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
作者:北港初晴      更新:2023-05-06 02:57      字数:3514
  她看了眼边上的备菜,揉面团了十几个肉饼,除去给婆婆的还有她和秦晏的。菠菜切碎,山药削皮上蒸笼,瞧见案板上剩下的,肥肉相间十分好看的五花肉,大刀剁块准备犒劳一下辛苦的自己,闷一锅红烧肉来。婆婆和秦晏都不爱重口,泡发的木耳做了碟木须肉,小虾仁蒸了盘豆腐,再炒一份蒜蓉丝瓜。等菜全部出锅放进食盒里,蒸笼里的肉饼直接入盘,山药则捣成泥后加入牛奶蛋花汤里,煮成相对有点料的牛奶山药羹,确保山药全部捣碎没残留颗粒,才将其装进保温壶里。除去秦晏不吃的红烧肉,白草将其他菜色一分为二,“母亲的食盒我送去,牛奶山药羹给先生装一碗送去。”她最后装半保温桶的米饭,和牛奶山药羹一起抱在怀里,另一只手拎着食盒朝湖心岛过去。这一块没有桥,从小码头上船,坐在船舱的桌边看着逐渐靠近的小岛。岛上就中心位置一处建筑,四周除去码头背面修剪的钓鱼岸,其余全都维持原样。白草踩在石子路上,透过鞋底传来的凹凸感如今已经习惯,一路走进四合院,母亲正坐在前院的石桌旁,身边躺着公公在晒太阳。“母亲,吃饭了。”江木兰听到熟悉的声音抬起头,“你今天不忙?”“还行,新种植的果树不着急,桥梁那也有人看着。”那距离大棚和牲畜圈都近,有什么事情杨二壮夫妻也能帮忙。她没提小邵姐,“好几天没见,来看看母亲习不习惯岛上的生活。”“挺好。”江木兰合上电脑,放到一旁石凳上,目光扫过桌上食盒,“今天怎么这么多。”单看食盒都比之前送来的大一倍。白草笑嘻嘻道,“我今天丢下秦晏陪母亲一起吃。”她第一盘端出来的就是焖得软烂油香的红烧肉,邀请道,“母亲要不要尝尝。”江木兰面无表情地扫过,直到看见食盒里的其他菜色才松下一口气,她上一次吃红烧肉,还是酒席上,对面长得就像猪头的一个男人喜欢吃,还非要央别人一起。“你喜欢就多吃点。”她帮着摆好碗筷,勺子还没放进粥里,就瞧见自家儿媳妇挖了两勺子米饭直接将保温壶的壶盖给装满。白草感受到一道目光注视在她身上,扭头见母亲盯着白米饭,主动递出去。“我就和厨房说喝水吃不饱,还是要吃饭。”她将手中壶盖换来碗,仰头喝下那清汤寡水的百合粥,又是两勺填满饭碗。“母亲放心,我打了很多饭来,不够还有。”“……”她这够够的,吃不完了。江木兰自从见过丈夫后,就没胃口再吃过主食,如今这满满一碗饭放在眼前,有点纠结。吃吧,没胃口,不吃……她刚抬起头,就瞧见儿媳冲她灿烂地笑,“母亲快吃饭,天还冷凉得快。”对方半点没客气,麻将块大小的红烧肉的放在米饭尖尖上,一口咬去半边,就着夹肉的筷子拨了一口饭,吃相倒还算是斯文。江木兰又看两眼,低头看向米饭碗。真有这么香?她筷子夹了块丝瓜,没多少食欲,期间摸了摸保温杯里放置的流食温度。还烫着,再等等。无聊又尝了口木须和鸡蛋,软嫩味道和她口味又多吃两筷子,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性端起碗,送到嘴边才想起来这是米饭,就又抬头看了眼白草。对方一碗饭已经下去大半,即便是不吃肉对着虾仁豆腐吃得都香,她这口饭最终还是送进嘴巴里,咀嚼吞下入胃后,神奇地感觉到明显的饥饿。一筷,两筷。有白草陪着,等江木兰感觉不到饿时再回头看碗里,米饭已经去了三分之一。白草吃饱放下筷子,这才瞧见婆婆吃饭好慢。“母亲,你吃好少哦。”“……”不该问问你,为什么一碗饭装这么多!第134章 稻虾共生存第一更三月半。白草将她能种的果树排排种植好后, 开始正经规划水田新一年的栽种。她订购虾苗的那家养殖户专门来了一趟,观察过目前水田的情况直摇头,“田边要挖环沟, 跟水田想通,保证灌水的时候能形成循环, 夏天高温的时候还能遮阴, 小龙虾也有地方脱壳。”“周遭还要布置安全网防止小龙虾逃跑,田埂也要加固防止小龙虾挖塌。”“你打算放苗, 水稻要选那种不易倒伏的品种,一年只种一季的话, 清明前就得种下去,不然年底见霜你水稻会有不少空壳。”白草认真听着,跟小刘商量好, 按照规定将水田周边挖上虾沟,加固田埂,这些做好后农用机械就开始哐哐哐地动起来, 将稻苗抛栽到水田中。好巧赶着三月底完成, 没几天就是清明日。