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者:卖鱼生      更新:2023-05-09 08:23      字数:5406
  她的笑如第一/次一样,如每一次一样,在他的心头撩开涟漪。他盯着她半晌,微微转过脸,极快极轻地吐出几个字。恰好一朵焰火伴着山下人的震天叫好在空中炸开,将他那句一闪即逝的话消盖于无形。杨枝却听见了。他说的是“你懂什么,我这是色令智昏。”唇角不自觉高高扬起,连眉尾亦染了绯色。在杨枝的几番催促之下,柳轶尘终于回到汤池内,又泡了片刻,方擦干身子出来,换上干净的布衣。出来时顺带将那个食盒提了出来,放在杨枝身侧,亦在方石上坐了下来。远处焰火已歇,只余明月繁星。柳轶尘打开方盒,顺手捻了块核桃酥出来,轻轻咬了一口。杨枝本自在嚼着一块枣仁酥,立刻反应过来:“你果然是吃干果的!”柳轶尘笑笑:“其实本来不吃,见你吃的这么香,也有些好奇……脑子进了水,五感也不作数了。”**两人回到客栈,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堂中一个中年瘦高汉子,正撸着两只袖子忘情地啃着根酱肘子。见到两人,只掀了掀眼皮:“来来来,这家的酱肘子不错!”柳轶尘淡着一张脸,杨枝却已露出愕色:“郑大人,你怎么来了?”“我来接你们回京啊!”郑渠自沾满了油的胡髭中咧出一个笑。柳轶尘拉着杨枝在他对面落座,问:“是为了青州的事来的?”郑渠放下手中的酱肘子,舔了舔手指:“又让你猜到了。”杨枝却是一愕:“青州的事,青州何事?”柳轶尘道:“你可记得我与你说起过,宫中命案发作之时,陛下正在与中书令卫尊商议要事?”“嗯。”杨枝点了点头:“这要事便是你们口中所说的青州之事?”柳轶尘待要答应,郑渠却笑道:“小丫头你这么聪明,你来猜猜,这要事究竟是什么?”各部司每日报到陛下跟前的事没有成百也有几十,而且什么门类都有——这怎么猜?然而杨枝还是垂眸思忖了一瞬,问:“是与春旱有关?”郑渠眸中闪过一丝愕然,旋即却被带着点慈意的狐狸笑所取代:“你这丫头,当真是明敏——几日不见,仿佛又长进了。果然近朱者赤,近柳大人者精啊!”这马屁拍的不动声色,连杨枝也不觉甘拜下风。不过这段时日以来,她的确跟柳轶尘学了不少,以前她只关注细节,擅见微知著,但像柳轶尘说的,不擅谋全篇。南安一案,诸多细枝末节联系起来,竟能绘成一副令人咂舌的长卷,不得不让人心惊。因此自那日从湖心小筑回来之后,她便开始翻各地的邸报,自己无权看的,便让香蒲去柳轶尘那讨了来。这才知道青州春旱已有些时日,春苗无水,这一季的收成已成了一桩大事。只是青州春旱自两月末便有了端倪,并非左近之事,户部已拨了赈灾粮款去,工部也派了人去修筑工事,怎么倒让天子与中书令商量了一个下午之久,莫不是出了什么新状况?杨枝微笑回应郑渠:“郑大人说笑了,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只是不知青州春旱,怎么让大人来了此地?”郑渠笑了笑,不再卖关子:“我来是为两桩事——其一,青州春旱,澄江干涸,水低石出,起出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几个字,“庆不庆,水淹木蚀,九州不宁”;其二,便是卫姑娘让我带的这封信。”擦了擦手,用两指自胸口捻出一封信来,递给柳轶尘。“卫姑娘?”这两桩事,明明是前一件更为重大,杨枝却不知怎的,注意力落到了后一件上。