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5-09 19:08      字数:5224
  众人又笑,就这么商量好了,算上安然,她们四人,安然银花每家出两百块,雪梅出一百,宝英出五十,但拿一样的,到时候看记工本来分账。“那咱们做啥?怎么做才不会被抓呢?”“就做梨膏糖。”邱雪梅一喜,“这成啊,这几天正好梨子上市,漫山遍野都是。”“至于怎么做不会被抓,你们加入我的合作社就行,到时候给你们分个小组,只要是‘组'那就不是个人,谁也挑不出错处来。”安然留下这么句,就去找胡光墉。她提出想要让厂里帮助大院里的无业家属们改善生活,鼓励她们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填饱肚子,需要厂里给她们创造一点小条件。胡光墉是个很开明的老党员,而且安然在他手底下两年,清楚怎么说有用,投其所好,几乎是毫不费力的,这位二分厂书记就同意给家属们在大院左边进门的地方盖一套生产加工间,给她们焊接需要的各种锅炉工具,以及把车间烧锅炉用剩的还有温度的炭火给她们用。毕竟,解决好家属的工作问题,也能让工人们更放心的投入工作不是?这不,他的要求是不仅仅局限于她们四人,还可以把范围扩大到所有家属,谁愿意都可以加入。安然也倒是不怕别人来分钱,毕竟大家都困难,能多一分也是一分,也能少个孩子挨饿不是?不过,亲疏远近的度她心里知道就行,哪些人是朋友,哪些人是邻居,哪些人是来打杂的,她心里有数。而且,有书记发话,车间给她们焊锅炉器具的工人也特别卖力,效率很高,几天就全按安然的图纸做好了。听说要每家投钱,大院里其他家属顿时就打退堂鼓,都不愿加入了。见不到实打实的好处,她们可不敢跟着乱投。等小屋子盖起来,卫生打扫干净,各种工具支进去,大家伙一看,嘿,还真动真格了啊,一个个没事就在院里看着,看看这四个妇女到底能干出个啥来。安然四人能成为朋友,那是心有有个共同点——都是说干就干,不会瞻前顾后啰哩巴嗦。场地有了,工具有了,燃料也有了,安然抽个周末带着三人出去探听行情。这时节梨子枣子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她们对比副食品商店和黑市上,其实都差不多,因为这东西它就是薄利多销。但黑市的话因为时不时会有公安去检查,不能保证每天都有人卖。“这样吧,咱们去个地方问问。”“哪儿?”安然带她们去的,就是长平村李翠珍老太太家。长平村分为两个部分,原本老的村子所在之处已经被农药厂覆盖,只村尾的半山坡上,还住着三户人家,其中一户是李翠珍和小孙子。以前的长平村村民,现在成了是农药厂职工,也没有正式编制,没有职工宿舍,住的是山背后一片民房,家家户户盖得都差不多,红砖青瓦。“小安这地儿这么远,你是咋找到的呀?”“就是,看你路可熟呐,就像自家后院。”安然笑笑,只说是工作需要来过两次,才不会说其实她经常来呢。因为总觉着农药厂不对劲,她经常借着工作啊啥的来,严厉安那边也没放松,一旦遇到任何跟农药厂有关的事都会放心上。毕竟,安然不知道,他和宋致远却清楚,去年那几张油纸条上的数字还没搞清楚呢。虽然两个对岸间谍是承认他们的犯罪事实,也供出了上线,严厉安也顺藤摸瓜查出了一条华国和越国之间的走私暗道,可宋致远找到的油纸条和一串数字,到底是怎么回事,安然一直记着呢。甚至,她有个大胆的猜测,那俩瘦子,会不会其实是被人推出来挡枪的?毕竟,虽然是安居乐业乐不思蜀的谍二代,可他们的智商实在是……不敢恭维。况且,如果是一般人,怎么会想到在金条里藏纸条呢?那可是金条啊!没一定的技术,谁能把纸条藏得进去啊?只要那几个数字一天不查出来,他们就一天不能放松。李翠珍老太太这一年来有安然的暗中资助,日子倒是好了一点,至少配上她挖的野菜,祖孙俩都不会饿肚子了。屋顶漏雨的地方,安然也请德宝大叔帮着换了新的瓦片,窗子漏风的地方装上干净透明的玻璃窗。四个女人进去,可把老太太高兴得很啊,忙着倒水给她们喝,“宝儿,给姨姨们拿梨子吃。”宝儿今年跟铁蛋同岁,在安然的极力(强行)劝说下,到附近的公社小学上了三年级,人很聪明,也很能干。一个人端出一个竹篾编的筛子,里头是十几个黄绿色的梨子,虽然都不大,只有拳头那么大,颜色看着也不像很熟的样子,可实际是熟透了的,闻着一股梨香味儿。