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作者:溪畔茶      更新:2023-05-07 07:11      字数:3499
  “那是个学聪明了的人,”沂王带点赞赏,“吃过亏,现在就知道你比张友胜信得过。”兰宜冷冷地道:“那是因为世上的男人,本来没几个能信。”她指桑骂槐的意味太明显,沂王又想皱眉,又忍不住笑了:“你胆子越来越大,本王这真心虽然不多,到底都给你了,你就少些挑剔吧。”“……”兰宜迅速别过脸去,她有一点慌乱,还有一点想逃。他这话说得太突然也太直接了,含笑道来,竟似坦诚。“既然不多,王爷还是自己收着吧。”片刻后,她冷静道。她清楚明白地知道,他所有的好都有目的。夫人是一层掩护,王妃是另一层,他剑指太子,锋芒雪亮,却又不能让人过早看出来,于是以她为剑鞘,同时又可借封妃事宜滞留在京,即便什么都不做,他留得越久,太子就越沉不住气,一动,就错的更多。兰宜想,她现在知道太子前世为什么会造反了。多半是类似的手段,那一次,沂王没能进京,远在封地,操控起来不那么便宜,所以在大约两年后逼反了太子;而这次,很可能用不了那么久。沂王没有生气,只是靠近了她,目露深思:“有一点,本王觉得很奇怪,你知道了本王要做什么,你又不信任本王,那么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害怕?”他从未见她展现过在此事上的恐惧,即使她想离开他,也不是担心事败会被他连累。兰宜还在自己的思绪里,随口道:“王爷总会成功,有什么好怕的。”话出口,她腰间一紧,脚底下一轻——竟是沂王将她举了起来。兰宜惊得胡乱抓住他的肩膀:“你做什么,快放我下来!”沂王不放,硬是抱着她出门,在廊下转了个圈。兰宜从未如此轻狂,觉得裙摆都飞起来,等终于被放下,她忙整理衣裳,不好意思看里外侍女们惊异又忍笑的目光,只恨不得捶沂王两下。沂王毫无羞愧,还蛮横地给她丢下一句话:“你不要,也不行。”之后才大步走了。第50章沂王有理由在京里多留一阵, 康王没有,他是个老实人, 寿宴过后带着妻儿各处逛了几天, 又在自己的王府里收拾了几天,就预备回封地了。临行前,他来寻沂王, 告别顺带也有桩事相求。“五弟, 这是我给云仪请封的奏本,寿宴那天我把父皇惹生气了,没敢再往上递,怕父皇还没消气。你在京里留的时候长,有机会的话,帮我递一下可好?要是不成, 就算了, 过两年再说。”沂王没推辞,直接答应了。康王很高兴, 和他道:“五弟,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找我帮忙,别客气, 写信给我。”康王放心地走了, 沂王思忖片刻, 去寻兰宜,发出指令:“张太监下一次出宫时,让周氏打听一下, 皇上最近的心情如何。”他自己可以直接请见, 不过一来总得有个由头, 二来, 如若碰到皇帝心绪不佳时,那想求的事也就难成了。“……”兰宜一言难尽地抬头看看他,不想答应。窥伺君侧,这实在不像一个好人会干的事。她只是不担心他的野心,可不想跟他的野心共舞。沂王催她:“你乱想什么?是四哥的事。”兰宜才知道是为了云仪,小云仪在宫里替她解过围,兰宜就没法拒绝了,安排没跟张怀照过面的善时换了不起眼的普通衣裳,去走一趟。张太监深怕周太太不安分,去传话的人必须是女子才不会惹起宅院里的人注意。前日善时已经去过一趟,把嘱咐周太太另找稳婆的话传了。因兰宜实在难以解释这事她为何会知道,只得吐露一半实话,说沂王不认识周太太,不知道她是否可信,因此命人查了她一查。周太太当时一听,非但没有气恼,反而大是欢喜,传回话说,只盼沂王多派人在周围转悠转悠,产期越近,她心里越不安定,只怕到时被张太监去母留子,若有沂王府人在侧,她就放心多了,好歹求救方便些。又大为感激兰宜告知她此事。今日善时过去,周太太一口答应,又约定好按往常张太监明日就该出宫来了,后日下午,张太监赶回宫中后,杨升将会在远离皇宫周围的南城一家茶馆等候,到时沂王另派可靠的人去取消息就可以了。一两日期限很快过去,孟三顺利带回口信,皇帝心情终于好转,张太监也是因此才敢告假出宫。隔日一早,沂王便带好康王的奏本,进宫去了。连等待加上实际觐见,将近午时时,他才回到府里。兰宜正等摆饭,诧异地发现他脸色不佳。这可怪了,此前没有内应,他想做什么事都做成了,难道这次格外准备了,反而没成?