柳轶尘接过信笺,还未拆开,郑渠已忙忙道:“中书令卫尊的小女儿卫窈,自小便倾慕咱们柳大人,就为这个,卫大人还亲自登门打探咱们柳大人的口风,谁知这个石头僧是水泼不进、针戳不穿,累的人卫小姐是害了许久的相思病,今年算算也已十八了吧,还没定人家——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倾慕咱们柳大人的又何止卫小姐一个呢?那时高中游街,状元郎都没人看,整条街的小娘子尽盯着他一个不起眼的二甲。”“郑渠!”“知道了知道了。我吃肘子。”杨枝目光投过来,带了点别样的意味:“哦,原来咱们柳大人这么受欢迎呢……”盯着他手中的信,又补了句:“大人怎么不看信?”柳轶尘瞥见她那神色,干脆将手中的信递过来:“你替我看吧。”“我?私拆人信件这事我不干!”杨枝像被烫着了一般,下意识往后缩了缩身子。那信就横亘在二人之间。柳轶尘正待说些什么,郑渠却似忍不了二人磨叽,一劈手将那信件夺过来:“你们都不看,那我看。”杨枝愣了一瞬,连忙道:“郑大人,那是人卫小姐写给柳大人的私信,你怎么能看!”“你不看他也不看,难道让卫小姐这封信白写了?”郑渠理所当然道。眼看他就要将那封信拆开,杨枝连忙道:“我看,给我。”向郑渠摊开一支手。郑渠嘿嘿一笑,将信递还给她,又抓起那酱肘子,快活啃了起来。杨枝手到信口,却还是觉得不好,干脆将信丢还给了柳轶尘:“你看。”“我……”“让你看你就看,哪那么多废话!”杨枝怕他再度击鼓传花般传来传去,最后任由一名闺阁少女的私信落入郑渠手中,连忙道,因为急,口气不自觉带了一点斥责。柳轶尘望着她微微一愣,下一瞬却乖乖低头拆开了信。郑渠自油乎乎的猪蹄后抬起眼,惊异扫过两人面庞,唇角不自觉爬上一点笑。这小子,成日端着一张棺材板脸,没想到还是个耙耳朵。作者有话说:柳大人:煮熟的鸭子飞了,黄鹤你个蠢货!黄鹤:大人你让我放的烟花,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大概这周正文完结~第七十一章柳轶尘一目十行, 快速扫过卫窈的信,带着一丝不确信看向杨枝:“她、她求我救她父亲。”“救她父亲?”杨枝一怔:“中书令怎么了?”郑渠自酱肘子中抬起脸:“哦我忘了说了,宫女案发后, 陛下彻查内宫, 从贤妃身边的徐公公身边搜出了与中书令往来的信件。这一次宫女案, 也是中书令借故拖住了陛下,才令凶手有了可乘之机。中书令此刻已被革职下狱了。陛下还派人查抄了卫府, 发现卫尊与宝隆这些年一直内外勾结、互通有无。这一次卫家满门估计都要遭大殃咯!”见柳轶尘微微凝眉, 又补了一句:“你小子时机不凑巧,眼前这个英雄救美的机会是享不到了——我这次其实是特为青州那事来的, 帮卫窈捎个信不过是顺带。我怀里还有一封陛下的密函, 只是此刻满手都是油不好拿出来, 是让你去青州,查这个方石案。此等借怪力乱神蛊惑人心之事,陛下素来是不信的。但这背后究竟是何人操纵,事关社稷安稳, 陛下信不过旁人, 才将这个重任交给你。”郑渠话落半天,柳轶尘都没有开口,目光落在那信笺上, 却并不在看信。烛火映出他眼底的星点, 幽浮深远,莫名染了一抹忧思。杨枝看了他一眼, 忽然问郑渠:“那么宫女案, 是刑部在查吗?”“嗯, 是刑部查的。”郑渠道:“现而今差不多查完了吧, 眼下就等个卫尊的口供, 估计这几日也就有了。到时候案卷一写,往上一递,前后至多再有个十五日,就能结案了。”“那么,”杨枝沉沉问:“若要翻这个案子,是不是得在这十五日之内完成?”“嗯。”郑渠随口应了一声,忽然反应过来:“小丫头你要干什么!”杨枝轻轻一笑,望向柳轶尘:“柳大人做不了的事,我替他做吧。”