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林春令      更新:2023-05-07 19:03      字数:3467
  赵慎左右不忍,他并非对她所忧之事一无所知,然前有外戚之祸,后有妇人临朝,他如何能将赵家江山拱手相让。且他四十未至,怎就该立下继承人。他尚在发愣,卢崇贵在銮轿旁轻声道:“官家,您该唤魏王近前了。”正和帝怔了片刻才与他道:“去吧。”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哒,还有 11 天,如果有推荐票帮忙投一投呀,一票也可以哒,爱你们~第六十三章 步步为营1魏王赵昇是正和帝嫡长子,在潜邸多年,正和帝荣登大宝时赵昇已十岁有余。先帝对这长孙也甚是宠爱,赵慎更是对他寄予厚望,亲自教养长大。赵昇性情稳重,且素来宽仁,颇得他心。今日南郊寒风瑟瑟,地上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正和帝登梯而上,站在圜丘东南侧,手持镇圭面向着西方,赵昇就站在他身后约莫半丈处,三公九卿跪地朝拜。鼓乐喧天,绵延数里。禋祀后,赵慎于城楼特赦天下,天色黯淡方才回去宫中。他在福宁殿由宫人伺候着换下素色常服,个眼生的侍卫让卢崇贵自殿外领入,赵慎坐在屏风后,令众人退出。侍卫上前行礼,道:“官家,事已办妥。”“知道了,下去罢。”赵慎面无表情应了声。不久便匆匆去了仁明殿。郭忠正在仁明殿外守着,见他忙跪地请安道:“官家。”“圣人如何?”郭忠禀道:“圣人饮了汤药,已歇下了,菱月嬷嬷在里面伺候着。”赵慎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瞬,又往殿内走去。殿内寂若无人,菱月蹑手蹑脚在外头翻动着火盆,待要上前磕头,赵慎挥了挥手令她退下,自己掀了帷幔。陈姝元早早睡着,她腹中孩儿已三个月,这段日子来太医劝她前期当卧床静养,她几乎很少起身。赵慎轻覆上她小腹,又抬手勾起落在她颊边碎发,摸着她消瘦憔悴的面容良久,男人喟叹一声低低唤了句:“抚抚。”赵慎俯身在她额间轻轻落下吻,床上妇人睡得正熟,微蹙起眉头,人却没有醒。男人离开了殿内。守在殿外的众人吃了一惊,不止郭忠和菱月,连卢崇贵都不知道官家这是要去哪儿。圣人身子不好,官家心中一直记挂,昨夜官家明明歇在大庆殿,临走前却仍来了圣人这儿。卢崇贵跟了赵慎后头,追上前问道:“官家?”“去临华殿。”赵邺冷声道。卢崇贵闻言一愣,很快反应过来,道:“是。”都说官家对张贵妃格外上心,这恩宠除了圣人娘娘,就是她独一份。且圣人娘娘年岁已大,不像她娇花般的年纪。但打圣人传出有孕后,官家几乎不曾踏足过临华殿。她这腹中孩子,只比圣人那孩儿大了四个多月,纵然她争气生下小郎君,以后怕是也得不到官家半分青睐。因此听到宫人传“官家来了”,她顾不得旁的,只叫人简单梳了发,捧着七个月大的肚子迎出去。“官家。”她一脸喜色,给来人行礼。赵慎低头看着她红润的脸,温声道:“你身子不便,不必行礼。”张贵妃点头,将赵慎迎至榻上,倾身看他笑道:“官家,方才肚里这小儿还在踢臣妾呢,敢情是晓得爹爹要来看他,您摸摸。”赵慎抿唇未吭声,默许她拉着自己的手。这孩子倒给他面子,就在他掌心靠近的那刻踢了他一脚。“官家您看!”相较于张贵妃的激动,赵慎只淡淡道了声:“这孩子活泛。”这是他第四子,这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只他自己最清楚。当时元娘怀了昇哥儿,他初为人父,又与元娘如胶似漆,恨不得日日贴在她肚皮上听。张贵妃似瞧出他的敷衍,忙敛了笑道:“官家可是担忧圣人,臣妾在这宫里也有所听闻,日夜替圣人祷告,盼着圣人与皇子无恙。”赵慎看了她眼:“你这私下倒是有心,你也是个有福气的。只那孩子不知能不能保住,元娘身子不大好。”张贵妃登时怔住。正和帝说完这话,并未在临华殿留宿,只待了会儿便走了。张贵妃闹不懂他那话,与身边伺候的宫人说道:“你说方才官家是什么意思?我看着竟不大高兴?”这宫人想了想道:“官家许是担忧圣人,且奴婢听说,圣人近来虽免了请安,不过几宫娘娘都曾去探望过,只您这儿不曾有动静,官家会不会是对您有意见?否则也不会单提了‘私下’二字。”