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08 12:02      字数:3505
  容姝今天打算做这个,炉子是冲尼玛要的,清洗干净,容姝戴上围裙,准备揉面做锅盔。面的软硬要适度,太硬擀不薄,太软了容易露馅儿,试想好好的锅盔破了个大洞,哪儿还吃的下去。要是别人对这个适度肯定不好把控,但容姝不一样。她做过很多次,闭着眼都能加水揉面,揉好的面放盆里盖上盖子醒一会儿,容姝趁这会儿调了个馅儿。牛肉馅儿要足够小,不然擀锅盔时会鼓出来,撑破面皮,又不能太小,黏黏糊糊的,口感不好。装好馅儿,一点点擀平,沾上白芝麻,然后贴在烧着火的炉子里,就等烤熟了。炉子下面窝着两个去年的红薯,今年的红薯已经下来了,但容姝回去觉得,还是去年的更甜一些。炒土豆丝吃的就是脆口,今年的新土豆淀粉还没沉淀,足够清脆爽口,就等耶律加央回来炒菜了。耶律加央赶着时间回来的,“给你看,今年收的好大的地瓜。”耶律加央像显摆新鲜玩具一样,把比他两个拳头还大的红薯给容姝看,“你瞧,这么大一个。”容姝把牛肉粒倒进砂锅,等出锅的时候撒一把小葱,土豆丝马上就炒熟了,她回头看耶律加央,他把红薯洗得干干净净,朝着容姝显摆。今天出去太累了,就这么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这么大,两个人一块吃都能吃饱。容姝笑了笑,“怎么这么大,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呢,晒两天,烤着一定好吃。”耶律加央看见炉子了,他问:“今天不能烤吗。”容姝:“烤了两个,还有别的吃的呢。”耶律加央闻到肉香了,“做的什么,这么香。”“锅盔,先端过去。”吩咐耶律加央干活容姝是一点都不含糊,粥,锅盔,土豆丝,还有两小碟咸菜。耶律加央在心里数,还有四天,他就把容姝娶回来了,这么一想,一点都不累了。牛肉馅儿的锅盔是真的香,耶律加央还没这样吃过,也可以说,乌迩人都没这么吃过。真薄啊,也真脆啊,馅儿装的满,一点都没漏,可真好吃。牛杂粥是咸粥,并不腻,耶律加央喝了两大碗。第七十章 回乌迩的第十一天七月二十……大米粥,绿豆粥,小米粥,还有加了各种豆子,花生,葡萄干的甜粥,加肉丁肉末的咸粥,一种米,做百样饭。可惜乌迩不种水稻,永州也不种。有些事努力就能做到,有些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比如地势,比如气候。便是想也做不到。耶律加央又盛了一碗粥,“阿姝,我打算在长岭山脉上修城墙。”这件事耶律加央想了许久。乌迩在草原深处,避世难寻,大楚之外是一片密林,密林之后是戈壁,戈壁种着大片大片的胡杨。再往北几十里,是荒漠,穿过二百多里的荒漠,是母亲河的支流浈江,过河见数重山岭,翻过崇山峻岭,才是草原。乌迩一族就在草原深处。难寻也不是找不到,商队一个月出去两三次,每次出去都翻山越岭的,耶律加央在大楚插眼,大楚未必就找不到乌迩王庭所在,十几万人,耶律加央赌不起。乌迩的后路是草原雪地,却从没想过往前进一步,在长岭山脉上修建城墙,一能防范外敌,也是给容誉的警告。城墙修建好,进可攻退可守,有母亲河,乌迩的生机会多很多。长岭山脉是一道天然屏障,耶律加央要做的是在屏障上刻上乌迩的名字。容姝有些诧异,她始终记得大楚军队来犯的场景,草原没有任何遮挡掩护,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靶子。听起来,荒漠,浈江,山岭不可攻破,大楚的士兵不可能打到草原,可大楚的将士就是打进来了,还悄无声息。有城墙,日夜防范,顾虑就小很多,他日容誉再想出兵,也得顾忌一二。容姝道:“建城墙需要砖瓦……”钢筋水泥,可乌迩世代住的都是帐篷,要是从大楚买,容誉肯定能发现端倪,建城墙肯定不能让容誉发现,不然的话城墙建不建得起来还得另说。再有,容姝看过乌迩的版图,只占草原的一片,建城墙相当于扩大版图。长岭山脉及以北,都是乌迩。耶律加央拍拍胸口,“放心吧,这我早想到了,他们在大楚学了几个月的泥瓦工,该学会了。”哪儿事事顺心,只是早想到,早做准备罢了。容姝眨了眨眼,然后低头浅笑,“那就好,要是建城墙肯定得雇长工,每天早中晚供应饭菜,这个就交给我吧。”耶律加央点点头,“缺什么跟我说。”两人也是准夫妻,相识已久,又在一间帐篷住着,也不扭捏,吃过饭耶律加央刷碗,容姝梳洗铺床,相拥而眠,等着第二天到来。