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番外1
作者:TJ追梦人      更新:2023-05-07 03:36      字数:5856
  营队的门禁很森严。但明珍提前申请过家属探访, 因此在门卫处登记了姓名和车牌号,又检查了车上的行李,明璃她们便顺利地进了家属区。前几年, 家属区这边新建了一批筒子楼,但是由于资金不够,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的家属。更多的还是住在老楼里,虽然建筑和家具老旧了些, 墙面还有些脱皮,但是空间很宽敞, 还圈了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勤劳的军嫂们在角落里种菜养鸡, 也是一份生活上的补贴。明珍和宋剑便住在这样一栋老楼里。宋婶子看见便忍不住心疼:“不是说军队里条件好吗?这住的还不如家里, 真是受了大罪了。”宋家的经济条件不错, 家里的红砖瓦房是新修葺过的,看起来比这边的还要更新些。明珍帮着把带来的蛇皮袋放在堂屋里,解释道:“妈,外面虽然旧了些,实际上住着还是很舒服的。”“营队里钱不够,筒子楼只建了三分之一,我们来得巧, 倒是可以选,只是我还更爱这种老楼, 瞧着不如新楼漂亮,但空间大。”明璃看了一眼, 赞同地点了点头。明珍勤快, 家里拾掇得很干净, 角角落落都没什么灰尘, 充满了温馨感。像是筒子楼, 巴掌大地方,洗衣做饭都得挤在一块,容易起各种小矛盾,一地鸡毛。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也影响心情。“这倒是。”宋婶子也回过神来了。她从袋子里拿了块酥饼给宋欢、宋喜吃,顺手还给明璃也拿了一块。明璃:“……”盛情难却,和小孩儿一个待遇的明璃只得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婶子,乖乖巧巧地和欢欢喜喜一起蹲到旁边去了。明璃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论起收拾东西,别说打下手,她压根就是个帮倒忙的。倒是徐枝,拆着蛇皮袋抓住了重点,眉头皱得紧紧的:“珍儿,听你这意思,这两年营队里没啥钱?”不然不会连筒子楼都只建造了三分之一。“妈,您别担心,基本的吃饭穿衣是少不了的。”看出了徐枝的担心,明珍将果脯蜜饯礼盒搁在桌上,解释道:“不过听几个嫂子说,论起福利待遇,确实是不如前几年。”国家在大力搞经济发展,其他方面的开支只能相应缩减一些,军队方面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不仅是家属楼的建造,还有军嫂们的待遇、逢年过节的福利等等,都有一定比例的缩减。甚至上面还在规划着继续裁军,80年裁了一批,82年裁了一批,听说明年又有大裁军计划。具体的一些细节明珍也说不清楚,还是明璃适时地补充了几句,讲得深入浅出,让宋婶子和徐枝都理解了。“不光是这些项目,就连诸多军工厂,都因为订单的缩减被迫转型,移交地方。”明璃咽下了口中香脆的酥饼。比如说深城的光明坦克军工厂,如果不是接到了伊朗和伊拉克的订单,早就已经转型成了地方企业。但是因为这一批持续不断的军-火订单,光明整个儿被盘活了,移交的计划也是一推再推。现在更是成了整个华国的聚宝盆,一个稳定的大规模外汇来源之一。当然,作为合作的促进者,明璃也从中获得了不少隐形的福利。还有沐辰,因为坦克的改进有他的一份功劳,不仅得了高昂的奖金,再做实验的资金都更好申请了些。可谓是多赢的结局。“没错。”说起这个,明珍也精神了,她的眼神亮晶晶的。“咱们营队“就咱们隔壁,一个叫林月兰的嫂子,就是这次合作的负责人之一,听说等转型成功了,她就是厂子的厂长或者副厂长。”林月兰,原文女主的名字。听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明璃顿了顿,下意识往隔壁看了一眼。在原文的情节中,林月兰是个极有能力的女性企业家,品性极佳,毅力很强。在克服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之后,她成功地将转型的军工厂发扬光大,成了京市有名的大企业家。她此次过来,一是为了见见二姐和小侄女,二也是为了瞧瞧这名原女主。爱才之心,人皆有之。明璃作为一个大集团的掌舵人,最喜欢做的便是挖掘人才。将他放到合适的位置,让他发光发亮,为自己挣来庞大可观的收益。明璃稍有些走神,宋婶子却好奇道:“为什么是厂长或者副厂长?”要么是厂长,要么是副厂长,哪里还有或者不或者的?明珍耐心地解释说:“因为是竞争上岗,负责人里面还有一个军长家的媳妇儿,姓许。”“她们两个在一同竞争这个厂长的位置,之后那场引入外资的合作中,谁做出的贡献更大,谁就是这个厂长,另外一个就是副厂长。”明珍的话语中情不自禁地带上了羡慕和崇拜,还有不明显的向往。“二姐,你想试试吗?”明璃回身,忽的开口问。“我?”明珍一愣,连忙摆手道:“我哪里行?我不行的!我一个初中生,拿什么和她们比,再说了,我还有欢欢喜喜要照顾。”“初中生怎么了?学历并不代表一切。”明璃的语调中充满笃定,莫名的让人信服。“至于欢欢和喜喜,那就更好解决了,她们也长大了,该是上学的时候了,三餐都能直接在食堂吃。”“欢欢、喜喜,你们说对不对?”明璃摸了摸两个小姑娘的头发。