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91节
作者:番茄菜菜      更新:2023-05-09 09:48      字数:2226
  毕竟人都来了,自然是对这个办厂有些倾向性。陈先生吃了几颗花生,“挺香的,你们这里花生多吗?”“还行。”叶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位香港商人这句话什么意思。“单纯的做咸鸭蛋有些浪费,倒不如多做一些副食品。”这话让叶英觉得自己心头在砰砰的跳,“国外喜欢这个吗?”“如果没有自然谈不上喜欢,可要是有的话,那就不一样了。”人的喜好是可以进行引导的!叶英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魔方和立体拼图。“知道国外什么运动最流行吗?”这个问题倒是难不住叶英,“足球。”“我看国内篮球场更多一些,但是在国外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足球,而球迷们往往会在小酒馆里喝着啤酒看比赛。”陈先生又是剥了几颗花生吃,“你觉得把这些小零食能够得到那些球迷们的喜爱吗?”当然能!但凡多吃几个花生米,也不至于醉成那样。叶英笑了起来,“我明白了。”她之前想的还是少了些,不如这位陈先生考虑周详。“不过我看今年天气不是很好,只怕这花生也不好种。”他没种过地,不过因为做生意的缘故,对气候这个问题倒也十分关注。“花生还算耐旱,就是开花期间需要灌溉保证能结果,黄河沿岸是沙土地,种花生是最好的选择。”叶英苦笑了下,“花生最大的问题是收割时比较麻烦,这玩意的产量不算太高,我们之前种了些,就是为了榨油,留下一些过年弄零嘴吃。”并没有种太多,毕竟同样是油料作物,大豆就省事多了。陈先生点了点头,“那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说,我等年后要去欧洲那边,到时候正好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生产线。”他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人,毕竟饿着肚子可干不了活。“行,种植的事情我也得再规划一下。”叶英说的规划,可不只是黄家庄的这些地,她瞄准的是整个宁县!黄河两岸沙土地最多,种花生再合适不过。虽说今年不太合适,但她可以先规划起来。还有牧场那边,要不是因为做火腿太过于麻烦,叶英还想着做火腿呢。先扩张养鸭子做咸鸭蛋好了。至于瓜子,等开春后再河岸上多种点向日葵。叶英规划的十分妥当,以至于落笔写信时都没觉得哪里不妥。等到这封信写完了,她这才意识到一件事——沈清晏并不在草滩基地那边,自己说这么多,他也不知道的呢。多好的事情啊,偏生不知道说与谁听。拿起火柴盒,叶英看着那信纸上跃起了一大团火焰。她把燃烧着的信丢掉了地上,明灭之后那封信变成了一片灰烬。叶英躺在床上看着屋顶。也不知道大过年的,沈博士在做什么?叶英磨磨蹭蹭地又坐了起来,刚打算再写一封信。院子里忽然间噼里啪啦一阵响。“新年快乐!”第057章 马铃薯为什么不做薯片……除夕与春节之交的鞭炮声稀稀落落的响起, 但并没有传到这戈壁滩深处。沈清晏正坐在那里,惯性的脱掉鞋子,将里面的沙子倒出来。这也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他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鞋里头藏着沙子。反正脚底板上长着一层层老茧,也不觉得疼。再不是当初那个磨了两个水泡就不敢用针挑破的人。刚倒掉沙子, 刘冬冬端着搪瓷缸过了来, 里面是泡好了的炒米。“沈工,咱们什么时候能找到合适的基地啊。”这话也让其他战士们纷纷看了过来,他们在这戈壁滩里待了多久了?天一亮就起来赶路,天黑了还在赶路。大冬天的戈壁滩白天热晚上冻得要死。有时候还会遇到流沙,之前就有一个战友丧命于此。最精锐的部队, 不畏惧美国佬,可是他们现在的对手是这茫茫戈壁滩啊。谁都不知道到底要找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荒漠里的火把点起, 有火光在那些看起来并不年轻的面孔上跳跃。沈清晏接过了搪瓷缸, 用这还带着几分温度的搪瓷缸子给自己暖暖手,“快了,把这边走完确定没有人在这里活动,我们就可以把试验场定下来。”“真的?”刘冬冬眼神中满是雀跃, “太好了。”其他战士们也都高兴的很,但没有刘冬冬这么情绪外泄。到底选择在哪里做试验场, 还不是领队的沈教授说了算吗?他们这群人,连和外界通讯的设备都没有携带。带的最多的, 却是鞋子。荒漠行走,全靠两只脚。鞋子坏了换新的, 旧鞋子也不敢随意丢弃,都收好了继续背着往前走。如今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即便是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铁血战士们, 如今也都松了口气。“等回头咱们回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上一口饺子。”过年吃饺子是传统。可惜今年的春节,要在这荒漠里度过。刘冬冬看了眼在那里埋头吃饭的沈清晏。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觉得这炒米很美味。起码沈工吃的很美味。刘冬冬连忙去吃,结果一口下肚他勉强咽了下去。这炒米里面进了沙子,吃着有点怪。警卫员看向了坐在那里的沈清晏,他要保护的人。那位海外归来的博士依旧吃的香甜,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存在。有那么一瞬间,刘冬冬觉得下了雨。可这戈壁滩怎么可能下雨呢?那是他的眼泪罢了。……年后没两天,叶英就接到了欧阳兰的电话。“你真打算做什么副食品厂?”陈先生已经回去了。叶英也没问他在这里的新年过得如何。不过这通电话来的还是快了一些。“是有这个打算,我想着过些天去县里,问问牛书记和郑县长,瞧他们是什么意思。”要是县里头对这件事积极支持,那再好不过。建厂成本可以大幅度缩减。如果县里头有别的想法,叶英估摸着这副食品厂需要建在黄家庄这边了。靠近原材料产区倒也不错,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呢。欧阳兰觉得叶英这个想法有些冲动,“叶英,瞧着今年冬天又没怎么下雪,这旱情怕是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你现在建厂,不太合适。”他自然知道,叶英开办工厂搞出口,为的是创外汇。可现在国内情况太过于复杂,这会儿全国都勒紧裤腰带呢。你在这里搞什么副食品厂,一旦被有心人利用,怕是到时候并不好收场。欧阳兰并非只是考虑个人得失,他只是担心这会影响到叶英,不止是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