周太太给的消息不对?事关小云仪和周太太,兰宜到底多点关切,问道:“怎么了,皇上没答应?”沂王淡道:“答应了。”兰宜放下心来,那就没事了。她不再多问,安排侍女摆饭。沂王顾自沉郁,当着侍女们的面,没说什么,午膳用完,洗手漱口后,他跟着兰宜进了东次间。侍女们识趣地都留在了外面。兰宜犯着困建议:“王爷心烦的话,不如去打坐念经。”她瞧他以前都是这么解决的,虽然不大管用。沂王拒绝:“本王又不是和尚,念什么经。”兰宜:“……王爷不是好修道?”“今日不想修。”沂王说着,不客气地踢去鹿皮靴,上来占据了她一半炕。兰宜无语,她已经习惯沂王午歇时过来了,横竖看他此时心绪,该是不想做什么,她也就拉过薄被,闭上眼睛准备睡觉。“寿宁侯今日让长子上了袭爵的奏本。”沂王躺到她旁边,以手臂为枕,忽然道。兰宜假装睡着。“他托了太子代为呈交。”“什么——?”兰宜欲待不听,到底失声睁眼。沂王侧过头来,瞥着她:“本王不想再说一遍。”兰宜意识到这件事对他是有打击的,太子接连失利,终于反击,这一次,他找准了方向。二十年太子,毕竟不是白做的。“托太子的人是谁?寿宁侯,还是寿宁侯的长子?”沂王一怔,慢慢道:“我不知道。太子只说是寿宁侯府所托。”他那时意外中有一丝惊怒,当着皇帝不能表露出来,因此也无暇深想。兰宜有点犹豫。沂王看出来,催她:“有话就说,你跟本王,还有什么不敢说的。”兰宜只好道:“我那日寿宴上听人议论,说皇上心里最重的人是先皇后。”她虽几乎未参与命妇们的谈话,但坐在人群中,愿意不愿意的,多少听见一些。沂王:“嗯?”“那寿宁侯府的日子怎么会那样难过。”兰宜偏过脸来。在京中沉寂这么多年不说,寿宁侯重病,府里连根得用的老参都寻不出来,康王曾说过太子不照顾,可皇帝还在,若皇帝稍加照拂,何至于此。命妇们口中的看重,与寿宁侯府的实际境况其实矛盾。沂王眼神变幻,似惊异,又似有点冷意,他最终没有回答,只忽地伸手将兰宜的脸捏了一把。兰宜真是后悔多嘴,瞪他一眼,迅速把脸正回去。沂王声音放缓:“本王捏疼你了?”过片刻,见兰宜没有回话,他也不说话了,抢了兰宜一小截被子搭在自己腰腹上,又寻到她的一只手握住,然后闭目养起神来。“……”兰宜血气不足之故,手脚都比常人来得寒凉,他的手掌热烘烘的,这样的天气里倒有些妥帖之感,她忍了忍,便随他去了。**两日后,沂王府来了位访客。是方太太。方太太没递拜帖,直接亲至,被引进来后,满脸怒色,张口便道:“五郎,你别误会,是我大哥那个不成器的干的好事!”沂王这时已经恢复过来,不动声色地点头:“我猜多半如此。”方太太坐下后,喝了茶,歇口气后,仔细解释:“父亲发过一次卒中以后,担心自己会变成老糊涂,考虑了一阵子,决定将该交代的交代下去,正好我回来,便召集了子孙,叫我见证,把家产都分了一分。爵位自然该我大哥承袭,父亲口述,大哥执笔,写好润色过了,按父亲的吩咐,该递去通政司,由通政司递去大内——谁知道大哥嫌通政司流转慢,居然去找了太子!”兰宜在一旁作陪,很觉得这个理由不成立,又不是紧急公务,听方太太的口风,寿宁侯府也不存在争爵,寿宁侯长子这个爵位板上钉钉,那早几天晚几天又有什么关系。“大哥办了这事,一直瞒着我们,今天太子到府里传旨,父亲才知道了,当着太子,什么也不好说,等太子走后,立刻骂大哥糊涂,赶着叫我过来了。”方太太说着,摇头苦笑:“五郎,我不瞒你,我大哥真是个糊涂人,他到现在还不知悔改,一心以为借这个机会投靠了太子,府里的情形就能好起来。他太蠢了,太子拉拔谁,也不会拉拔先皇后的娘家,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一把年纪,居然不懂。”沂王沉吟片刻,问道:“侯爷身体如何?事已至此,叫他不要动怒伤身了。”“让大哥气得晕过去一回。”方太太答道,“不过醒来后,父亲还算明白,也想通了,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哥也一大把年纪的人了,由他去吧,只求王爷他日——”方太太说到此处,看了一眼兰宜,才继续道,“不要太怪罪他。”沂王微笑了一下:“本王自然不会。”方太太微微沉默之后,又道:“气候渐渐寒冷,父亲说,他不想再留在京里了,准备搬到城外的温泉庄子上去,侯府以后就给大哥一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