于此同时,大棚旁的新桥也搭建完成, 教过几遍水后在她要求下又加固过两次,总算是能正经通车了。八米远的河面上, 平整微弧的漂亮桥体正式竣工。通的第一辆车, 就是早早约定好的伐木机械, 巨大的轰鸣声经过响起时, 吓得丛林里圈养的鸡鸭都乱扑腾。白草听到动静过来,争取了一些时间,跟潘韭花率先将大一二三给暂时转移到畜牧场那, 谢佳容牵着两头黄牛也一起转移过去。鸡鸭量太大,不得不开三轮来,挨个把它们绑上再拉过去。伐木机这才正式从山脚那清出一条路来,这动静太大,书房内的秦晏没办法正常工作,出来时就瞧见轰隆一声,大树顺应机器倒下。他找到白草询问,“预计几天能结束?”“吵到你了?”白草回头,“要先开出一条路来,才能进去把目标位置的树木给清理掉,估计要个十来天。”见秦晏的眉头没有松下来,她提议,“你这几天要不要般到别墅那去,不然去岛上陪父亲母亲。”秦晏想了想,“去岛上吧。”白草点头,心里记得下午去帮他收拾东西,而后提出,“我想趁着这几颗老树被砍,把山脚的畜棚也给改改。”主要是扩大一下鸡鸭圈。山脚那有些不规则,当初鸡圈和鸭圈的建设是在最凸起的地方,看着比猪圈靠前,其实没占多大地方。“我想以猪圈背后为起点,往前把凸出的石头土包全给推平。”那样就能多出大半亩地的空出来,到时候靠山脚重建舍棚,前面就能给鸡鸭放风,不至于想现在这样,要专门在背后圈出地来拉上网,每天还要费劲赶。“你决定就好。”白草说干就干,前头有大机器动工,她就趁机找小机器把鸡鸭圈给推平往后挖。多出来的土没地方放,她就加上修桥剩下的石灰粉活一起,自己动手拼了个砖模子,开始把石灰泥给定型,一块块地就摆在过桥的大路上。反正私人地盘没外车通过,等到一块块被晒定型,就靠着这些砖把鸡舍和鸭舍给搭建起来,外面也不用再抹水泥。。砖头晒的足够大,导致舍棚搭建起来都有种粗矿的美感,跟之前小小的比起来看着要舒服太多。现成的树枝整理好扎一圈栅栏,在最外面套上一层淡蓝色的安全网,宽敞空旷的鸡舍和鸭舍就正式竣工。可惜鸡鸭还不能转移过来。山上的砍伐在进行到一半,路打通了,如今正在处理药田区域内的树木。地势相对平整的土地圈了近十亩来当实验药田,即便野生树木长势稀拉,这么大一块地上也长了不少,得一根根来。在建设中,日子来到四月中。水稻田边种植的伊乐藻都已经见长,这是养殖户也主动联系上白草,“虾苗平均80-100尾一斤,已经到时间放养,你那边虾沟水田消过毒没?”白草应道,“消了,按照比例都消了一遍,不过最近天还有点冷,这么早放苗能养活吗?”“能,温度高差几度不是问题,只要水环境好就行,那定个日子我送虾苗来。”白草算了算日子,“两天后吧。”她又花了两天的时间,把水田周边一直没拦上的安全网给挂好,和小刘再次检查一遍水稻的情况,确定伊乐藻不影响生长我后,迎来了大批虾苗。白草第一次尝试,没敢养太多。之前小邵姐给她看过小龙虾,那钳子夹人她现在想想都觉得疼,她怕小龙虾霍霍她的水稻。于是每亩地里只投放了五千尾虾苗,小小的虾苗看起来有点脆弱,入田前浸泡药水的两分钟一直伸腿,白草实在想象不到,这种东西长大会变得那么凶残。均匀地将虾苗投放进水田内,很快的时间就已经看不见它们。送苗来的养殖户说:“田里水藻不少,你养殖的量也不多,基本上不用专门投喂。”“那就放着不管?”“那也不能全不管,时不时还是要看看,保证水稻不生病,那小龙虾生病的可能性也小。”一个水田里长出来的,总归性命都绑一块了。白草记住了,想想去年那早熟水稻生长的情况,这一批适合时节栽种的肯定会更好,再说人小刘在这整天盯着呢。她配了五个人手帮忙,只管小刘说什么他们干什么就好。这么想想,实验田给人指导还真是个好事,她的注意力就又盯上了山上药田。五月初。气象局播报,受台风影响近期会出现降雨,局部大暴雨。好巧不巧,四季山被大暴雨包围在内,赶在最后一棵树木砍伐结束,暴雨从天而降,开伐木机的工人狼狈小心地将机器送下山,天空已经被乌云压顶,阴沉沉地像天要塌一样。药田整顿的工作被迫停止。严志源站在木屋廊檐下,仰头看着外面豆大地雨滴在地上砸出一个坑来。“这一场雨还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肯定要耽误栽种了。毕竟水泡过的土地泥泞状态下根本无法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