间。这一次秦意岚一穿到麻秋身上就离开了麻桃,失去了全心全意庇佑她的父亲,麻桃费尽气力,几番波折也没能掀起什么浪花,反倒很快就把自己作死了。而没了骊山老母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人,神皇一时间也难以寻找到合适册封的人选,只好把祂的计划暂时搁置,偏在这时,秦意岚横空出世了。不过是制止了凡人间的战乱而已,杀孽也造下一堆,可天地竟还是叫此人得了民心民意举霞飞升了,圣元天帝这飞升之路未免也太好复制了。若凡间有此志者都去效仿,岂不是都能绕过自己叫和光柱直接承认他们?若果真如此,这此界至尊之位怕是要 连同和光柱的掌控权都要一起拱手让人了。神皇心急之下去赶去凡间跟秦意岚会面,只可惜一照面便吃了个暗亏,祂强撑着上位者的姿态说教了一通,靠逞口舌之利勉强找回几分面子。在此界还从未有人敢对神皇如此不敬,可祂却拿秦意岚毫无办法,不得已只能回到九天云宫盯紧了下界,只盼着这位圣元天帝满身的因果线能早日反孽,好叫这狂徒赶紧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对圣母神皇的注视秦意岚毫不在意,她倒要让神皇看看,神仙该如何行事,才配享用凡间香火祭祀,才配对得起天地厚爱。秦意岚殚精极虑,追随她的诸神侍为求功德民心也是宵衣旰食苦心孤诣,所思所想全都以民为本,把一个以神权为核心的新政体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过十来年的调理,凡间就大变了模样,因战乱而大幅凋敝的人口稳步恢复;抛荒多年的农田也被重新耕作;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路边再不见饿殍冻死骨;律法严明,路不拾遗,凡间各族百姓过上了前所未有过的太平好日子。整个人间生机勃勃,风清气正,万物生发产出无数灵气,清而轻的灵气涤荡人间后缓缓上升,九天云宫里已经坍塌陷落的瑶台隐隐现出了轮廓,竟有了恢复的征兆。神皇为瑶台过于拥挤的境况烦难已久,为解决这事祂没少操心费力,现如今瑶台有可能恢复,按理来说最该高兴的就是神皇了,可祂实在笑不出来。原因无他,只是凡间短短十数年,又多了两个举霞飞升的新神。一个是最先追随秦意岚的神侍毕环,此人祖上乃汉人朝廷的开国功臣,一家子世代为官,偏他对入仕不感兴趣,拜了个师父修道。修了一甲子,师父坐化了,他开始游历江湖行侠仗义,秦意岚麻姑仙子的名头刚刚打出去,他就去姑馀山拜会过,后来秦意岚成神后要开神庙招神侍,他也是第一个前来投靠的。毕环担任神侍期间,主动在各地的神庙间轮转,到处调查走访,深入了解收集了各族风俗民情律历条规后,耗时十余载,编写了一部《圣元律》。这部律法有十万八千条,涵盖了刑、民、地、税等等各项法规条例,全面覆盖了百姓生活、社会运转的方方面面,不止保障了人族的权益,就连野外兽类的生息繁衍都均有保护。以秦意岚的眼光来看,就算此界再发展三千年,这部律法作为基本法也还能适用。《圣元律》大成被献给秦意岚的那日,姑馀城内仙音袅袅祥云环绕,鸾鸟和鸣中彩霞簇拥,和光柱上显示了新的神名——吉曜恶煞安天神君,毕环立地飞升了。另一位新神吴保真不是人族,乃是一棵得天地灵气后化形成人的黄连精。这棵黄连在深山老林里不知生长了几多年月,忽一日就开启了灵智,但凡能修炼的精怪都梦想成神,吴保真也不例外,它苦修五百余年,眼见寿元将近,圣元天帝横空出世。吴保真受其行为启发,离开深山老林,因本体是一株黄连,吴保真生怕凶名在外的圣元天帝拿自己去炼药,不敢报名甄选神侍,做了个独行侠,走上了游历凡间积累功德的道路。它是天然灵药成精,对各种草药功效了解甚深,不只医人,也医野物生灵,不过十余年就在人间闯下了个“医圣”的名头。这年河间府爆发了能传人的猪瘟,因药材不足,感染者众,吴保真听闻后带着大批药材千里驰援,救一城百姓于危难。神侍把吴保真的事迹报上后,秦意岚感慨:“医者仁心,吴保真虽是精怪,却能活人无数,观其所作所为,比之诸多号称慈悲为怀,却从不下凡,不知凡间疾苦为何物的神仙更令人敬佩,这‘医圣’它属实当之无愧。”