三人作别之时,厨下又为郑渠送来一份面点,郑渠一边啃着猪肘,一边向那笼屉觑了一眼:“哎呦,做的这么丑,怎么吃得下,快拿走拿走!”杨枝有些好笑,却听见柳轶尘道:“郑渠素来对面点很讲究,兔包眼睛点歪了一点他都不愿意下口。而且你别看他大老粗,手艺全京城的师傅也比不上。”杨枝愕然,忍不住又多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啃着肘子的手上,微微一顿。她头一次注意到,郑渠的十指竟然十分纤长,比女子也不遑多让。次日一早,柳轶尘送杨枝等人出门,临告别,忽忍不住道:“你我的婚事……”杨枝笑道:“五月左右是来不及了,六月那个日子我看正好,就六月吧。”见他眼睑微垂,长长的睫毛轻轻动了动,不知怎的,竟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意味,不由补了一句:“急什么,我又跑不了!我在京城等你,早些办完了案子回来。”半晓天色给他的眉眼染了一层幽芒,更为他添了几分清贵,然而那眼眶底下的深情却昭示着疲惫,他凝望她一眼,握住她双手,胸中蒿草疯长、蝶翼翻飞,临了却只是一句:“好,我会尽早回来。”马车辘辘向北而行,柳轶尘将黄鹤给了杨枝,要走了郑渠带来的捕快。杨母虽相对年高,但这些年走南闯北,也练出了一身身手。是以四人干脆弃车乘马,轻装简行,速度整整快了一倍。返京途中,吃食都是能简便简,多数时候不过在郊野用点干粮。有一回杨枝打开包袱取件物什,包中无意翻出几张面具来,是桑淮子留给她的。郑渠在一旁觑见,忍不住捡起一张,恰是肖似杨枝的那张脸,非但未现出丝毫愕色,还饶有兴味地仔细打量了一眼:“何人作的?”“是下官的一个妹妹,懂些江湖把戏,大人见笑了。”郑渠神色复杂,将那面具翻来覆去地看:“是块好苗子,只是……”忽然住了口。“只是什么?”“没什么。”郑渠撂下面具,起身拍拍手:“这饼子太腻了,沾了本官满手,我见前面反复有个小溪,先去洗个手!”几人到京城时已是四月下旬,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街头卖起了各色凉饮,衣裳也换成了轻薄的纱。杨枝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刑部衙门复命。谢云见了她,笑着搁下手中的笔:“杨主事回来了!”杨枝将在江州经历简略叙述了,谢云含笑听她说完,道:“这案子你办得很好,我在燕归楼定了席面,为你接风洗尘,走吧。”杨枝自然恭敬不如从命。酒过三巡,谢云方笑道:“其实江州来报的信只是简略写了经过,诸多细节仍不甚明朗,我有些好奇,杨主事若是有空,便给我解解惑。”杨枝自然懂事:“大人但问,卑职知无不言。”谢云也不客气,干脆问:“那假的铁东来,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据我所知,此案从头至尾,你们非但没见过真的铁东来,连假的也未曾见过。”杨枝亦不虚与委蛇:“疑点有三,其一,铁东来与妾室罗氏感情恶化的毫无征兆,多年夫妻,据闻十分恩爱,罗氏本就土匪出生,行事鲁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铁东来却忽然与她生隙,不免令人生疑;其二,费烈虽是五年前来的江州,但真正与铁东来见面却是三年前,而那时候铁东来已性情大变,说明费烈见到的可能不是真的铁东来;其三,柳大人与卑职问过江行策,铁东来是江家旧部,与他十分熟悉。