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君年笠      更新:2023-05-07 08:49      字数:4757
  贺攸宁不耐看他,便起身走至窗前,院中积雪被清理过,青石板上泛着幽光,庭前立着一棵枯树,她依稀记得应是五角枫。盯了片刻,忽觉得喉咙发痒,咳嗽了一声。王成以为自己又说错了话,连忙将身子压得更低。贺攸宁没了要和他掰扯的心思,索性将话挑明:“本宫不是个赶尽杀绝的,可你满嘴谎话,口口声声说着只此一次,可你这些年给卿家递的消息还少吗?”淡竹上前,将手中的信件撒在王成脸上。事到如今,王成知道自己的下场,两股战战竟尿了一地。贺攸宁不愿多说,拿起手帕掩住口鼻,“你是个聪明人,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认为卿嘉述会保你吗?说不定本宫出了这院子,你的小命就不保了。”王成此刻已是吓破了胆,急忙跪爬几步上前,“公主仁善,还请公主为草民指条明路吧。”掩住未翘的嘴角,贺攸宁起身向门外走去,临走前使了个眼色给淡竹,淡竹心领神会,当即扶王成起身。“我们公主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若不是公主心善当年救你于水火,如今你哪能这么全须全尾地站在这,可你干出这等狼心狗肺之事,实属不该。将功赎罪的机会只此一次,若你尽心,公主自然护你周全,还会送你去关外与家人团聚,若你还敢耍滑头,你关外妻儿的安危可就不好说了。”王成已是泪流满面,痛恨自己鬼迷心窍,若是自己好好替公主做事,便不会有今天这一遭,临到头,自己半点好处没捞着,小命都快不保。“还请姑姑明示,小人定当为公主赴汤蹈火。”淡竹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不露声色道:“听闻你祖籍在江宁?”王成猛然抬头,听到这里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败露,如今已没有回头的余地,若他不当机立断选择为公主效劳,恐怕活不过今晚,远在关外的妻儿更是性命堪忧。王成咬了咬牙答应下来。贺攸宁在马车上等了半盏茶的功夫,淡竹才从院中出来,看着她的神色知道事情肯定成了。只是淡竹还有不解,“王成此人不堪用,公主若要派人去江宁还有更好的人选。”贺攸宁却笑道:“谁说我要用他了,蠢笨如猪自以为是,还真以为自己能入卿嘉述的眼呢。”她去皇陵时,所有人都认为她再无翻身的余地,王成也不例外,他之前得罪了人自然是要再找个靠山,可他也不想想,当初贺攸宁将他从那知府家人的手中救下,几乎整个京都都知晓此事。随后他又留在京都,还毫发无伤地做起生意,任谁都知晓他背后站着的是渝平公主。渝平公主被皇上厌弃去了皇陵,除了那因他被贬的知府及家人谁都不会注意一个无足轻重的喽啰。卿嘉述找上他无非是想演些一往情深的戏码,好让京都的人都知晓,他卿嘉述是个情种,即使渝平公主身在皇陵他也愿意不离不弃。全京城都当王成是二人的信使,所以这些年王成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卿嘉述能利用王成在卿国公面前装模做样,那么她也能用王成将卿家一军。第2章回宫的马车行驶至一处巷口突然停住,淡竹挑起窗帘往外瞧,马车旁站着一位男子,看样子似乎等候多时。“是卿大人。”淡竹低声道。马车内二人对视一眼,贺攸宁终是下了马车。“卿大人神通广大,竟对本宫的行踪了如指掌。”贺攸宁出口并不客气,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任谁知晓有人盯着自己的行踪都会不悦。卿嘉述听得出贺攸宁现在心情并不好,不由得上前一步,温声道:“你去了王成那,自是知晓我与他之间有些往来,我并非有意让人盯着你,只是自从你离京,便不肯回我的信,我心中惦念着,只好找到王成,托他递些消息给我。”贺攸宁却不听,转过身去不理他,卿嘉述无法,又挪了两步面对着她。“王成这人不可靠,我便在他那留了人,这才知晓你出了宫,却不是要盯着你。”