圣元天帝一句话,吴保真举霞飞升了,和光柱显示封号——元化重生医圣真君。毕环一部律法,虽写的是各种惩戒刑罚,其目的确是保护,算是走了秦意岚的老路,他能飞升,圣母神皇有预料,倒也勉强能稳得住,直到吴保真因秦意岚随口一句话就直接飞升,圣母神皇彻底坐不住了。这十几年间像吴保真一样行走人间积累功德的修道者不在少数,这颗黄连精并不是积累功德最多的,可圣元天帝随口一句话就能让它得天道认可举霞飞升,此界至尊到底是谁?和光柱到底由谁掌管?神皇思虑良久,召集了诸神仙:“麻姑此獠在凡间挟势弄权,随意屠戮凡人,祂作恶多端行事有悖天道,惹了满身因果,乱了天地纲常,毫无神仙该有的慈悲,若吾等放任此獠在凡间继续兴风作浪,恐是会惹来天地不满以至因果加身,吾拟邀此獠来瑶台赴宴,借机除之,众卿以为如何?”第132章 心地善良的小仙女26有杀了你的章程……众神震惊。凡间的修道者为求长生大道多半都会避世苦修, 可也有不少人因飞升无望或志不在此,会去纵享人间富贵的,其间挟权弄势者绝不在少数。未免沾染因果, 不管这些人在凡间是如何兴风作浪贻害百姓, 上界诸神能降雷劈坏一间宫室就算得是严重警告了, 此前还从未有过灭杀的先例, 偏现在神皇一开口就提议要除掉圣元天帝。哪怕借口找的再是冠冕堂堂, 可到底是为了什么,诸位神仙都心知肚明。无非是那些修道者们连飞升都不可能,而圣元天帝不但会挤占神仙们的生存空间, 更加会分薄神皇的权力罢了。可这位圣元天帝不止一身杀孽,还有满身功德, 若是动手灭杀祂,天知道祂身上纷繁杂乱的因果会有多少转而落到自己头上来。毕竟因果孽身之事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越是陷于红尘,越是死得快,在凡间纵情享受的修道者能快活个几十年就算他们命长,而自太帝开始册封生灵飞升到现在, 九天云宫也不止一位神仙因背负因果而陨落, 因此诸神仙才会谈虎色变,特别忌讳背负因果。现在神皇一开口就要大家去以身试险,哪有神仙敢轻易应承?眼见神皇面色越发难看,才有一神仙越众而出:“吾观麻姑因果深重,早晚有祂身死道消之日,神皇何苦急于求成,不若静待祂自取灭亡,岂不美哉?”听了这话, 神皇眉头微微一蹙复又松开:“因果反孽,或如雪峰崩溃,转瞬就烟消云散,或如春蚕吐丝,耗时日久。麻姑此獠虽因果满身,然吾查探良久,观其法力不见丝毫衰微,反倒日益强盛,若放任不管等其自取灭亡,却又不知是何年月了。此獠行径狂悖残毒,为一统凡间唯祂独尊,竟把不肯遵祂号令的凡人尽皆灭杀,其手段之残忍血腥,骇人听闻,凡间百姓深受其害,吾等寿与天齐,固然是等得起,然,凡间生灵又如何等得起?吾等受香火祭祀,得天地偏爱,现麻姑惑乱人间,吾等理应诛灭此獠,以慰天地生灵!”神皇是不杀圣元天帝绝不肯罢休,可诸神仙却对神皇的决定不敢苟同。其一是灭杀圣元天帝便要拿自己的长生大道去冒险,哪个神仙能舍得?其二是自打这位圣元天帝横空出世开始,九天云宫里便有许多神仙在偷偷关注祂,诸神仙们觉得,这位圣元天帝,似乎没有神皇口中那般残忍暴戾。虽说祂手段酷烈,行事却极有章法,并非一意唯心而行。凡间被祂剥夺了权势地位的昔日权贵有不少难以接受身份地位巨大的落差,便对祂怀恨在心,日日夜夜暗地里诅咒辱骂,甚至还有摆坛作法试图杀死祂的。凡人的诅咒虽说不疼不痒,可因果莫测,谁知道时日久长了会造成什么要命的后果,若是换成九天云宫里的诸位神仙,虽不会要了这些凡人的命,却少不得要给这些不修口业的家伙们一点苦头尝尝。或是叫他们满嘴长疮,或是叫他们平地跌跤,总之不但要吓唬得他们赶紧闭上嘴,且还要吓得他们心底再不敢有这大不敬的念头才算罢休。可反观圣元天帝,只要这些人没对平民百姓有什么侵害或是有扰乱社会秩序的举动,祂便仿似聋了瞎了一般,做出一副听不到看不见的架势,毫不在意。再则诸位神仙虽少有往凡间去的时候,可凡间百姓以前过得是什么日子祂们心知肚明,可圣元天帝在凡间建设朝廷,经营神庙,不过短短十数载,便把凡间整治的好似换了个人间,天地灵气更加丰沛不说,就连在灭世天灾中坍塌的瑶台都因此有了恢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