宋欢和宋喜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齐声道:“对的,妈妈,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明珍的面上出现了明显的心动,但迟疑许久,她还是下定不了决心。“可是,就算我想,也不一定能当得上。”明珍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眼神中多了些期待。“我现在就想着,等厂子开起来,能进厂子当一个工人,已经是高兴得不得了了。”明璃弯了弯眉,没再继续说下去。她已经知道二姐的答案了。至于进一步的劝说,完全没那个必要,她更习惯用事实来说明一切。……明家人在聊起转型的军工厂,营队某办公室,几个领导、林月兰和许嫂子也在激烈地争论。“绝对不可以!”林月兰斩钉截铁地说:“不想住招待所,要住部队大酒店?这可以,我们可以预定一个房间出来。”“但是,想要包下整个酒店,他这是在故意为难!绝对不可以答应!”部队的大酒店条件很好,是专供军官和其他领导落脚的地方。那名外商想要住进来,为了表示尊重,这当然没有问题。但他提出来的要求是包场,在他抵达的一周时间内,整个酒店只能为他一个人服务。这样苛刻的条件,营队方面绝对不能答应,否则,不是让他们一开始便处于更低的地位?“你知道什么?那可是漂亮国回来的大商人!按照他的意思,如果一切顺利,是打算直接投资一百多万美金帮助建设。”许嫂子的态度异常鲜明,言语直接地嘲讽:“你知道这是多大的数字吗?”“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不仅厂子能成功建起来,甚至连家属楼的资金都有了。”“我们现在说的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林月兰冷静地说:“既然是大商人,他愿意投资,一定是因为有利可图,是双方共赢的合作。”“既然是合作,那么我们就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不需要卑微讨好,否则,接下来的谈判要如何进行?”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几个领导听了,眉毛都皱在了一起,满是为难之色。他们自然是更偏向于林月兰。毕竟都是刚正不阿的军人,能同意与漂亮国回来的商人合作已然是不容易,更别谈己方还要刻意讨好。许嫂子自然看出了领导们的偏向。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疲倦地揉了揉眉心:“你说的倒是好听,谁不想要平等?”“但这可是那位明确提出来的要求,如果因为这一点,他选择放弃投资了,那我们该怎么办?”“月兰,你别忘了营队现在的经济情况,甚至连这次中秋节的礼物,只是一家发了几个月饼,已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了。”许嫂子也是真心为军属们着想。因为丈夫特殊的身份,她们放弃的和付出的已经够多了,至少基础的补贴不能少。但这些补贴从哪儿来?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办公室中一片寂静,全是难言的沉默。领导拧眉纠结许久,还是道了声:“月兰……”“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林月兰咬了咬唇,直白地说:“如果只是因为没有包场而选择拒绝合作,那么那位外商真的值得我们去接洽吗?”这个要求实在太过分了些,让林月兰不由怀疑起那外商真实的目的。许嫂子哼了一声,尖锐地问:“所以,引发的后果你来承担吗?”“我来承担!”林月兰咬牙站起了身,一字一句坚定地说:“如果外商直言因此而拒绝合作,我愿意亲自道歉。哪怕是下跪磕头,我都认了。同时,自愿退出厂长和副厂长的竞选。”她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好似回响在众人的心间。许嫂子哑口无言,只得冷笑着摆了摆手:“行,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做的。”虽然语气还硬邦邦的,但她的态度明显的软化了,只忿忿地扭过身,似乎还在生着闷气。接待的方式就这么定下了。部队大酒店空出了顶层条件最好的几个房间,供给到达的外商落脚。与外商约定的时间是早上八点,为了表达郑重,是林月兰、许嫂子和几个领导亲自去接的人。然而从早上等到中午,再等到下午、晚上,车站都没见着半个人影。显然,他们被放了鸽子。一行人饥肠辘辘,神色间皆是焦急和疲惫,直到夜幕才回到了营队。当下还没有便捷的联系方式,他们发了电报,却都是杳无音信。一连等了三天,却仍然一无所获。就连许嫂子,也再说不出什么别的话。若不是林月兰坚持,他们白白地清场三天,便是被人将面子彻底地踩在了脚底下,成了个天大的笑话。那名外商是在第四天傍晚到的,那时,等在车站的只剩下了林月兰和许嫂子。外商染了一头的不伦不类的黄毛,说话中英文夹杂,语调里都是对环境的嫌弃和不满。尤其是到了酒店之后,知道没有包场,阴阳怪气了不少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对于营队一方,也是爱答不理的态度。一反之前的承诺,只说能勉强投资十万元美金,还附加了诸多严苛的补充条件,在股份方面要的特别狠。“这是把咱们当成肥羊来宰了。”这种要求,哪怕是一直热情合作的许嫂子也接受不了。她和林月兰对视一眼,眼睛中都是相同的苦涩和无力。