卿嘉述是耐性极好的人,在贺攸宁面前不像是那个在众人面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倒有几分刻意讨好的意味。贺攸宁望向眼前的男子,两年未见,他身量似乎长了不少,脸部轮廓似乎比两年前更分明些,似乎并未有什么特别的改变,还是那个名满京都温润如玉的世家公子。可贺攸宁却觉眼前之人与从前的不同,官场的历练似乎使他更懂得伪装自己。见贺攸宁半晌不说话,卿嘉述从怀中拿出一木匣,伸手递于她面前。“你离开京都前我便想送你,只是这一耽搁便是两年。”话语间带有几分失落。贺攸宁倒没拒绝,只是瞧着木匣上的雕花有些愣神,定睛一看,是一枚枫叶的形状,不自觉接过木匣。卿嘉述见她接过,很是高兴,嘴角不自觉流露出几分笑意,对她解释道:“你最爱枫叶,可这样雕花的匣子却不常见,只好自己学了雕工,刻于木匣上。”可他却没说,自己学艺不精,不知刻坏了多少上好的木料,不慎在手上留下的疤痕至今清晰可见。京城最受人敬仰的贵公子拿起刻刀只为博美人一笑,这样的故事听来便让人觉得心软。贺攸宁这才有几分喜意,摩挲着木匣上的枫叶朝他一笑,“好吧,看在礼物的份上王成的事便算了。”她一发话,卿嘉述哪有不从的道理,欣欣然点了点头,又温声开口:“不过区区一个匣子,没什么可稀奇的,快看看里面的东西你可还喜欢。”此话一出,贺攸宁却扬唇轻笑,打趣道:“卿大人亲手给我雕刻的匣子,怎么能说区区一个匣子。”卿嘉述见她笑,颇有几分不自然,以手握拳掩住嘴角轻咳几声掩饰尴尬。贺攸宁瞧他微红的耳尖,笑意更深,见他不好意思便低头不再看他,轻轻拨开木匣的小锁,映入眼帘的是一只上好的白玉簪子。卿嘉述喉咙有些发紧,像是等待审判一般,没由来得有些紧张。幸而贺攸宁拿起端详一番,便径直插进发间,歪头问他:“这样可合适?”这份礼物本早该送出手,不料一耽搁便是两年,卿嘉述只觉许久期盼的事终于得以实现,这支簪子终于等到了它的主人。还未等卿嘉述回答,贺攸宁又将发簪取下,放入木匣中,妥善放好才抬头轻言道:“国丧期间我总是不好戴这些的。”卿嘉述点头,这些规矩他自然是懂的,今日贺攸宁也是打扮素净,并未佩戴任何珠钗,脸上更是干干净净不施粉黛,却显得有份出水芙蓉之美。冬日里冷,说这些话的功夫贺攸宁的小脸已冻得通红,卿嘉述见状,不露声色地换了个方位站着,替贺攸宁挡些寒风,心中不舍却又不忍心看她在寒风中受冻,只好催她快些回去。贺攸宁收起匣子便准备离开,担心卿嘉述失落,又开口安抚道:“国丧期间我偷偷出宫已是不妥,今日与你见面突然,若被他人瞧见我是不打紧,只怕是要连累你。”国丧期间私下见面确实不妥,终于得见便全了卿嘉述心愿,于是他也不多留,只目送贺攸宁上了马车。待马车转角再看不见,早就藏在巷中的墨言才显出身影走至卿嘉述身旁,二人上马回府。马车上,贺攸宁脸上全然瞧不见之前的喜悦,神色淡淡。淡竹瞧着马车行远再瞧不见巷口的人影,这才放下帘子,转头对贺攸宁道:“公主可真是料事如神,如公主所料,卿大人果真会想办法与公主见上一面。”贺攸宁不置可否,她不是料事如神,只是十余年的相处让她明白卿嘉述是个什么样的人,卿嘉述也太明白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卿嘉述心思缜密,王成这样的人他是万万看不上眼的,更不会对他有半分信任,王成身边自然会留他的人,以免王成坏事。而贺攸宁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王成这种一仆二主的行为在她看来就是背叛,是以她一定会派人来警告王成,只是没想到她会自己来。卿嘉述确实没想过贺攸宁会亲自来教训一个小小的王成,得了消息后他匆忙从户部告假,又特意嘱咐墨言带着手下在附近的巷子和附近的街口把守,此时正值国丧,无论是公主私自出宫还是二人见面之事都不可让他人瞧见。进了冉溪院,墨言便将自己在王成家中听到的对话说与卿嘉述听,“只是中途渝平公主先行离开,只留淡竹与王成说话,属下只跟着渝平公主出了院子,并未听见淡竹的话。”卿嘉述却没怪罪,点头道:“你做的对,凡事以渝平公主为先,渝平公主可是带着你绕着院子走了几圈?”墨言不知主子如何知晓,常年面瘫的脸都露出几分疑惑。“蠢货。”