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作者:西凉喵      更新:2023-05-09 02:40      字数:4014
  第二天早上,元旦节当天,一家人坐车去市里,从江东县到市里要坐四五个小时的汽车,刚好能赶上中午饭。自从收到信,知道小儿子一家要回来,王翠早早就开始囤东西,一大早就把一只老母鸡炖上,还有一斤猪肉剁成肉馅做饺子。“可惜没买到冬笋,楚韵最喜欢吃竹笋了。今天只能做白菜猪肉馅儿的饺子。”“娘亲手做的,做什么都好吃,我们做小辈的,哪有嫌弃的份。”说这话的是楚韵的大嫂张素芬,她和王建业的大哥王建国都在市里纺织厂工作。她虽然看不上楚韵是在县里上班的,但是楚韵是个大学生,还是公公教过的学生,只这两点上,她就比不过楚韵在公婆心里的地位。瞧瞧,她一大早从纺织厂家属院过来,她婆婆都没夸她一句,嘴里说的念的都是楚韵,让张素芬听的闹心,心里更是不是滋味。刘翠笑眯眯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看到你们两妯娌关系好,我和你爸爸心头高兴得很。”这话说的张素芬不好接,事儿干的差不多了,她找了个借口先回家一趟,一会儿中午再过来。“去吧,叫王勤和琴琴早点过来。”王勤是王建国和张素芬的大儿子,今年读高一,为人诚恳踏实。小女儿和儿子的名字是一个音的,叫王琴琴,今年十四岁读初一,两兄妹的名字一叫出来,就知道是一家出来的。这一儿一女是张素芬的骄傲,两个孩子也是王杰和刘翠从小带大的,疼得很。也是因为老大家的两个孩子是他们带大的,老小家两个孩子他们没沾过手,一张尿片都没洗过,老两口对楚韵和楚韵的娘家特别尊重,遇上逢年过节的时候,省吃俭用也要给楚家大队寄一些东西去。纺织厂家属区和学校家属区离的不远,刘翠每次去邮局,张素芬总会知道,长年累月的,心里那点不痛快就越积压越多。道理谁都懂,但张素芬总是会猜测,婆婆对楚韵娘家那么好,应该不仅仅是因为楚韵娘家带大王沐兄弟俩吧。说不准在公婆心里,就是更看重楚韵一些,毕竟是公公当年带出来的大学生,现在还成了他们的小儿媳,多荣耀啊。真的是巧,张素芬在楼下遇到楚韵,一眼看过去,她这弟媳好像比年前看到的时候更好看了。张素芬端起大嫂的范儿,笑眯着眼,跟楚韵打招呼:“建业、弟妹,你们今天到的挺早的,江东县那么偏远,你们一路过来真不容易。”楚韵看张素芬那样儿,笑的跟狐狸似的:“呵呵,还行吧,江东县那个偏远地方东西也少,就随便给爸妈带点东西来,尽尽孝心。”“带什么了?”张素芬很想知道。楚韵打开袋子给她看:“你看,我亲手做的蛋卷,里面加了奶粉、白糖、精面粉、油,别提多有营养了。还有大米、小黄米、两斤肉。”张素芬勉强地笑了笑:“你们两个还要养孩子,用不着这么大手笔吧。”楚韵瞪大眼:“这哪里算大手笔?爸妈虽说没给我们带孩子,但爸妈对我们的爱护我们一直记在心里,能回报一点,我们两个都高兴。是不是,王建业?”王建业点点头:“你说得对。”张素芬心思都不在跟楚韵说话上了,找个借口就要赶着回家,楚韵小笑眯眯地挥手告别,让她早点过来。等张素芬走了,王建业看她。楚韵瞪回去:“你想说什么?”“你明知道大嫂好面子,你还刺激她。大哥大嫂收入加起来,也不见得有你一个人的收入多。”是了,王建国和张素芬,两人都在纺织厂工作,王建国是车间工人,好像当个了小组长,张素芬在纺织厂工会上班,两人收入都很一般。