张贵妃坐在榻上思忖片刻,点头道:“你说得在理,我是该去,不过倒不知道送些什么好,若说珍稀,哪个比得上圣人宫中。”“前些日子您家中不正好给您送了平安符,您将那荷囊呈给圣人,也好让圣人晓得您的心意。”宫人道。-杨三言本名杨狗儿,祖籍郓州阳谷县,幼时家贫,家中实在养不活,便将他发卖出去,跟在个赤脚大夫身边打杂。没几年这大夫过世,他阴差阳错入了宫,在圣人娘娘宫中当差,不过那时十多岁,常叫些老宫人欺辱。有次叫大皇子瞧见制止了,后来大皇子出阁建府,他跟着大皇子出宫,却并不在他身边做事。直到大皇子成婚后,来了国公府。主子从未联系过他,他安心呆在这国公府十数年,只每年冬至南郊大祭时去御街附近。今天他照往年一般出门,却有人主动寻上了他。杨三言回府前去了趟素日里常光顾的药铺,院内洒扫的小厮见他回来忙说道:“杨大夫,国公爷方才厨下毛大娘来寻你来着,问你找点棒疮药呢。”“那我一会儿给她送去。”杨三言笑应他,转身便进了屋。然而没多久,敲门声响起。他搁下手中药包走去开门,嘴里打趣道:“怎么,还有谁来寻……”外头站着的却不是那小厮。陈知璟负手站在门外,他一句话未说,身后忽冒出两个侍卫,直接将杨三言擒住。陈知璟进入屋内走了一圈,看向被捆得严严实实的杨三言,冷声问道:“你有什么话说。”杨三言满脸疑虑道:“国公爷不分青红皂白捆了奴才,奴才可是犯了什么罪?”陈知璟走至他身侧,轻轻在桌上落了“官家”二字。杨三言见了大笑起来,只却一句话都不再说。第六十四章 步步为营2谁料陈知璟并没有审问他的意思,也深知从他嘴中根本套不出任何话来。“先关着罢,别少了吃喝。”陈知璟看都不看他一眼,漠然吩咐道,“他若寻死也别拦着。”竟是丝毫不在意杨三言死活的样子。倒是杨三言先耐不住自后头喊道:“国公爷既清楚,就没有话想问奴才的?”然而陈知璟脚步未停,头也不回径自开了门。韩平跟在他身后,问道:“国公爷,回疏竹院么?”“不回,你派人去跟夫人禀声,让她莫等我。”陈知璟道。韩平召了个洒扫的婆子去传话,陈知璟已往前走了数步,韩平方才瞧出,这是家祠堂的方向。陈家家祠为二进三间院落,坐南朝北,建在府内东门附近,韩平不敢再入,陈知璟与他说 :“你跑趟暮春居……”他一人进了去。祠堂正厅上方悬挂“垂福泽远”四字匾额,供奉着五座神龛,始祖居中,高祖居西,曾祖、祖父、父则次之。【1】陈知璟立于阶下行礼,上前焚香后,复而磕首。男人行了再拜之礼后方站在大堂之中道:“昔日始祖追随赵氏一族,后赵氏登位,麾下数位将领皆加官进爵,然而如今不过二三百年,只我陈家门庭未衰。”陈家祖训第一条便是忠君,这两字说来容易,做起却难,一不小心就落得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的下场。陈知璟并未在祠堂呆多久,倒是回去后连晚膳都没用,一直呆在书房。称玉本来早歇着了,暮春居老夫人那儿突然使人传了话,说明日进宫去瞧瞧圣人。虽然先前陈知璟早说过,但今日与母亲见面,都不曾听母亲提及,这会子天都暗了怎突然就决定明日。陈知璟回屋后,就看到称玉人坐在榻上跟金嬷嬷说着话,见了他起身道:“这会儿才回,吃了没?”陈知璟点头,走过去略扶了扶她:“怎还没歇?”“原倒是要歇的,母亲那儿递了话说明日进宫,我让金嬷嬷帮着选些衣裳。”她看向男人,“我这心中也不定,可是圣人娘娘那儿……”陈知璟让金嬷嬷领着丫鬟们退下,牵了她的手往屏风后面走:“圣人无事,玉娘,我有话与你说。”-翌日一早,称玉便同刘氏出门,除了随身伺候的丫鬟婆子,只她们婆媳两个。宫里头说是规矩多,称玉其实觉得倒还好,况这一回生二回熟,她都是第三回 入宫,上次连那样的丑都出了,还有什么好怕。但她今天脸色委实不大好,刘氏下了马车后瞧见,望着她道:“三郎媳妇,可是哪儿不舒服?”称玉抱紧了手炉,小声说:“母亲,我没事的。”刘氏拍了拍她的手:“都是三郎不好,他这想一出是一出,倒累得你我婆媳两个跟着受累,我原先想着再过两日来。”“国公爷他也是惦记圣人。”称玉一愣,说道。刘氏附和了句:“这倒是,圣人打小便疼爱三郎,当半子看着的。”那边陈姝元接了家中母亲呈来的牌子,叫宫人帮着更衣梳妆,面上抹了层淡淡的脂粉,人瞧着虽然还是消瘦,但乍看过去,气色好歹能瞒过旁人的眼。不过刘氏可不是旁人,这女儿从她肚子里爬出来,是她身上的一块肉,上回仲秋宴见了还好好的,这才三月,人就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