卿嘉述笑斥,却不见怒意,贺攸宁怕是早知晓墨言会盯着,这才引开他让淡竹与王成说些话。她太了解他,也足够了解他身边的人,如此算无遗策,真不愧是她贺攸宁。只怕自己赶来见她也是她早就料到的,如此想来,今日说的话是否又只是哄他开心的,这里面又有几分真心实意呢?也罢,总归是见上一面,缓了这些年的相思之苦。这边,贺攸宁将木匣子递于淡竹,示意她仔细查看一番,淡竹接过匣子摸索匣身,又打开木匣,将里头的白玉簪拿出细嗅几次,才又将玉簪放入木匣中,双手递于贺攸宁。“公主,这木匣与簪子并无什么不妥,可要再找人仔细瞧瞧?”贺攸宁不甚在意,卿嘉述聪明绝顶的人,这两样东西从他手中亲自送出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她心里明白,却又不得不防。她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卿嘉述能在王成身边留人盯着她什么时候上门,淡竹与王成的对话是否会被人听见却不可知,她在院外绕了两圈,完全是出于对卿嘉述之前的了解,可是两年的时间过去,她也不敢说自己有十成把握能猜透卿嘉述的心里想些什么。可转念一想,是否被听见也不是那么重要了,若没听见,事情便顺利进行下去,若听见,正好可以借此事试一试卿嘉述对卿家的看法。回到宫中,淡竹却有些拿不准要将这木匣放在何处,便去询问贺攸宁。贺攸宁盯着木匣上的五角枫看了几眼,便摆摆手,吩咐淡竹将木匣放进库房。有些东西摆在面前只能徒惹心烦,不如不见。第二日是个大晴天,冬日里难得的暖和。先帝于近年关时驾崩,新皇的登基仪式还在筹办,待到来年才能办妥,是以这些时日小皇帝都未上朝,只在宣政殿处理政事。贺攸宁到宣政殿时,正碰上群臣议事完从殿中出来。为首的是卿国公与刘太傅,刘太傅最先注意到贺攸宁,卿国公顺着刘太傅的眼神看向来人,眉头不由得跳了跳。倒是刘太傅先回过神来,向贺攸宁行了一礼,众人见状纷纷行礼。除了面对特定的几个人,贺攸宁在大多时候都是好相处的,何况在座各位都是重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还离不开这些人。贺攸宁施施然行了一礼,路过卿丞相时又朝他点了点头以示亲切,随后便朝殿内走去,并未停留与这些大臣交谈。对待下属讲究尺度,太过亲切反而失了威严。卿国公不露声色的给站在众臣后的卿嘉述递了眼色,显然是对适才卿嘉述躲在人后未得公主关注有些不满。在他看来,卿嘉述是必定要娶贺攸宁的,从前两人感情好他无需担忧,可自从贺攸宁去了皇陵,两人的关系便大不如前。刚才他看得清楚,渝平公主从卿嘉述身边路过时可是一个眼神都没给他。卿嘉述垂下眼帘,神色莫名。卿丞相知道感情之事外人急也没用,从前他认为二人婚事是板上钉钉,可先帝去得突然,并未对渝平公主的婚事有任何指示。如今渝平公主已及笄,待来年丧期过去,淑惠长公主出嫁后,为渝平公主选婿之事自是要提上日程,卿太后虽在,但卿丞相了解自己的女儿,这件事背后由渝平公主本人做主的几率更大。照卿嘉述这木头样,怎能讨渝平公主欢心。卿国公恨铁不成钢,上了马车后脸色愈发阴沉,口气甚是严厉:“万事可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如今渝平公主人在京都,你也该上心些,有什么误会尽快说清才好。”卿嘉述只能应一声是,神色平静看不出心中所想。卿国公转过头去不再看他,这种事本无需他来说明,如今教导一两句已是有失身份,多说无益。但卿丞相真的是多想了,卿嘉述站在人堆里,贺攸宁不可能在国丧期间当着众臣子的面与他眉来眼去,更何况,这一遭确实是并未发现站在群臣后的卿嘉述。等她进了宣政殿,从小皇帝口中才得知卿嘉述适才也在殿外。看着小皇帝挤眉弄眼的样子,贺攸宁也被逗笑了,这么小就知揶揄人了,倒比从前活泼不少。贺攸宁却不如他所愿或羞或怯,只招呼淡竹将小厨房熬的汤呈上来,试了温度舀一碗放置他面前,示意小皇帝趁热喝了。小皇帝耸耸鼻子,乖乖将碗拿起一饮而尽,又放下碗示意林水铭将今日的奏折呈上,将手里的折子递给贺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