“怪我?还不是她先阴阳怪气的。”王建业腾出手拉着她:“我也没怪你。”“哼,你想怪也怪不着,就算大嫂攀比,最后也是爸妈受益。”况且,以爸妈的脾气,就算张素芬送过来,爸妈最后也会找借口还回去。他们两夫妻坠在后头,王大娃和王二娃跑在前面,还在楼下就喊爷爷奶奶,刘翠听到响动,把手上的水在围裙上擦了擦,连忙赶着去开门。门一打开,刘翠被两个小孙子抱了满怀,乐的刘翠哈哈大笑。“哎哟,奶奶的乖孙,长得可真结实,你外公外婆把你们照顾的可真好。”楚韵走到门口,刚好听到这一句,笑了笑没说话。刘翠看到小儿子和小儿媳来了,赶紧把他们让进屋,王建业和楚韵喊了妈。“爸今天没在家?”“你们爸爸听说今天水库那边要卖鱼,吃了早饭就去水库那边,现在这会儿还没回来呢。”市里上风口那边有一个小水库,主要是为了保障下游城市用水,那个水库的水干净,养出来的鱼好吃,每次水库那边要捞鱼了,听到消息的人都要去水库那边抢一条。“楚韵和人换肉票弄了两斤肉,买不到鱼也没关系。”王建业把手上的袋子放下,把带过来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那一大包金黄的蛋卷尤其显眼。王大娃猴在刘翠身边,绘声绘色地跟刘翠描绘她妈做蛋卷时的盛况。“我妈做的可好吃了,我怕他们把带给爷爷奶奶的蛋卷吃光了,我就带他们出去玩。”刘翠摸摸大娃的头:“还是你机灵。”王大娃嘿嘿一笑,他也觉得自己机灵。王二娃继续显摆:“我妈下午做了蛋卷,好多阿姨来我们家,问我妈是怎么做的。”刘翠和蔼一笑,埋怨似的跟楚韵说:“你看看你,奶粉多金贵的东西,现在奶票可难弄了,手里有点留给大娃和二娃吃多好。”王建业:“妈,你看他们的身板儿,我们那一片的孩子,就没有比他们长得壮实的。给您您就留着吃,别都送出去了。”王建业不动声色地跟刘翠卖好,刘翠就更心疼楚韵了。每天忙着上课,还要伺候一家老小,心里还记挂着他们两个老的,真不容易。楚韵一句话没说,王建业就替她把好感度刷满。楚韵偷偷捏了一下王建业的手,脑子不错,会说话,会说就多说点。王大娃和王二娃闹着要吃蛋卷,刘翠就给他们拿了两个:“想吃就吃,东西做出来就是给人吃的。”“我妈说这是给爷爷奶奶的,就给我们尝了个味道。”刘翠看楚韵的眼神,就更加温柔了。楚韵有点遭不住,清了清嗓子:“妈,中午做什么菜?我给您搭把手?”“今天中午吃鸡汤、白面饺子,饺子都做好了,等你爸爸回来,就下锅煮。”家里没什么可忙的,王建业和楚韵陪着刘翠聊聊天,主要是刘翠和楚韵在说,王建业就负责给两个女人杯子里添点热水。“我有个学生的家长在百货大楼工作,我寻思着,你和你大嫂家两个孩子,不说别的,布料肯定都不够用,我就厚着脸皮打听了一下,听说后天有一批瑕疵品要处理,咱们后天一早去看看?”“那当然行,一年发的三尺布都不够做一套衣裳,这布票比肉票还难换,不吃肉没什么,没有衣裳穿可不行。”“谁说不是呢,你钱带够了吗?钱不够妈先给你贴上。”张素芬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这句话,心塞的不行。第14章 哼,伤风败俗门没有关严实,门口一有动静,楚韵就发现了。“大嫂,门没关。”“哦。”张素芬推门进去,手里提着一块肉,还有几斤米。王建国也看到了桌上摆着的东西,赶忙把手里的肉和米递到刘翠手里:“妈,这是我们给的节礼,您拿着吃。”