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兵哥哥
作者: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3-05-08 18:17      字数:3482
  桥东边的两个口子成功堵上加固,部队在吕振林和军官的带领下,转去支援西边。这边的人,暂时无力再战,歪倒在堤上堤下休息。堤外有树伸过来,遮挡出一片阴凉,吕冬挤着个干燥的沙袋,抓到只溜上岸的长蚂蟥。吕建仁叼着根火腿肠:“这网扔下去,也没劲拖回来,晚上没下酒菜了。”“晚上不定啥情况。”吕冬一根指头按住蚂蟥背,盘了起来,足有七八公分的滑腻,手感相当不错:“七叔,你喝多一头扎水里就上不来了!”有人接话:“变水鬼!”吕建仁几口吃完火腿肠:“我找俩漂亮女水鬼,更自在!”吕冬继续盘蚂蟥:“七婶拿大耳刮子抽你。”七叔七婶两个人日常干仗,能拿铁锨互拍。蚂蟥在吕冬手里变短变圆,缩成近乎一个球体,吕冬找平坦处拍了一下,弹力十足。俩半大小子溜上河岸,悄悄来到吕冬身边,正是上午打招呼的。其中一个叫李林,吕冬大伯母的娘家侄,另一个叫吕坤。他们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没正经工作,整天瞎混。吕坤凑过来,低声说道:“冬哥,乔思亮明天在县城找人壮声势,一个人头两块钱,咱去不?”这两年,古惑仔流行,荼毒了很多人,尤其爱模仿的青少年。吕冬摇头:“不去。”李林笑嘻嘻说道:“我都说了,两块钱掉价!没十块能请动冬哥?”吕坤连忙说:“冬哥去了,肯定不是两块这价,乔思亮也没脸两块请冬哥。”“你俩也别去!”吕冬指了指河下:“想啥呢?水都淹到家门口了!少看点古惑仔。”李林和吕坤悻悻然走了。吕冬拍着蚂蟥弹力球,古惑仔毒害了一大批人,很多青少年因为对电影的憧憬,走上了歪路。“镇长,换件衣服?”小坝上面,那个干事建议:“车里有短袖。”杨烈低头瞄了眼白底黑衬衣:“不用,过会可能还有状况。”他指指树荫下略带憨厚的少年:“我去找人聊聊。”抹了把脸上的泥点子,杨烈朝吕冬走去。那位干事对拿相机的宣传干事说道:“跟上去,多拍几张。”宣传干事心领神会,跟在后面。“吕冬同学。”杨烈上午就对吕冬产生了兴趣,吕冬该有的礼貌不会缺,站起来说道:“你好,杨镇长。”“坐,坐。”杨烈面朝青照河,率先坐在一个沙袋上,看向吕冬校服上的字:“你在一中读书?”吕冬坐下,边拍着生物弹力球,边回答:“刚毕业。”杨烈微微颔首:“今年高考?考的怎么样?”吕冬停下拍球的手,心说明明是队友,干嘛要逼着当对手?含糊道:“还凑合。”杨烈以为吕冬谦虚:“本科?”这人会不会聊天?哪壶不开提哪壶!吕冬不漏痕迹:“能不说学习吗?”“好。”杨烈不至于跟个少年郎计较,指着吕冬手里的东西,好奇:“这是什么?弹力球?看着不像。”吕冬看向青照河:“河里特产。”杨烈觉得有特产就有搞头,来兴趣了:“我能看看吗?”“确定?”吕冬问道。杨烈伸出手,吕冬干脆把蚂蟥球放在了他手上。手心充满弹性的滑腻触感,让杨烈用力捏了两下:“鱼卵?还是别的水生生物?”吕冬说道:“蚂蟥,就上午我烧的那些。”杨烈立即想起吕冬身上吸血后膨胀起来的虫子,下意识想扔掉,瞥见宣传干事正举着相机,忍了下来。轰隆河对面突然传来房子倒塌般的巨响。吕冬转头去看,下意识蹦出口头禅:“我弄neng!”河堤上的全都不自觉的站了起来。“哪塌了?”堤下一片乱哄哄的吼声。这声音太触动人敏感的神经了。“别慌!”大队会计在这边,吼回去:“对面马家堤塌了。”就在吕冬这些人斜对着的地方,北岸马家村紧挨着的河堤垮塌了足有十米,土块碎渣不断往水里落。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那片堤撑不下去了。幸运的是,没有人落水,而且靠近桥的河堤很厚,塌掉的不足一半,还有一层矗立在那,不至于立即决堤。但河水冲刷,随时可能二次垮塌。“赶紧堵口子!”马家村同样是宁秀镇辖区,杨烈急得往前蹦了一大步。吕冬赶紧一把拉住,大声提醒:“别往前了!掉下去谁都捞不上来!”杨烈急得额头鼓起根根青筋,吼道:“堵口子!堵口子!人命关天!”河对岸锣声响起,密集的锣声,仿佛敲在人心上。吕冬也急,但急也不能松手。别看七叔跟对面开群嘲,实际上俩村隔桥相望,多年通婚往来,打断骨头连着筋。比如他老舅,就是马家村的。七叔的丈人家,也在马家村。杨烈冷静一点,看看左右,吼道:“要组织救援!”众人黯然,这么大水,咋过去?“有船吗?”