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116节
作者:番茄菜菜      更新:2023-05-09 09:49      字数:2359
  以至于几十口子人看着叶英在她的小本本上写写画画时都懵了,叶英这是要当梦想制造家吗?梦想是什么?当兵的终极梦想就是看到世界和平,他们的国家再不用被威胁。可叶英问的不是这个。她问的是个人的梦想。想要干什么,成为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也有闹笑话的,“俺想回家娶翠花生娃娃。”他和翠花好多年好多年没见面了,也不知道她现在咋样。这瞧着跟胡闹似的话让战友们都笑了起来,但叶英却没有笑。寻常人的想法,可不就是结婚生子安稳生活嘛。这是再朴素不过的想法。如今却成了梦想。可真是奢侈啊。梦想制造家还没登上历史的舞台,梦想调查员叶英在回到宁县半个月后接到了欧阳兰的一通电话。“就语气很严肃,我估摸着出事了?”曹秀芬之前不是没接到过欧阳兰的电话,后者说话都客客气气的,这次透着点不一样。就挺凶的。她有些后怕。旱情几乎成为了过去式,今年清明节前后就下了好几次雨,河渠里都有水。和粮食作物没关系,距离双抢也还有短时间。那欧阳司长凶什么呢?叶英一时间想不明白。她安抚曹秀芬,“没事,估摸着是开会不顺,火气不平,大姐你忙你的就好,不用管。”小跑回去,叶英拿起话筒时还有些气喘。那边欧阳兰也没给她缓和的机会,当即开口,“叶英,有件事不太好。”紧接着就是放松了一个爆炸式的大消息,“欧洲那边原来也有薯片生产线。”一家西德公司拥有全球第一条薯片生产线。甚至于他们的生产线,要比叶英他们打造的生产线还要早上十年!十年啊。欧阳兰前段时间去欧洲那边,无意中听到一个西德的食品制造商说了这么一句。他之前也没有去看人家国外零食的习惯呀,这才导致没能第一时间发现这个问题所在。“哦,我知道。”叶英的回答让欧阳兰愣了下,几乎半分钟后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什么?”小跑过来有点累,叶英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之前就知道,陈先生跟我说过这件事,我敢打赌你没有去他们的商场货架上看。”“什么意思?”她怎么知道自己没去?叶英笑了起来,“要是去了,您就会发现,就算有生产线又如何,他们货架上就没有薯片。”这让欧阳兰有些惊了,“没有吗?”叶英笑了起来,“陈先生是爱国商人,可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人,商人重利,他可不会花钱做这些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情。爱国也得需要资本,挣钱才是王道。”欧阳兰当然知道,可他又有些不太明白了,“那……”“您要是多问几句兴许就知道了,那个食品厂生产的薯片,专供美国陆军。”这个,欧阳兰还真不知道!叶英不紧不慢地说了起着,“薯片是美国人发明的,虽说这个小吃在世界范围内都挺受欢迎的,但不妨碍欧洲人把它当作垃圾食品。”而包装袋里的薯片比餐厅盘子里的薯片更为低人一头。“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流亡地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的领头羊,你说欧洲那些国家有哪个会服气?”德国分崩离析如今西德可不就是在美国人的控制下?英国虽说和美国互派驻军,可实际上曾经的日不落早已经衰败。唯一坚持的是法国,却又因为投降太快成为欧洲笑话。欧洲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看着与美国一个阵营,何尝没有自己的小心思呢?经济、军事上打不过,大概也就只能从文化上进行歧视——你们都吃垃圾食品。换我们绝不吃!反正根据陈先生的线报,尽管德国的劳伦兹拥有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但……除了供应给美国陆军,他们并没有对外销售。起码没有将这一垃圾食品流向欧洲市场。这也正是叶英的机会所在。谁还不喜欢吃垃圾食品了?同样都是娘胎里出来的,分什么三六九等?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时候,你们欧洲那疙瘩还在打群架呢,装什么大尾巴狼?欧阳兰难得听到叶英这般吐槽,他刚想要说些什么。就又听到叶英一本正经道:“但我们还是应该正视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不过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抓住机会迎难而上就是了,相信未来寰球必是赤旗世界!”第074章 辟蹊径换拖拉机?……欧阳兰安定下来, 激动热血去了。但叶英却像是耗光了力气。那些都是真心话,但如果劳伦兹反应过来,要跟他们竞争的话……也不好办啊。德国虽然一分为二, 但是工业建设基础还有,重要的是人家有地理优势。等着香港的薯片运到欧洲, 那至少得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而半个月, 早已经足够德国的食品厂生产出超级多的薯片填补市场。怎么办?叶英坐在那里思考这个问题。她正想着,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打电话过来的是陈先生。“叶英,我这边已经收到货了。”事实上,在叶英回到宁县做大梦想家之初,陈先生就已经收到了货。而最近这几天,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利益最大化。薯片在香港销售的很好,找了一个熟悉的女明星做代言, 当作礼物送人, 很快薯片这个并不新鲜但携带足够方便的小零食就热销港城。电影院里的零食窗,薯片永远是卖的最好的那个。甚至于一些小饭馆茶餐厅都进了薯片,毕竟能赚钱卖啥不是卖呢?陈先生这段时间一直都在香港,为的是讨论这一零食的销售问题。光靠香港远远不行, 港澳东南亚甚至东亚的日韩,他都想拿下。至于欧洲和美国, 那两个大市场他也想拿下,尤其是美国市场, 消费潜能巨大,不拿下太可惜了些。在公司里开了两次会, 倒是有些想法,但陈先生还是和叶英说起了这事。“您要是想拿下美国市场的话,那走到西海岸或者经过巴拿马运河往东海岸去倒也还算方便, 比往欧洲那边去倒也便利许多。”毕竟不需要经过那么多的海峡,意味着减少了过关费用。陈先生的确有这个想法,“如今美国已经把一些工业往外迁,他们国内生产成本到底是高的,倒是不用担心有太大的竞争,可如果真的有竞争对手,我们还是得做好准备。”怎么准备呢?比起国外的自动化生产线,国内还需要工人操作。不过即便如此,成本也是便宜的。海洋运输本钱低。所以如何打造出一个最富有竞争力的点呢?叶英想了想,“那我们还是加快玉米油的压榨研究,这样的话能一来能降低成本,二来可以打造绿色健康口号。”薯片本身就是垃圾食品。虽然说它绿色健康跟开玩笑似的。但只要能拿出证据来就行。陈先生一时间也没想出太好的办法,“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