刘翠对老大两口子是真的埋怨了,不是做做样子:“你们两口子负担重,王勤兄妹两个还在读书开销大,我和你爸也不缺这点吃的,你们拿回去,补贴补贴家用。”王建国大手一挥:“这怎么能行,我做大哥的,不能比建业还给的少吧,说出去让人笑话。”楚韵低头,掩饰住嘴角的笑容,这两口子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连心思都像得很。王建业也不赞成大哥拿这么多东西,递了一个台阶:“大哥你们在市里,平日里可以照顾着爸妈,这就是尽孝了。我隔得远,回来一趟送点东西是应该的。”王建业这个台阶递的好,张素芬到底还是心疼这些东西,拉着王建国就下了,和刘翠推搡了几下,就勉强答应下来,一会儿回去就把东西带回去。刘翠高兴了,两个儿子都是孝顺的,心里乐呵得很。王杰提着一条鱼回来了:“哟,建业、楚韵回来了,看把你们妈乐的。”楚韵笑着笑了一声老师:“您今天厉害了,这一条鱼有十来斤吧。”王杰挺直了腰板,得意道:“那可不,和我一起去的赵老头儿,连个鱼尾巴都没抢着,还好我眼疾手快。”刘翠接过鱼:“这个晚上怎么吃呀?”楚韵:“做一鱼几吃,鱼头炖豆腐,鱼身一半做酸菜鱼一半红烧?”“那可行。”刘翠转头跟大儿子和大儿媳说:“你们晚上也过来吃。”张素芬点头答应:“我家里还有一块豆腐,下午我拿过来。”“行,我也买了一块儿,原本想着晚上做汤的,两块豆腐炖一大锅,够吃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下吃肉饺子,王大娃和王二娃可不知道什么叫客气,端起碗就是干,一碗不够还想添。锅里的饺子都是有数的,早就分完了,楚韵把碗里的饺子给两个孩子一人分了两个,又给添了一碗鸡汤。刘翠懊恼:“哟,看来我是做少了。”王建业劝了一句:“没事儿,他们两个胃口大,别管他们,少吃一两口也饿不着。”王杰说:“晚上早点做饭,别饿着他们。”张素芬原本想讽刺一句没吃过好东西,公公发话了,她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吃了午饭,王琴琴主动揽过洗碗的活儿,楚韵带两个孩子去睡觉,跟着楚韵后,两个熊孩子都养成了睡午觉的习惯。下午没事儿干,王建业打了招呼,去见一个朋友,晚饭前回来。刘翠叫住他:“好歹是元旦节,不能这样空手上门,不太好,你等等,我给你拿一些蛋卷。”“妈,不用,我身上有票,一会儿我去买包饼干。”楚韵也说:“就是,这个蛋卷奶粉就放了一斤,给人家吃您舍得?”刘翠还真舍不得,罢了,蛋卷还是留给自家人。公婆这里没什么事儿,张素芬下午要回家,刘翠分了三分之一给她:“拿回去,给王勤兄妹俩吃。他们这个年纪,不抓紧时间长一长身体,以后就长不起来了。”张素芬当然是想要的,她看了一眼楚韵,楚韵就跟没听到似的,转身进了卧室。没有楚韵盯着,张素芬面子上过得去,双手接过来,赶紧回家。回到家里,王勤猴急:“妈,快给我尝尝,饭前看王沐吃我就想吃了。”张素芬拍掉他的手:“急什么,都十几岁的人了,跟个毛孩子一样贪吃。”嘴上骂着,张素芬还是打开袋子,给两个儿女一人两个,两兄妹咔嚓咔嚓就吃起来,奶香,甜香混合在一起,还特别脆,还没反应过来,两根蛋卷就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