*大楚清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屋子里的工人就起了,你叫我我叫他,一屋子壮汉打着哈欠,从角落里拿着自己盆,去井边梳洗。晚夏天还是热,但井水放了一晚上,冰凉冰凉,往脸上一扑,人一下子就精神了。为首的人咕噜噜咽了口凉水,“都快点,张三,李四,你们两个抓点紧。”张三李四比别人都高,黑黝黝的,穿着裤子短打,一看就一身力气,就是脑袋不灵光,干活比别人慢,问的还多。不说还缠着你,砖头怎么烧,砖窑怎么搭,这也不是不能告诉,毕竟不是瓷器那种精贵物件。乡下的老庄稼把式就会摔泥砖,也结实的很呐。张三李四烧的砖,烧好了会想怎么烧的更好,他们这种长工,工钱都是按件记的,你烧的越多,赚的越多,烧好了就成,谁管你烧的好不好。这俩傻大个也不知道脑子里装的都是啥,成天想着怎么把砖烧的更结实,两人加起来还没他一个烧的多。一天赚不了几个铜板。张三李四哈欠一个接着一个,他俩实在太困了,来大楚之后就没睡好过,他们也不叫张三李四,张三原名更登,李四叫克珠,是地地道道的乌迩人。二月份的时候来到大楚,做了泥瓦工。除了他们大楚还有好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学建房子,做家具,算账……他们汉话说的还行,就是不识字,但是大楚不识字的人多着呢,不差他们两个。不识字,庄稼汉,脑子不好使,在这里反而更方便。学了四个多月,总算学出点名堂来了。早饭一人一个窝窝头,一小碟咸菜,一碗玉米碴粥。根本吃不饱。没到吃饭的时候,就不可抑制地想起乌迩来。乌迩有烤羊腿,有火锅,王妃还会做灌汤包,肉饼,那个香呦,岂是窝窝头和碴子粥能比的。不过他们已经学的差不多了,烧砖已经学会了,该回乌迩了。“老大,还有窝窝头吗,吃不饱啊……”为首的人表情一木,“没了没了,干的又慢吃得又多,”回去也简单,本来签了五年的卖身契,但是张三和李四干活实在太慢了,干得慢吃得多,丢了这个活,上哪儿吃饭去。吃过饭,一群人下窑烧砖,挖土,混沙,做胚,烧砖,张三李四下手没轻重,弄坏了一窑砖胚,把管事的人气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这俩人烧的还没摔得多,当晚就把两人的包袱扔了出去,“你们啊,还是找个地方搬包袱,兴许还能赚口饭吃!”被赶出来的不止他们两个,木材店的学徒,打铁铺的小铁匠,饭馆的掌柜,一夜之间都无家可归了。同时,这些人钻进深林,改头换面,穿上乌迩人的衣裳,去了永州的晋阳火锅店。张掌柜已经开了十家火锅店了,永州六家,其他城有四家,他打算把火锅店在盛京开一家,开满大楚。而乌迩,算是张掌柜的大主顾,衣食父母,他火锅店开的这么顺利,除了好吃,也是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嘛。五月间长公主回大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还关了三日的城门,后来城门大开,长公主回乌迩,永州百姓心里揣揣的,还以为又要打仗,张掌柜还想火锅店没准要完了。结果啥事都没有。肉该送地送,商队该进的进,生意该做地做,也没听有什么风声。晋阳火锅店一直有乌迩人留宿的房间,好酒好菜备上,送上热水,就退下去,这些乌迩人看着凶,实则很好说话。有他们在,火锅店比以往更消停,至少没有见钱眼开,想不通来闹事的。更登和克珠吃了顿热乎火锅,他俩的包袱被扔出来,又被两人捡起来,小心翼翼揣进怀里。包袱里有烧砖用的图纸,上面画了怎么建砖窑,怎么混土,一条一条写的可清楚了。全是宝贝。两人干了一杯,“明儿就回乌迩。”四个多月受苦受累,就为了今天,值得庆祝一下。次日一早,两人驾马往乌迩赶,密林,隔壁,沙漠,长河,山岭,终回故乡。————大楚有不少乌迩人,当然也有没回去的,比如养猪人。没有毛茸茸的毛,看着猪崽竟然也憨态可掬。那可是肉啊,只不过赶不上王上和王妃成亲,真可惜。耶律加央算着还有三天,按大楚的婚俗,成亲前三天不能见面,不过乌迩没有这样的习俗。不过不能从王帐嫁到王帐,容姝要从乌音珠的帐篷出嫁。今天是下礼的日子,耶律加央带着彩礼来见容姝。六只箱子,装的全是上好的皮毛。箱子上盖着大红色的布,还打了花,喜庆极了,乌音珠却摇摇头,“怎么就这么点。”耶律加央看着妹妹,又看看容姝,把拳头背到身后,“还有牛羊马匹总共三百五十四头,猪三头,鸡五只。”鹰是本来就给容姝的,不能算彩礼里面。乌音珠还想再说,容姝拉了拉她袖子,“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