安然咽口水,拿起一个,洗了洗就啃:“我可不跟你们客气啊,要吃自个儿拿。”骑了半小时的车,又热又渴,这清甜的梨汁儿入喉,能凉到心里!其他人见她这么“自来熟”,也不扭捏,各抱起一个就啃。“这是宝珠梨,我有段时间没吃过了,大娘家自个儿种的吗?”“以前老头子和宝儿他爹活着的时候,种了一片,现在生产队不管事,连着以前队上的满满两座山头,随便咱们摘,也吃不完。”到十月份,熟透而没人摘的梨子就掉了,落得树底下都是,她实在是心疼,就给捡回家,洗干净后捣成梨醋,去年还给安然送过两斤。梨醋跟工业酿造出来的白醋不一样,不是纯酸,而是酸中带甜,有股天然的醇厚,酸得不倒牙,甜也不腻,拌凉菜特别好吃。小猫蛋可是能直接抱着“吨吨吨”喝的,因为她觉着这不是醋,是梨汁儿。刘宝英一听居然烂了都没人捡,心疼坏了,“哎哟,那咋你们村的人都不吃梨吗?”“吃,但人看不上咱们这种害气的。”害气是阳城土话,说的是不成器的、形状不好、身形瘦小的东西,可以指人、动物,也可以指植物。因为没施过肥,个头只有小孩拳头大,没有打过农药,虫害不少,表皮上都有虫洞虫屎,确实看着不受欢迎。可在大院里,只要是能吃的,不会中毒的,那就是好东西,孩子们哪管它害气不害气啊?刘宝英有点心动,想去捡点,带回去给仨小子吃。赵银花倒是想得比较周到,也是最能领会安然意思的人。“这样吧大娘,要不您卖一点给咱们吧。”“对,咱们跟您买吧。”雪梅帮腔。老太太吓得“哎哟”一声,“啥卖不卖的啊,山上多的是,要多少我去给你们捡就是了。”宝儿这就背着个背篓跑出门了,他知道哪儿的梨子最多最甜,还不受农药厂污染。说了会儿话,安然出门溜达,对这一带也算相当熟悉了,这一带崇山峻岭,仿佛一座有一座金色的屏风,与外界隔开,要不是熟悉的人,进山肯定会迷路。山里很安静,不像小海燕,哪儿哪儿都有社员和动物的声音,这里的人都进了农药厂上班,有不错的收入,只偶尔能遇到几个疯玩的孩子,看见陌生人会好奇一下,其他时候她连土狗也遇不上一只。是该说这儿的人都安居乐业呢?还是说都为工作奔波得生活也顾不上了?安然很喜欢这个时代,不仅自己年轻了,能够陪小猫蛋一起长大,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也能有时间,有机会重新体验一遍生活的美好。以前忙着挣钱,她其实哪儿也没去过,去外省甚至国外都是为了工作,来去匆匆,没有旅游的机会。可现在,她不用为生活太过奔波,不用整天为孩子的病悬着一口气,她能看到的美景就更多。“那上头是农药厂的梨园。”老太太出来找鸡,准备摸几个蛋给她们带回城里吃,看见她往远处眺望,就说。“什么梨园?”安然心头一动,凡是跟农药厂有关的,都是值得上心的。“外头不是传,说他们农药把咱们这一带都污染了嘛,说咱们附近啥也种不出来,他们为了证明给外头的人看,啥都种,今年种的就是梨,去年种的是苞谷。”安然想起来,以前小石榴刚失踪的时候,石万磊来找过孩子,这一带确实是长不出庄稼的。可她去年来的时候,到处都是成片的苞谷,那苞谷还跟小海燕的不一样,株矮,叶子少,苞谷棒子特别大,有的一根杆上还背两个苞谷棒子,而且两根苞谷的大小相差也不大。她记得以前插队的时候,也见过会背两根棒的苞谷,但不多,而且第二根特别小,几乎是很难成气候的。这不仅跟施肥有关,听庄稼老把式说跟种子也有关系。短短三年时间,土壤的变化真就能这么大吗?怕是优选了种子吧!“他们那个梨子啊,以后要真卖到副食品商店去,你们千万别买,不好吃。”“怎么说,大娘您吃过吗?”“我家宝儿看人梨子大,稀罕,就悄悄摘了两个回来,哎哟喂,那大是真的大,有碗口那么大呢,颜色也好,黄黄的,看着就让人咽口水,可吃嘴里不行。”梨子区别于其它水果的特质就是水分多,润,甜。但农药厂种的梨却水分不多,肉质粗糙,也没啥甜味。在从小种梨子长大的李翠珍心里,这还能叫梨吗?“分明就是长成梨样的红薯。”安然哑然失笑,这个形容,真是绝了。这样的事其实她也听到过,做阿飘的时候,她常听一些老年人说现在的黄豆没以前香了,酱油不香了,花生油不好吃了,苞谷不好吃了这类的话……但因为她无法感受到味道,也没办法评判。而且不止一个人这么说。