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于是便只能这么好吃好喝地供着,互相耗着,看哪一方先让步。这是原文中很重要的一个剧情点。后来,还是女主林月兰敏锐地发现了黄毛外商不对劲的态度,辗转多方寻到了原因。原来是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导致黄毛外商对军营有心结。此次过来,也并非是真心合作,而是刻意想要为难京市军营。林月兰花了不少的功夫,又精心设计了一场大戏,才解开了黄毛外商的心结,最后顺利地拿到了投资,成为了新厂子的厂长。明璃回忆着原文的情节,随意地站在了酒店的门口,看向了正朝外走的林月兰。作为女主,林月兰的容貌并不是让人一见倾心的漂亮,只能算是清秀。但姿态不错,眉眼间蕴着股坚韧如竹的气质,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因为连日的奔波和犯愁,她的眼下覆着淡淡的青影,说不出的憔悴,但却仍是坚韧无比,好像没有什么能把她打倒。察觉到明璃的视线,林月兰不解地回看了过去,眼神里带着疑惑。“你认识我?”林月兰不确定地出声问。明璃轻笑了一声:“之前不认识,但现在可以认识一下,你好,我叫明璃。”“明璃?”林月兰蹙眉重复了一遍。明璃颔首:“嗯,一名从漂亮国回来的商人,要找个地方聊聊吗?”外商?这么年轻的外商?林月兰的心脏扑通扑通直跳,有些震惊,也有些不敢相信。实在是明璃太年轻了些,让人忍不住怀疑。但看她周身淡然的气质,并非普通人所能拥有的,所说的话也添了七分的可信度。只是,真的会像她想的那样吗?天上真的会有掉下来的大馅饼吗?事实证明,还是会有的。全程,林月兰好像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维持着面上的冷静自持,商量着投资的相关事宜。另一个部分恍恍惚惚,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砸得回不过神来,飘飘然好像在梦里。合作进展得极为顺利,如有天助。相对于黄毛外商的刻意为难,明璃给的条件不知道宽松了多少。她总共出资一百万美金,分批投入,买下地皮的归属权,并占据几家厂子60%的股份。在厂子经营顺利的情况下,不会随意插手管理权,只单纯的拿利益分成。除此以外,推荐一个人做副厂长,不需要太大的管事权,只需要给予磨砺和学习的机会,这都不算什么了。更何况,那人本就是她们军区的军嫂,还是——她的邻居。林月兰犹豫了许久,还是没忍住好奇:“请问……明嫂子是您什么人吗?”照顾和培养也太明显了些。“是我的亲二姐。”明璃坦然地说。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她们还是沾了明珍嫂子的光。林月兰心中有了计较,起身真诚地说:“感谢您的投资,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待!”“合作双赢。”明璃笑着和她握手。有了这一笔注入的资金,新办的厂子搞得轰轰烈烈,年节时军营里的福利待遇丰厚了不少。许多的军嫂都成了厂子的正式工,拿着稳定的月工资,面上都是舒朗的笑。因为资金充沛,商量之后,一共办了两个厂,一个是食品罐头厂,一个是服装生产厂。许嫂子和林月兰分别当了厂长,明珍成了服装生产厂的副厂长之一,在林月兰的手底下干活。林月兰本来还担心,明璃贸然出手合作,会不会引得那黄毛外商不快。没想两人见面之后,黄毛外商的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挑剔计较变得友好随和,脸上的笑容就没有落下过。巧了,还是熟人,在刚归国的园子会议和深城的买车风波中,明璃和他见过几次。黄毛外商自然知晓明璃的身份,连带着对营队方面的态度,都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狠狠地卖了一波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起了自个儿曾经的往事。转而又是剖心置腹地道歉认错,让了许多的利益达成了合作,以表示自己的真心歉意。林月兰本还想着推拒,被明璃给拦下了。送上门的礼物,不要白不要。再说,暂时虽有些不划算,但长远来看,那些股份给黄毛外商带来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他不会赔本的。追求利益,资本家的天性。从遇见明璃开始,林月兰便像是否极泰来,好运连连。明璃并没有直接帮林月兰避过发展路上的全部坑。——那不是在帮她,而是在害她。唯有经历了磨难和挫折的洗礼,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林月兰的成功,离不开成长道路上的那些失败和往事的铺垫。只是,困境当中,明璃可以适当地伸手扶上一把,指一指方向。让她不再受那些不必要的难堪和屈辱,走得更昂首挺胸些。八十年代中后期,这是服装厂发展最兴盛的时间段,林月兰如原文一样,在时代的风口处顺利腾飞。只是相对于原文,她多了个叫明珍的助手,有了更多的底气,获得了更大的成就。她成了琉璃投资最成功案例之一,几年时间便带来了翻了几番的回报。八十年代末,林月兰开的服装厂已经扩张到了几十家,遍布华国各地,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品牌。她成了新时代极具代表性的成功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