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更新:2023-05-08 20:04      字数:5499
  常伯樊口中的大哥就是她的大哥,苏苑娘听到她的大哥不由挣扎了两下肩膀,抬头朝他看去,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水汪汪一片。一说到大哥,她眼睛就亮了。常伯樊无奈不已,低头用唇在她眼边点了两三下无奈道:“今日我仅登门告知一声我们来京了,等明后日家里收拾妥当了,我就带着你上门请安去,可行?”确也是,急不来,才刚刚进京,她不能放着一大堆事归置就去兄长家,闻言苏苑娘颔首,不无遗憾道:“过一两日去也要得。”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穗心所域、芳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0第158章常家进京人数不少,所拖货车也是不少,路上引来不少百姓侧目,议论纷纷,还以为是哪家南方的商号大举来京贩卖年货来了。急赶来京的常氏队伍经过长途跋涉,从人到马车皆灰头土脸,就是早间在郊外清洗了一翻,也掩不住远途而来的疲态。前去住去路中,苏苑娘脑子还纷乱不已,她想兄嫂和连爹娘没见过几眼的侄子,还有护国公府、外祖家等等府中家中的人有哪一些,她埋着头想个不休,试图从中理出个头绪来以便后面应对这些事情。常伯樊见她连眼睛也不往他身上看,又听南和过来提醒他们在京住的地方已不远了,便无奈提醒她道:“苑娘,快要到我们京中住的家了。”苏苑娘方才提起头来,她的神情迷糊不已,但目光分外纯净。“我稍后在家停不了多久,你等会儿带着南和整理一下杨叔家给我们护的镖……”常伯樊一说,见她突在瞪大了眼,也不知所以然他莫名倍觉好笑,心口因此更是鼓胀不已,他叹笑着探手半掩住她的眼,不想被她晶亮干净的目光所斥,方才接道:“去堂伯家和护国公府还有户部拜见的事不是小事,礼物是我早在临苏就备好了的,礼单等会儿让南和给你,只是外祖兄长等两边,你可是想亲自过目一番?若是有什么想提前给他们的话,你就在家备好,备好了就让南和给我送来,我要到晚些时候才去外祖和兄长家去。”她太干净,虽说想竭力当好一家主母,可常伯樊有时看到她被惊吓到的眼睛,就不禁认为她尚还未准备好。这厢随着他的说话,苏苑娘的小脸慢慢沉静了下来,在常伯樊话罢她便颔首:“我知道了,你只管放心。”不放心也得放心,他没有三头六臂,就是想事事皆顾全她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常伯樊只能放任那些不请自会来的纷扰世事去打磨她。好在她身边有自己的人,真到了为难处,他还能及时护住她。想及此,常伯樊心中方才好受些,细细摸着她的额角,见她偏头定定看着他,眼眸里倒影着他的整张脸,常伯樊的心鼓鼓的,因疲惫而迟顿的头脑瞬间清醒了过来,一下变得再清明不过。“我放心,若有不妥处,叫人来叫我就是。”常伯樊眼藏爱怜,便连话也说的轻柔。上辈子他就老爱这般说道,可等出了大事,真真让他出现了,他一次也不在。可这话他未必不是真心,苏苑娘已有明白真心与现实的距离,许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两者往往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世人大许在听到真心之时应当高兴开怀,却不把它当真方是正理,她颔首道:“好。”