那就是公认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以前好吃了,难道真是因为农药化肥双管齐下,破坏了食物原本的味道?又或者,好吃的、可选的东西太多,挑花了眼?甚至,是因为吃过见过的多了,口味养刁了吗?为了搞清楚到底什么情况,她摘(偷)了两个大梨子,又找了两根苞谷棒子准备带回家,宋致远最近不知道忙啥,让他有空的时候帮看看,能不能看出点啥门道。他看不出,就请农学方面的专家看看,她安然就是不信邪。第75章 三更合一不过, 她今儿也是长了见识,这儿的梨树挂果那叫一个多啊,果子又大, 真正小学生作文里写的“压弯了腰”, 摇摇欲坠。要是世界上所有的果树都这么优秀, 那真是小猫蛋这个水果星人的福音啊!宝儿给她们摘了满满两大背篓的小丑梨回来,大家一想, 反正都要花钱买,来也来了干脆就多买点,每人背一篓,捆在自行车上其实也不重, 又去摘了两篓。拢共三百多斤四百斤差点, 安然算每斤五分钱, 直接给了二十块钱。老太太不要钱,说是她们能来陪着说说话自己就很开心了, 反正梨子也不光是她家的。可四个女同志都不同意, 以后还要常来买呢, 不给钱怎么行。看了他们家生活条件之困难,就连“刘省长”也唏嘘不已, 给钱就数她给得最热情。载着这么多梨子回到大院,四个人开始分工,安然负责洗梨子, 宝英手脚快, 一把小刀用得炉火纯青,就由她削皮。赵银花负责切成小块,去核,去除坏的, 有虫洞的地方,邱雪梅就烧火,热锅,把晾了好几天的锅炉瓢盆清洗好几遍。大院里只听见她们刷锅的“沙沙”声,还有切梨子的“叨叨”声,其他人都在看稀奇,孩子们吃也吃腻了,因为她们很大方,谁来都会给半个,现在也不爱来看热闹了。倒是胡光墉,他居然也来了一趟,看到大家伙行动起来,他倒是很欣慰……可,就是行动的不多啊,其他人还在观望。“小安啊,你们这第一锅一定要好好干,干出点样子来,让其他观望的人看看,咱们二分厂的妇女同胞不是吃素的。”“好嘞!书记您就等着看吧!”四个人的声音响亮极了,一开始其实还有点悬着,怕会不会被红眼病举报啥的,可这都好几天了,没听说消息,现在连书记都来给她们加油助威,那更不用怕了。书记的撑腰就是最硬的招牌。甘草是小海燕的妇女生产小队自个儿种的,冰糖安然跟制糖厂的人熟,说一声就能拿到成本价,其他的配料都是很小件,在副食品商店就能买到的。这不,万事俱备,一直切到天黑,将近四百斤梨子才完全切好。当然,先切好的一半,已经下锅了,现在都熬化了,用洗干净的白纱布过滤一下,再熬到粘稠,就可以盛出来,放进事先定制好的带花纹和“阳二钢”字样的模具里。安然回到家的时候,夜都深了,宋致远还没回来,俩孩子都睡着了。她还得看看小猫蛋的嘴巴,她刷牙没,是不是又偷懒了,还得再摸摸小脚丫子,有没有认真洗脚……唉,这孩子,跟着她哥好的不学,尽学坏毛病。“妈妈,我乖乖刷牙洗脚了哟。”小猫蛋被她摸得痒痒的,就醒了。动了动小jio 丫,生怕妈妈不信,她还用手摸了一把jio jio,放鼻子前深深地吸了一口:“一点儿也不臭哟。”安然:“……”我这是生了个抠脚仙女吗?这孩子,真是越来越像她哥了,自从那天被人叫“小状元”后,她现在都学会走六亲不认的步伐了。不过,改啥改,她才不需要闺女改呢!反正,以后她就是闺女最坚实的后盾,她想怎么嘚瑟怎么嘚瑟,她这么努力工作就是想给她一辈子嘚瑟的资本。安然抱着她,把她塞心窝处,“宝贝,真是妈妈的小宝贝。”“我已经是大宝贝啦妈妈。”“再大也是小宝贝,因为妈妈永远比你大,比你老。”“不老,我妈妈才不老,一点儿也不老!”小丫头急了,在她有限的记忆里,妈妈一直是这个样子,年轻,漂亮,出门还经常被人当作没结婚的大姐姐呢。安然享受她的彩虹屁,现在的她才二十四岁不到,放后世也就是普通大学生刚毕业的年纪,老什么呢?她的未来还有至少五六十年,她还能做很多事,足以改变这个家,改变这个世界的事。这么一想,顿时又精神百倍。上辈子,二十七八的她觉着十七八真年轻啊,自己居然就老了。等过了三十五又觉着,当年二十七八的自己真年轻啊,现在多老啊……得,等到了四十岁,想起三十五那也够年轻!人啊,就是这么怀念过去,羡慕过去,却想不起每一个“现在”,都是将来要羡慕的”过去”。她死过一次了,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上天垂怜,都是命运的礼物,值得她珍惜。