然而细数起来,他到江洲,与铁东来也不过见过一面,那一面还是在晚上——当时夜宴,为让舞姬缚萤虫跳舞,还特意熄了灯火,仿佛是在避着什么,就是不想让江行策看见他真容。”柳轶尘曾说过,纵是技艺高超如水中月,易容起来也仍有一个毛病,远观相似,但近处仔细看,便能看出些端倪来。所以假的铁东来得防着熟人在近旁,避免露馅。“然而这些都还不过是推测,最最关键的,是罗氏的证实。”杨枝道:“罗氏当时已受软禁,照说就算有人窥探,也不会轻易与朝廷的人为难。因此明知当时有陷阱,卑职还是去了。”谢云皱起眉头:“其实我有一事不明。假铁东来为何不干脆杀了罗氏?”“因为单行简行事谨慎过了头,他也不知道罗氏究竟猜出了多少。”杨枝笑道:“罗氏被软禁后,一直安分守己,连麾下大将都甘愿坐了几年冷板凳。单行简知道费烈不易对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倘若自己败露,罗氏悍匪之名在外,恰是最好的替罪羊。”谢云笑了笑,夹起一块笋片,又问:“你怎知单行简便是叛徒?费烈与铁东来龃龉在先,你为何不猜费烈?”“要坐实假的铁东来,需有一个真的亲信帮衬。”杨枝道:“倘若铁东来身份有疑,单行简此人必有问题。”“你可曾想过,铁东来是受了身边人的蛊惑,而非有假?”谢云问:“若这人忽然之间蛊惑了铁东来,比起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单行简,后来的费烈似乎更为可疑。”“卑职确曾想过,但单行简的虚伪暴露了他。”杨枝道:“单行简最初是江家家臣,在江行策口中,是个胆小老实之人,唯江家马首是瞻,又常与江家书信往来。铁东来若受费烈蛊惑,他身为行军司马,不可能没有察觉,却半分没有向江家提及,在岚山一役中反而自责其咎——一个胆小之人,在岚山那么大事之后,居然不想着如何自保,帮铁东来脱罪也就算了,连费烈的罪责也只字未提。”“可能是他为人格外厚道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说到这谢云自己都笑了,好像置身事外在听一个笑话。杨枝摇了摇头:“江家将单行简放在铁东来身边,不止是为了辅佐,还有几分督检的心思,是以单行简才会每月一书,将江州情形汇报给江家。这些书信走的都是江家独设的传信渠道,为的便是私密,单行简连私信中都不敢提及费烈,又如何能说他对江家忠心。而他不提的原因也很简单,岚山之事,大而化小小而化了最好。”“……并且,”她稍稍顿一顿,续道:“江行策说单行简擅书擅算,而无论是仕子案还是岚山匪祸,都牵扯着一位法算。”谢云闻言看了她半晌,含笑道:“可这些亦不过是猜测,对吗?杨主事手中想必还有另外的实证。”“是卫脩的证词。”杨枝道:“谢知敬自作聪明,将卫脩掉了个包,用一个假卫脩将真卫脩替了,才保下真卫脩一条命。卑职一直在想,沆……单行简为何一定要卫脩的命?”顿了一瞬,续道:“是因为卫脩见过成非珏,可能亦见过与成非珏一起的单行简。所以,卫脩必须得死。”“卑职问过卫脩,因挡着谢知敬的面,只能将一张事先写好的字条夹在账册中给卫脩看,问他那是个三字,还是个二字,卫脩答是三。其实说的便是那人的名字是三个字。”谢云满意地看着她,凤眼微微挑起,眼底似有轻云浮动,带着一点难得的欣赏。“本官话问完了,这案子办的着实漂亮!”谢云道,忽然张罗起来:“光顾着说话,杨主事都未动几筷子,菜已凉了,我让人再添些热的来。”“大人客气了,这菜好的很。”杨枝道,连忙夹了一筷子羊皮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