他很好,只是不能依靠。这没什么,她生于苏家,长于苏家,他生于常家,长于常家,本就两个不相干的人,不能世间让他们两个人成了夫妻,他就理该像父母那般让她依靠。便是父母,也有力有不逮,尚有做不到的事情。他们这次入住的地方乃在京城外城中间,没过多久就到了,苏苑娘在马车里经常伯樊的提醒已经提好了神,一下马车就端坐在外堂的大堂里,等着各方来报。马车一进大宅就开始下货,苏苑娘没在大堂坐多久,一听镖局那边让主事的过去点货,他们交完常家这边押送的货物还要去另三家苏家托他们要送的地方,她就忙起身去见镖局的人。另三处是护国公府、苏家本家、她兄长家,每家皆有一个大箱子,只占了常家托他们押送的箱笼的一角。而杨家是亲朋,他们要走,苏苑娘想亲自相送。等送完杨家人,她回到大堂,常伯樊就已不在了,南和给她拿来了常伯樊带走的礼单。苏苑娘看着每家三五样不长但稀有独特的礼单,心思他可能是想让她知道他送什么了,让她心里有个数,日后可能用的上。他以前似是也这般做过?苏苑娘依稀有点印象。可惜她上辈子愚钝无知,没有明了他的意思,亦没有体会到他的好意。容不得她多想,南和一见她过目完就接着请示:“夫人,爷带走的是尚未造册的,这是另外放的,从临苏带来的就这几份没造册,还有给舅爷,外家大人家等一箱是没写进你这边的册子的,其余的你这边皆有数目,现下箱笼货物入库,小的这边这就去清点,你看?”苏苑娘朝站在身后的丫鬟侧头,胡三姐机灵地一福身,“我这就开箱。”要紧的物什,苏苑娘随身携带,放在她自己坐的马车里,下车的时候一并带了下来交由丫鬟看管,钥匙也交由了三姐保管。娘子没去主屋,一进门就坐在了主堂,三姐尚未寻到娘子姑爷的住处,便把箱子藏在了主堂右侧的小耳房,这下去开箱片刻就拿了造的花册,递给了苏苑娘。苏苑娘打开册子就开始清点,“甲一、甲二、甲三、丁七、丁八、丁九,这六个箱子装的是我这两日就要用到的拜访礼,不用入库,直接搬到老爷和我的屋子去。”册子是苏苑娘亲自所造,不用多说她就直接点出了这两日她所用之物,说罢把给物什造的花册给了南和,让他去清点对帐。“欸,小的知道了。”南和双手接过花册,小跑着去了。三姐这才朝早等候在旁的京里这边的人招手:“老爷夫人的屋子在哪?”那下人颠颠地过来回道,一口官腔:“老爷赁的是二进二出的大宅子,有两个大院落,每个大院子皆有正房、厢房、下房,每个院子还有嶀爷下半年得知老爷夫人要来新修的雨廊,听嶀爷说,夫人下雨天不喜欢打伞,这是嶀爷特地给夫人修的。”二进二出的宅子是大,但听说因家里夫人不喜欢打伞,特地在家修个像南边那般的雨廊的,下人听说的还真不多,当时还听了个稀奇,私下没少跟人说道南边老爷的财大气粗,仅夫人不想打伞,就花了几百两修了个北边儿用不到几次的雨廊,真真让人稀奇。此下人道的仔细,胡三姐却是鼓大了眼,道:“我问你的是,老爷夫人的屋子在哪处,还没问你我们家屋子的样子。”苏苑娘临行前,苏夫人给她送了三个小丫鬟和三个年轻力壮的年青妇人,六人皆是买断的身契,卖身契皆由她交给了女儿。苏夫人挑人很仔细,丫鬟挑的是心眼好但手脚不乏灵活的小姑娘,妇人挑的皆是没有儿女身强力壮的寡妇,六人除了因年纪小尚未见过世面还胆小的小姑娘,那三个寡妇可是久经人世的,但不知为何,一路在三姐这个大丫鬟的带头下,六人一路安静无声,便连那三个当管事娘子用的妇人见着三姐也是怯怯,有三姐在的地方,连向主人苏苑娘主动说话,讨趣的胆子也没有,更别论抢在三姐面前说话了。