杨烈问道。吕冬说道:“村里船小,过不去,这要冲锋舟。”吕建仁先骂了句口头禅,接着说道:“没有大船,下水白搭人命!”杨烈问后面的干事:“有冲锋舟吗?”干事沉默摇头。河对岸的人已经行动了起来,一个个沙袋扔进缺口。吕冬吼道:“笼子!找笼子装一起!”其他人也在喊,不清楚对面听到了吗,只是人来人往疯狂堵口子。杨烈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后悔的只抓头发,为什么没重视?为什么没做好准备?吕冬似乎看到了老舅家的表哥,只能在这看着,什么都做不了。吕建仁急了,脱掉上衣光起膀子。吕冬也急了,吼道:“七叔,别犯浑!想想七婶和孩子!”吕建仁没下水的打算,深吸一口气,大喊:“马家的!顶住!他酿的顶住啊!”立即有人跟着喊:“马家的,顶住!”“马家村,别怂!”“老少爷们,顶住!”这边响起一片加油鼓劲的声音,除此之外,短时间内也做不了什么。北岸的缺口还在落土,马家村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就在这时,一群身穿橄榄绿,套着橙色救生衣的人冲上了河堤,他们腰上绑着绳子,手里抱着沙袋,果断跳进水里,堵上沙袋后手挽手紧紧站在一起,面向奔腾的河流,铸成一道人形堤坝!浑浊的洪流冲刷过来,被血肉之躯挡下来!他们牢牢钉在那里,仿佛血肉铸就的钢铁长城!冲力减小,堤岸渐渐不再落土,一个个沙袋扔下去,情况开始稳定。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看着那一个个撑起希望的肩膀,南岸的人沉默了,震撼了,感动了。哪怕他们此刻守护的不是吕家村!吕冬眼眶湿润,他们才是共和国真正的长城!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冲刷着吕冬的内心,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幕!“兵哥哥!好样的!”吕冬用尽全身力气吼了出来:“兵哥哥!加油!”立即有人跟着喊:“解放军是英雄!”“当兵的,辛苦了!”没有回应,也不需要回应,他们坚毅沉默的就像是长城。太阳接近西边地平线的时候,北岸的缺口堵上了,兵哥哥们沉默着离开,留下的是守住村民安全的堤坝。水位终于开始下降,下午六点半左右,连通吕家村与马家村的新桥露出桥面,上面有歪倒的石头护栏,还有一地垃圾。上面打来电话,几个主要水库的水位即将降到警戒水位以下,只要不再突降暴雨,水势很快就会消下去。部队没有撤,会再待一段时间,视水情撤离。原本村里是要部队住民居,已经开始腾房子,但部队坚决不同意,村里只好打开放暑假的小学,作为部队临时驻地。部队留下一定人手与村里一起值夜,其他人陆续返回小学,以保证有险情时能以充足的体力顶上去。吕冬为一队军人带路,也到了学校。吕家小学建校极早,占地面积广阔,其中成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就有几十棵。不过,校舍跟这个年代农村不少学校类似,偏向破旧。严格说起来,吕冬上小学时就是危房。发大水的消息彻底传开,四邻八乡过来送饭,李越身体不好,被安排与大队会计一起统计记账。外村的人情,大水过后要登门道谢,有机会要还回去。吕冬来到小学办公室门口,李越正忙着记录,对面站着个面相憨厚的中年人。“越,要分开记!”中年人强调:“所有肉食都分开!耳朵,肚子,猪蹄,猪肝,杂碎,价格不一样。回头我要跟大队对账算钱,可不能少记了!”听到这话,吕冬记了起来,这人是李越的邻居,吕家村的名人,程立峰肉食店的老板。他家从上一代就从事卤下水的营生,有不小名气。李越说道:“都记好了,不会错。”程立峰不放心,又亲自对了一遍,这才离开。附近没有别的人,吕冬问道:“他送的肉食?”“嗯。”李越收拾账本:“三爷爷让准备的,部队帮咱,咱也要让人家吃饱吃好。”他突然说道:“冬子,你能揍程立峰一顿吗?”“咋了?”吕冬奇怪,李越不是喊打的人。李越看了眼校门口:“从中午送饭,程立峰就不停提钱,咱村这样,谁不出份力?死要钱!”吕冬帮他搬桌子进办公室:“这事只凭自觉,不能强求。”李越又说道:“从去年,程立峰给镇办企业h县里一些单位提供中秋福利与年货开始,算掉钱眼里了。”吕冬没有接话,掉钱眼里的何止一个?他拉着李越:“走,一起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