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99节
作者:番茄菜菜      更新:2023-05-09 09:48      字数:2775
  他爱惜了一辈子的名声,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犯错误?“那你就看着他一直休养,甚至临死都吃不上顿好的吗?”这一句低吼让助理愣在了那里,半晌才憋出一句,“叶英同志,这不合规矩。”“我知道,不过规矩也是人制定的,李部长能来我们这一趟吗?我这里有些技术性的东西可能需要他指导。”助理听到这话登时反应过来,叶英那里有农场牧场,听说借着黄河之利搞得还挺好。部长去那边的话,不至于三餐再克扣自己。“我安排,我来安排。”“那麻烦您看能不能帮我联系下工业部那边,或者冶炼司也行,我需要一些特殊的钢材。”助理连忙应下,“行行行,你需要什么你跟我说,我看看能不能搞到。”有几个炼钢厂是冶炼特种钢材的,而这冶炼技术就是当初叶英从苏联专家那边搞来的。叶英开口要,这些炼钢厂哪能拒绝呀。“那就麻烦了。”叶英挂断电话,有些无力的倚在那里。她一向都是斗志满满,充满了干劲的那种。这通电话却是让她有些泄气,钢材的事情能解决,实在不行她还可以再想法子跟苏联人联系,相信只要给了足够的东西,苏联的工厂并不介意漏出一些钢材给她。可是她该怎么做,去让这些本就受苦受难的老一辈,少受一些罪呢?承担了三代人的苦和累,给共和国打下这基础。他们也该稍稍享受一下,不是吗?叶英正打算离开的时候,这电话又响了。找她的。打电话过来的是李部长本人,“我最近有点忙怕是过不去,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别听小徐危言耸听。”叶英轻声说着,“那您先忙着,我把这边的事情交代下,到时候去首都找您请教。”这是个不会死心的人,李部长笑了起来,“那你可找不到我,我现在不在首都。小同志别那么大的思想负担,去做你认为是对的事情,有些人和事不需要你考虑,给自己那么多的负担做什么?”叶英坚定地反驳,“你们不是负担。”这话让李部长笑了起来,“所以我还在努力的工作,没什么大事,对了你想要特种钢材是吧?回头我联系下炼钢厂的同志,去你那边跟你沟通下,看能不能帮帮忙。”叶英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正因为饱尝战争之苦,看到过这个国家最是苦难的一面,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让这个国家更好些。个人得失,反倒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我知道了。”叶英顿了一顿,这才继续说道:“您那边要是有什么需要,也可以跟我说,我虽然人小力微,但也会尽可能的帮忙。”“好好好,有需要的话肯定会联系你。”挂断电话,叶英站在那里,她现在没之前那么沮丧了。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无愧于心就好。至于其他的,那就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了。生产线的制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在整个设备制造过程中,叶英也不得不缩减所需要的机器。“我觉得油炸这个可以用人工来操作,至于温度的话你不用担心啊,温度计不行可以用其他的来测试,而且有了经验就行了。”叶英还有些顾虑,“但是油锅太危险了。”“嗨,干什么不危险?你去那边车间看看,少了个胳膊的工人好几个呢,这又没喝高了不至于自己往油锅里面跳,再说了真要是往里面跳,你拦得住吗?”马建设的一番话到底让叶英改了主意,“那行,这里就人工操作。”可能是控温系统太难做,她也不为难这些老技术员。先把整个生产线弄出来就行。要知道这群人已经在这里待了两个月。除了周末回家一趟,几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这些零部件的加工打磨以及组装上。而这个工作时间,还要再延续下去。七月份之前能有成效那就算不错的了。叶英倒也不着急,从零到一从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比从一到一百还要耗时耗力。何况现在进展顺利的很呢。五月份的时候,从首都来的同志带来了叶英需要的特种钢材,顺带着还带来了个好消息,“咱们今年上半年还接了个国外的订单呢。”国产钢材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走过弯路之后及时的拨乱反正,去年国内钢铁产量超过了既定目标。今年上半年又是拿到了海外订单,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而这一切,也不过是因为那个苏联专家的贪嘴。对于叶英真的搞来了特种钢材用于传输带的制造,查尔斯傻了眼。倒是乔治嘀咕了一句,“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特种钢冶炼不易,用来制作零食生产线,怎么看都是大材小用。不过这种说法他也只是腹诽而已,作为一个拥有职业操守的工程师,只要好吃好喝有钱,乔治·伍德并不会多说什么。只是这次叶离开这边很久了,一直都没有回来。这倒是让乔治忍不住好奇,“她不管这里了吗?”查尔斯忙着做校正,“不是留下了她的助手吗?你如果好奇的话,可以去问他。”这个建议让乔治笑不出来,“我每次跟他说话,他都把我当成一个练习英语的对象,我的天呢,他怎么这么热爱和我聊天呢?”“关是一个很热爱学习的人,他很有天赋。”不然叶也不会放下的撇下车间里的事情。实际上叶虽然离开了,但是她人还在这里,关就是她的那双眼睛。“是有天赋不假,可是为什么他不跟你聊呢?”其他技术员都知道,查尔斯更和气一些,他们也乐意找查尔斯聊天。唯独那个关,特别喜欢找他。查尔斯想了想,“大概因为你胖看起来比较好说话吧。”乔治:“……”朋友,你这样会失去我的,你晓得伐?第062章 调查组私下操作就是违反……叶英回去是在六月初, 正好是夏收季节,她得回去忙活。留下关定国在市里就行了,反正马建设虽然嘴上嫌弃小关同志, 但一转头跟其他同行聊天时,对关定国是赞不绝口。大有要把他转正的意思。奈何主动权掌握在关定国手中, 人家可没想着当技术员。原本叶英回去, 关定国也是要跟着的,但听叶英晓以利弊后留了下来。叶英也觉得顶多就是忙活完这个六月份就够了,哪晓得自己这一回去愣是待了近两个月,亏得市里那边一向运作稳妥,少了她也无碍大局。不然还真够叶英忙活的。之所以在宁县待那么久,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今年的年景。天气一如既往的旱,黄河水位再度下降。那些支流几近于干涸, 宁县被黄河一劈两半倒是不怎么怕, 可是其他县市呢?宁县利用县里发行的公债券大规模种植土豆,县里的老百姓倒是不缺口粮。可其他县就没那么幸运了。原本以为靠背黄河倒也不怕没雨水,可现在周遭的老百姓慌了。土豆成了紧俏货。而这公债券也以宁县为中心向四周散播,其他县的农民着急的来这边借土豆。牛书记和郑县长可没想到这旱情会进一步蔓延, 更没想到这公债券不止在宁县发扬光大,一度还出了省, 传到了北京。只不过消息拐着弯传了几道,已经失了真。《人民日报》对宁县发行公债券一事在头版头条进行了评论——也就是批评刚巧出差回来的欧阳兰看到报纸后连忙跟叶英打了个电话, 说了这事,提醒她这段时间中央会有人过去调查这件事, 让叶英心里有个准备。准备什么?推行公债券的是县委县政府,而叶英顶多就是响应县里头的号召。牛书记和郑县长知晓事情闹大了,都在争先恐后的揽责任, 他们算是做到了为老百姓服务,不亏自己党员的身份。至于要承担责任,那肯定是自己的,管其他人什么事?叶英仔细看了报纸上的批评,低声嘟囔了句,“二流报纸。”她怕个铲铲!……首都来的调查员在七月中旬抵达,除了调查队伍一行五人,还有一个小分队前后脚过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