而明夏、通秋早就以三姐为头,这厢见三姐瞪着眼睛跟那京里人说话,明夏好奇的看着那穿着一身布衣,用一口官腔说着话时头昂得高高,却偏着一头的下人;通秋则眼睛往下小心地看着娘子身上的冬靴,绸裙。靴子有些脏了,等会儿等进了主屋,要给娘子换一双干净的,靴子换了,衣裳也需换一身同色的,北方天气太冷了,屋子里要多点几个火盆,他们北边人用炕,可娘子不喜盘腿坐在炕床上,少不得要给娘子烧个烤火的脚笼搁脚。三姐声音嘹亮,因下人答非所问,她叉着腰身上已见不快,那下人被三姐一个丫鬟当场面斥,刹时傻眼,转头就朝苏苑娘看去。这厢他头正了。苏苑娘定定地看着他,少女玉容如冰雪般无暇,且面色沉静。那下人顿时便慌乱了起来,急急低下头,嘴里慌乱道:“就在后面那进的主房,家里就两进,嶀爷说后面那进是当家老爷当家主母的主屋,外进乃平日待客之所。”“带路。”三姐道。“啊?”下人抬头。“带我们过去,我们要去放东西了。”三姐朝他挤出笑来,心想初来乍到她一定不能让先到宅子里的老哥哥为难,她要好说话,要像个姑娘家。有了三姐开口,苏苑娘没在外院的主堂呆太久就进了后院,将将换过身上的衣物,正寻思着梳洗过后是在后堂主持归置事项,还是要顾忌着外人一些去前面坐堂,就听三姐从外面跑回来道:“娘子,快快,外边有人说是少夫人来了,少夫人来看你来了!”苏苑娘霎时站起来往外走,等走到门外,清洌的寒风往她脸上扑,方才无知无觉的她才发觉她的眼睛疼痛难忍。她眼含泪滴,发觉前世今生就像隔了长长的一辈子,隔在了她和上辈子收容她的兄嫂之间。多了一世她方才成长,已知生而为人必负重担,自己不承担必有亲人为你肩负重任,可没有谁理该护谁一辈子,她已长大成人,不知这世的兄嫂可知。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闲闲居居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火狐狸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0第159章苏居甫之妻孔氏乃京城人士,她娘家乃世代书香,祖上亦曾有人在前朝入朝拜相,中途孔氏受家祸牵连被大贬过一次,从此元气大伤,家族行至卫国已大不如以前,到现在国帝的顺安年,孔氏在京的族人登记在族谱里的有三百余人,在朝为官者不过十余,孔氏乃本家之女,经苏谶在京旧友牵线搭桥,苏居甫在见过此女几面后便上门求娶。孔氏乃家中三女,其上有一兄一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三个弟弟,家中人丁盛旺,但孔家到孔氏这代,只出了其兄一人进了礼部为刀笔小吏。孔氏在娘家时不打眼,便连其亲兄长孔阐明对他这个三妹妹也知之甚少,但与苏居甫成亲后,苏居甫与舅兄性情相符,来往颇多,又因苏居甫在外逢人就执言苏家家风不抬妾,娶贤妻唯一人尔,孔氏在娘家乃至孔氏家族族中因此颇具了一些声名。后来她朝住在家中颐养天年的小姑子笑道:“我在家中时上尊长辈,下护幼弟幼妹,凡事委屈了自己也不曾怠慢他们,业业兢兢不曾大意一日却无一人记得我,我嫁了你兄长,只因你兄长不抬妾,我却是成了人人羡慕人人皆知的人物了。”孔氏性辣心慧,由此可见一斑。可苏居甫爱极了她这性子,一生尊她敬她,换来了孔氏的一生相随,贫穷富贵不相离。苏苑娘为妹随兄,对长嫂尊敬又存孺慕,又她到长兄家中时,苏居甫在朝地位牢固,苏家已翻身,家中好景如日中天,孔氏爱极了这个心思干净透明的小姑子,待她如待爱女,照顾的无微不至。苏苑娘甚是感念她。这厢她匆匆抚过泪眼,急往前去,丫鬟们紧跟着,胡三姐见娘子急见亲人,便连眼都红了,走的还甚快,连她也要急走方能跟上,连忙小跑了两步上前扶住了娘子:“娘子,你慢些,前堂不远。”“是了。”苏苑娘草草点头,脚下步子丝毫未慢,等走到前后院的小门,她已小跑了起来,迫不及待去找长嫂。孔氏将将被请进大堂不久,抱着小儿落坐不过片刻,就听门边响起了一连串的脚步声,她方才掉头看去,就听门边有人喊:“嫂嫂,嫂嫂……”孔氏不禁站了起来,脚步往门边移了一步。“嫂嫂。”苏苑娘提着裤子迈过高槛,又朝里急喊了一声。“欸。”孔氏不禁应道,展目朝迈进门来的人望去,只见一身着青湖色绸衣绸裙,脚踩水青色小靴的贵家少女朝她急急直面而来。再顿眼一看,岂是少女,此女往后梳着一个妇人发髻,虽说这妇人髻与孔氏常见的略微有些不同,但孔氏一望便知这是女子为人妇后才会梳的头发,不是待字闺中的少女会挽的发。只见此少妇玉脸光洁,脸带薄汗神情急切伸长着双手朝她走来,孔氏意图也伸手时方才发觉手上还抱着小儿,不由脸带笑意朝迎面而来的小美妇道:“可是苑娘?”“呀?”苏苑娘靠近才看到长嫂怀中的侄子,她小小的轻唤了一记,忙垂下双手,朝嫂子蹲身行礼:“正是苑娘,苑娘见过长嫂。”她蹲身下福,行了大礼,孔氏连忙放下孩子去换她:“使不得,一家人何至于此?”她扶了苏苑娘起身,只见苏苑娘眼睛含着泪珠,迫切又欣喜的急急看着她,孔氏不知她这小姑子的急切从何而来,心道许是在家曾经听说她,又思极其兄,小孩子见着亲人就喜极而泣了。孔氏常听其夫道其妹心思澄明,见不到一丝污垢,她还曾当丈夫是爱妹心切,如今一见,已然明了丈夫对她的喜爱与说辞乃从何而来。“嫂嫂。”苏苑娘又唤了她一声,言语急急切切,态度稍有唐突,但其中之情真意切更显非同。“嫂嫂在的。”孔氏不由笑了起来,爱重地摸着她的手,往下看去,“来,见见你的侄儿子,跟你兄长长得极为像。”小儿正昂着头,好奇在看着他们。苏苑娘上辈子见到他的时候,他已长大了,莫说抱他,那时长侄已能照顾她,替她拦人了。可面前小侄小小的一个,苏苑娘颇有些手足无措,正在想要不要抱他之时,只见小儿突地朝她扬起了手,露出了笑脸来,脆声叫道:“姑姑……”苏苑娘的手比心快,还没想明白,她就把人抱了起来,抱着他就往外走,想去后院把她带来的好东西都给他。走了两步又想起长嫂,忙回头喊她:“嫂嫂,后院去。”孔氏被小姑子一连贯的举止微微吓到,但此时不容她多想,小姑子一说罢,就见她身边的丫鬟忙上前围过来好声好气相请,她忙动了一步,就被丫鬟婆子们簇拥着与小姑子一道走了。等到了后院,孔氏被请入坐,就见小姑子一通忙,片晌之后,只见她脚下有了火笼,手上有了刚沏的香茶,面前桌上摆了满桌的什物,从小儿的书本玩偶到妇人的首饰面膏,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大金大玉等名贵之物。苏苑娘把给嫂子侄儿的礼物摆了一桌,突然没见到给兄长的,回头茫然问三姐道:“我记得给哥哥备了一些的。”是备了,五匹新布,一箱新书一箱笔墨纸砚,书和纸装了一个大箱方才垒住抬进马车里,那可是不少,胡三姐很是肯定点头道:“备了许多的,娘子,有布有书还有新纸呢,新纸还是姑爷吩咐家丁去汾州城里的蔡氏造纸坊抬来装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